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 人生要“三慎”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我们每走一步,都需慎之又慎。

慎之又慎,则鲜有败绩;一着不慎,必满盘皆输。

有着“关西孔子”之称的东汉大儒杨震,一向把“慎”字作为自己的为人准则。

在他调任东莱太守之时,曾受他举荐的一个官员,在夜晚偷偷给他送去十斤金子作为谢礼,并告诉杨震说:

“您放心吧,此时夜黑风高,您收礼的事不会有别人知道的。”

杨震见状,连忙拒绝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这位官员听后,不由得羞愧难当,悻悻而退。

正所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正是因为他们表里如一,处处谨慎。

苏东坡有言: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

一个“慎”字,有泰山之重,承载着许多人生智慧。人生要践行三慎:慎言、慎行、慎众

人生要“三慎”

一、慎言:深思熟虑,不胡乱说话

正像人们所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未经思考,就脱口而出的恶语,往往会给自己以及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故而,在深思熟虑之前,保持沉默,才是君子风范。

一个人如果想要规避祸患,那么,慎言就是他人生路上的一门必修课。

二、慎行:自律克己,不放纵出格

白居易在《策林》中说道:“动必三省”。

一个人的行为,往往能够体现出他的品格。“自律克己”不仅是做事的态度,更是做人的规矩。

相反,放纵常常是厄运的开始,因为放纵的背后,都有一个被遮蔽的自我。

人若是看不清自己,便看不清前路;人若是管不住自己,则会误入歧途。

慎行无疑是一种境界,有着强大自控力的人,必定志存高远、未来可期。

其实,一个人要想创造自我价值,就不能放纵自己。有所约束的人生,才能活出真正的精彩。

第三、慎众:心有主见,不随波逐流

丰子恺在《不宠无惊过一生》中说道:“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能够拥有如此安然恬淡的心态,究其根本是其心有主见。

很多人在对待自己的时候,可以做到慎言慎行,但面对外界,却很难做到“慎众”。

慎众,慎的是“从众”,是检验一个人面对外界时,自己内心是否坚定的标准。

人所不见,我心自慎,人所不闻,我心亦慎。

慎之又慎,才是存于世间的立身之本:

懂得慎言,脱口而出不是痛快,深思熟虑才能妥当;

懂得慎行,放纵出格不是潇洒,克己自律才有余地;

懂得慎众,盲目从众不是主流,心有主见才会从容。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