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关注社会百态系列(一)---必须断奶的“啃老族”

“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啃老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有谋生能力,却主动放弃,生活的全部花销依赖父母的人被称作啃老族。在中国啃老族的年龄一般在20岁到30岁左右,大致可分为三等:上等的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定的收入,可以供给日常生活开销,但是要靠父母出钱供其买房、买车或父母出资出力帮助照看孩子的人群;中等的啃老是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有的靠父母投资经商却一无所成,跟父母在一起生活但不交给父母生活费。下等的是一动不动,一切生活开销都由父母供给的。

关注社会百态系列(一)---必须断奶的“啃老族”

国内有一些专家将啃老族分为“追求梦想型、丧失自信型、自闭型和家庭溺爱型”说:“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毕业人数逐渐增加,因为高学历的心态,使他们不愿意从事较低的薪资工作,感觉心理上不平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代部分被称为草莓族的青年吃不了苦,太辛劳的工作不愿去从事,要求工作轻松钱又多,就呈现空等状态,没工作也没读书。”。上述这段话是将孩子教育成啃老族的家长和教育专家总结的啃老原因,尽然将啃老的原因归结于高等教育的普及,根本没有分析到问题的实质。

啃老完全是因为儿时以致到成人,父母溺爱造成的。

父母的溺爱从小就导致孩子养成依赖父母的习惯,没有主动意识,从不担心自己的生活,进而丧失了在生活中自理的能力和社会上生存能力。

关注社会百态系列(一)---必须断奶的“啃老族”

“啃老族”不当育儿的产物

现在人们对中小学教育已经十分重视,但是对于幼儿教育关注不够。实际上,父母对6岁以下儿童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成年以后的行为方式。6岁以前不当教育方式的后果,是难以挽回的。就拿吃饭来说,孩子都好几岁了,父母还给孩子喂饭;或者当孩子自己吃饭把饭洒出来时,一些父母不是耐心提醒、纠正动作,而是对孩子大声呵斥,对孩子的独立精神和自信心都是一种打击。对儿童正常行为的压制和约束,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信的品格。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变得依赖父母,做事情畏首畏尾。根据学前教育理论,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个性和心理素质在6岁以前基本定型,如果儿童6岁以前养成过多依赖父母的习惯,那么以后再培养他独立、自信、顽强的品格就会相当困难。

“啃老族”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万般下品的观念、溺爱的产物

除了学习,现在的孩子还敢干什么?除了学习,现在的孩子还会干什么?中国家长最失误的不教孩子生存的基本技能。只要学习成绩,什么都可以不管。这一切令人惋惜的结果和原因不谈了,解决办法呢?

断奶。

山东修改《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其中,“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成年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以无业或者其他理由索取老年人的财物。”首先从立法上对啃老予以否定。虽然有人认为,父母对于是否继续资助成年子女本身就有决定权,立法实在没有必要,但这无疑明确了父母对该独立的子女的圈养是一种错误,告诉父母们该给孩子断奶了。

不让新的啃老族产生,现在的父母就应该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开始,一点一点的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直到在能够走出家门时家长能放心。

关注社会百态系列(一)---必须断奶的“啃老族”

啃老的产生是由于父母不放手,解决啃老的办法就是放手。放手就不要伸手。要信任孩子可以自立,记住现在的社会没人会饿死。人不能永生,父母不能常在。世上除了孩子自己没人是他永远的依靠。父母的狠心在此处才是对啃老族最大的爱,才是最大的帮助。汉朝开国元勋萧何相国临死前散尽家财,不置房屋,说出令后世父母永当效仿的治家名言:后世贤师吾俭,后世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