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資治通鑑》裡面的仁義觀:國以民為本

公元前320年,孟子來到了魏國,此時魏惠王已經80歲,孟子52歲。雖然魏國從盛轉衰已是不爭的事實,但魏惠王仍懷揣爭霸圖強的夢想,向孟子請教了如何治國的問題。

《資治通鑑》裡面的仁義觀:國以民為本

魏惠王

魏惠王問:老先生,您不遠千里而來,對我的國家帶來了什麼利益呢?

《資治通鑑》裡面的仁義觀:國以民為本

孟子

孟子答:大王為什麼一定要講利益呢?我只是帶來了仁義而已。大王說:‘如何給我的國家帶來利益?’大夫說:‘如何給我的封邑帶來利益?’老百姓說:‘如何給我自身帶來利益?’結果上下所有人相互爭奪利益,國家就危險了啊!在萬乘之國殺害國君的人,一定是千乘之家;在千乘之國殺害國君的人,一定是百乘之家。千乘之家、百乘之家,他們擁有的不可謂不多,但仍貪心不足。如果以利益為先而仁義為後,不奪得國君地位他們是不會滿足的。從來沒有講仁的人拋棄親者,從來沒有講義的人不顧君王。所以大王只講仁義就行了,為什麼一定要講利益呢?

《資治通鑑》裡面的仁義觀:國以民為本


關於這段有意思的對話,司馬光如此評論:

《資治通鑑》裡面的仁義觀:國以民為本

子思與孟子的話是一個道理。只有仁義的人才知道仁義是最大的利,不仁義的人是不知道的。所以孟子對魏惠王直接講仁義而不談利,這是因為交流的對象不同的原因。

那接下來我們就談談《資治通鑑》裡面的義利觀

《通鑑》記述"孟於師子思",孟子是不是子思的親弟子,,歷來說法不一,照《史記·孟苟列傳》"孟啊,鄒人也,受業子思之門人"之說,孟子是子思的再傳弟子。子思是戰國初年的學者,有著作,《漢書·藝文志》著錄《子思》二十篇,並注曰:子思"孔子孫,為魯繆公師。”後來的目錄學著作也多著錄子思之作,稱作《子思子》,清人黃以周佔有《子思子》輯本。《通鑑》記載孟子與子思言義利之事,即引自《子思子》。

孟子答魏惠王問"何以利吾國",強調為政以"仁義"為要,不能以利為先。子思答孟子問"牧民之道",強調為政要講仁義,以利民為大,司馬光對此二事的評論,說“子思、孟子之言,一也。”子思、孟子兩人之言,因人而有異,而司馬光卻理解"一也"而不矛盾,其論說很簡要:一是"所與言之人異故也”。對好言利之人,應當強調"仁義"的重要性,不能好利而忘義。而探討施政與牧民的方針時,則要懂得只是宣言仁義是欺世愚民行為,強調"唯仁者為如仁義之為利",意思是,講仁義就得利民;如果不利民,還有什麼仁義可言

生當北宋理學始盛之時,司馬光不把董仲舒"正其義不謀其利",理學家"存天理,滅人慾"之說當作口頭禪、奉為金科玉律,而認為子思、孟子之言有一致性,提出"唯仁者為知仁義之為利",實在值得重視;這與其關心歷史上"生民之休慼"有一定的思想聯繫。

編者的觀點如下,請大家指正:

仁義之為利,早在《管子》等先秦著作裡就提到“善為民除害興利者,天下之民歸之”,後世講的仁義之道,其實就是先秦諸子講的“為民除害興利”之利民。

《資治通鑑》裡面的仁義觀:國以民為本

至於後世統治者滿嘴仁義之道,殊不知心中已不知“為民除害興利就是利民、就是仁義之道”,而成了空談仁義的偽君子。同時也感慨,儒家之經典學說,到了戰國之後卻只知其言辭而不知其實。

秦始皇仁義乎?重賦斂、濫用民力,民不聊生,何談利民;漢高祖劉邦與文景之治,尚能休養生息;漢武帝則好大喜功,濫用民力,徵集全國之馬匹遠征漠北,雖能輪臺罪己,國家民眾已殘;漢宣帝再次休養生息,國內再次昇平,可知勞民之易為仁,中華民族之勤勞簡樸;奈何漢元帝處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從小接受俗儒之洗腦,而不知世間萬物之真諦,最後亡於安逸與不明真諦的俗儒思想。

漢室宗親劉備可謂仁義乎,非也。讓跟隨自己的民眾身死一線,只是為了一己之私,所謂的王業霸業而已,非真心為民也。

兩晉空談之風盛行,更別談真正的仁義之道。五胡亂華雖有重視農民的,那也是發揮了民眾可以增長國力,創收增稅而已。非真為利民也。

隋唐能太平盛世,當權者讓農民修生養息,發揮民眾之力量快速增加了財富,到了唐明皇李隆基安逸之中揮霍民眾財富,而不能實施真正的利民之策,以至於安史之亂,唐代盛世從此一蹶不振。

動亂持續幾百年到了宋代,諸如司馬光從先秦歷史中看到了真正的仁義之道。奈何元明清又有哪代真正地實施了仁義利民之道?

非人不知仁義之道,實乃制度之所限制也

仁義之道,除害興利,利民是也,重民生也,民生艱苦,則非利民。

生老病死,各有所宜,安居樂業,則財富足,而文化興,則國民強。

感謝大家關注 鳴原堂,歡迎大家交流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