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那些翻柏林墙的东德人为什么不出国,然后绕道去西德?

魍殁


这种情况是有的,比如1987年,就有一名东德大学生,偷渡到中国,通过西德驻北京大使馆,绕道到西德的例子。



(从中国“偷渡”到西德的东德情侣,照片拍摄地为云冈石窟。)

这名东德大学生与他的女朋友,以登山爱好者的名义,伪造了一张来自苏联的邀请函,由东德前往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后来在苏联朋友的帮助下,潜入外蒙古,用假证件骗过外蒙古的工作人员,乘坐乌兰巴托→北京的国际列车来到中国。

到达北京后,这对情侣产生了分歧。女朋友在最后关头选择了放弃,回到了东德。而这名男青年则鼓起勇气,走进了西德大使馆。随后经香港、迪拜、伦敦,于1987年12月到达西德,并前往西柏林安家落户。

冷战期间从中国绕道去西德的,仅此一例。属于特殊案例。



更多的东德人还是选择从欧洲绕道到西德。和前面那位大学生一样,在第三国寻求西德大使馆或者美国大使馆的帮助,去到西德。

所以,这种方式并不是合法行为。

当时的东德人如果想通过第三方国家绕道到西德,首先要满足两个条件:

东德与这个国家有正常的邦交;

西德也与这个国家有正常邦交。

这两个前提缺一都不行。

符合这个条件的,也就是东德公民获准自由出入境乃至移民的对象国只有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与东德交界的国家有三个,分别是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西德。

在1976—1989年之间,一共有8700多人通过闯入西德和美国驻捷克和波兰的大使馆,再经大使馆的护送,绕道到西德。

另外在冷战后期,由于匈牙利打开了与奥地利的边境,大量东德人通过匈牙利→奥地利→西德这个线路,绕道到西德。

需要说明的是,东德人若选择投奔西方国家,只能到西德落脚。去往第三方国家落脚,都是不被接受的。


另外还有一种残酷的方式,就是走陆路,翻越边境墙或者柏林墙到西德。

当时华约与北约国家,边境都是有墙的。从两德边境越境,比翻过柏林墙更难。


(隔离墙不仅在东西柏林的边界线上有,在边界上也有墙)

从上图中很明显地看到,两德边境的隔离墙和柏林墙一样,一共有三道封锁线,分别是隔离墙、电网、铁丝网,而且所有的边界工事都是设置于东德国境之内的。即使越境者能成功翻过最后一道铁丝网,东德边防军仍能够将其射杀,因为越过铁丝网后,还有一百多米的空旷地,仍然还在东德的领土范围内。

据资料记载,两德的边境墙的前面,还有将近三百米宽的地雷带,沿两德边界线有将近五万边防军驻守。

从1961年至1989年,死于翻越柏林墙的共239人,而死于穿越两德陆海国境线的有445人之多。

所以,当时的东德人绞尽脑汁,想了很多办法去到西德。有选择翻越边境墙的,也有选择翻越柏林墙的,也有选择寻求大使馆庇护的。



1989年12月,柏林墙被推倒。


Mer86


其实成功走通了这条道路的人并不少,只是和翻越柏林墙的相比,似乎不那么悲壮和具有象征意味。几十年后的今天,媒体也不怎么提起当年的这个偷渡方案了。

我就认识这么一个朋友,她和姐姐两个人都是十五六岁的时候途径第三国逃到了西德。姐姐十六岁的时候背了个小包和密友一同叛逃去西德,只给家人留了张纸条。为了保护家人不作为“同谋”遭受迫害,告别的纸条里没有言明去向。姐姐叛逃后,全家人遭到了东德情报机构史塔西的隔离审查,只有14岁的妹妹也不例外。被释放后,她与小男友也迅速开始筹划叛逃行动。

目的地很清楚:捷克斯洛伐克,当时东德公民唯一可以免签入境旅行的国家。

1989年,妹妹带着一点儿现金、背着书包,不动声色地给家人留了张纸条,趁着夜色躲在朋友“合法出境”的汽车里,逃离了东德国境。之后,她和男友一路搭车来到布拉格,向西德驻捷克大使馆寻求政治避难。

大使馆亲切地接纳了他们。但当时向布拉格使馆寻求帮助的东德人远远不止他们二人。使馆里的避难人群从几十人上升到几百人。即使使馆拒绝接纳更多的难民,也还有很多人夜里翻墙进入。聚集在这里的东德叛逃者最多甚至达到了4000人的规模,居住条件越来越紧张,每人仅有容身之地、勉强饱腹,好几个人挤一张床,洗澡和上厕所都非常艰苦。东德的威胁下,难民不敢贸然离开大使馆,使馆方面也千方百计地斡旋;西德外长在纽约与东德外长、斯洛伐克外长进行了多轮谈判,试图将这批人安全送到西德境内。

9月30日,西德外长Hans-Dietrich Genscher来到西德驻布拉格使馆,向翘首期待了几个月的人群宣布:“我们来到这里,向各位宣布,今天即将安排离境……”他的话语被欢呼、尖叫和泪水淹没。

三千多东德人登上了14辆列车,从布拉格开往巴伐利亚境内的Hof市。这趟专列被称作“通向自由的列车”(Zug in die Freiheit)。

几周后,柏林墙倒塌,东西德重新统一。当年从布拉格辗转来到西柏林的妹妹,已经在柏林生活了近30年。


陈皮果子


因为对多数东德人来说,“出国然后绕道去西德”的风险和困难度,是比直接翻越柏林墙还要大的。

先简单温习下冷战时期的欧洲和德国局势吧。东德是华约阵营国家,西德是北约阵营国家,两国边境是冷战最前线。而柏林位于东德境内,却也把西部分给了西德,从而,西柏林形成东德境内的一座孤岛。

理论上,一个东德人如果想跑到西德,总共有以下方法可以选择:

(1)先到东柏林,然后翻过柏林墙到西柏林

(2)直接从西柏林的郊区冲入西柏林

(3)直接从东德和西德边境进入西德

(4)先非法到达其他国家,然后从其他国家(非法或合法)到达西德。

(5)先合法到达其他国家,然后从其他国家(非法或合法,直接或辗转)到达西德

(6)先合法到达其他国家,然后从其他国家找到西方国家使领馆寻求帮助

第一条,就是很多人采用的方法。这一条很大的好处,是东西柏林毕竟是一个城市中间修的墙隔开的。再戒备森严,也只是一堵墙而已,市民利用各种设施进行偷越其实是比较容易的——至少是最容易的一种。


第二条,西柏林郊区周围,军队和警察的戒备可就比柏林墙要严厉多了,警戒区也要宽的多。冲郊区被堵住或干掉的可能性其实比柏林墙要大得多。


第三条,东德和西德的边境,戒备更是比柏林周围更严。毕竟这是两国边境了,都有大批军队虎视眈眈的。你冲进去,就算不被这边的击毙,那边的说不定当你是入侵者。


第四条,非法到达其他国家,那么你首先得能出境。混出境,要通过机场或者边检站,这个就是有很高风险失败(当然并非没人做)。再有,东德的周边国家只有西德、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三个,另外就是波罗的海。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都是华约国家,而且波兰距离西德比东德更远。你要先非法跑到另外一个华约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再从那里非法入境西德,比起直接从东德到西德还多了一层波折,难度更大。


第五条,这条最大的问题是,合法到达其他国家容易,但要从其他国家“合法”到达西德难度就很大了,因为通常没有本国政府批准你是去不了的。而从其他国家“非法”到西德,这又回到了非法越境的问题。虽然你合法去的国家可能戒备比东德要松,但毕竟你在那里是人生地不熟,要搞非法越境也增添一层难度。


第六条,这基本上算是可行性最高的。但在冷战尖锐时候也很难实施。尤其冷战前20年,当时两个德国都宣称自己是德国正统,凡是和东德建交的,西德就和他们绝交;和西德建交的,东德也和他们绝交。也就是说,大多数东德人能够“合法”到达的国家,都没有西德的使领馆,即使有也是处于严密戒备下。找美国是一个办法,但美国使领馆也不是谁都能去的。70年代两德关系缓和后,情况有所好转。但毕竟,还是存在人生地不熟的问题。


由此可知,上面这六种方式,对很多普通东德人来说,其实直接冲柏林墙是最有效率的一种。其他迂回方式涉及环节更多,如果不是直冲边境,就得伪造文件、证件,躲过检查什么的,操作难度更大,失败可能也更高。当然,这个因人而异。那些有背景、有门路或者有经验的人,他们可以选择更复杂但对他们靠谱的方式,辗转去西德。但很多东德老百姓是不具备这么复杂的安排能力的,于是翻越柏林墙成了最常见的选择。


等到1989年夏天,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几个原先的社会主义邻国都变体制了,民主德国老百姓就大批跑到这些国家,再假道这些新变色的国家跑到联邦德国去。短短一个多月,就跑了8万多人。主要路线就是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西德。


巴山夜雨涮锅


1961年8月中旬之前,东、西柏林没有墙的阻隔,有250多万东德人靠双脚来到了西柏林,再也没有回去。

1989年5月,匈牙利宣布拆除华约组织位于匈牙利和奥地利边界上的电子报警系统,匈牙利边防军的这一举措,被匈牙利人捕捉到了友好的信息,匈牙利人蜂拥而来,踏平了铁幕。远在东德的人们赶紧呼朋唤友,要求来匈牙利旅游,东德政府吃惊地发现,他们竟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国人旺盛的匈牙利旅游意向,那毕竟与他们国家同属一个阵营。于是大批东德人跨越东德与捷克斯洛伐克的边界,跨越捷克斯洛伐克与匈牙利的边界,跨越匈牙利与奥地利的边界(这道边界才是原本最难跨越的,它是两个阵营的边界),再跨越奥地利与西德的边界,跑到西德去了。

已经竖立了28年(1961-1989)的柏林墙顿时失去了意义,它再也无法阻挡天堂里生活的人们前往丑陋的地狱参观一下的欲望。11月9日,它倒下了。

这28年间,死在柏林墙附近的东德人有200多位,突破柏林墙的东德人无法计算,但自从七十年代末柏林墙的第四次改造加固和1982年下达《开枪射击令》后,东德人放弃了继续闯关的努力,改行其它路线。

前文所述的1989年5月的奥、匈边境开放式狂欢只是最后的盛宴,时间比较短,而且大部分东德人已经看透了未来的走向,他们宁可选择堂堂正正的冲垮这面墙,这面墙曾经代表着用脚投票反对不让他们用手投票的最短距离。

在东德人无法看清未来的这28年间,他们也进行了艰苦的努力。

退休的人由于无法继续建设祖国,他们被东德政府热烈欢送,在柏林墙存在期间,一共有383181东德人通过这个途径去往西柏林。

政治类别的囚犯也别灰心,在这28年间,有33755名犯人,还有25万左右的家属,被西德政府以34亿马克的现金和货物为自由赎金的代价,接到了西德。

年轻人也有自己的方式,运动员由于职业性质,经常可以出国参赛,有至少600多名东德顶尖运动员以这种方式来到了西德。

有机会出国开会的政客和科学家也完全可以走这条路线,考虑到他们本身是国内的特权阶级,他们中真正勇敢迈出这一步的凤毛麟趾。

普通人只有去往东德的邻国——同属一个阵营的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试试运气,1976—1989年之间,有八千多人通过硬闯西德和美国驻捷克和波兰的大使馆,达成了这个目标。

个别人走的更远。

托马斯·克莱彻曼在19岁时徒步穿越了匈牙利、前南斯拉夫以及奥地利等三个国家之后,到达西德,他所利用的是南斯拉夫这个与大阵营不太对付的中转站,路上断了一截手指的他后来成为了一名演员,在《钢琴师》扮演了一名德国军官。

1987年,有一名东德大学生通过东德——波兰——苏联——蒙古——华夏这条线路,硬闯西德大使馆,在大使馆的帮助下,然后又走的香港——阿联酋——英国——西德路线,成功抵达西柏林。

为了抵达一墙之隔的西柏林,他走的是最曲折的一条路线。


历来现实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可能有很多朋友不太了解东德和西德之间的联系,所以我们接下来先简单的讲一下东德和西德。

20世纪德国在希特勒的带领下席卷了整个欧洲,对苏联以及欧洲数国展开了大决战,德军的攻击一开始的时候势如破竹、无可抵挡,给当时的好几个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伤,后来在美国加入了欧洲战场后,在几个国家的努力下纳粹德国还是灭亡了。

德国被占领之后分成了四块领地被英法美苏四国瓜分了,在西边是英法美等西方阵营,东方则是领土最大的红色阵营。

后来西方三个国家的德国领土合并为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而苏联也在同时间改名为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们这个时候按照方位将西方阵营的德国称为了西德,而苏联阵营的则称为了东德。



在这个时候,西德和东德面临了两种不同的命运:

美国在展开马歇尔计划之后给欧洲数国援助了大量的援助,在美国源源不断的帮助下西德迅速在战后重新发展了起来。而苏联则搬走了东德大量先进的工业机器分给了其他东欧的小弟或带回自己的老本营,在机器被搬走之后,东德大量的工人因为失业跑到了西德,这个时候的东德官方也没有制止,因为他们对苏联人的做法是很不满的。

从1949年西德成立到1961年修建柏林墙的过程中,从东德逃往西德的人数就有整整250多万人,这么多人口的流失让苏联感觉到再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在他们的迫使下东德开始在西柏林和东柏林之间竖起了一道铁丝高墙。



但是后来仍然有人冲击铁丝网,所以东德开始修建起了高耸的柏林墙,并在柏林墙四周竖起了嘹望塔,架起了机枪,如果胆敢有想翻越柏林墙的人,那必定会招致生命之劫。

虽然穿越柏林墙危险重重,但是依旧有无数人飞蛾扑火般地想穿越柏林墙去往西德,在此过程中有5000人成功了,也有3000多人被东德逮捕,死亡也达到了人数200多人。


那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既然穿越柏林墙这么危险,为什么东德的人不从其他的国家绕道去西德呢?

其实这种状况还是存在的,只不过因为当时东德的各种出国手续非常繁杂,难度也非常高,所以通过出国方法逃往西德的人算不得太多,而通过其他国家还得需要各种各样的沟通,如果没有别国大使的帮助,那他们也是很难逃到西德的,所以选择这个途径的人就比较少了。

所以说并不是没有人选择用出国的办法进入西德,主要是因为这个方法的危险虽然不如穿越柏林墙,但难度却丝毫不亚于穿越柏林墙,所以选择的人就比较少了,再说了,当时并不是每个东德人都想进入西德的,在东德有200多万人进入西德的时候,西德也有将近100万人因为在竞争强大的西德待不下去而跑到没有丝毫社会压力的东德的,总而言之就是,有才华、有能力的人会选择到西德一展才华,而承受不了职场淘汰的人就会反其道而行来到东德。


孤客生


当年东德人为了去西德,用尽了各种方法。翻越柏林墙是常规方法,许多人也因此付出生命代价。借道他国前往西德的也有,甚至有人从苏联到蒙古,再到中国,然后再由香港出发前往西方世界,这个圈兜得太大,却也可以看出逃亡者的义无反顾。

此外,奥匈边境也是一个常规选择,尤其是那次“泛欧野餐”,被视为打破冷战铁幕的开端,也被视为推倒柏林墙的先声。

这里首先要推荐一个地方——匈牙利的千年古城肖普朗。这座城市的老城保存完好,建筑极美,虽然中国游客罕至,但在欧洲和日本都被推为极佳的旅行目的地。

它位于匈牙利西部边境,紧邻奥地利,当年就是泛欧野餐的发生地。

有意思的是,1921年,肖普朗市还举行过公投决定自身归属,最后选择了匈牙利而非奥地利,后来肖普朗人可是郁闷了很多年。因为它们与奥地利一墙之隔,这道墙偏偏就是冷战之墙。

1989年5月,奥匈两国外长会面,决定给予匈牙利人自由出入奥匈边境的自由。其后,匈牙利反对党决定在肖普朗郊区举办“泛欧野餐会”,奥匈两国政府心照不宣,约定开放边境三小时。8月19日,约万名匈牙利民众聚集在肖普朗郊外野餐,数百名东德人也来参加,然后冲入奥地利,再前往西德。

这个口子一开就刹不住,大量东德人借旅行之名来到肖普朗,然后逃往西德。匈牙利政府干脆于9月11日正式宣布开放边境,此后几周,超过七万东德民众从这里假道奥地利前往西德。11月9日,柏林墙倒塌,欧洲长达半世纪的分裂宣告结束。

泛欧野餐也因此被许多人所铭记,在老一辈口中,还是“用脚投票”的代名词。


叶克飞


德国希特勒是一个狂人,他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德国摆脱了一战的颓废,可能是因为一战对德国制裁太狠了,引起了许多德国人的不满,这也给了希特勒机会。希特勒利用这股怨气,他发动袭击波兰的战役。不得不承认,德国闪击战却是很强,三个月便占领了德国,之后更是打得老牌帝国英法节节败退。

在1941年德国开始入侵苏联,战争开始的时候,德国还是进展的很顺利的,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占领苏联一半国土,眼看就要攻下莫斯科,这时德国却迎来了他们的滑铁卢。天气突然变得极度寒冷,这是德军没有想到的,他们根本就没有给士兵准备冬装,因此按照他们的预测,在冬天到来前便可以结束战争。谁曾想到这个冬天来得如此之快,简直是上天在帮助苏联。



德国从这开始便处处陷入困境,盟军部队的步步为营战胜了德国。德国战败之后,希特勒自杀了,德国被四个国家占领,英法美占领德国西面,苏联占领德国东面。西德与东德从此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一边是苏联社会主义道路,一边是英法美资本主义道路。


西德实行马歇尔计划之内,对欧洲包括西德进攻了一系列援助,帮助他们发展经济,重建家园,在最开始的日子,每天都有许多大型运输机运送物资来到西德。而东德日子就比较苦了,苏联根本就没有想要帮助东德的意思,反而处处受到苏联的压榨。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东德的人选择逃往西德,他们为了生存想尽了一切方式,由于当时东德戒备十分严格,他们想出国是一件十分难的事,更别提从其他国家绕道了。


传奇历史观


如果真有这条通路就好了,会少死很多人。然而,现实是非常残酷的。

冷战时期,德国分裂成为两个部分,大一点的是西德,是西方国家扶持建立的;小一点的则是东德,是苏联集团建立的。原来的德国首都柏林也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但跟一般分裂不同的是,柏林整体都在东德境内。这就造成了令人头痛的情况,东德内部还存在一个西方势力的西柏林。冷战期间,西柏林的存在屡屡成为东西方碰撞的焦点问题,差一点引发世界大战。

对于东德的人来说,如果想要跑到西德地区,最容易的办法就是跑到西柏林这块“飞地”,只要安全到达西柏林,苏东集团就无法再抓回他。因此,之前无数东德人跑到西柏林,再迁往在西德其他地区。东德无法阻止居民逃跑,才干脆建立了柏林墙,但冒死翻柏林墙的人仍不少,毕竟这是最短的逃亡路。


珐大庶吉士


因为其他地方更难过去,死亡率更高。

首先柏林墙并非只存在于柏林的中间,而是把整个西柏林360度围了一圈,从任何一个地方都进不去。而在柏林的外面,整个西德的边境线上还有一个更加庞大的“柏林墙”,把整个西德又都完完全全的围了起来。不管你从它旁边的哪个国家绕过去,等待你的都是高墙铁丝网,里面更还有地雷带。想过去?除非你会飞。

下面是柏林墙的范围图。图上的黑线都是墙,可以看到这道墙把整个西柏林都围了起来。

下面是整个东德和西德的范围图。图中把西德围起来的红线全部都是高高的铁丝网,哨塔,还有地雷带。这些东西把整个西德都给严严实实的包围了起来,想进去?不可能的。

也就是说不管你从法国、比利时,还是荷兰、奥地利。这些与西德接壤的国家,边境线上全都被西德设置了高墙,并且有哨兵看守。任何敢闯入的人都会被开枪射杀。更何况铁丝网下还被埋了地雷,想过去太难了。

下图就是当时边境线上的一处高墙。这情况下人根本就过不去。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当年两德分家期间,翻阅柏林墙被射杀的人大概有239人,而企图从边境线翻阅被射杀的人有445人,几乎翻了一倍。

综上所述,绕路的风险更高,死亡率也更高,还不如翻柏林墙的成功几率高。


漂浮菌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到底什么是柏林墙。柏林墙是前苏联与美国之间冷战的产物,当时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柏林也因此一分为二,变成了东柏林和西柏林。在柏林墙修建之前,已经有多达350万的东德人逃离东德地区,而柏林墙修建起来之后,一开始的确有许多人选择翻越这道隔离墙,逃往西德。

然而在东德政府对柏林墙一次次加固改造之后,到七十年代末第四次改造完成,要翻越这道坚固厚实、有电网和铁丝网层层阻隔的围墙已经变得几乎不可能,加上1982年的《开枪射击令》被合法化,东德守军可以从容地对非法翻墙者开枪射杀,据统计从1961年到1989年,有239名翻墙者因此丢掉了性命。东德人发现要想翻越柏林墙已经成为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从此便鲜有人选择这条不归路,而纷纷把目光投向邻国,寻求出国、绕道去西德的“曲线救国”办法。

当时的东德北面是波罗的海,如果要想走水路,答案是比翻越柏林墙更困难,数据显示从海上穿越国境线的越境者有445人,而他们几乎都丢掉了性命。水路难走,陆路显然更为实际。与东德接壤的国家是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而这两个国家正好也与东德和西德分别建立了正常的邦交化,因此从这两国借道,去往西德是确实可行的。因此不少人选择了闯入这两个第三国的西德大使馆、美国大使馆,在大使馆的帮助下,再去往西德。据统计,采用这一办法去往西德的人数,大约有8000-9000人之多。随着冷战的结束,1989年底柏林墙被逐步开放、直至最终拆毁,这一人类历史上分裂的象征物之一,如今几乎已不留一点痕迹。但谁又能说分裂、战争真的从我们这个星球上消失了呢?从乌克兰到朝鲜半岛,类似的国家分裂比比皆是,真希望这样的“柏林墙”永远不再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