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曹操杀杨修是对是错?

曹操杀杨修是对是错?

杨修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才子,在自古至今的老百姓心中口里,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可是,这个人不得善终,给人们留下了千古叹惜之声。

京剧里有一出戏,叫做《曹操和杨修》,那出戏是按《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政治倾向编写的,曹操自然是以白脸奸相的形象出现的,戏一开始,曹操广告天下,虚怀若谷,求贤若渴,结果是求到了贤才杨修,可是最后又把他杀掉。该剧就是讽刺曹操奸诈险恶的用心,表里不一的嘴脸,是为杨修鸣不平的。曹操奸相的污名在历史上也背了近两千年了,今天要为曹丞相平反,还曹操一个公道,还是符合历史发展需要的,就连鲁迅也说过,曹操至少是个英雄。杨修是个什么呢,也只能说他是个才子。

杨修(公元175——219年),是东汉末年太尉杨彪之子,是当时的大才子,大文学家。他才思敏捷,灵动机智,学问渊博。《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曾这样评价他: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秀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可见他才华确实横溢。建安年间,被举孝兼,后任曹操主簿,负责军国内外之事。《三国演义》是小说,可能有艺术加工的成份,再看陈寿《三国志》的记载,其真实性更可靠。陈寿言:修言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是时,军国之事,修总知内外,事皆称意。自魏太子以下,并争与交好。从中可以看出,杨修不仅有旷世奇才,且办事老炼,深得曹操信任,故把主簿这个重要的职位交给他,可见重用之至。主簿这是个什么样的职位呢,换做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秘书长,你想想看,秘书长这个职务,在高层领导中是个多么的重要的职务。在现阶段的体制中,秘书长起码是各级党委中的常委,并掌管着最高机秘。从中可以看出,曹操对他是多么的器重。由于曹操的器重,他简直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政治新星了,就连魏太子曹丕及文武百官都要巴结他,讨好他。如果他能象诸葛孔明那样,谨小慎微,鞠躬尽瘁,或者象司马懿那样,深藏不露,韬光养晦,处处唯曹操马首是瞻,说不定他能善始善终,为后代留下更多更好的鸿篇巨制,锦秀文章。可惜的是,他不知天高地厚,自恃才高八斗,傲视群雄,傲视人主。傲视群雄尚且不可,傲视人主更是犯了大忌,哪有不遭暴毙之理。

凭心而论,杨修确实聪明,为同辈人所敬慕。但他太过玄耀聪明,并喜欢耍小聪明,爱出风头,为主公和同僚所忌恨。有几件事,既显示了他的旷世奇才,也显露了他狂妄高傲的习性,这是他的致命弱点。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合酥,曹操吃了一口,就在合子上写了“一合酥”三字。众人不解其意,杨修走来,便拿来吃了一口说,丞相叫我们一人吃一口,你们还不快吃,负了丞相好意。曹公听说,窃思,小子果然聪明。又有一次,杨修主修相国府大门,还没完工,曹操就来视察,看完之后,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走了。杨修一见,立即命人把门拆了重修,并说,门里加个“活”字,是个阔字,丞相是嫌门阔了。曹操此意又被杨修点破,口虽称美,但心甚忌之。此等小聪明还不至招来杀身之祸,但在曹操心中却埋下了阴影,此小子如此聪明且又锋芒外露,有朝一日,泄我心中韬略,岂不坏我军国大事。故而心甚忌之。如果此时,这小子有所收敛,也不至于惨遭杀戮,可这小子硬是顺着杆子,越爬越高,最后竟爬到主子头上去了,不仅参与曹魏的立储之事,而且还出谋划策,教唆曹植争宠,企图动摇曹氏统治根基,曹操再宽宏大量,也容忍不下去,于是借“鸡肋”之事,定他个扰乱军心之罪,把他杀了,以绝后患。杨修就这样,40多岁就被杀了。

曹操杀杨修是对是错?

那么,曹操杀杨修是对与错呢?杨修究竟死得怨不怨呢?这要看从哪方面理解。如果从文学角度上看,是有点怨,他晚死二十年,可能会给后人留下更多的文化遗产,如果从政治历史角度上看,他死得一点都不怨,其实曹操是一个很爱惜人才的政治家,在他的身边,集聚了很多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要不然他的事业不会做得那么大,那么强。你杨修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衅主公的尊严,影响主公的乾坤大业,哪个老板能容忍呢。历史上有几个象李世民是那样开明的君主呢。翻来找去,也就只有李世民一人。魏征有幸而与唐太宗同时共事,组成历史上最牛的黄金搭档,共同开创贞观之治,成为千古绝唱。如果杨修遇上的是唐太宗一样开明的君主,或许境况会好点,至少不会杀头。可惜杨修碰到的是曹操,在此为曹操说句公道话,曹操也是一个爱才惜才之人,也是一个比较开明的主公,但杨修太不自量力了,总想虎口拔牙,所以,杨修该杀,不杀不足以平定统治集团内部立储争宠的风波。在此事上不应该对曹操有过多的指责,是杨修咎由自取,罗贯中也说,杨修是“身死以才误”。怪不得别人的。

从杨修的死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 凡为人处世,不要太想出风头,要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要懂得审时度势,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才能有所作为;

2 做人要懂得谦虚谨慎,不可恃才傲物,锋芒外露,狂妄逞能,忘乎所以,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收敛自已,博采众长,才能有所作为;

3 要尊重领导,摆正自已的位置,不要喧宾夺主,鸠占鹊巢,人家能做领导,肯定有做领导的能力,你不能当面奉承,背后诋毁,,只有诚心诚意地配合领导,服从领导开展工作,才能有所作为。

这几点,于当今的社会里,对那些求职谋事的年轻人,多多少少会有一点借鉴意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