04.25 大量外企风光不再,搬离北京CBD

大量外企风光不再,搬离北京CBD

如果说中关村对标的是硅谷,金融街对标的是华尔街,那么毫无疑问,国贸的野心是成为中国的曼哈顿。

北京国贸CBD,是中国财富版图中最重要的坐标之一,繁荣的奶与蜜之地。最顶峰时,这里聚集了超过170家世界500强。它与在中国的外企密不可分,但当初风光无限的外企,一些正在悄悄地搬离这里。

CBD三十年风里雨里,物是人非。

如今,外企在CBD地区的租户中仅占到30%。在2003年,这个数据还是70%。

最近几年搬离这里的企业,可以列出一条长长的单子。从英特尔、雅虎、奔驰,到惠普、摩托罗拉、默沙东、阿尔斯通……从IT业、制造业到医疗行业,有一些公司搬到望京、亦庄等租金更便宜的区域,还有一些,彻底离开了中国。这一切正在并可能继续发生。

进入国贸30年,从繁盛到开始沉寂,外企都在其中经历了什么?

绩效太差,已开不起年会。

外企对租金尤其敏感,如今国贸三期的租金最高已达到了1500元(每平米每月),东边的财富金融中心与环球金融中心的均价是580元,京广中心要价也不低,均价630元。

大量外企风光不再,搬离北京CBD

而没有与租金成正比的,是外企不容乐观的经营绩效。

大型制药厂年会从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变成了三亚,年终大奖从欧洲双人游成了最新款iPhoneX;亚马逊(中国)的年会,地点从国贸到了大学的体育场,阳光普照奖从红酒变成橄榄油,再降级成充电宝。去年因为效益太差,年会干脆取消;曾被CCTV评为最佳雇主的阿斯利康和辉瑞在丰联广场,诺和诺德在环球金融中心租了近万平米,但在今年,他们皆传出了裁员的消息。

越来越多坏消息的传来,越来越多外企的黯然退场,也因外企不再有特权,不再适应中国市场。

外企的特权时代,在2008年就结束了。那一年起,北京市公安局不再给外企轿车上特殊的黑色牌照。同年的全国两会,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把内外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率统一为25%。在此之前,国内税率为33%,而外资企业可以享受24%或15%的优惠税率。

CBD这个舞台虽有大批外企退出,但这个财富之地从来不会散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