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三本学生报考985高校研究生会被歧视吗?

Royal_往事随风


最近有个关于教育的话题引发热议,很多企业HR歧视在职硕士,甚至将他们等同于本科生。

媒体报道义愤填膺,纷纷抨击这种现象。 我觉得自己有资格谈谈“学历歧视”,因为我一直都被歧视,为此痛苦愤懑过很多年😂

您可能觉得奇怪,“你不是博士吗?咋还受歧视?” 当然了,非名校毕业当然会受到歧视。

当年我任讲师后教学成绩不错,领导在大会表扬我,说“虽然张弛毕业于……但人家讲课一点不比毕业于……的差”。😭

虽然都是教授职称,其实内涵水准相差极大的,清北小助教的学术水平比二本教授高,不高就不对了。

我看到有教授好友为非全日制研究生抱屈,说她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很努力一点不差,我真心相信。

但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绝大多数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水准比全日制的差很多。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日常工作上,学习成绩凭什么比整天攻读的在校生强?

我教学组里有个清华博士,我跟他聊学历歧视,说羡慕他的清华博士学位,他说自己也为学历歧视苦恼,因为他本科学校很一般。

歧视无所不在,与其痛恨不如坦然接受,从统计上讲,这种歧视其实是很科学的,人家歧视的没错,你那个群体就是整体不如,还不能让人低看了?


奥卡姆剃刀


据我所知,985高校在招生过程中都不会出现所谓的“歧视”。就是说,考取研究生这个环节不会被影响。

20年前,我读书的时候,我们专业唯一的一个校外考进来的研究生,恰巧和我是同一个省。

高考的时候,我至少应该比他多60分吧。最初也是很惊讶,因为当年考研并不容易,我们本校考研的都觉得吃力,他能从其他院校考进来尤其是他原先的学校肯定要比我们学校差不少,一定是他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后来呢,由于他人很随和,自信并且善良,他的“出处”也就没有人再“提及”。

在一个实验室,他也慢慢展现了他不俗的实力,也就赢得了尊重。

无论在哪个城市,无论在哪个高校,其实各式各样的“歧视”,总是有一些的。

但能坦然面对这些,并最后赢得尊重,靠得还是你自己的硬实力。

很多人之所以去了三本,多半是高考前的十二年,没有认真的学习过。上了大学后,突然就开悟了,然后用时4年,可能就1年便考取了985的研究生,远远超越了那些985本校的没考上研究生的同学,你说,哪个更优秀呢?

自己实力不够,再怎么躲着他人的“歧视”的目光,也是躲不开的。

加油


我是达人有方,教会你高考650


达人有方


在这里先郑重的声明一点,所有985类高校以及一切高校在招生过程中一般都不会出现所谓的“歧视”,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

先说下高校招生的标准是什么,一般就是看你的初试成绩和复试表现,所以当有些学长或者学姐跟你说,某某学校很黑、有内幕的时候,你应该有一个客观的判断。这么跟你说吧,一般所谓的“黑”就是初试成绩可能很高,但是最终没有被录取,这里就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初复试占比,直白点说,如果你初试第一,复试最后,照样会被正常的淘汰,记住,是正常的淘汰。

至于说三本考生会不会歧视,说句直白话,如果你的初试成绩和复试表现都与一个本科是985或者是211类学校的同学类似,那导师选择谁都无可厚非,这个时候你就不要一味的说不选你是因为你是三本的了。所以你的选择只有两种,第一种,降低目标学校级别;第二种,继续坚持,通过努力提升自己的初试成绩和复试表现。如果你初试也在前列,复试也在前列,你放心,你被刷掉的概率就比较低了。

所以一句话,因为你是三本,所以你更应该努力;因为你是三本,所以你应该更优秀;因为你是三本,所以你应该更有动力;因为你是三本,所以你更应该成功。

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也欢迎评论区提问

点击头像关注我,查看更多专业考研回答,总有跟你情况相近的

你的转发,我的10w+

我是张雪峰,一个让学习变得更快乐的考研老师


张雪峰老师


家里有个亲戚,三本毕业,通过两年的复习,今年报考一所985高校的研究生,据说考的很好,现在已经在考虑将来硕博连读的问题了,计划毕业后回原三本学校任教。正好结合这个问题,我说下自己的感受和对三本学生的一些建议:

第一,学缘歧视肯定是有的,说没有歧视那绝对是自欺欺人。举个最显而易见的例子,这两天我们学校年终总结会,研究生院在总结汇报时就说到:去年研究生招生工作成绩突出,生源质量明显提高,211、985毕业生超过百分之六十(大概是这个比例)。仅仅从这句话就能看出来,高校肯定想多招211、985毕业生,最好全都是211、985的。如果二本三本学生太多,那招办主任恐怕会下课。你说这算不算对二本三本的歧视?

第二,对三本学生个人来说,社会歧视、高校歧视可以有,但自己不能歧视自己。考研本来就是一次逆袭的机会,如果一本必须上一本,三本只能考三本,那还考什么研。只要好好准备,三本学生考研成绩超过一本学生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高校、导师凭什么歧视一个高分学生?

第三,三本学生,不能看低自己,但也不能盲目自信。即便你以非常优秀的成绩考上985高校的研究生,也不代表你就真正优秀了,你必须清晰认识到自己专业基础、学习能力、学术能力、动手能力上的差距,你要清醒地看到,同样4年本科,985高校的培养质量比你家三本高校要高很多,他们见过的体验过的你可能都没听过。我当年上研的时候,一个师弟一个师妹都是二本高校考来的,人都挺聪明,但专业素质真是差的挺远,文献看不懂,对着仪器不知道怎么下手。所以,考上研究生只是一个开始,后面必须沉下心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真正的赶超211、985的学生,才能真正破除导师的歧视。


高校人才真经


报考985高校研究生时,对所有学生都是一视同仁。之所以会有“三本学生报考985高校研究生会被歧视”的说法,是有其自身原因的。

研究生招生需要经过初试、复试环节。初试是全国统一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在这个环节不管你是985大学,还是三本学院,所有学生的试卷和阅卷标准都是统一的,所以,在这个环节不会存在歧视的可能。

通过初试进入复试,这个环节是你报考的院校自行组织的,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

笔试部分,相同专业的学生考的是同样的内容,也是按统一标准进行阅卷的,所以在这个环节也不会存在歧视一说。

在面试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几个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术研究能力等,在这个环节,三本学生往往会被985、211的学生直接PK出局,大家都认为这是对三本学生的歧视,其实并不是。

不可否认,和985、211院校相比,三本院校的学生高中时的学习基础要差很多,他们进入本科学习阶段以后,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有可能在考研初试中脱颖而出。因而进入大一就开始着手准备考研,结果忽略了大学生应该掌握的其他能力的培养,在加上三本院校学术氛围本来就比985、211院校差很多,平时受到的熏陶也没法和他们的学生相比,所以造成三本院校考研的学生尽管能在研究生初试中考出好成绩,但是在复试中由于自身能力的原因,在面试环节被淘汰出局。

要解决这个困境,三本学生在本科阶段在强化基础课、专业课学习的同时,必须加强自己的各种修养,不要本科期间都只是为考研而学习,要积极参加大学各种活动,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这样,一旦进入面试,就不会因为自己能力的缺失而被“歧视”了。


小猿谈教育


不会被制度和学校歧视,但会被研究生导师歧视。


第一:考试制度是公平的。

现代国家要求考试公平,制度完善。既然三本是国家规定的正规序列里边的高校,那上下游都不会产生歧视的。

研究生入学考试就是分为初试和复试,只要符合研究生招考简章的条件,就可以报名参加考试,不管你是几本学生出来的,初试成绩比较高的情况下就会被录取复试,最终成绩是按初试和复试的综合成绩进行录取的。



第二:导师是不公平的。

目前来说初试合格后进入面试的比例,基本上是1.2比1,进入面试或者是复式。比如说要录取10个人会让12个人来参加面试。

有的比较好的高校会把比例设成1.5比一,增加选择的权利,那就是招聘10个人,让15个人来参加面试,最后刷掉5个人。

那这个时候导师往往选择出身优秀的本科生,三本难免就会受到歧视。

那导师怎么操作呢?在复试里面有个面试,有的学生跟导师提前打过招呼,导师又比较中意,会打的复试分比较高。

所以三本学生保险起见,尽量在初试的时候考个高分!


教育界的小仙女


1、对于各位外校的考生而言,报考消息非常重要。

三本院校的学生一般都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学校内能够考上985工程重点大学的学长和学姐很少,相比之下目标院校的就更少了。那么,这些三本院校的学生能够获取到目标院校的一手的考试信息就更少了,虽然说公共课考试死记硬背就可以了,但是对于专业课有些院校的考试题目不仅仅只是过时的书本上那么浅显,一般情况下缺乏对报考院校相关专业的考试信息真正了解。


2、对于外校考生而言,报考人数和录取比例非常重要。

如果考生报考一所大学的某个专业,那么如果这个报考的目标专业的人数非常多,那么这个专业报考的重点大学的学生也会非常多,如果在分数相差不多的情况下,重点大学的候选人肯定会比一般高校的候选人更有优势。一般情况下越好的导师,就业越好的高校的相关专业对于外校学生来说也就越难考。


3、一般情况下,重点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视野更好一些。

如果是成绩相近的情况下,一般重点高校的本科生见识会更广一些,很多学生很早就已经进入一些高校的重点实验室,能够接触到很多前沿技术理论,而且还能亲手进行实践。所以说,重点大学的很多学生都是一边在实验室做实验一边准备研究生考试,而普通大学的大多数学生更多的时间实在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准备考研和做试题。你要是导师,你喜欢招收那种学生呢?


4、你的导师当年的报考人数以及导师是否招收过三本学生,这个信息很重要。

如果说某个导师从来没有招收过三本学院的学生,或者根本就没有赵守国非重点高校的学生,那么这个信息很重要,那么这样的导师报考需要认真考虑。


5、考试发挥可能会影响考试结果。

考试发挥很重要,这里的考试主要是指复试考试的面试环节,如果面试的过程中跟导师聊得很好,能够做好提前准备,真心的尊敬导师和喜欢你所报考的专业,这样也会感动导师,到时可能会不计较英雄出处。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信息,欢迎关注大学姐帮忙的个人主页,更多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如果您觉得文章还不错,欢迎点赞和留言哦。


大学姐帮忙


从我个人的认识上来说,并不是会存在歧视的,不过只是985院校的导师更愿意招生好学校的毕业生罢了。相比较来说,三本院校的考生,比起多数的一本院校或者说211工程院校的考生来说,的的确确存在不足之处,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要知道导师带一个底子好的学生,与带一个弟子一般的学生,辛苦程度是很大的。底子好的学生能很快接手项目,帮助导师的工作,但是底子一般的考生,还需要导师不断的教导才行。更或者说好学校毕业的学生学习能力更强一些,导师肯定是想带一些好学校毕业生,这样会更轻松一些。

不过你问题中所谓的歧视,并不是存在的,三本院校毕业生去复试最多会给导师一些一般的印象。但是至于最后能否录取,还是要看你的复试的表现的,只要你表现的足够的优异,我相信所谓的本科差异就一定能被弥补的。

说来说去还是归结到过去,高考考的不好,考研的时候就需要表现的好一些,考的好一些。随着考研热度的上升,好学校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想考985院校没点真凭实学肯定是不可能的,还是要看自己的水平。

考研不易,19考研在即!祝愿所有考生都能取得一个好成绩,就读理想的院校!


尘归尘路归路


非常有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我是Forest,985大学双硕士,专注于教育、成长经验的分享。

三本学生报考985高校研究生会被歧视吗?其实并不会,很多时候,真的不要人为给自己设置心理障碍。不要总想着会有歧视与不公平,能不能成功真的主要取决你的努力程度,取决你有没有为之持之以恒的有效付出。

三本学生报考985的可能性,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数据说话,机会很大。

根据2018年34所“双一流”高校的保研统计数据,保研比例超过20%的学校一共只有12所,而“北清复交浙”这样顶尖高校的优秀毕业生,本科毕业时成绩最为优异的,有很大一部分都会选择海外名校继续深造,还有一部分会选择很好的单位直接就业。所以实际上保研加上考研,各名牌高校能录取的本校学生的比例一定是很低的,34所平均下来,应该在10%以下。


以我曾就读过的两所大学为例,都是985中比较靠前的学校,但是,通过考研录取的学生里面,本校的学生比例都不高,应该说在5%以下。因为就读本校的学生,大都是直接保送的,因此不会占到学校考研招录的投放指标。而选择参与考研的,一般都是想冲击最好的那几所学校,选择考本校的人数数量其实有限。实际录取的考生里面,985、211本科的考生当然也不少,但是二本学生的比重,都是超过了985、211院校。


实际上,在考研过程中,通过考研进入985、211大学的,本科来自二本等普通院校的,占比绝对是超过了一半。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有担心在进入复试之后,985、211高校会对自己本科学校不太好的背景有所排斥。其实并不会,考研复试的流程现在都是非常公开透明的,并且全程都有规范的监督。如果一定要说研招院校有所排斥,那么,所排斥的,绝对也是只会考试而没有科研学术潜质,考试能力强而综合素质不强,并非单纯的对学校出身有所排斥。

第二、大胆尝试,勇敢追梦。

由于各种原因,未能通过高考进入自己理想院校的小伙伴们,如果希望通过2020年考研进入自己中意的985、211院校,就一定要根据规则,有的放矢,首先是要尽可能提高自己的初试成绩,在自己擅长的科目上争取得高分,初试成绩高分你就获得了一半的主动,然后是根据具体院校的复试要求与项目权重,进行有针对性的复试准备,取得理想的复试成绩。这样,如愿走进自己理想的院校深造,相信就不再仅仅只是理想。


其实,不仅考研,在求职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同学问,“哪些企业会比较排斥非985、211大学啊”类似的问题。其实,本科院校标签这些只是一个招聘流程中的参考选择倾向,不是最终决定的核心因素,最重要的还是你个人能力跟实力。很多时候,因为个人还不够优秀,所以会忐忑,如果自己专业水平足够好,专业技能实践能力足够强,一定是你去比较各个单位的优劣而自己主动去选择企业。而且,实际上,企业排斥又怎样呢,就完全不再去想,就连去尝试一下的勇气都不再有了么?

所以,很多时候,真的不要人为给自己设置心理障碍。所谓的现实与不现实,主要取决你的努力程度,取决你有没有为之持之以恒的有效付出。

喜欢哪所大学,就扎扎实实去复习努力,联系导师、寻求之前学长学姐等过来人的帮助跟建议,加上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付出跟坚持,相信最后的成功一定会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


Forest在路上


985高校,或者211高校,在生源有得挑的情况下,都会有歧视的情况存在。

例如,985高校在同时面对一个出身三本和出身985的学生的时候,二人假如表现相当,他们会更倾向于要985出身或者211的同学。

这背后也是有原因的。

有些985高校的研究生院会统计研究生生源的211 985出身比例,如果比例高,第二年就可以维持原招生规模,甚至名额有所增加。如果比例低,那么第二年可能就减少名额。这种政策的背后,就是鼓励院系在研究生招生的时候多招211 985的学生。

所以,你可以看到有些985高校近年来大规模扩大了保送生源的比例,很多甚至只接受211 985高校的保送生,而不接受统招生。

回到你的问题,三本学生报考985高校研究生,会被歧视。如果你一定要考,你要付出比别人多十倍百倍的努力。而且你要看准了那些还有名额的985高校,还剩两三个统招名额的,慎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