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京东一季度营收增速下降,净利润同比下滑,到底发生了什么?

5月8日晚间,京东集团发布了2018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公司该季度营业收入为1001.28亿元,同比增长33.1%。虽高于分析师预估的989.9亿元,但增速却创下有史以来最低水平。另外,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此季度净利润为10.4亿元,同比下滑达21%。

营收增速下降,净利润同比下滑。京东到底经历了什么?

京东一季度营收增速下降,净利润同比下滑,到底发生了什么?

图片来自于网络

行业竞争加剧

5月初,国内两大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与京东相继发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作为京东老对头的阿里巴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1%,整个2018财年(2017年4月到2018年3月底)营收同比增长58%,更是创下IPO以来最高增速,保持快速增长。

在年度活跃用户方面:阿里巴巴今年一季度在中国零售平台的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5.52亿,环比增幅为7%。京东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用户数为3.018亿;截至2017年12月31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用户数为2.925亿;这意味着,今年一季度,京东年度活跃用户环比增长了930万,环比增幅为3%,低于阿里巴巴的7%。

除此之外,新竞争对手也给其带来一定压力,比如2015年10月上线的后起之秀“拼多多”,仅用两年半时间,用户量突破3亿,直逼京东;月GMV(成交总额)超过30亿,发展迅速,与其类似的团购电商模式也来势汹汹。

这些竞争压力也让京东在利润空间、营收等方面的增长势头有所放缓。

针对拼多多对京东微信入口可能产生的影响,京东集团董事长兼CEO刘强东回应:“拼多多的“Top 10”或“Top 100”名单与京东主流用户和主流商品重合很少。所以,拼多多目前对京东的影响非常有限。虽然京东在拼购方面的模式与拼多多一样,但货品、用户体验和拼多多完全不一样,我们的货品还是集中在有品质、有保证的产品上。”

成交总额增长率创新低

数据显示:京东网站年GMV为3302亿元,同比增长30.4%,GMV增长率也创历史新低。

刘强东在电话会议中解释,GMV增速的影响主要来自服装和家纺品类,其他品类无影响。去年服装品类增长率达90%,今年一季度服装品类放缓,女装品类出现负增长。

有分析师称,这样的情况与去年的“二选一”问题有关。

“二选一”问题是在去年“双11”前提出来的,主要是一些商家接到大型电商平台通知,让其从阿里和京东中“二选一”

参加网络销售平台的促销活动。

当时,刘强东发声,对这种“站队”做法表示强烈不满,称二选一是一家公司无能的表现,“任何下三滥的手法都不会赢到最后。”

京东商城CFO黄宣德表示:“对这种“二选一”手段,商家和品牌并不喜欢。我们认为这种影响会是短期的。但是服装品类需要几个季度才能恢复增长。现在许多品牌已经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不同渠道与京东建立了合作。未来几个季度仍然会延续这种趋势。”

京东商城CEO沈浩瑜称,中国所有被“绑架“的服装品牌都在拼命地寻找新的平台合作,当一个平台的话语权掌控力到达了一定高度的时候,也正是京东服装加速增长的时候。

公司运营成本持续上涨

京东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司运营成本为1001.23亿元,去年同期为745.57亿元,同比增长了34%。其中,技术研发投入持续提升到24亿元,同比增幅达87.2%。

分析师在电话会议中提到:在京东的资本性支出分类中,京东在土地和建设方面的资本性支出为13亿元,而在其他方面的资本性支出是25亿元。

关于这25亿元的资本性支出,黄宣德表示:“我们确实采购了不少数量的其他设备,包括服务器等,以及与JD X项目相关的设备,也就是关于自动化和无人仓储的设备。今年第一季度是这些采购比较集中的一个季度。”

此外,京东正大力发展无人商店,也在印尼和越南等海外市场投资了数十亿美元。海外扩张、云计算和物流项目等新业务上的投资,也大大压缩了京东的利润空间。

刘强东对此表示:“过去几年包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会在研发上进行持续投资。这些短期都会导致我们费用的上升,大家看到第一季度研发费用比去年第一季度上升了不少。但从长期来讲,这些技术会让我们运营成本的下降,比如仓储机器人和配送机器人。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劳动力的争夺越来越紧迫,我们相信从长期来看,这些投资可以给股东创造很大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