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清代后宫的嫔妃都吃什么?

温馨11998


说到清朝后妃都吃些什么,很多人第一想起的应该就是晚清时代的慈禧太后。作为晚清的最高主宰,慈禧太后的日常饮食可谓穷奢极侈,令人瞠目结舌。储秀宫膳房的规制不仅突破了太后寿膳房的规模,甚至越过了皇帝的御膳房。

不过慈禧太后终究是个特例,她的饮食并不能作为清朝后妃的代表。清朝时期,寻常后妃的一日三餐根本不可能如此。


清朝继承了明朝的很多制度,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后宫妃嫔按月领工资的“宫例制度”。清朝后宫分成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与答应这些等级,而按照后妃等级的不同,清宫后妃每个月能够领取到的月例银也不尽相同。月例分成实用银钱与各种实用物资两种。

以皇后为例,皇后宫中每天提供猪肉16斤,羊肉一盘,鸡鸭各1只,白面7斤8两,甚至米都分成新粳米、高丽江米等好几种。除此之外,核桃仁、鸡蛋、松子、豆腐、荞麦、香油、蜂蜜等各种新鲜食材调味料等。


而不同等级的后妃之间差异也是相当巨大,比如妃位以上才提供鸡蛋,嫔与嫔以下的庶妃日常宫例中并没有鸡蛋供应,如果要吃还要自己花钱。最低等级的答应,每天只供应猪肉、陈粳米、白面与蔬菜,鸡鸭羊肉都是按月供应,像是鸡蛋、豆腐、核桃仁、枸杞什么的,想都不要想。

当然,这些供应的食物并不是皇后妃嫔她们自己吃的,也包括伺候她们的身边人。而等级越高的妃嫔,身边随侍的宫女太监也就越多。


很多古装剧都会出现“御膳房”这样的机构,而实际上御膳房是清朝特有的宫廷机构,同时皇宫中的膳房不止一处,除了给皇帝做饭的御膳房,嫔与嫔位以上的后妃、太后居住的慈宁宫、太妃们居住的寿康宫等都有自己的膳房。后妃要吃什么,就让自己宫里的膳房准备,能够吃到什么,那就要看后妃的荷包是否富裕了。

如今日常能够吃到的食品菜肴在清朝大多都已经出现,来自美洲的玉米、辣椒之类也广泛食用,所以清朝的饮食在历朝算得上最丰富,宫廷后妃的饮食自然也多彩多样。

由于严禁后妃干政,清朝不少后妃就在宫廷里琢磨怎么吃。晚清时期,光绪帝的瑾妃常年失宠,在宫廷之中研究美食,永和宫的膳房做出的菜肴甚至比御膳房还要精致。


澹奕


毋庸置疑,皇帝的饭食是后宫里面吃得最豪华的。有多豪华呢,例如在清朝嘉庆皇帝时期,只有皇帝能够吃上的有羊、肉、猪油等肉食;在蔬菜方面,皇帝可以吃到的独享蔬菜包括韭菜、苋菜、韭芽、豇豆、大萝卜、苤蓝等,每天还可以喝上四两酒。我所言非虚,在清代如果严格按照后宫的饮食规定,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天天杀猪宰羊的。

清代后宫等级制从高到低依次是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饮食供应根据这个次序依次递减。比如在零食供应方面,皇太后每天可以分得蜂蜜八两、核桃仁四两、松仁两钱、枸杞四两还有干枣十两,这是后宫嫔妃中最高的规格,皇后则减半,皇贵妃、贵妃和妃子每天也就分一点干枣和核桃仁,其他的就不用说了。但规定毕竟只是规定,如果后妃的权利和地位足够大的话就另说了,比如慈禧太后在给光绪皇帝的皇后、妃嫔设定饮食的时候,内务府就要呈上两份方案,其中一份是按照原有的定例来供应,另一份则要更多一些,连后宫吃啥都由慈禧决定,自己的饮食就更加随心所欲了。那么,后妃宫斗会不会是为了吃口好饭呢。



最新思维k


清代后宫的等级制度是非常细致的,在嫔妃当中,也有非常明确的等级划分。清朝嫔妃等级分为七等,级别高低分别是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皇贵妃作为级别最高的嫔妃,在清朝后宫中地位特殊,相当于副皇后的位置。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行使皇后的职权,统摄后宫。

具体到吃饭这个问题上,一样等级森严。一般情况下,清代后宫等级制从高到低是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这么一个序列。物资供应也是根据这个序列从高到低依次递减。


比如具体到皇后每天分例得到20个茄子20根黄瓜,贵妃只有8个茄子8根黄瓜,而最低级的常在则是茄子黄瓜都没有,每天只有二斤寻常蔬菜打发了事,甚至连每天定额的醋、酱之类的调味料都没有。而且只有贵妃以上的人每天供应鸡蛋,妃嫔以下是没有的。

皇帝与皇太后的伙食标准最高,其次是皇后。皇后的一日三餐中含有各种各样的营养,很健康也很美味。据说,皇后每天要用掉25斤的猪肉,在猪肉出肉率并不高的古代,这就相当于半头猪。有人会说,一天25斤,皇后娘娘从醒来到入睡,不停地啃猪肉都吃不完,怎么办?


其实,这只是明面上分配给皇后娘娘的,其实不是只有她一个人吃。还需要分配给皇后宫里的太监和宫女,要知道皇宫宫里的佣人非常多,大约有24人。再加上皇后,一人分一斤猪肉,其实一点都不多。除了皇后,其他嫔妃的伙食标准要按照地位来分配。到了皇贵妃,每天可以获得12斤猪肉,贵妃得到9.8斤猪肉,妃子可以得到9斤猪肉,嫔只能得到6.8斤猪肉,答应最惨,只有1.8斤猪肉。


外表荣华,其实嫔妃的日子也不是都这么好过,这个是不是也算是嫔妃用尽心机和手段争宠的原因呢?哈哈,整理了也不少,求点赞,求关注哇,感谢各位大神!


春天迟早会来到


古代皇帝和后妃们的生活在当时是高度保密的,目的是为了维持最高皇权的神秘威严,所以外界对他们的衣食住行基本是一无所知,也充满了各种有趣的想象,像俗语东宫娘娘卷大饼、皇帝家的金锄头什么都是调侃这种现象的。

由于历代皇室档案要么毁灭于战火,要么被新王朝销毁,所以史书上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基本很少有介绍,不过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的后宫内部档案还是保存了一部分,其中就包括后妃们的饮食膳单。清朝后妃们吃的东西主要分为两大部分:1、日常定例2、皇帝赏赐的贡品,包括瓜果、糕点和零食等

乾隆年间由鄂尔泰、张廷玉编纂修订的《国朝宫史》里面规定的后妃们的日常定例,后妃们按照各自等级享受基本生活配给

皇太后 猪一口、(盘肉用,重五十斤。)羊一只、鸡鸭各一只、新粳米二升、黄老米一升五合、高丽江米三升、粳米粉三斤、白面五一斤、荞麦面一斤、麦子粉一斤、豌豆折三合、芝麻一合五勺、白糖二斤一两五钱、盆糖八两、蜂蜜八两、核桃仁四两、松仁二钱、枸杞四两、晒干枣十两、猪肉十二斤、香油三斤十两、鸡蛋二十个、面筋一斤八两、豆腐二斤、粉锅渣一斤、甜酱二斤十二两、清酱二两、醋五两、鲜菜十五斤、茄子二十个、王瓜二十条、白蜡七枝、(内一枝重五两,三枝重三两,三枝各重一两五钱。)黄蜡二枝、(各重一两五钱。)羊油蜡二十枝、(各重一两五钱。)羊油更蜡一枝、(夏重五两,冬重十两。)红箩炭、(夏二十斤,冬四十斤。)黑炭。(夏四十斤,冬八十斤。)

皇后 猪肉十六斤、(盘肉)羊肉一盘、鸡鸭各一只、新粳米一升八合、黄老米一升三合五勺、高丽江米一升五合、粳米粉一斤八两、白面七斤八两、麦子粉八两、豌豆折三合、白糖一斤、盆糖四两、蜂蜜四两、核桃仁二两、松仁一钱、枸杞二两、晒干枣五两、猪肉九斤、猪油一斤、香油一斤六两、鸡蛋十个、面筋十二两、豆腐一斤八两、粉锅渣一斤、甜酱一斤六两五钱、清酱一两、醋二两五钱、鲜菜十五斤、茄子二十个、王瓜二十条、白蜡五枝、(内一枝重三两,四枝各重一两五钱。)黄蜡四枝、(各重一两五钱。)羊油蜡十枝、(各重一两五钱。)羊油更蜡一枝、(夏重五两,冬重十两。)红箩炭、(夏十斤,冬二十斤。)黑炭。(夏三十斤,冬六十斤。)

皇贵妃 猪肉十二斤、羊肉一盘、鸡一只、(或鸭一只。)陈粳米一升五合、白面五斤、白糖五两、核桃仁一两、黑炭、(夏三十斤,冬六十斤。)六安茶叶十四两、(每月。)天池茶叶八两。(每月。)

……

答应 猪肉一斤八两、陈粳米九合、随时鲜菜二斤、黄蜡一枝、(重一两五钱。)羊油蜡一枝、(重一两五钱。)黑炭(夏五斤,冬十斤。)

皇贵妃之下按照等级递减,最低级的答应虽有基本生活供应,但比起皇后贵妃,已经是极其寒酸了。

由于各地要给皇帝进贡大量特产,包括瓜果、果脯、零食和各种地方物产,皇帝一般都会按照比例赏赐给后妃们

内务府档案里保留的一些赏赐记录:

乾隆二十五年六月二十五日,交来荔枝二十个,随果品呈进。乾隆皇帝览过,恭进皇太后荔枝一个,仍差首领萧云鹏进讫。赐皇后、令贵妃、舒妃、庆妃、颖妃、婉嫔、忻嫔、豫嫔、郭贵人、伊贵人、和贵人、瑞贵人,每位鲜荔枝一个

乾隆三十五年中秋节,后妃阿哥们的零食赏赐档:

恭进皇太后:月饼二套一桌、小月饼奶子月饼十二盘一桌、各样鲜果四盒、榆次县西瓜二十个

给裕皇贵妃等位:月饼一套、各样鲜果二盒、榆次县西瓜六个

赐皇贵妃:月饼一套、小月饼六盘、各样鲜果二盒、榆次县西瓜六个

庆贵妃:月饼一套、小月饼四盘、各样鲜果一盒、榆次县西瓜四个

妃嫔常在贵人等位:月饼八套、小月饼二十盘、各样鲜果十盒、榆次县西瓜二十个

赏四阿哥、六阿哥、八阿哥、十一阿哥、十二阿哥、十五阿哥、十七阿哥每位:月饼一套、各样鲜果二盒、榆次县西瓜六个

……

根据这些档案可以发现,平时各地进贡的瓜果,皇帝会赏赐给各个后妃,年节庆典,皇帝会赏赐节庆相关的食物,包括瓜果、糕点和零食等。但是,后妃们吃什么,吃多少的掌控权完全在皇帝手里。


春之九如


清代的后宫妃嫔制度是在康熙时期才正式确立下来,形成如今我们在宫廷剧《甄嬛传》、《延禧攻略》中的那几个名字。



皇后居中宫,设置一名,之下1名皇贵妃、2名贵妃、4名妃子、6名嫔,没有确定数目的是贵人、常在、答应,分别居住在东、西十二宫之中,为人所熟知的延禧宫就在东六宫。

后宫一应大事小事皆按规矩来,穿什么,佩戴什么,行什么礼,宫里有多少太监,有多少宫女。每个等级都有特地的规矩!

所以,吃什么同样也是如此

妃嫔的正常收入来源,一是年例,二是日用。年例主要就是穿的,绸缎多少,布匹多少,线多少,纽扣多少,貂皮多少。最重要的是银两俸禄。



而日用主要则是吃的。多少猪肉,鸡鸭羊多少,白糖啊,豌豆啊,枸杞啊。等等。冬天夏有炭,还有茶叶。

总之一条规则,等级越高,日用的种类越多,量越多,品质越高。史小二记以图片的形式对比皇后和答应的日用,如下图:



差距是很大的,所以,不难理解后宫的斗争是很严重的,谁不想做人上人?

普通人很难想象,居然会有这么多东西,但是等级越高,每日所耗费的,也是巨大。这还只是等级享用,额外还有各种时鲜以及进贡。过生日、生娃、受幸、伺候皇帝高兴。这都有特地的赏赐。



以后妃活动量小,每日养尊处优,她们能吃多少东西?不要忘了,等级需求排场,赏赐太监宫女,乃至等级低的后妃……这些都是身份的象征,谁不好面子?

说了妃嫔的日用,再说后宫的美食

清朝是满人,入关后吸取汉人文化,所以,她们的饮食既有汉文化特征,又保留关外满洲的特色。



一日二餐,早餐是在早上七点左右,晚餐是在下午两点过,早晚餐间吃点心,晚餐之后上酒膳。而且,膳食均匀,讲究定量,喝酒定量,定质量。既有野鸡荤菜,又有包子佐菜,十分均衡。乾隆皇帝喜欢早上起床空腹一碗冰糖燕窝,爱吃鹿肉,荤素各半,又有粥。

最有满族特色的还属这些,一是爱吃野味,野菜野果野味;二是奶茶。这个也在日用之中,比如皇后每日25头乳牛的量,可制成奶制品,比如奶卷,奶皮子;三是火锅,喜庆、过节,都得必备火锅;四是吃饺子,不光讲究派头,还得有趣味;五是鲜花食品,也就是将花做成菜肴,花有菊花、玫瑰花、桂花……菊花可成菊花火锅,玫瑰花能成饼,桂花制芸豆卷。妃嫔尤为爱吃。



当然了,排场大的,要数慈禧太后。菜品多类别,丰盛,样式多样化。


三叔小记


说到清宫饮食,人们首先就会想到“满汉全席”。但是满汉全席只有在重大节庆之日才会出现,平常之日,后宫嫔妃的饮食都是有着严格规定的,而且不同等级的妃嫔的每天的饮食规格、内容也是不一样的。

按照清宫规定,皇后:盘肉16斤,菜肉10斤,鸡鸭各1只;白菜、香菜、芹菜共20斤13两,水萝卜、胡萝卜共20个,冬瓜1个,干闭雍菜5个,葱2斤,酱1斤8两,清酱2斤,醋1斤。早、晚膳悖悖4盘,每盘30个,用乳牛25头,每天用乳50斤,每日用玉泉水12罐,茶叶10包。

皇贵妃:盘肉8斤,菜肉4斤,每月鸡、鸭15只。

贵妃:盘肉6斤,菜肉3斤8两,每日鸡、鸭各7只。

妃:盘肉6斤,菜肉3斤,每月鸡、鸭各5只。

嫔:每位盘肉4斤8两,菜肉2斤,每月鸡鸭各5只。

贵人:盘肉4斤,菜肉2斤,每月鸭8只。

常在:盘肉3斤8两,菜肉1斤8两,每月鸡5只。

而皇贵妃以下的各级妃嫔的蔬菜、饮料等食品都统一调配:每日共需白菜40斤,香菜4两,芹菜1斤,葱5斤,水萝卜20个,胡萝卜、蓝、干闭雍菜各10个,冬瓜1个,酱、醋各3斤,清酱5斤。此外,菜房备办皇贵妃、贵妃每日用乳牛各4头,得乳8斤;妃日用乳牛3头,得乳6斤;嫉为乳牛2头,得乳4斤,以上各位每日用茶叶5包。贵人以下没有乳牛,随本宫主位赏用。


老照片


清朝在康熙帝以后,制定了完备的后宫等级制度,后宫嫔妃们根据不同的等级、位分而得到不一样的月例和配给。宫中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以及宫女等,都是有严格等级的。清朝是等级社会,宫中更是等级森严。穿衣、配饰、吃饭、喝茶、吃肉、月俸、赏银、例银、用具、房间大小等等都有规定的。至于饮食方面,也并不是人们认为的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的。

其实清朝后妃们每日所吃的饮食与现代人也并无太大不同。一些常见的鸡、鸭、牛、羊、猪肉都是供应的很足的,一些常见的海鲜也会经常吃到,还有就是一些时令水果,都有进献。各地督抚在入京时也会带一些易于保存的各地特色美食进献给皇帝,皇帝也会将这些吃食赏给后宫嫔妃。清代的后妃们虽然等级不同,但是每日的用度都是非常巨大的,而且这只是御膳房的份例供应,不包括其他时鲜贡用。虽然供应很大,但是这些闲极无聊的嫔妃们整天养尊处优,活动量极少,也吃不了多少东西。所以她们往往将剩余的吃食精装打包,赏赐下去。或是上一级主位赏给下一级主位,或赏宫外王公、宗室,贵族或赏给太监宫女,有时也赏给外戚。在紫禁城内值宿的军机大臣和章京有时也可以得到赏赐。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人通过解读清朝时期的御膳房档案发现,绝大多数清朝后妃们都爱吃甜食,尤其是一些甜点小吃,每位后妃每日都进食大量甜食,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对太医院的各个时期的脉案进行解读后发现,很多后妃都患有肝郁之症,这些嫔妃们在宫中的生活绝大多数都是非常郁闷的,很多人常年见不到皇帝一面,更没有子嗣可以傍身,天长日久,难免心情抑郁。而甜食能使人心情愉悦,所以就成了各宫嫔妃们解郁的必备之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