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 一床棉被,成就明朝最强势的锦衣卫首领,官职仅此一例

明朝锦衣卫,始于太祖朱元璋时期。那时没有东厂西厂,没有宦官专权,锦衣卫是头号特务组织,锦衣卫指挥使是特务头子。后来,随着东厂西厂出现,锦衣卫的地位江河日下,卫使处处受制于厂权,日子过得很窝囊。

锦衣卫再次扬眉吐气,是在世宗嘉靖年间。长期以来,明朝诸帝宠信宦官,而厂权又为宦官所掌控,故锦衣卫的地位远不及东厂西厂,更不及曾短暂存在的内行厂。世宗即位后,出于稳固皇权,有意压制宦官,选任心腹执掌锦衣卫,厂权地位有所下降。陆炳执掌锦衣卫时,锦衣卫满血复活,如日中天。

陆炳(1510年—1560年),出身将门,祖父、父亲都曾在锦衣卫任职效力。特别是父亲陆松,早在世宗即位前就效力于世宗,其妻又是世宗幼年时的乳母,陆炳亦随母入王府,与世宗有亲密玩伴之谊,这是陆炳崛起的良好基础。嘉靖八年(1529年),陆炳通过武会试,初授锦衣副千户,后任指挥佥事。

十年后,陆炳因救驾之功发达。嘉靖十八年(1539年)春,世宗南巡,大批官员武士扈从,陆炳亦在其列。圣驾行至河南卫辉时,夜间行宫突发火灾,从官仓猝不知世宗所在,被困在烈火中的世宗也不知所措。危急时刻,陆炳头顶一床淋湿的棉被,冒死冲进行宫,将世宗背了出来。对陆炳的救命之恩,世宗予以回报,“帝自是爱幸炳。屡擢都指挥同知,掌锦衣事”(《明史·陆炳传》)。

世宗即位以来,朱宸、骆安、王佐、陈寅四人先后执掌锦衣卫,他们都是世宗兴邸旧人,故权势也很大。然而,陆炳接掌锦衣卫后,“权势远出诸人上”。不久,陆炳因缉捕罪臣有功,被擢升为都督同知,可谓“骤贵”(《明史·陆炳传》)。几乎一步登天的陆炳为人低调,待人恭谦,对老资格的同事礼貌有加,又极力讨夏言、严嵩等内阁实权大臣的欢心,故来自各层面的好评不断。

会办事,人缘好,又跟世宗关系不一般,陆炳前途光明,先是进左都督,再加太子太保,位列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后来,因为揭发奸臣仇鸾罪状,陆炳炳加少保兼太子太傅,跻身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合称三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陆炳接掌然锦衣卫后,东厂西厂“不敢恣,厂权不及卫使陆炳远矣”(《明史·刑法志)。可以说,锦衣卫在陆炳任上再露锋芒。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陆炳的地位再次提升,“太保兼少傅,掌锦衣如故”。整个明代,“三公无兼三孤者,仅于炳见之”(《明史·陆炳传》)。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陆炳卒于任上,时年五十一岁,赠忠诚伯,谥武惠。

对于陆炳,《明史·陆炳传》记载了他诸多恶迹,“尝捶杀兵马指挥,……任豪恶吏为爪牙,悉知民间铢两奸。富人有小过辄收捕,没其家。积赀数百万,营别宅十余所,庄园遍四方,势倾天下。……文武大吏争走其门,岁入不赀,结权要,周旋善类,亦无所吝”,此外陆炳还勾结过严嵩,害死过夏言,依附过仇鸾,行贿过御史,不少人据此认为其属于大奸大恶的暴虐、贪腐、钻营之徒。

然而,陆炳也有值得称赞的一面,“帝数起大狱,炳多所保全,折节士大夫,未尝构陷一人,以故朝士多称之者”。此外,他还掩护过名士沈錬,保护过裕王(穆宗),帮助过抗倭名将俞大猷,甚至经常拿钱出来接济一些正直的大臣,保全了一些无辜遭罪的官员。陆炳如此做法,也算是难能可贵了。(刘秉光)

一床棉被,成就明朝最强势的锦衣卫首领,官职仅此一例

一床棉被,成就明朝最强势的锦衣卫首领,官职仅此一例

一床棉被,成就明朝最强势的锦衣卫首领,官职仅此一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