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冬季番茄管理技术,你知道吗?

当今时代由于人们饮食需求越来越高,又需要食用不同季节的蔬菜,这就要采用大棚蔬菜种植,可人为控制蔬菜上市季节。采用大棚覆盖塑料薄膜种植蔬菜,就是人为地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调整蔬菜生产季节,调节市场需求,促进蔬菜优质高产,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

目前正值冬季,蔬菜管理也是相当重要的。今天小编根据自己客户种植番茄过程中应用的管理技术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温度调控:

晴天时,白天棚温上午25~28℃,下午25~20℃;上半夜15~20℃,下半夜13~15℃。阴雨天,白天棚温25~20℃,夜间10~15℃。

其次,肥水管理:

1.施肥:待首花序的果似核桃大时,于高畦中间膜下浇水,每亩追施尿素6.5千克、硫酸钾10千克。

2.浇水:一般2月中旬至3月中旬,15天左右浇一次水,并亩追施复合肥20千克,3月中旬后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结合浇水每次亩施复合肥15~15千克;后期可使用增强型磷酸二氢钾(沣诺)叶面追肥来补充番茄所需的磷钾元素,以壮秧苗防早衰。

同时喷施(丰宝)来补充番茄所需的中微量元素,全面补充营养,提高番茄品质。

在首穗果长至1厘米左右,浇一次膨果水,随水追一次膨果肥,亩施复合肥(20-10-15)30千克;以后每结一穗果浇一次水追一次肥。浇水时应采用膜下滴灌浇水,降低棚内湿度。


最后,病虫害防治:

当前,番茄种植过程可能会遇到以下几种病虫害:灰霉病、叶霉病;白粉虱斑潜蝇等等,在这要提醒大家就要选对药剂加以防治。

1.灰霉病

冬季番茄管理技术,你知道吗?

发病条件:发病适温20-25℃,最高32℃,最低4℃,对湿度要求严格,空气相对湿度达90%时开始发病,高湿维持时间长,发病严重。

发病症状:番茄灰霉病主要为害花果,亦可为害叶片与茎。幼果染病较重,柱头和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转移。果实多从果柄处向果面扩展。致病果皮呈灰白色、软腐,病部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严重时果实脱落,失水后僵化。叶片染病,多从叶尖开始,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水渍状,浅褐色,有不明显的深浅相间轮纹,潮湿时,病斑表面可产生灰霉,叶片枯死。茎染病,产生水渍状小点,后迅速扩展成长椭圆形,潮湿时,表面生灰褐色霉层,严重时可引起病部以上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可用40%嘧霉胺1500倍液进行喷施。

2.叶霉病

冬季番茄管理技术,你知道吗?

发病条件:

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发病最适气候条件为温度20~25℃,相对湿度95%以上。多年连作、排水不畅、通风不良、田间过于郁闭、空气湿度大的田块发病较重。年度间早春低温多雨、连续阴雨或梅雨多雨的年份发病重。秋季晚秋温度偏高、多雨的年份发病重。

发病症状:主要危害番茄的叶、茎、花、果实上,初期在叶片背面出现一些退绿斑,后期变为灰色或黑紫色的不规则形霉层,叶片正面在相应的部位退绿变黄,严重时,叶片常出现干枯卷缩。

防治方法: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防治。

3.白粉虱

冬季番茄管理技术,你知道吗?

发生条件:最适发育温度25℃—30℃,在温室内一般1个月发生1代。

危害特点:

①直接为害,连续吸吮使植物生长缺乏碳水化合物,产量降低。

②注射毒素,吸食汁液时把毒素注入植物中。

③引发霉菌,其分泌的蜜露适于霉菌生长,污染叶片与果实。

④影响产品质量,真菌导致一般果实变黑。

⑤传播病毒病,白粉虱是各种作物病毒病的介体

白粉虱成虫排泄物不仅影响植株的呼吸,也能引起煤烟病等病害的发生。白粉虱在植株叶背大量分泌蜜露,引起真菌大量繁殖,影响到植物正常呼吸与光合作用,从而降低蔬菜果实质量,影响其商品价值。

防治方法:可用阿维·啶虫脒进行防治。

4.斑潜蝇

冬季番茄管理技术,你知道吗?

发生条件:月均温25℃—27℃,降雨少适其发生。

危害特点:幼虫潜叶危害,叶片正面出现由粗到细的灰白色弯曲蛀道。此外,雌成虫刺吸汁液,使寄主植物落花、落果甚至死亡。还传播植物病毒病。

防治方法:可用阿维·啶虫脒进行防治。

以上就是小编根据自己客户实际应用的管理技术来向大家分享的内容,希望小编这次分享的这几点番茄管理技术能对大家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