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安庆皖河:遗留下的一些记忆

安庆皖河:遗留下的一些记忆

我的家乡有条河,它从潜岳腹地一路蜿蜒东下,穿过我的家乡,汇入滚滚长江,它,就是皖河。

安庆皖河:遗留下的一些记忆

在地图上,皖河是一条不起眼的河流。它没有黄河、淮河那样知名,也不及秋浦和那般秀美,他只是一条普通的季节性河流而已,可家乡的人,仍视它为当地最美的风景。它最宽处可达数公里,最窄处不过百米,于干枯季最深处也只有三四米;它从怀宁县石牌镇开始才被称为“河”,而自怀宁县江镇到安庆皖河口一带,已经不再是一条河了,变幻成了万顷碧波的石门湖。

安庆皖河:遗留下的一些记忆

皖河以及石门湖,虽不及其他河湖那样的有名,但它就像一个巨大的音乐舞台,以宽大的胸怀,容纳着从山涧小溪飘出的泉水叮咚响;也接纳沿途支流弹奏着的协奏曲。它和着这些溪流美妙的乐曲和林中山风的声息,自春到夏,经秋涉冬,编织着两岸山乡勃勃生机的画卷。

安庆皖河:遗留下的一些记忆

初秋的皖河是枯燥无味的,河床常常是裸露干涸,堆满了被河水淹没而尚未烂掉的湖草枯茎,裸露于干枯草丛中星罗棋布的小水潭望着天空,干裂的潭底,就像一张张围棋的棋盘。

安庆皖河:遗留下的一些记忆

大概,逝去的总是美好的,而人,很多时候是恋旧的,尤其是住惯了乡村的人。那一棵树,一枝柳,一株草,便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安庆皖河:遗留下的一些记忆

皖河水年复一年、夜以继日地流淌着,灌溉和滋润了两岸河堤内大片的耕地,孕育和滋养了同马大堤一带和两岸四县无数的生灵。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了这条河,才有了生活在此世代居住的皖河人。真可谓:一条河流养育一方人!

安庆皖河:遗留下的一些记忆

洲上的村庄,最怕的是水患。曾几何时,水,吞没了村庄,走过房舍和小路,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同时消失的还有大片田畴。惟见那青碧的瓦,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闪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伴随着水退水涨而“方兴未艾”。

安庆皖河:遗留下的一些记忆

直到上世纪末,鲜见被城里人所称之为“别墅”的建筑,稀稀朗朗地出现在小村村口时,村子里的年轻人便像着了魔似的纷纷往外跑,而在他们身后,则依然留下“晴天一路灰、雨天一路泥”的村中小道。

安庆皖河:遗留下的一些记忆

陈旧的土坯屋、半新的砖瓦房,曲曲弯弯的小道,还有那座被村里人引以为荣的土窑······在四周一座座造型新颖别致的小楼房阴影下,这些都消逝了,只有一幢三开间的青砖瓦房独处于斯。也许,它已经相当落寞,恰似一位目光混浊的老人,独对夕阳,枯坐无语,而我则好像视而不见。曲折悠长的沟渠从村子四周环绕而过,禾苗如千顷碧浪,残垣破壁在高楼阴影的夹缝中,伴其漠然伫立。

安庆皖河:遗留下的一些记忆

此时的小村,很难见到青壮年人,欣慰的是,还能观赏那些稚气孩童像飞舞的彩蝶,于夕阳下围绕在银丝老人身边。也许我的视觉中,只有这些迥然不同的建筑和单调的动画定格在秋色中。。。

安庆皖河:遗留下的一些记忆

每每伫立于村头,感觉到村子里每一缕风,每一轮新月,都已成为生命中永不消逝的风景。

安庆皖河:遗留下的一些记忆

时光飞逝,岁月如烟,当岁月载着原来的村庄渐渐离去时,昨日所有的梦恍如隔世,曾经的痕迹已然无处可寻,所能看到的,是光洁如镜的水泥路上疾驰而过的各种车辆...

安庆皖河:遗留下的一些记忆

还有每在夕阳西下时栖于如蜘蛛网般的电线上那些鸟儿。而这些鸟儿,正为它们赖以栖息而日渐消逝的树林和竹林而发出求救的喧叫?

安庆皖河:遗留下的一些记忆

八里湖,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人们几易其名,当秋冬季节河床裸露时,因离安庆老城约七里,古被称“七里亭”、而当春夏涨潮湖面泛波,延至月行山、蜡烛山脚下时则又被称之为“石门湖”。但人们往往在习惯上,还是不忘记它就是八里湖,那是因为明末状元刘若宰向崇祯皇帝介绍安庆城时,用了一首诗:“上有七里凉亭,下有五里大庙,日有千人作揖,夜有万盏明灯。”八里湖,也就在那时开始远扬在外。

安庆皖河:遗留下的一些记忆

当一个个青壮年背着行囊涌进打工浪潮时,乡村只剩下了老人与孩子。这些老人们用他们不再挺立的脊梁,撑起家,用他们苍老粗糙的双手,守候着这片土地,春天播种,秋天收割...

安庆皖河:遗留下的一些记忆

货郎是乡野一道风景。

安庆皖河:遗留下的一些记忆

这风景在七十年代末是极常见的。一位位淳厚朴实带外地口音的中年汉子,宽厚有力的肩膀挑着一根竹扁担,两只特制的大竹筐里盛满各式各样的小百货,扁担两头用红绳线吊着妇女用的鲜艳夺目的发夹、上学孩子们用的本笔等。

今天在皖河见到的是一位长者,使用的工具不一样。但,那儿时熟悉的波浪鼓确实让我感到是如此的亲切。

安庆皖河:遗留下的一些记忆

海口洲的四季都是青绿的,那是因为,洲上的人不愿放过季节变换的机遇,即便是洪水淹没掉上一季棉苗的翠绿,要不了半个月,绿油油的玉米青稞便重新装扮着土地的容颜;

安庆皖河:遗留下的一些记忆

海口镇上空的炊烟乡情味很浓,即便某日完全实行无烟化灶台,那种袅绕在乡村林荫上空的白色云烟,以及随着炊烟一起升腾的锅巴香味,也是人们难忘的记忆;

安庆皖河:遗留下的一些记忆

即便集镇上高楼鳞次栉比,可那些香樟依然不屈不饶地伸向天空,即调控着小镇的颜色,也点缀了小镇的秀丽,让人们感到“小镇是村,村是小镇”的和谐。

安庆皖河:遗留下的一些记忆

当万里长江与皖河在皖河口相遇时,滔滔的江水总是以强人的姿态,逼迫着皖河环海口洲打转,而不屈的皖河水,则在海口洲与安庆沙漠洲交界的皖河口处与江水奋力拼搏,海口洲便成为它们双方争夺的桥头堡。当你站在连接安庆城区与海口洲的“皖河大桥”举目前眺,那两只水系便呈现在前:泾渭分明地划出东西向分界线,江水浑浊,河水清澈。海口洲,则像婴儿般依偎在一片青蓝的皖河怀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