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怎么用一句话形容冯小刚?

轉身呐喊妳


冯小刚是一个一个聪明而勤奋的人。

冯小刚真的是一个聪明人,对于电影他不是科班出身,相比于陈凯歌的世家出身,张艺谋的摄影转行,冯小刚的出身更低,他是从美术师转行成功的。

冯小刚的舞美,一开始还是电视剧的舞美,给《便衣警察》等电视剧做舞美时,他认识了很多人,包括王朔葛优等后来改变他人生道路的人。

王朔当时已经靠写小说出名,他是大院子弟,路子野人脉广,冯小刚于是全力搭靠王朔这条大船,据说为了能让朔爷认可,冯小刚背会了王朔的所有作品。

每个人都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冯小刚也是。但是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赢得了王朔等大咖的友情,同时也获得了导演电影的机会。

他的第一部电影,是和郑晓龙一起编剧的《遭遇激情》,而他和王朔马未都等人捣鼓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成了一代人的经典记忆。

直到此时,冯小刚依旧是混在影视墙里的芸芸众生之一,他的电影梦还遥遥无期。

1994年他导演了他的第一部电影《永失我爱》,是根据王朔小说改编,王朔是编剧之一。

这部电影中,他不但是导演,还兼任老本行美术。

《永失我爱》的意义是,在电影圈冯小刚终于有作品了,从此人们可以亲切的称他为冯导。

由此冯小刚开启了他的电影导演之路。

1996年他准备开拍《过着狼狈不堪的日子》,但是拍了几天就被叫停,电影局的理由是:

“剧本过于挑逗、追逐……暴露丑恶而不鞭挞丑恶,有违社会公认道德标准的价值观念,错误引导大众审美趣味……”

那个年代电影监管还没现在这么严格,而冯导的这部电影竟然获得如此评语,可见当时他为了让电影获得更多的关注也是穷尽心思的。

对成功的渴望,使得冯小刚并没有停下他电影的脚步,他知道那是他唯一逆袭的机会。

既然挑逗这种形式此路不通,那幽默呢?

1997年他拍了使他获得巨大声誉的成名作贺岁档电影《甲方乙方》。根据王朔小说改编,京味的幽默调侃,再加上贺岁档这个大蓝海,使得冯小刚一下子脱颖而出。

1998年冯小刚30岁。《甲方乙方》的成功让而立之年的冯小刚开始了他的开挂人生,此后十年间冯小刚以每年一部电影的速度,让世人不得不记住这个长的有点丑的北京男人。

我们说冯小刚是聪明人,聪明人不会放过每一个可以成功的机会。

这个世界聪明人很多,影视圈更是人精扎堆的地方,但是最成功的却是冯小刚,为啥?

因为他不但聪明,而且勤奋。

从早年间背诵王朔,到后来的每年一部电影,坚持了十年,冯小刚用他的勤奋铸就了今日的地位。


文/ 薛白袍ps1:欢迎关注,谢谢点赞。ps2:感谢 @丁hz370 的邀请。

薛白袍


这鸟,地震捐了一分钱。在美国好几个别墅。钱是怎么出去的?有人管吗?


用户2825517030555


没读几年书,愣装文化人。跟班学艺术,半瓶乱浪荡。瞎猫抓老鼠,撞上红樱枪。偶尔露峥嵘,得意真狂妄。疯狂出己怀,信仰在何方?政治缺素养,金钱永至上。“芳华”伴成长?大众心明亮。票房虽上榜,全靠人民养。低调去做人,百姓是爹娘。


菩提树下202818211


我感觉,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在目前的中国无人可及!在中国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他用各种手法演艺的不同的历史,和当今社会的各个角落。底成的!或是高端的!人与社会!委婉的演绎了中国社会的真实所在。我感觉他是最敢于正视历史,和现在的导演!。至于有的人不理解,和抨击!我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仔细看看他的作品,不要只是哈哈一笑就是了!,否则你也没有权利去评价他的作品!。我想这首先也对现实的一种尊重!。


险峰195380317


一个有成就的导演,一个适应社会变化的能人,一个为达到自己目的的执着者,一个所有男人都有的毛病的男人,一个最终无疾而终的人,(这还是他最好的结局)。当然,也是一个让很多人都能记住的人,这就值了,不虚此生。


文树道


马未都,冯小刚!中国文化的传承者![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杰克142001448


冯小刚,一个和一般普通人没什么不同的、有自己努力方向,知道利用一切手段实现自己追求的成熟个性男人。至于人品、道德等等方面做为同龄人想想生活工作中的自己,何尝不是一样?谁也不是圣人,做为一个普通人又有什么资格评论他人呢?


夕阳筛月


这个国家给予他们这些人太多了


沙俞


相由心生,看一个的面相便可知其的内心,你内心是什么样的,你的容貌便是什么样的。


手机用户57643721514


人与脸遥相呼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