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关于时间管理,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江城子


我用的是 完全免费的APP【我的倒计时】 时间管理工具

我的倒计时是一款简洁的时间记录提醒工具。

用于记录:节假日倒计时、考试倒计时、结婚周年纪念日、情侣恋爱天数、生命倒计时、亲人生日提醒等等。

让您不再不错过生命中的每一个重要日子。

===特色功能===

1、两种首页风格,七种倒计时动画,满足不同喜好。

2、大量高清壁纸,自定义背景,让倒计时更美观

3、倒计时详情支持书签、海报、日历三种风格

4、支持每年、每月、每周、每天定时提醒,精确到秒,支持置顶事件图标提醒,不错过每个重要日子。

5、一键分享,个性化表达您的心情。


室内设计装饰


我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所以不请自来啦!

从学生时代起,老师们就不断告诉我们要学会“时间管理”,那时候的时间管理无非就是制定“学习日程表”,参加工作之后发现,光制作“工作日程表”显然不够了。

那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我是这样认为的:

首先、划分工作的不同等级

工作是做不完的,今天做完了明天还有。但不是所有工作都重要或者紧急,此时就需要按照工作的价值划分出工作的不同等级,价值高或者紧急的先做,价值低或者不急的后做。

比如,领导让你整理整个科室的人事档案,这个工作价值高吗?高,紧急吗?不紧急,那你就可以排在后面来做。

再比如,老板安排你找个不常用的资料,这个工作价值高吗?不高,可紧急吗?很紧急,凡是老板亲自安排的,都紧急。

其次、科学分割时间,制作工作日程表

划分工作的不同等级之后,就可以把这些工作安排进你的日程表里了。但并不是按照重要性来安排时间先后的,有些工作是可以同时进行的,此时就要学会合理利用碎片时间,一心多用。

比如,HR去人才市场招聘员工的时候,就可以带上一些文字类的工作,在空闲的时候做。

最后、严格执行,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养成强迫症

不过,合理的时间安排,如果不去执行的话,也就等于不会管理时间。

以我的经验,一个星期就能养成一个习惯。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可以采用在办公桌上贴纸条或者定闹铃的方式,强迫自己去执行定下的章程。

你可以把自己往强迫症那个方向去发展,等到有一天强迫症转化为“自律”,也就真正学会了时间管理。

最后总结一下,时间管理就是三个关键点:划分工作的不同等级、科学分割时间、严格执行。


职场朱一二


关于时间管理,《人生效率手册》介绍了一条非常有效的方法,单点突破法。

包括计划-实施-总结-评估-再次计划。

比如说管理自己的一天。

计划:准备一本效率手册,首先需要做到为一天设立目标、至少每日三目标。根据目标,设立清单,再根据列出的清单,排入到0-24点(排程法)。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关注/私信我。


实施:完成一个又一个,就在清单中马上打勾,同时记录自己完成的真实的时间。(或者给自己发送微信语音,告诉自己已经完成每件事情的准确时间)

总结:在《总结笔记》中,将一天实际完成情况真实记录起来。并将实际情况,和前一天计划情况进行比对。看看“多完成了什么、少完成了什么,以及压根没做什么”,然后一一分析原因。

评估:评估自己真实的一天,为什么与计划不一致。比如因为情绪失控,因为身体不舒服,还是因为拖延症效率低,还是因为工作能力不强,无法既定时间内完成。

再次计划:根据自己的评估情况,完成一天的计划。

总结:单点突破法是一项循环。对自己的能力不断有迭代与提升。任何的牛人都是从小白开始的。你我也不例外,坚信坚持的力量,每天进步一点点。


张萌萌姐



"时间管理”一词几乎能从每个职场人口中听到,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每个人都想掌握一些好的时间管理的方法,工作的时候能够高效完成任务,下班后的时间能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让自己的一天过的充实而有意义。


但是真正能管理好时间,最终管理好自己的人却很少。而那些真正能管理好时间的人,大多都取得了让人仰望的成绩。


越是这样,时间管理就越受重视,所以很多人不停的被五花八门的时间管理课程种草,遗憾的是改变并不大,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法则,叫帕累托法则(Pareto's Principle ),是由经济管理思想家约瑟夫M.朱兰(Joseph M.Jura门)以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Vildredo pareto)之名提出的一个理论。


它的另一个名字就叫:80/20法则。它的核心思想是,你的80%的收益或价值其实仅来源于20%的努力。


这一现象在办公室白领中得到很好的验证:朝九晚五的8小时中,其实只有一小半的时间所投入的工作才会真正带来回报。即使在那些能够带来更多回报的事情上,由于各方外在因素的干扰,不够专注,导致时间成本增加,收益和成长就显得缓慢。



“80%的收益仅来源于20%的努力”。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普通人取得的80%的成就,仅来源他所有付出的精力和时间中有效付出的那20%。


所以,普通人的80%的时间和精力是低效益的,我喜欢把这种低效益的付出称为“低水平勤奋”。


你付出了很多,但成长平缓;然后越努力,越感觉焦虑;最后否定自己,随波逐流。


于尔根•沃尔夫的“无底洞现象”也能解释这一点,这是他在《专注力:化繁为简的惊人力量》中提到的一项决策研究。


所谓“无底洞现象”说的是:人们在某件事情上投入时间越多,就越难以舍弃这件事情。一旦事情进展不下去或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仍然会有大部分人会继续下去,结果带来的损失会更大。


解决这种状态的一个很好的策略就是“零容忍”准则。


即在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试问一下:“如果当时我并没有做这件事情,现在还会这么做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是时候考虑停下来了。


之所以讲这些,是因为那些不重要或表面上看似重要的事情,占用了我们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我们要先认识到这一点,因为我们为“低水平勤奋”付出的时间,才是我们真正要管理的时间。



那么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情况,分享一下我的时间管理方法。


我大学是学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以后去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半年后带一个十一人的小团队工作,一年后考了专利代理师,从事专利代理业务,一年后又考了司法考试,现在是一名律师。


三年时间,做了两次职业转型,都是跨行的,所以这期间的学习量只大,可想而知。


刚开始,我在不具备良好的自律力的时候,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分散注意力。


比如微信、微博、QQ等社交软件推送了新消息,就忍不住去消除那些小红点;看了一个小视屏,又忍不住看了好几个,一看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再比如有的人喜欢追剧,一追就不可收拾,恨不得把几十集的电视剧一口气看完,一看几个小时又过去了......


计划做的事情被拖延,事后又很后悔。


在自律能力薄弱的时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只好借助一些小工具来约束自己,坚持实践不久后,我的时间掌控能力明显提升。


下面,我把我使用的三个时间管理的小工具分享给朋友们,喜欢的可以先用起来。


1. Forest——一个帮助提你专注于生活中每个重要时刻的APP。



当你需要专注一件事情时,设置一个时间,种下一粒种子,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它将成长为一棵大树。然而,但你无法抗拒诱惑,离开Forest,打开其他APP时,小树会立即枯萎。长期坚持下来,你会种下属于你的一片森林,让你成就满满。



2. Sleep Town——一个帮助使用者培养规律作息的健康APP。



只需要简单的三个步骤,就能帮你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1) 设定一个有挑战性的就寝和起床目标;


2) 每天在就寝目标时间前开启APP,开始建造房屋;


3) 每天在起床目标前,快速摇动手机清醒,你可以看到昨晚盖出的新房屋。


重复前面的3个步骤,坚持下来,你将拥有规律作息的好习惯,并拥有一座充满活力的睡眠小镇。



3. 4D工作法——一个让你井井有条地度过超级忙碌的一天的工作方法。



4D工作法有点像四象限法,但不同的是,四象限更侧重于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而4D工作法则更偏重于执行,其核心是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情,迅速用4D工作法确定它的下一步行动。


1)Do it now:用于标记当天一上班就必须立即去做的事情,比如5分钟就可以做完的事情(打电话、回邮件、系统流程等)就立即去做。


2)Delay it:用于标记需要做但是并不是立即去做的事情,比如固定时间点去做的事情、某个时间段去做的事情、今天要做但是什么时候做都行的事情、别人交代给你但是将来才去做的事情。


3)Delegate it:用于标记授权别人去做的事情,并和他确认回复或交付结果的时间,并做好记录,到了时间好跟进这件事情。


4)Don't do it:尽量别去做得事情,比如刷朋友圈、微博、逛淘宝等。


当然,在执行4D工作法的时候,会遇到一些挫折或者别的什么突发情况,但是不要全盘放弃,不要把突发情况当作特别可怕的事情,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我们把这种变化当作计划的一部分就好。


以上是我的时间管理方法,希望能帮到更多的朋友!

圆周律


时间管理主要就两个原则,第一,未完成任务压力,第二,做事轻重缓急。

其他方法都是从这两个理论,推导出来的,希望可以帮你理清。

1.知识源头:没有完成的事会难受的“蔡加尼克效应”

做一个小测试,找一张白纸,用笔画一个圆圈,然后留一个缺口不要画完。把它放在面前,感觉一下自己,是不是有完成它的冲动。

蔡格尼克效应:

是一种记忆效应,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这个现象是由蔡格尼克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

一件事没有完成,会给我们带来精神压力。

小时候放学回家,大人出门还没回家,就在门口的石头上写作业。

邻居路过都夸奖我爱学习,只有我自己知道,没完成作业第二天被老师骂,等下动画片又开始了。

有作业压在心里,不能安心看电视。

工作了这个感觉更加深刻,每天上班有一堆工作没有完成,就会心烦意乱容易焦虑。

“蔡加尼克效应”很好的解释了这个状态,把任务完成有清场的感觉。假如你在一个场地做事,房间里乱七八糟,走路经常绊倒东西。阻碍就是烦恼,何不把他们解决掉在做事。

时间管理最根本的理论,就是“蔡加尼克效应”的心理学效应,后面一切的时间管理都是从这里延伸的。

有任务没有完成,会带来精神压力。

这就是时间管理,第一个理论基础“未完成压力”。

2,我也想完成,那么多事该从何下手?

俄罗斯最爽的,就是一步可以消一片。

工作中最爽的,看着工作一个个完成。

事情什么时候最轻松,就是解决之后,已经完成了,就不用想它了。

每天工作要处理很多事,不可能一下子都解决,这个时候清单管理就出现了。帮你减少大脑消耗,什么时间做什么事,都用清单来记录。而大脑只考虑如何解决,而不是用来记低效信息。

有清单可以避免遗漏,做完一件开始下一件,解放大脑安心工作,你的效率会提高很多。

提高效率并没有根除问题,效率高也可能忙一天琐事。

以前公司一个文员,上班就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拿快递、做记录、找纸张、接电话、复印文件,上班偷懒更是不可能。

一个月之后她被辞退了,小姑娘很委屈自己这么努力。她的问题在于忽略了,这里是职场一个只看结果的地方。毕竟我们都知道,这个时代辛苦是廉价的对吧!

自己的工作职责,领导安排的事没有做好。工作再忙也是瞎忙,每天都想着自己有多少事要完成。任务清单是勾了一个又一个,感觉自己做完了很多事。

容易被任务列表遮挡,忘了考虑更重要的事情。

你的工作可能很辛苦,但要记住“效率 ≠ 效能”效率是怎么做才快,效能是把效率用在什么事上。

艾森豪威尔说过,“重要的事儿都不紧急,紧急的事儿都不重要。”

方法都是简单的,简单不等于容易,对日常事件不同时间点,重要程度列出优先顺序。

日常大部分都在应付紧急事件,容易抢占做重要事的时间。遇事先看“重要”和“紧急”两个维度,看应该优先做那些事。

在急也要给不同的事分配时间,有了规划别人好配合,自己也好按流程去做。

这就是时间管理,第二个理论基础“要事优先”。

3,把工作效率提高10倍的方法,你要不要学?

想把做事效率提高并不难,也不需要那么多课程教你。

只要你掌握了上面理论原则,未完成压力、清单记录、要事优先,你就会变成一个高效能人士。

你看理解了基本知识源头,在看时间管理是不是清晰很多。重要的知识就这几个,剩下的其实是执行问题。

方法也是简单的,不断的学新方法,就是因为之前的知道了方法,并没有真的去执行使用。


鱼堂主爱思考


时间管理的理论,如果按照老外的划分,发展了三代了。概括来说,就是把自己每天的时间,几点到几点做什么,接下来几点到几点几分又做什么,列了详细的列一个日程,有的甚至细化到几点几分,然后按照时间安排一个一个去做。但这样的时间,如果用过的朋友,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一是临时加进来的事情会打乱你的安排,另一个则是把自己框定的太僵化了,给人的感觉不是在进行管理时间,而是时间在管理人,人像是一个时间的执行机器人。

我用过好几个时间管理的方法,个人觉得简单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用角色来安排自己的时间,在每个角色下列一个需要在当天完成事情的清单:角色+清单。

举例如下:

作为父亲:今天有3件事情,1是陪儿子玩橡皮泥游戏;2是陪他骑车;3是陪他看1个小时动画片。

作为老公:今天有2件事情,1是给老婆的手机充值;2是陪老婆逛街。

作为儿子:今天有1件事情,给家里打个电话,问问爸妈的近况。

作为工程师:今天有3件事情,1是协调上游专业提结构条件;2是参加管理培训;3是集中回复业主的邮件。

如此等等。

照着这个清单和角色,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做完,个人觉得就是一个比较完美的时间管理,而且这样也不会太机械。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


滕训


时间管理,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将精力与任务匹配,以最有效的方法去达成最重要的目标。

时间管理,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身的精力、注意力等资源。时间不过是表象;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恒定的,本来就无法管理,但是同样长的一段时间中精力、注意力可能有天壤之别;在这段时间中选择最好的方法去达成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最好的时间管理。

所以要做到有效的时间管理,需要有明确的、可实现的目标;需要了解达到目标最有效的方法,需要了解达到目标须要完成哪些任务,还要知道自己的精力状况,来适配各种任务。

举个例子:“我每天花一小时学英语”并不是好的时间管理。学英语的目标,可能是在一年后能够与英语母语者流畅交流,可能是在半年后通过某个考试——确定目标,是第一步。

假设以通过考试为目标,那么需要涉及单词、语法、阅读、写作、听力几个方面。当前自己的状况和通过考试所需的能力相比,有哪些不足?哪些环节比较薄弱?例如考试需要的单词量是6700,但是目前只有3000?找到和目标的差距,才知道需要在哪些方面加以加强——也就是完成哪些任务。

然后,假设单词是弱项,那么该怎么办?找到自己比较适合的背单词软件,单词数量满足要求、提供词根记忆、还能够定时提醒——这是找到最有效的方法。

最后,多测试几个时间段,看看自己每天什么时候记忆里最好,最适合背单词。然后规划每天背单词的数量,在考试前留出充足时间背单词和复习,安排日常事项来给复习提供足够的时间——这就是找到精力最合适的时间。

有了这些要素,剩下就是按部就班地执行就好。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分解。只有明确的目标、最优化的方法、合适的任务在最合适的时间发生,才是好的时间管理。

否则,只不过是使用某个工具来假装努力而已。


叶猛犸的故事们



从心理上来讲,人在进行一项行为时,如果获得某种正面的反馈,则人进行这项行为的积极性将会大大提高。这个道理,对时间管理同样适用,以番茄工作法为例,分割任务让庞杂的工作目标更容易接近,并且每个番茄时钟之间会预留短暂的休息时间。这里的休息时间,对执行者来说显然是一种激励,并由此获得成就感。

但是,现实当中,很多人进行时间管理的时候,总是努力让时间利用效率最大化,但却缺乏积极的正面反馈。最终的结果无非是累了自己,还影响了时间管理的积极性。

作为一名拖延症患者,在我在刚接触时间管理的时候,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因为急于摆脱拖延症,所以在时间管理上有点“饥不择食”,GTD、番茄工作法、四象限法则,能用到的,我都有尝试。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方法好学,但真正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主要还是觉得坚持不下去,尤其是执行时,尽管当中有短暂的休息时间,但一想到接下来还有N个番茄钟“嗷嗷待响”,就让人感到揪心。

也就是在这时候,我意识到正面反馈对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在执行计划的时候,我开始给自己准备一点小奖励,每完成一个阶段目标,就通过这些小奖励,给自己一点小小的满足感。这里的奖励,不是说非得吃点啥或者玩点啥,分散注意力不说,还容易发胖。所以在奖励上,我更倾向于心理上的满足,也就是通过完成某项目标,并通过某种仪式性活动来实现内心的满足。

具体的方法是这样:在进行时间管理的时候,我都有搭配时间管理APP来进行时间管理。可以说,在时间管理的过程中,除了要完成的任务之外,与我交流最多的就是这款APP。

以我现在用的「微约日历」举例,当我准备工作的时候,一般都会提前在APP里将自己的所有工作记录在待办中,无论巨细,先让自己对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有个底。然后根据事情的重要程度(而非紧急程度),并给重要的事项加上重要提醒。

待办中的日程,是我每天要完成的任务,当我决定要做某一件事情之后,就直接在待办当中将待办转换成日程,并立即着手去做这件事,等完成之后再按照之前的方法,将下一个待办确定为日程,以此类推。

这么做的主要原因,一方面让自己在做事的时候能有一点的仪式感,当待办变为日程后,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这件事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另一方面,每当我完成一件事,就一位着手机里的待办少了一件,尤其是看着原先满满的待办一件件减少,带来的是一种慢慢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除此之外,我还会将自己的日程共享给他人,我的伙伴可以在APP上看到我的日程,每当我完成一个日程,心里就默默喊一声:“大家快看,我又完成了一件事!”虽然大家不一定真的会特意看我的日程,但这样的暗示,对我这种臭屁的人还是很受用的~

时间管理,是指通过事先规划和运用一定的技巧、方法与工具实现对时间的灵活以及有效运用,这其中,规划与技巧、方法都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对时间的灵活运用。而想要灵活运用时间,想必没人相信带着沉重的心情,能更灵活地运用时间。


季老撕


十六个字:长处着眼,短处着手,长短结合,有条不紊。

在时间管理这块,有着两极分化的现象。一极是对每一天每一秒都管理的很精细,时间表安排的满满当当,到什么时间就干什么事,这样的人跟机器人又有什么分别呢?你喜欢做人,还是做机器人?

另一极就是来日方长,明日复明日,万事成蹉跎。这类人通常还有着很高大上的口号,长远的计划。他们认为做大事者争百年,不争朝夕,结果百年过后,啥都没做。

个人观点是,秉持中庸之道,叩其两端而执中。首先长远的计划是要有的,比如咱们国家有“五年计划”,个人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五年计划。一方面不要认为五年计划很久远,不用着急,实际上时间过得很快,另一方面,也不要过于琐碎,分秒必争,只要在关键时刻设置里程碑点即可,循序渐进。不求一口吃个胖子,但求细水长流就好。

所以关于时间管理,我只有十六个字:长处着眼,短处着手,长短结合,有条不紊。但说到底,时间管理,最关键的因素在于自律,而自律的关键,在于不要制定过于琐碎、难以坚持的条条框框。严于律己当然很好,但不要自虐。

夜深人静,读书思考,做有思想的阅读者,欢迎关注“静夜思学”。


静夜思学


时间管理,要先学习一下理论知识哦,把握每个管理软件和方法的核心,然后要自律,要不然学了也没啥用,关键是行动。方法有番茄工作法,清单,时间日志法,四象限法,还可以学习一下GTD,无压工作的整体解决方案。在学会方法之后,要实际用起来。现在有很多APP可以辅助,可以去商店下载。自律加时间管理软件,很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