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這首詩用最少的語言,寫出了最美的意境,千年來得到了最高的評價

唐代大詩人王維世稱“王右丞”,與李白、杜甫齊名。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後人亦稱王維為詩佛,此稱謂不僅是言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更表達了後人對王維在唐朝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維不僅是公認的詩佛,也是文人畫的南山之宗,並且精通音律,善書法、篆刻,是少有的全才。王維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王維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脫,加之仕途坎坷,四十歲以後就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他在隱居藍田輞川時,常常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彈著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懷。《竹裡館》一詩就是詩人隱居期間,在意興清幽、心靈澄淨的狀態下與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淨的屬性悠然相會,而命筆成篇的。

這首詩用最少的語言,寫出了最美的意境,千年來得到了最高的評價

獨坐幽篁裡

竹裡館

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意思是:我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邊彈琴一邊高歌長嘯。沒人知道我在竹林深處,只有明月相伴靜靜照耀。

這首詩寫隱者的閒適生活以及情趣,描繪了詩人月下獨坐、彈琴長嘯的悠閒生活,遣詞造句簡樸清麗,傳達出詩人寧靜、淡泊的心情,表現了清幽寧靜、高雅絕俗的境界。

前兩句“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寫詩人獨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邊彈琴,一邊發出長長的嘯聲。體現出詩人高雅閒淡、超拔脫俗的氣質。後兩句“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寫詩人獨自僻居深林之中,並不為此感到孤獨,因為那一輪皎潔的月亮還在時時照耀自己。這裡使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把傾灑著銀輝的一輪明月當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顯示出詩人新穎而獨到的想象力。全詩的格調幽靜閒遠,彷彿詩人的心境與自然的景緻全部融為一體了。

這首詩用最少的語言,寫出了最美的意境,千年來得到了最高的評價

彈琴復長嘯

這首小詩共四句,全詩僅有二十個字。每一句單獨來看,既無動人的景語,也無動人的情語;既找不到哪個字是詩眼,也很難說哪一句是警策。且詩的用字造語、寫景,寫人都極平淡無奇。然而它的妙處也就在於以自然平淡的筆調,描繪出清新誘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靜人寂融情景為一體,蘊含著一種特殊的美的藝術魅力,從而成為千古佳品。以彈琴長嘯,反襯月夜竹林的幽靜,以明月的光影,反襯深林的昏暗,表面看來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來,隨意寫去其實卻是獨具匠心,妙手回春的大手筆。

這首詩用最少的語言,寫出了最美的意境,千年來得到了最高的評價

深林人不知

詩中寫人寫景,均造語平平,並不見新意,但四句詩合起來,卻妙諦自成,境界自出,蘊含著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這首詩作為《輞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處在於其所顯示的是一個令人自然而然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勝,而從整體見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僅給人以“清幽絕俗”(《峴傭說詩》)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淨,在其間彈琴長嘯之人是如此安閒自得,塵慮皆空,外景與內情是妙合無間、巧融一體的。而在語言上則從自然中見至味、從平淡中見高韻。它的以自然、平淡為特徵的風格美又與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輔相成的作用。

這首詩用最少的語言,寫出了最美的意境,千年來得到了最高的評價

明月來相照

千百年來,這首詩也得到了詩家極高的評價。《唐詩箋註》說:《輞川》諸詩,皆妙絕天成,不涉色相。……(此詩)尤為色籟俱清,讀之肺腑若洗。《詩境淺說續編》說:此詩言月下鳴琴,風篁成韻,雖一片靜景,而以渾成出之。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老師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盛讚此詩寫得如“仙境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