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前些年琼瑶剧那么火现在怎么没什么人拍了?

奶瓶VS主义


琼瑶剧也是一时代的标志,盛行期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婉君》,《青青河边草》,《梅花烙》等等,至今都是一代人心中的回忆!近二十年琼瑶剧在内地最火爆的莫过于98年《还珠格格》以及之后的《情深深雨濛濛》,随后虽然也有对《还珠格格》,《一帘幽梦》等剧的改编,但始终不尽如人意,效果达不到之前的火爆程度.

首先,个人认为琼瑶剧也是一时代的产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影视还处于萌芽阶段,琼瑶剧作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化意识,很容易刺激了观众的神经系统,尤其是那些对爱情充满憧憬的年轻观众。爱情是人类恒古不断的话题,以爱情为主旋律的琼瑶剧无疑抓住了要点。无论如何的缠绵悱恻,你侬我侬,千回百转,牵肠挂肚,怎么看都不腻,可况琼瑶剧的女主角都是那么风华绝代,温婉动人,符合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所有定义和标签。

美丽虽美丽,但琼瑶笔下的女星几乎是悲情的,忍辱负重的,压迫式地接受命运无情的摧残....可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地位逐渐提升,从而这种文化逐渐的不能得到观众的任何,自然而然共鸣性相对少一些。尽管琼瑶后期的作品视觉已经有很大的转变,女性角色开始逐渐独立自强,但似乎也只是昙花一现,再也回不到当初万人空巷的壮举了。

这就回到了琼瑶剧的第二个短板:剧情过于单一,剧情拖沓,缺少该厚重感。简单一句“我爱你”就能反反复复拍摄长达一集,在加上一味的情感宣泄,夸张浮躁的表演方式,久而久之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进而失去观看的冲动和兴趣。

这也是琼瑶剧最大弱点,也是不能和金庸剧相抗衡之处,金庸剧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来自于作品的深度和视觉:历史,人文,武侠,地理,爱情随便一部都是一史诗般的剧作!每一个细节都耐人寻味,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每一个人物都能独立写上一本传记.....千年之后的武侠世界依然有自己的江湖,而似乎琼瑶剧之美在自己特有的昙花一现......

琼瑶剧的细节经不起推敲,以至于现在很多人觉得琼瑶剧“三观不正”,比如《新月格格》中的新月,用现在的观点来看,新月竟然有点“厚着脸皮”要当“小三”的味道,而且当的楚楚可怜,理直气壮。最让人吃惊的是父子俩同时爱上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竟然选择了父亲,简直颠覆观众对于“新月”这位古代女性爱情观的认知。

至少在当代琼瑶剧的爱情已经被“仙侠风”,“民国风”,“穿越风”,“军旅风”等各类题材的作品所替代,现在动不动就五六十集的剧集,琼瑶作品是在难以支撑这么长的篇章!原本二三十级的琼瑶剧在很多观众眼里都十分拖沓,剧情缓慢,再别胡说五六十集,估计观众老就弃剧了!在加上单一的故事情节翻新很难创造出新的看点来,因此大家都不愿意触碰琼瑶剧。

个人觉得琼瑶后期的作品其实还是很不错的,值得翻拍,可成功的几率就很难预料。《新还珠格格》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不过听说《情深深雨濛濛》有翻拍的可能,赵丽颖演绎依萍,但似乎还没见新作品投放。十年之内观众有对经典的情愫在里面,比如《还珠格格》,赵薇等人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优势,之后即使翻版也有点“东施效颦”的意味!

但这也不能否定琼瑶剧所有的价值,只不过现今年代观众对其是有抵触的,不仅仅是剧情,是因为对经典的还念,似乎琼瑶剧它只属于那个时代,属于刘雪华,俞小凡,陈德容,秦汉,马景涛摇曳的青春和青涩的脸庞,而如今的演员有自己特有的时代的武侠,仙侠,穿越世界...

影视作品如同时尚潮流,若干年一个轮回,转着转着哪一天就又回到了那个风花雪月,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时代.....


禾苗苗苗


琼瑶的小说开启了一个言情时代。无论怎样,她的文笔是美的,主人公是美的。

八九十年代琼瑶小说非常受导演的青睐,她的小说几乎被拍成了影视剧。七八十年代以电影为主,九十零零年代以电视剧为主。

琼瑶剧在八九十年代盛行的时候我想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因为那时候大陆对外开放,港台文化一下子席卷大陆。二是因为琼瑶剧里的主人公太美,人们喜欢看琼瑶剧的演员,尤其是女演员。

八十年代初,中国刚刚经历了一场十年动乱,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一个大改革,大改变的时期。中国对外开放,港台文化一下子风靡大陆。比如邓丽君的歌,琼瑶的小说,金庸的武侠小说等等都如春风吹遍了大陆。

那个时候人们正处于狂热阶段,只要是港台的都觉得新鲜刺激好看。事实也如此,港台文化确实很时尚,很前列。

扮演过琼瑶剧的人都很帅都很美。要知道,导演拍琼瑶剧找演员是照着书里的描述去找的。比如秦瀚、秦祥林、林青霞、刘雪华、余小凡、陈德容、林心如等等等等。哪一个不是人间公子?人间角色?

人们喜欢琼瑶剧喜欢看剧里的演员是一个大原因。

可是近几年人们不太喜欢琼瑶剧了,这是为什么呢?最最主要的是琼瑶剧三观不正,格局太小。会被时代淘汰。

拿琼瑶剧跟金庸剧对比就知道了:最近几年琼瑶剧少了,没有拍了。而金庸剧一直以来都被导演不厌其烦地翻拍。金庸仅仅只写了十五部。有几部如射雕、神雕、倚天已经被翻拍了十几个版本。

为什么金庸武侠小说如火如荼地被一直翻拍,而琼瑶小说却止步不前?

对比后知道:金庸小说三观正。“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金庸小说的灵魂。这就显得金庸小说格局大、有灵魂、有深度、有思想、有意义。有灵魂的东西流芳千古、经久不衰。

反观琼瑶刚好相反。她的小说除了爱情还是爱情。书里只要爱了,管你小三也好,乱伦也好。就是要爱得天翻地覆,天崩地裂,海枯石烂。她的书就宣扬爱情至上。至上得没有道德底线,导致三观不正。

比如“你只是失去了一条腿,而紫菱她失去的是她的爱情。”我的天啦,这句话意思是说爱情是这个世界上最最重要的,什么亲情,什么身体都无关紧要。

总的说来琼瑶剧没有正能量,没有灵魂,没有深度、没有思想、没有意义。没有灵魂的东西是不能长久的。

小时候我爱看琼瑶剧,其实一直以来。我都不大关心琼瑶剧的剧情。我爱看美女,无论如何,琼瑶剧里的女主是美的。


影视坛主


原因有三点

1.太玛丽苏,不现实

琼瑶剧的女主总是楚楚可怜,要不就是什么都不行,然后有很多男人都喜欢,《还珠格格》的小燕子和《一帘幽梦》的紫菱都是的。几乎全剧大多数男人都喜欢她们。

小燕子除了长的好看点,文不行武不行,没事就闯祸,性格还特别暴躁,皇帝特别喜欢这个“女儿”,可以让她“没大没小,任意妄为”。文武双全的五阿哥为了她,什么美人(知画),儿子(绵亿)甚至连皇位都不要了,陪她去种茶叶。这种可能几乎为零。

绿萍长的漂亮,学习特别好,还是舞蹈家,可就这样,也比不上什么都不会的紫菱。紫菱是父亲喜欢她,姐夫喜欢她,富豪也喜欢她。所以才有了那句“你只是失去了一条腿,而紫菱失去的是她的爱情呀”的毁三观名言。

2.三观不正

琼瑶剧给我们展示的,女孩子只要弱一点,蠢一点,傻一点,什么都不会。然后就有很多男人喜欢。

现实是不可能的,没有那个优秀男人会喜欢这种蠢,傻,笨的普通女孩。这样的女孩只会嫁给跟自己一样笨笨平凡的男孩。

3.女性意识觉醒

没有那个朝代能像我们这个时代女性觉悟性这么高。新时代女性都知道了如果自己不努力,就没有好工作,就不能好好挣钱,更别提找好男人了。

再说优秀的女性现在根本不愁嫁人,她们更多心思放在事业上,所以琼瑶剧已经不适合我们了。




you菜姐姐


都是神人呐,三观极其不正。小三上位疯狂洗白变身白莲花的剧情,渣男理所当然的台词,以及用力过猛的表演,截图都截不下去了好么(捂脸)

小三上位疯狂洗白变身白莲花

一、 《新月格格》中的史上白莲花新月格格,明明是被收养的,其养母对她推心置腹,给她的待遇甚至比自己的亲生子女还要好,这柔弱无比的新月格格做了什么呢?又怎么报答养父母的养育之恩的呢?

以身相许!与自己养父勾搭上了,还委屈万分,伏低做小万分,让男主(其养父)心疼不已,与自己原配正面刚,啧啧:


小三上位还委屈了是怎地?

大丈夫行事,当不拘小节,不拘小节,咳咳咳~


渣男的语录

二、 《情深深雨濛濛》中的何书桓明明在跟陆依萍谈恋爱,却又拒绝不了爱慕自己的女子陆如萍的倾慕,那个纠结啊:


大家看弹幕吧,观众的三观还是很正滴~


还渣的深情款款了?



这个,各位自己评价吧~


三、《一帘幽梦》中明明妹妹汪紫菱插足姐姐的恋情,而喜爱妹妹的费云帆却觉得一条腿没有妹妹的爱情重要?!what?


你也卸个把腿儿玩玩?


还有这个雷劈的台词:


这个应该算渣女了吧?!女人不坏,男人不爱,呵呵呵

三、 这个剧不记得名字了,哪位大神看过可以留言告诉我。女主要生孩子了,这俩货抢着当便宜爹,女主还一副高高在上施舍的语气:


用力过猛

四、 还有这种脑子有坑的台词:


熨斗过后,这脸不知道还能用不?

尔康~你坏!


截图不下去了,各位感兴趣可以自己找找(捂脸),智商都不被拉低了。


千川印月


当年的琼瑶剧红遍全国,是能和金庸剧齐名的类型电视剧,掀起过无数电视剧收视高峰,也捧红了无数的演员,是很多少女最爱的电视剧。如今金庸剧《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笑傲江湖》等知名IP,依旧有很多制作公司乐此不疲的进行翻拍。但曾经大红的琼瑶IP,为何却很少有影视公司愿意翻拍呢?个人觉得有下面4点原因,导致了此种现象的产生。

01:如今各种题材电视剧层出不穷,琼瑶剧收视难回巅峰。

在当年那个网络还不发达的年代,观众大多都只能通过电视来看电视剧,电视台播什么观众就只能看什么。而琼瑶剧当年被各大电视台引进,即使对琼瑶剧不感兴趣的观众,也会开着电视机去看,自然会造成万人空巷的局面。当年琼瑶剧的收视都相当高,《还珠格格》的收视率至今还是很难打破。而在如今这个网络飞速发展的年代,观众可以通过网络看自己最感兴趣的影视剧,电视机早已不是观众唯一看剧的渠道。面对各种题材不同的电视剧,琼瑶剧的收视率已经很难回到巅峰,比如当年的《新还珠格格》,大手笔投资收视却很一般。

02:琼瑶剧经典版珠玉在前,翻拍的演员吃力不讨好

当年的琼瑶剧,很多都已经成为了经典,很多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在观众心里小燕子只能是赵薇,紫菱只能是陈德容。翻拍版很难得到观众的认可,对于制作公司以及演员来说,真的是有点吃力不讨好。

比如张嘉倪李晟海陆,当年因为演翻拍琼瑶剧《又见一帘幽梦》和《新还珠格格》,被很多网友吐槽,过了很多年靠别的剧才重新被观众认可。所以很多年轻演员,宁愿去演其他剧,也不太愿意冒风险再接琼瑶剧。

03:琼瑶剧中爱情大过天的三观,如今翻拍恐怕会被骂成雷剧

当年很多人看琼瑶剧的时候,看到的只是男女主角之间感人肺腑的爱情,并没有注意到电视剧里的三观问题。而如今回过头来看,会发现琼瑶剧不仅节奏拖沓,剧情核心更是只有爱情大过天,很多剧情现在看完全就是毁三观。比如《一帘幽梦》和《新月格格》里面的奇葩三观,如今已经很难有人认同。

这样的剧本如果现在再拍出来,肯定会被观众骂是雷剧,这也导致现在很少有制作公司翻拍琼瑶剧。毕竟如果不大改剧情,未开拍就被群嘲,还不如找一个三观正网友认可的小说来拍,风险要小很多。

04:琼瑶对版权要求很严格,这也导致了翻拍的难度

和金庸对版权的随意态度不同,琼瑶本人对于自己作品的版权要求十分严格,她的任何作品影视化都需要她自己亲自把关。琼瑶很不喜欢别人把她的作品乱改,有时候演员改动一个字她都会很生气,因此大部分琼瑶剧都是由她自己亲自操刀拍摄。随着近年来琼瑶本人年纪的增长,她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来亲自制作琼瑶剧,加之又很少有影视公司能买走她的电视剧版权,就形成了琼瑶剧如今翻拍越来越少的局面。

结语:现在如果翻拍琼瑶剧,可能面临版权购买难度大,演员压力大,收视不理想等问题,这么多的困难和风险,导致了如今很少有制作公司和演员拍摄琼瑶剧。所以说琼瑶剧当年能大火,真的是时势造英雄,这种现象可遇而不可求。


冷冬聊八卦


现在回头去看,所谓的琼瑶爱情剧全都成了喜剧鬼畜恶搞。琼瑶本就是一个虚幻空想家,把自已的爱情世界打造成了空中楼阁。琼瑶剧里,只有爱情,没有天下,没有家国情怀,典型的小资布尔乔亚,典型的脑障低智文化。八九十年代,所谓诗与远方的年代,这种爱情小说和剧影是极度受欢迎的,到了现在,不能说是精神文化进步了,是爱情严重世俗化了。琼瑶式的虚幻洗脑爱情负能量文化和传统的正能量爱情类精神文化都被更负能量的爱情贱俗类文化所淘汰。现在拍琼瑶式的爱情?没什么市场吧,估计琼瑶本人也没那心态了,琼瑶自已的末年生活都乱成了一堆。没市场,没人看,如果声明是喜剧体裁,可能还有一点点希望吧。你是疯啊我是傻,这种词出来,希望你没戴假牙。


说叔


琼瑶的故事大都是灰姑娘遇上王子并与之相爱,最后历经千辛万苦排除万难修成正果,在此期间,爱情是人生最重要的存在,她的唯爱情论,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观和大多圆满的爱情故事受到女性读者及观众的追捧。

琼瑶热,其实反映了大时代背景下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

彼时的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不久,人们被禁锢太久的思想和情感,急切需要出口得到彻底的释放,在婚姻自由和恋爱自由的口号声中,父辈们刚刚从包办婚姻中挣脱出来,勇敢的去追求新的感情和婚姻模式,然而旧的思想的残留,使这种情感的解放并不彻底,人们需要一些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展示自由和个性的文艺作品,去表达内心对于婚姻和情感彻底解放的意愿。

而金庸的武侠小说显然满足不了大众迫切的精神需求,其他的作品尚不足以激发大众的这种情绪。由其是以女性视角表达婚姻和情感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

被禁锢多年的妇女们需要表达自己对于情感和婚姻的态度,她们要求思想解放,需要找到一种标杆式的、权威性的文艺作品,证明自己向往情感和婚姻自由的正确性,她们需要找到一种官方的理由,去理直气壮的表达和追求自己想要的情感和婚姻;而作为男性,在情感世界中本身受女性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纵使他们并不推崇琼瑶式的感情,但因为女性需要,从而也只能选择跟随。

这是琼瑶热的根本原因所在。

还有一点,无论你如何不喜欢琼瑶,但这个以宣传小三上位、爱情至上的女人,她的审美眼光是非常厉害的!

我们来看一组琼瑶女郎的照片:

这一双眼睛,岂止是美,灵动清纯,这一泓笑容,宛若芙蓉花开,沁人心脾!

当年的陈德容,美的灵动清澈,美的楚楚动人,她的美有一种出水芙蓉、荷花照水的娇羞,纵使你是个女人,也为她的美所动心!

陈红,她的美用不可方物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朱唇轻启、眼波流转间尽显绝代芳华!她的美,如桃花烂漫山谷,如春阳照耀整个湖面般令人惊艳!

个人认为,年轻时的她是最美的琼瑶女郎,即使林青霞也会在她面前逊几分,因为她的美从各个角度、各个形态都挑不出毛病,而林青霞,太过英气了一些,棱角有些太分明。

我们再来看刘雪华,小鸟依人,安静的像一幅画,哀怨的像傍晚时分从原野上飘渺着的轻烟,漆黑的眼眸似幽深的夜晚,让你忍不住想化作一轮明月照亮她灿若桃花的面颊!

蒋勤勤、林青霞的美就更不用说,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还有赵永馨的小巧玲珑、小家碧玉式的美都是非常赏心悦目的存在,不说别的,就为了看这一波美女,你就舍不得将目光移开电视,真人尚且这么美,可想而知,琼瑶的文字功底是非常厉害的,她在书中所体现的样子会更美!

林心如、赵薇、范冰冰的图片乔治就不放了,她们到今一直活跃在演艺圈,颜值是有目共睹的。

那么说到这里,乔治来回答缘何她的剧如此受欢迎却仍被称作精神毒瘤?

举个这样的例子,香烟和烈酒有没有毒?为什么人们却非但戒不掉而且从者如云?我们不能因为抽烟、喝酒的人多而去否认它对身体有危害的本质。

往往烈酒最香,毒花最美。

琼瑶的作品正如是。

她的作品毫无现实价值,而且从现在的道德观点来讲,她的作品大部分三观不正,宣传小三上位,宣传爱情至上论。里面的男女主人公不用去奋斗,不用去创业,不用去孝顺父母,整天爱的死去活来,为了爱情可以放弃人生理想,放弃事业,放弃亲情……如果你身边出现这样的人,你会如何评价?极端自私不是么?

而为什么她的作品持续红了这么些年才在近年被频繁的批判?

这里就有一个比较深入浅出的社会问题:

当社会缺乏什么的时候,才会提倡什么,才会对什么问题引起关注。

近年来离婚率高涨,婚外出轨的现象普遍的不能再普遍,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人们对于婚姻和爱情需要重新的思考:为什么会在近年婚姻家庭如此不稳定?当年人们感觉离婚是丢人的,始乱终弃是要受到谴责的,由其是婚外恋,如果在过去,是要被唾沫星子淹死的。

然而,在婚姻和感情自由到极致的现在,离婚和背叛的成本变得极低,在以琼瑶情感认知为价值主导的意识形态下,人们对于情感的需求被放大,对婚姻家庭的责任心被弱化,故而出现离婚率较高的现象。

这一点,虽然不能说全是由琼瑶造成的,但是与她脱不了干系。

而她自己的一生,就是一段小三上位的经历,她的作品,更像是在为自己找借口,再为自己有违道德的行为作辩护,而几十年过去了,事实证明,她用洋洋洒洒过百万字的小说进行的辩护并没能成功。

至少在现在的道德情感观念下,她的作品的思想是会受到批判的。

我们难以肯定以后的日子里,到了我们不在的时代里,琼瑶的作品会被后世作何评价,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她的作品有其文学性,她的文字的美,还有她编故事的能力是不容忽视和否定的,再有一点,到了任何时候,只要婚姻家庭存在,小三上位,是绝对不会被推崇的。


琼瑶剧之所以没人拍,因为它已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放在影视剧上来说,就是它与现在的影视剧市场走向是不相配的。

再来说一下琼瑶剧的特点:

台词繁琐,绕一圈才能说到重点,喜欢用重复、排比的句式来陈述,凡是男女对手戏必有小学生斗嘴式对话。

例:《又见一帘幽梦》

紫菱:云帆,我晕车耶!

云帆:怎么会晕车呢,这只是马车呀。是不是中暑了?有没有发烧?

紫菱:我不是那种晕车!我是坐着这样的马车,走在这样的林阴大道上,我开心得晕了,陶醉得晕了,享受得晕了,所以,我就晕车了。其实,我自从来到普罗旺斯,就一路晕。我进了梦园,我晕;我看到了有珠帘的新房,我晕;看到古堡,我晕;看到种薰衣草的花田,我还是晕;看到山城,我更晕。反正,我就是晕。


一等保护


琼瑶剧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我都没办法喜欢,而以前为什么那么火现在没有拍了,我觉得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说:

1、时代的变迁

琼瑶是一个时代的产物,7-80年代还是人们刚解决温饱的时候,所谓饱暖思那个啥,你懂的,开始有多余的精力去关注情爱,而她所描述的情爱至上,男女主的山盟海誓的人设,让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庸庸碌碌的人们找到一个感情释放的出口,而那时候的资讯相对封闭,在满是战争生产劳动之类电视中,出现了琼瑶剧这样更为关注内心感受的剧,引无数人趋之若鹜,脱离了现实的生活,空中楼阁般的情感感动了一大批在现实中空虚寂寞的人,可随着时代的变迁,资迅的发达,人们对情感的理解越发深刻,不再相信那么多的虚无缥缈,受众少了,自然也没什么人拍了。

2、情感单一,剧情拖曳

琼瑶剧均以男女情爱为主线,无非两情相悦或者求而不得,再不然我们之中有个他,除了爱情,其他的情感都变得薄弱得很,而且里面的剧情实在过于拖曳,围绕一个情感误会,两个人反反复复争吵,一个情境能拖个半集,请参照《情深深雨蒙蒙》,那段就“无情残酷无理取闹”的话题 ,你来我往用多个句式不断地发问回答,那画面我只想说OH MY GOD。

3、三观不正

现在的观众对影视作品的要求更高了,人物的设定足够正面、丰满才能够吸引他们的视线,而琼瑶剧里的男主人设多是现在的渣男,抛弃原配,罔顾道德及责任,为了所谓的爱情,疯狂嘶吼,不切实际,这样的人还设定为王孙贵族,富家公子,霸道总裁,真不敢相信他们的事业是否能开展得下去。《一帘幽梦》最是疯狂,男主竟能说出“你失去的只是一条腿,而紫菱失去的是她的爱情啊”这样的毁三观言论,整部剧都是反人类得很,一个自小勤学苦练严于律已的完美人设绿萍,由于遭受背叛落下残疾而改变了整个人生,竟被批为反面人物,而那个整天做梦不思进取的紫菱却收获大部分人的喜爱,最后还获得完美的人生,实在是辣眼睛的很啊,这样的剧在现在一播出来,估计编剧都能被口水淹没吧。

鉴于以上几点,琼瑶剧还是不拍的好,一个时代过去了,我们需要更加正面的人物形象,需要更为严谨符合逻辑的剧情的电视剧。


午后阳光flyblue


琼瑶本就是一个虚幻空想家,把自己的爱情世界打造成了空中楼阁。琼瑶剧里,只有爱情,没有天下,没有家国情怀,典型的小资布尔乔亚,典型的脑障低智文化。八九十年代,所谓诗与远方的年代,这种爱情小说和剧影是极度受欢迎的,到了现在,不能说是精神文化进步了,是爱情严重世俗化了。琼瑶式的虚幻洗脑爱情负能量文化和传统的正能量爱情类精神文化都被更负能量的爱情贱俗类文化所淘汰。

琼瑶剧经典版珠玉在前,翻拍的演员吃力不讨好,当年的琼瑶剧,很多都已经成为了经典,很多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在观众心里小燕子只能是赵薇,紫菱只能是陈德容。翻拍版很难得到观众的认可,对于制作公司以及演员来说,真的是有点吃力不讨好。

剧情过于单一,剧情拖沓,缺少该厚重感。简单一句“我爱你”就能反反复复拍摄长达一集,在加上一味的情感宣泄,夸张浮躁的表演方式,久而久之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进而失去观看的冲动和兴趣。这也是琼瑶剧最大弱点,也是不能和金庸剧相抗衡之处,金庸剧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来自于作品的深度和视觉:历史,人文,武侠,地理,爱情随便一部都是一史诗般的剧作!每一个细节都耐人寻味,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每一个人物都能独立写上一本传记.....千年之后的武侠世界依然有自己的江湖,而似乎琼瑶剧之美在自己特有的昙花一现。

而随着近几年影视剧作品改编的越来越多,优秀的影视剧也会被人们所接纳,但是琼瑶笔下各种毁三观令人崩溃的事实,却让人层出不穷的挖掘出来,确实在那个年代,琼瑶的这种观念是非常新颖的,又特立独行的,但是放到现在,很多年轻人讲究三观正,也会筛选那些真正有益于思想健康发展的电视剧,这也就是为什么这几年琼瑶作品火不起来的原因了吧。


南京刘亦菲


琼瑶剧也是一时代的标志,盛行期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婉君》,《青青河边草》,《梅花烙》等等,至今都是一代人心中的回忆!近二十年琼瑶剧在内地最火爆的莫过于98年《还珠格格》以及之后的《情深深雨濛濛》,随后虽然也有对《还珠格格》,《一帘幽梦》等剧的改编,但始终不尽如人意,效果达不到之前的火爆程度.

首先,个人认为琼瑶剧也是一时代的产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影视还处于萌芽阶段,琼瑶剧作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化意识,很容易刺激了观众的神经系统,尤其是那些对爱情充满憧憬的年轻观众。爱情是人类恒古不断的话题,以爱情为主旋律的琼瑶剧无疑抓住了要点。无论如何的缠绵悱恻,你侬我侬,千回百转,牵肠挂肚,怎么看都不腻,可况琼瑶剧的女主角都是那么风华绝代,温婉动人,符合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所有定义和标签。

美丽虽美丽,但琼瑶笔下的女星几乎是悲情的,忍辱负重的,压迫式地接受命运无情的摧残....可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地位逐渐提升,从而这种文化逐渐的不能得到观众的任何,自然而然共鸣性相对少一些。尽管琼瑶后期的作品视觉已经有很大的转变,女性角色开始逐渐独立自强,但似乎也只是昙花一现,再也回不到当初万人空巷的壮举了。

这就回到了琼瑶剧的第二个短板:剧情过于单一,剧情拖沓,缺少该厚重感。简单一句“我爱你”就能反反复复拍摄长达一集,在加上一味的情感宣泄,夸张浮躁的表演方式,久而久之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进而失去观看的冲动和兴趣。

这也是琼瑶剧最大弱点,也是不能和金庸剧相抗衡之处,金庸剧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来自于作品的深度和视觉:历史,人文,武侠,地理,爱情随便一部都是一史诗般的剧作!每一个细节都耐人寻味,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每一个人物都能独立写上一本传记.....千年之后的武侠世界依然有自己的江湖,而琼瑶剧似乎之美在自己特有的昙花一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