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中國農業大學國際留學生赴山西靈丘開展“三農”發展創新實地調研

6月1日至4日,由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60餘名國際留學生與國內學生組成的調研團赴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開展發展創新實地調研。調研團由人文與發展學院發展管理系系主任齊顧波教授帶隊。

在靈丘,調研團在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精準扶貧專項研究生班駐地同學的帶領下,走進靈丘鄉村,進農戶、踏地頭、訪民風、解民情,學習三農知識,感受鄉土風情。

中國農業大學國際留學生赴山西靈丘開展“三農”發展創新實地調研

6月1日,調研團抵達大同市靈丘縣。在靈丘縣有機辦主任李志軍、農學院教授胡躍高的帶領下,調研團參觀了車河有機示範社區,瞭解“有機農業+生態旅遊+村莊改造”的發展模式。據悉,車河村通過建設發展有機農業和生態旅遊業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實現農民脫貧致富和企業轉型發展,積極探索出一條以有機農業為支撐、以新型社區建設為主要內容的扶貧開發道路。

在參觀過程中,國際留學生們也積極參與農事活動,學習有機農業實踐過程。隨後,胡躍高圍繞“中國有機農業道路”進行主題報告,以中國農業危機為切入點,講解中國有機農業建設新局面與挑戰,梳理中國有機農業發展之路。報告結束後,師生們就有機農業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團隊師生紛紛表示對有機農業起源與發展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中國農業大學國際留學生赴山西靈丘開展“三農”發展創新實地調研

6月2日至3日,師生分為四組入村調研,分別走進精準扶貧專項研究生班同學所駐村莊白馬寺村、白崖峪村、上關村和龍玉池村,體驗村中生活。白馬寺小組參觀了白馬寺引種基地。基地由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山西農科院共同引進抗旱早熟的優質種質資源,如高粱、米蕎、玉米等,改善村莊種植結構,助力扶貧攻堅。上關村調研小組參與了當地第三屆插秧節,留學生挽起褲腳走入田間,與農戶共同插秧。在接受靈丘電視臺採訪時,留學生Lawrence表示,自己在肯尼亞就是一名農業推廣員,能夠有機會和村民們一起幹農活,學習中國的種植技術,感到非常開心。白崖峪小組、龍玉池小組分別與村兩委幹部進行座談,瞭解村莊基本情況,並走入農戶家中和田間地頭,就各組研究問題與農戶進行深入交流。

中國農業大學國際留學生赴山西靈丘開展“三農”發展創新實地調研

6月2日傍晚,調研團走進北泉村,感受鄉土風情,觀看村民表演隊在北泉荷花節大舞臺上的精彩表演。歡快音樂聲中,大家載歌載舞,其樂融融。

6月4日,調研團與精準扶貧專項研究生班在靈丘縣委黨校開展了交流會,李志軍、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廉靈玉、團縣委書記魯二峰出席了會議。會上,四個小組分別就各自調研主題進行了彙報,介紹了在調研中瞭解到的鄉村現狀、人口年齡結構、經濟收入方式以及面臨的主要挑戰等,並因地制宜提出瞭解決方案。此外,調研團成員分享了自己在調研過程中的收穫,並對縣委、村委、村民、胡躍高教授、精準扶貧班的支持表示感謝。

隨後,精準扶貧專項研究生班班長楊銘遠說道,作為第一屆精準扶貧專項研究生班的學生,幾個月的駐村生活讓同學們收穫頗多。除日常科研外,班級集體助力縣域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為農村婦女普及種藝畫製作技巧,通過設計圖案、教授製作方法、協助銷售,增加村民們的收入。與此同時,精準扶貧班同學匯聚民間剪紙藝人,推動剪紙手工藝的傳承和傳播。此外,班級同學深入村莊,參與村史編撰,將科研與社會服務相結合。

李志軍希望通過此次活動,探索校地合作的新模式,促進鄉村振興與發展。

中國農業大學國際留學生赴山西靈丘開展“三農”發展創新實地調研

據悉,此次調研為教育部留學生品牌課程“以社區為基礎的自然資源管理”的課程實踐。該課程面向碩、博士研究生及國際留學生,以學科相關理論為基礎,參與式教學方法為核心,秉承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宗旨,促進學生的團隊學習、互動學習和能動學習。課程中,學生自主組建小組,通過組內討論、組間交流、師生交流,確定研究問題、制定研究方案,為實地調研做出充分的準備。該課程旨在通過校地合作、多學科融入、國際團隊嵌入,讓留學生走進中國鄉村,參與講述中國的三農發展故事,體驗鄉村農業生活,助力鄉村創新發展。


中國農業大學國際留學生赴山西靈丘開展“三農”發展創新實地調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