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圖瓦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渙量iMyy2912


圖瓦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失地——唐努烏梁海

烏梁海,舊稱兀良哈,是蒙古族林中百姓一部分。1757年清朝擊敗準噶爾汗國後,將烏梁海分為三部:唐努烏梁海、阿爾泰烏梁海、阿爾泰諾爾烏梁海。除了阿爾泰烏梁海一部分在我國阿勒泰地區外,三部烏梁海目前主要都是俄羅斯的圖瓦共和國和阿爾泰共和國。

唐努烏梁海歷史:

1、根據考古學的證據,公元前9世紀時,斯泰基人可能在此活動;其舊石器時期的文化為阿凡納謝沃文化和奧庫涅夫文化。

2、公元前200年左右,匈奴在此統治;鮮卑擊敗匈奴後,柔然人統治了這裡;柔然被突厥擊敗後,突厥汗國統治這裡;唐朝擊敗東突厥後,唐努烏梁海被唐朝編入安北都護府,唐太宗在唐努烏梁海的都播人要求下設立堅昆都督府,鐵勒諸部的都播人就是今天圖瓦人的祖先。

3、745年回紇汗國建立,唐努烏梁海屬於回紇汗國。

4、9世紀中期,唐努烏梁海成為黠戛斯屬地。

5、西遼時期,唐努烏梁海屬於西遼,為謙謙州。

6、1207年,成吉思汗派遣長子朮赤征服唐努烏梁海,設置4個千戶,蒙古人稱呼其人為禿巴思人。元朝時,唐努烏梁海是嶺北行省的益蘭州。

7、明朝建立後,唐努烏梁海為瓦刺控制,明朝中期,蒙古達延汗擊敗瓦刺部,將唐努烏梁海納入蒙古統治。

8、1757年,清朝擊敗準噶爾汗國,統治唐努烏梁海,為烏里雅蘇臺將軍管轄。

9、1860年-1911年,俄羅斯以探險和採礦為名,大量殖民唐努烏梁海。

10、1912年2月,唐努旗副都統宣佈獨立,並要求俄羅斯派兵進駐;1914年俄羅斯派軍進入唐努烏梁海,並委派餓烏梁海邊區事務專員,1915年宣佈俄羅斯民法、刑法等法律在唐努烏梁海適用。

11、1916年趁俄羅斯忙著參加一戰,北洋政府決定讓烏里雅蘇臺佐領專員管理唐努烏梁海。十月革命後,白俄控制了唐努烏梁海。1918年北洋政府派遣嚴式超率兵進入唐努烏梁海驅逐白俄勢力,在1919年6月恢復對唐努烏梁海行使主權。

12、1921年3月 ,佔領庫倫的白俄再次佔據唐努烏梁海,7月蘇俄進入唐努烏梁海剿滅白俄,8月14日,成立唐努-圖瓦人民共和國,但被北洋政府否認。

從1921年8月到1944年8月這23年裡,唐努烏梁海和蒙古一樣是蘇聯的獨立附屬國。

1944年8月唐努烏梁海地區要求加入蘇聯,10月,蘇聯同意接受。

13、1992年蘇聯解體,唐努烏梁海先是宣佈獨立,後因為俄羅斯沒有解體而加入俄羅斯,改名為圖瓦共和國。

14、中華人民共和國從來沒有和俄羅斯明確國唐努烏梁海地區的歸屬問題。2017年外交部在回覆殷敏鴻關於唐努烏梁海歸屬簽約問題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時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14條和第21條,你申請的信息涉密,不屬於政府信息公開範疇。”

圖瓦共和國現狀

行政區域為17個旗、1個直轄市、4個區級市、3個市鎮、117個村。

主要城市有:首都克孜勒、阿克多武拉克、沙戈納爾、恰丹、圖蘭。

自然資源以金、銅、銥、鐵、煤等為主,礦泉眾多,河流和湖泊魚產豐富。

2007年時人口30.7萬,77%是圖瓦族,20%是俄羅斯族。

經濟以農業和採礦業為主。

文化上以喉音唱法出名。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圖瓦共和國,嚴格來說並不能算是一個國家,因為其只是俄羅斯聯邦的加盟共和國之一,已經成為俄羅斯領土的一部分。


其實,早在1994年之前,我們國家還有一塊飛地,叫做“唐努烏梁海”,是我們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從唐朝開始,這裡就被納入中原王朝管轄。

後來清王朝同樣管轄並擁有該地區的主權,直到沙俄侵略者的到來,從1860年開始,沙俄就不斷蠶食著唐努烏梁海,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中原政府無暇他顧,沙俄遂聲稱該地淪為沙俄保護國。

1918年北洋政府曾派嚴世超收復了唐努烏梁海全境,但不到三年時間又被侵略者奪去,當地中國官員全部遇害。

在以後的時間中,蘇聯都牢牢控制著唐努烏梁海地區,但整個民國時期,都沒有承認蘇聯對該地擁有主權。

蘇聯解體後,圖瓦共和國於1992年成為俄羅斯聯邦的一部分,後來的1994年,我國與俄羅斯簽訂協議,在法律上承認了唐努烏梁海為俄羅斯領土。
圖瓦共和國其實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要居民的俄羅斯加盟國,其文化,血緣與蒙古國有著深厚的淵源,本就是我國的一部分。


Mr種茶家


圖瓦共和國,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俄羅斯聯邦的一個加盟共和國。

說起來,圖瓦這個民族,和中國有很深的淵源。

在我國新疆北部邊境,生活著這樣一個民族,叫做“圖佤族”,人口只有2900人,新疆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喀納斯村和與其鄰近的禾木村和白哈巴村,是中國境內唯一的聚居地。在民族識別中,一位圖佤族和蒙古族生活習慣和信仰上極其相似,被認定為蒙古族的一個分支。

事實上,圖佤族的族源,比蒙古族要複雜一些。圖佤族的圖佤語屬突厥語系,是中國現存的稀有語種。圖佤族的信仰,則是與蒙古族相同的藏傳佛教和薩滿教。

除了中國,世界上另外兩個圖佤族定居的國家,一個是外蒙古,一個是俄羅斯。其中最大的聚居區就是俄羅斯的圖瓦共和國。有20多萬人在此居住。

圖瓦共和國,是如何成為俄羅斯領土的呢?

唐朝時,圖瓦地區居住的都播人成為唐朝的藩屬。貞觀年間,按照當地民族的要求,唐朝在這裡建立了堅昆都督府,隸屬於燕然都護府(後來又改名為瀚海都護府和安北都護府)。唐朝中期,蒙古高原上興起了回紇民族,唐朝把圖瓦地區交給了回紇。回紇,其實就是今天的維吾爾族的祖先。

唐朝後期,北方另一個少數民族黠嘎斯興起,他們自稱是漢朝名將李陵的後裔,與唐朝攀上了親戚,成了圖瓦地區的新的統治者。遼金兩朝,圖瓦都與中原有著廣泛和深入的聯繫。

13世紀,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國,圖瓦地區居住的禿巴斯人成為蒙古國的臣子。元朝建立後,這裡歸嶺北行省管理。元朝的在圖瓦地區派遣軍隊駐守屯田,徵收賦稅,實施了有效的統治。也就是這時,圖瓦地區逐漸形成了禿巴斯族、蒙古族、漢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禿巴斯族,就是圖瓦的另一個譯法。

明朝對蒙古和新疆地區一直沒有有效管理,這裡先後被瓦剌和韃靼統治。清朝建立後,統治圖瓦地區的喀爾喀蒙古歸順清朝,這裡就成了清朝的領土。

清朝,圖瓦地區被稱為唐努烏梁海。烏梁海是類似於喀爾喀蒙古人的一種稱呼,清朝的烏梁海又四部分,分別是唐努烏梁海,阿爾泰烏梁海,阿爾泰淖爾烏梁海,喀喇沁部黃金家族塔布囊烏梁海。其實都集中在喀爾喀以西的阿爾泰山一帶。

1727年雍正皇帝和俄國簽訂《布連斯奇界約》,明確了唐努烏梁海地區的邊界,當然也是這次簽約,讓貝加爾湖地區成了俄羅斯的領土。為了加強對唐努烏梁海地區的統治,清朝在這裡設立了五個旗25個佐領,歸烏利雅蘇臺將軍統一管理。

圖瓦離開中華民族懷抱,和外蒙古如出一轍。1911年,外蒙貴族趁著辛亥革命之際,謀求獨立,同時派兵攻打烏里雅蘇臺,最後一任烏利雅蘇臺將軍奎芳被迫去職。自此,圖瓦地區開始獨立。

1914年,伊爾庫茨克總督府宣佈俄國對唐努烏梁海地區“實施保護”,從此,圖瓦地區成了俄羅斯的殖民地。1917年辛亥革命後,蘇俄紅軍一度進入圖瓦地區,聲稱放棄沙皇俄國的侵略政策,但之前獲得的既得利益,並沒有放棄。

高爾查克的白俄軍隊佔據過圖瓦,但很快被嚴式超擊敗,唐努烏梁海得到光復。蘇俄軍隊到來,承認了唐努烏梁海為中華民國領土。可惜,日本支持下的恩琴帶領的白俄軍隊,如今唐努烏梁海,屠殺了這裡的中國軍民。蘇俄紅軍以撥亂反正的旗號來到圖瓦,從此再也不走了。自此,唐努烏梁海算是事實上獨立了。

1921年,蘇俄成立了“唐努圖瓦共和國”,1924年,蘇聯與唐努圖瓦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其實控制著圖瓦。

1924年11月,發動政變的圖瓦人推翻了喇嘛,驅逐了蘇聯人,建立了圖瓦人民共和國,並且和蒙古建立外交關係。1929年,蘇聯操縱下,圖瓦再次發生政變,並且在圖瓦境內開展大清洗運動。致此,圖瓦的宗教和世俗權力被連根拔起,連圖瓦人使用的蒙古人都被禁止,圖瓦開始面臨蘇聯的殖民主義大改造。

蘇聯支持下的圖瓦人薩爾查克·卡巴霍列科維奇·託卡擔任圖瓦共產黨的第一書記長達44年,成功把圖瓦改造成了蘇聯的附庸國。

1944年,圖瓦正式被蘇聯吞併,成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聯邦的一個加盟共和國。

1945年,中國的國民黨政府與蘇聯談判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明確承認了外蒙古為獨立國家。但圖瓦的地位,並沒有談及。當年10月,中國駐蘇聯大使傅秉常向蔣介石彙報了蘇聯在圖瓦的情況,蔣介石什麼話都沒說。1948年,中國駐蘇聯大使傅秉常向蘇聯外交部照會,聲明“唐努烏梁海是永遠屬於中國的神聖的領土”。然而並沒有任何下文。

因為託卡的存在,圖瓦始終不與俄羅斯以外的任何國家和地區進行溝通,成了最神秘的地區。直到蘇聯解體前夕,圖瓦人才開始覺醒,謀求敢走俄羅斯人,進而獲得獨立。

只可惜,圖瓦即使真的獨立,也最多是外蒙古那樣成為獨立國家,想要回歸中華,完全不可能了。因為,現在圖瓦沒有漢人,也沒有迴歸中華的任何政治派別。


歷史知事


有一群人,他們載歌載舞,喝奶酒,說圖瓦語,有著與蒙古人一樣的生活習俗和信仰,在阿爾泰山下過著安然無爭的放牧遊獵生活。當他們抬起頭來,將目光穿過阿爾泰山,飛躍蒙古國,落在俄羅斯境內,那裡有個國家,叫圖瓦共和國,是他們的同宗。他們在新疆,而他們的同宗,生活在俄羅斯。

圖瓦共和國,國土面積只有17萬平方公里,在全國32萬人口中圖瓦人就有22萬。圖瓦共和國有自己的憲法、國旗、國歌和國徽,卻並非真正主權國家,只是俄羅斯的一個聯邦加盟國,類似俄羅斯西伯利亞聯邦管轄下的一州或者一區。

圖瓦共和國,曾經落在中國的版圖上,與貝加爾湖一樣,由於其戰略位置,一直處於戰亂和爭奪中。也許換個說法,叫唐努烏梁海地區,會讓人更熟悉一些。

因為大唐在這裡設置堅昆都督府!

因為成吉思汗將旗幟插在這方土地上!

因為明朝時期在瓦剌、蒙古戰火中變幻!

因為清朝時期划進了版圖並進行了有效統治!

也是這個清朝,以一紙文書《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把唐努烏梁海地區西部的阿穆哈河地區割讓了出去,讓沙俄站在邊境線上狠狠向前邁了一大步!

1860年開始沙俄邁出了殖民和經濟侵略的步伐,打著“探險”和“採礦”的名號,蠶食唐努烏梁海及周邊地區。

中國辛亥革命之時,圖瓦人受外蒙古“獨立”的影響,在沙俄的煽動和支持下,唐努旗副都統貢布多爾濟宣佈屬下的三旗“獨立”,徹底倒向了沙俄的懷抱。俄國乘機對唐努烏梁海地區“實施保護”,要讓外蒙分裂,並使唐努烏梁海脫離外蒙,成為俄羅斯的領土。

俄國十月革命後,蘇維埃政權允許中國領土的唐努烏梁海“自立”,對帝俄時代取得的利益將“永遠保持”,唐努烏梁海大部分地區被白俄部隊佔據。

1918年,北洋政府徐世昌派嚴式超等出兵唐努烏梁海,驅逐沙俄殘匪,收復唐努四旗,並於7月收復唐努烏梁海全境,至此唐努烏梁海重回中國版圖。

3年後白俄軍隊再次進攻唐努烏梁海,並大肆屠殺北洋政府駐軍和官員,隨之蘇俄紅軍進入該地區消滅了白俄部隊,扶持唐努烏梁海宣佈“獨立”,成立“唐努圖瓦共和國”,並在1924年,簽訂“友好條約”,建立“外交關係”,掩耳盜鈴的背後,實控了唐努圖瓦共和國,中華民國政府不予承認。

1926年11月,改名圖瓦人民共和國,並頒佈了“憲法”,中國不承認其獨立地位。

1941年6月22日,圖瓦人民共和國繞過中華民國政府,參與蘇聯衛國戰爭。

1944年8月17日,小呼拉爾大會通過一項宣言,請求蘇聯接納圖瓦人民共和國。

1944年10月11日,蘇聯最高蘇維埃接受其“請求”,“圖瓦人民共和國”改名為“圖瓦自治州”,隸屬於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圖瓦正式成為蘇聯領土。


對付一個民族,沙俄最擅長的就是文化滲透,破壞其信仰,讓其失去民族自信心和歸屬感,最終在其茫然中伸出橄欖枝,再通過稀釋血脈、教育同化等手段,完成對人性的征服和抹去歷史的痕跡。

1932年,沙俄首先對圖瓦人的右翼領導人舉起了屠刀,當一個民族失去代表自己文化的領導人時,失去了方向的民族是很難保持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從而陷在迷茫的抉擇中。沙俄同時對圖瓦進行了文化的鎮壓和洗腦。打壓喇嘛教、薩滿教等宗教本土勢力,加強思想的控制,破壞圖瓦境內的喇嘛寺院,打殺具有傳播思想的薩滿巫師,並強行停止回鶻式蒙古文字的使用。經過這些措施,沒有了民族的文字,沒有了文化思想的傳播,圖瓦人在沙俄的同化節奏中失去了對民族的歸依感,一步步接受沙俄的生活方式和禮儀文化,血統意識在與外婚姻中逐步喪失,最終丟失掉了圖瓦的文化、思想,淪為沙俄的附庸。

當蘇聯從沙俄帝國手中接過唐努烏梁海時,圖瓦人並沒感覺不妥,甚至大多人已經不記得曾經歸屬東方之國,也許從族譜或者老人口中知道自己來源於那個神秘的東方。民族意識喪失,民族文化的沒落是可怕的,這種潛移默化的洗腦最終讓圖瓦人心安理得接受了蘇聯的統治。

蘇聯解體後,圖瓦圖瓦共和國歸屬於俄羅斯聯邦,圖瓦人估計大多數人認為自己是俄羅斯人,不知道有一雙雙從新疆投來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那是一群同樣叫圖瓦人的族群。

不是滋味,但我想講個故事結尾。

以前有個大戶,育了4個兒子,當家道敗落,3個兒子跑去了海外發展,只剩下老大咬著牙,恨恨的堅持在原地,要中興原來的家,壯大原來的根。

老二跑到了一個海島,保留著同樣的文字,傳承著同樣的血脈,他們關切著老大的發展,期待著迴歸故土的那一天。

老三同樣滯留在一個海島,在戰火的洗禮中沉浮,他們也找不到歸屬感,但還是傳承著古文明,同樣尷尬的地位讓他們不知所措,所以他們沉默在日出東方的海島上,不知道會多久。

最小的基本已經忘掉自己的根了,他們早已接受了他國的文化和習慣,即使站在故土上,也會帶著優越的目光來審視這塊陌生的土地,陌生的族人。

要想3個兒子回家團聚,只能靠老大努力再努力,當把家庭搞得再次中興,成為族人嚮往的聖地,那麼不管在哪裡的族人,對財富的渴望,對祖地的崇拜、對家族的嚮往等等不同的原因,最終會匯成一股新的歸屬之心,回到原來的家,重新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發展才是硬道理,永遠不會埋沒的名言,與你我共勉。


西遊夢紅樓


在我國新疆阿爾泰地區,生活著一個神秘的民族——圖瓦人,他們有著和蒙古人相同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說著只有自己人才能聽懂的圖瓦語,喝著清冽甘甜的奶酒,哼著雄渾低沉的呼麥,集中居住在新疆布爾津縣禾木哈納斯鄉的禾木村和哈納斯村。

這裡水草豐美,氣候宜人。圖瓦人在白雪皚皚的阿爾泰山的庇佑下,過著幸福的放牧狩獵生活。

除了中國境內的圖瓦人外,翻過高聳入雲的阿爾泰山,越過蒙古國,進入俄羅斯境內,還有一個圖瓦人建立的國家,叫圖瓦共和國。

(圖瓦共和國區位圖)

圖瓦共和國雖然有獨立的憲法、國旗、國歌和國徽,以及自己的領導人,但它並不是嚴格主權意義上的國家,它只是俄羅斯的一個聯邦共和國,隸屬於俄羅斯西伯利亞聯邦管轄區。

這個國家,在歷史上和中國有著深厚的淵源。

圖瓦共和國位於西伯利亞地區南部,和蒙古國接壤,南北兩面分別被薩彥嶺與唐努烏拉山環繞,境內流淌著大、小葉尼塞河。圖瓦國國土面積只有17萬平方公里,生活著大約32萬人口。其中圖瓦人佔據著絕大多數,達到了22萬人。其餘為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韃靼人等。

在隋朝以前,圖瓦人就開始在這裡繁衍生息。《隋書·鐵勒傳》中就曾“北海南,輒都播”這樣的記載。“北海”就是指的貝加爾湖,當時的圖瓦人就遊牧在今天的貝加爾湖以南,葉尼賽河上游和薩彥嶺以北的廣大區域。

西漢初年,圖瓦人受北方民族匈奴長期統治。漢武帝時期,中原王朝終於戰勝了彪悍的匈奴人,圖瓦人也逐漸南遷,其生活的部分地區,也隨之併入了西漢的版圖。

公元4世紀左右,圖瓦人被西遷的拓跋、鮮卑部落統治。也許,“都播”的稱呼正是來源於拓跋。

到了唐朝時期,應當地都播人的請求,朝廷在此設立地方行政機構,隸屬於安北都護府管轄。其後,在唐朝的默許和支持下,回紇管轄大片圖瓦人聚集區,包括唐努烏梁海地區。

(成吉思汗西征)

成吉思汗崛起後,一路西征,首先征服了圖瓦人世代居住的唐努烏梁海地區,在此設立4個千戶,派出得力干將擔任該地區的行政長官,並長期駐軍。

明代時期,唐努烏梁海地區又被瓦剌控制,其後,被喀爾喀蒙古部統治。

清朝順治年間,統治唐努烏梁海的喀爾喀蒙古的首領,接受了朝廷的冊封,圖瓦人也正式成為清朝的子民,唐努烏梁海地區也劃入了清朝的版圖。

但是,沙俄始終對該地區虎視眈眈,覬覦其豐富的礦產和自然資源,不斷地向該地區擴張和滲透。

1727年,清朝在和沙俄的長期角力後,簽署了《布連斯奇界約》,正式確認了唐努烏梁海東面的邊界,暫時挫敗了沙俄侵佔圖瓦人聚居地的圖謀。但其後,沙俄不斷地對唐努烏梁海進行武力騷擾,圖瓦人也被迫內遷,直至克穆齊克河流域。

1864年,清廷再次和沙俄簽訂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讓了唐努烏梁海西部部分地區。但是,面對清政府的一再退讓,沙俄反而加緊了侵佔唐努烏梁海的步伐。

1911年,沙俄專門制定了吞併唐努烏梁海的方案。隨著外蒙古的意圖“獨立”,沙俄以“保護”的名義將唐努烏梁海變成了他的殖民地。

(節日裡的圖瓦人)

十月革命後,唐努烏梁海在蘇聯政府支持下,於1921年8月14日宣佈“獨立”,建立“唐努瓦圖共和國”,但中國政府對此不予承認。1926年,“唐努圖瓦共和國”更名為“圖瓦人民共和國”

1944年,唐努烏梁海最終被蘇聯吞併,成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一部分,享有自治權力。蘇聯解體後,“圖瓦共和國”成為俄羅斯聯邦內的加盟共和國,直到現在。

圖瓦國內最具特色的節日當屬敖包祭祀節。每年的陰曆五月十三,圖瓦人就拉開了一年一度的敖包祭祀活動。祭祀當天,身著節日盛裝的圖瓦人都會長途跋涉趕來,攜帶著羊肉、奶酒和奶酪等物品,準時地出現在祭祀現場。

祭祀活動一般由德高望重的長者主持,首先是喇嘛的唸經儀式。在虔誠的誦經聲中,圖瓦人紛紛獻上自己帶來的各種祭品,然後,有序地入座,安靜地聆聽喇嘛唸經,並將各類美食和奶酒投入火中焚燒。誦經過程中,圖瓦人還要在喇嘛的帶領下,圍著敖包轉3圈,把羊頭和羊心放在事前準備好的祭祀石板上,對著敖包虔誠地磕頭祈禱。

在完成了祭祀儀式後,主持人會將剩餘的酒肉分發給大家,在觥籌交錯中,圖瓦人邊飲酒邊欣賞獨具特色的民族歌舞,歡慶節日。

隨後,還會舉行一些諸如摔跤、騎馬和射箭等體育活動。敖包祭祀活動一般會持續數天,在盛大的活動結束後,圖瓦人又重新返回自己的住地,開始傳統的放牧和狩獵的生活。


張生全精彩歷史


按照目前的標準,圖瓦只是一個地區而已,圖瓦共和國是俄羅斯聯邦內部的主體之一,並不算是個國家。在歷史上,圖瓦是著名的唐努烏梁海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是主要部分,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圖瓦人聚集生活的地方。

由於歷史的原因,圖瓦與蒙古之間淵源極深,同時又深受俄羅斯的影響。這裡地處俄蒙兩大文明區域的夾縫地帶,直到如今依舊還是邊緣之地,經濟發展水平相當落後,即便是在俄內部也屬於相當荒僻的地方。

圖瓦地處唐努烏拉山與薩彥嶺之間,大小葉尼塞河在這裡交匯,早在數千年前就是北方遊牧民族的活動區域。唐朝在這裡曾設立“堅昆都督府”,隸屬於當時的安北大都護管轄,而回紇等北方部族也曾在此建立首領牙帳。蒙古崛起以後,在這裡設立千戶,後又被忽必烈所建立的元朝納入嶺北行省進行直接統轄,圖瓦地區從原本的北方部族領地或者羈縻地,真正變成了直屬中原王朝的區域。

明朝時代,這裡被當時漠北的瓦剌所轄,後又為喀爾喀蒙古所得,成為喀爾喀蒙古的駐牧之地。喀爾喀蒙古歸順清朝以後,這裡自然成為清王朝的屬地。然而清末時代的統治搖搖欲墜危機四伏,被北極熊趁機撕扯得血肉淋漓,在外西北失去以後,唐努烏梁海也被俄所侵染。之後俄方數十年裡,弄出了一系列戲碼,最終在1944年唐努烏梁海被拆得七零八落,圖瓦也被納入俄(蘇)的範圍之內。

圖瓦的總面積17萬平方公里,這裡位於中西伯利亞南端,蒙古高原的邊緣地帶,全境80%以上都屬於高原山地。由於深處內陸,緯度與海拔都挺高,所以圖瓦常年乾燥苦寒,分佈著大量的森林、冰川,也有不少的凍土帶、戈壁與荒漠。整體來說,圖瓦只有少數小型盆地與河谷區域比較適合生存與經濟活動,大多數地方自然環境都並不理想。

整個圖瓦超過85%都被原始森林所覆蓋,各種自然資源還是挺豐饒的,除了森林之外,由於這裡常年荒蠻,動植物種類高度豐富。目前已經在圖瓦發現了儲量不小的金礦、鑽石礦、鈷礦、水銀礦與石棉礦。圖瓦經濟以農牧業還有自然資源開採為主,但受制於交通等條件,其經濟發展非常緩慢。

圖瓦人口僅僅32萬,不過這裡是俄羅斯境內出生率最高、人口增長率第三的地方。除了主體圖瓦人之外,圖瓦還有不少韃靼人、布里亞特人、哈卡斯人、烏克蘭人等族群。雖然當年俄人費盡心思,可圖瓦如今依舊是信奉薩滿教與喇嘛教的地區,各種生活習慣還有傳統文化習俗與蒙古等幾乎如出一轍。上世紀90年代後圖瓦傳統文化在當地復生,如今,無論是當地風貌還是人們的日常生活,都讓人覺得這裡更接近於其東邊的鄰居。

由於歷史原因還有地理環境的限制,圖瓦一直以來在俄都是個“被遺忘的角落”。無論是經濟發展水平,還是基礎設施建設,大多都位於俄羅斯最落後之列。直到今天,當地的平均壽命都不到60歲,也沒有鐵路,人均受教育程度、擁有醫療資源都還夠不到俄的平均水平。可以說,圖瓦別說其只是俄的一個地區,就算它真的是個國家,在世界上也屬於非常落後而且很沒有存在感的那種。


澹奕


1994年9月3日,中俄兩國政府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西段的協定》,法律上明確承認了唐努烏梁海為俄羅斯領土。

當時我還是個小朋友,幾乎看不太懂新聞,只恍惚記得兩國領導人高高興興的簽了協議,葉利欽紅撲撲的大臉和花白頭髮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覺這個魁梧的老洋人“好大一隻”。然而,直到二十多年後的今天,還有不少言論在指責這個兩國劃界協定,認為它割讓了中國固有領土——唐努烏梁海。

唐努烏梁海是咱們中國的叫法,國際上官版的叫法是“圖瓦人民共和國”,屬於現在俄羅斯聯邦的一個自治共和國,類似於咱們的民族自治區。早在漢唐時期,唐努烏梁海地區先後被匈奴、鮮卑吞併,後向唐朝稱臣,建立臣屬關係,被歸入大唐版圖。但此時,唐中央政府對這些邊疆地區的管理多是名義上的,即,羈縻統治,中央政府不設正式的行政管理機構,委任當地的少數民族首領管理這些區域,有的甚至都沒有駐軍。

元和清兩朝,唐努烏梁海是正式的中國領土,當地少數民族雖然有很大的自治權,但中央政府已經按照行省的的規範進行了數百年的有效控制,派駐官員,駐紮軍隊,定期徵收賦稅。

尤其是大清國時期,還有具有法律效應的國際公約保障。1727年,清朝和沙皇俄國簽訂了《布連斯奇界約》,劃定了唐努烏梁海地區北部沙賓達巴哈以東的中俄邊界;

然而,還是這個大清國,1864年,清和沙俄簽訂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讓了唐努烏梁海地區西部的阿穆哈河地區。

此時,俄羅斯冒險者在烏梁海發現大金礦,於是沙俄打算以此為跳板,逐漸蠶食唐努烏梁海及周邊更多的地區。

1912年,趁著辛亥革命的亂局,中國北疆出現危機,其影響也波及到唐努烏梁海周邊地區。在沙俄的慫恿和支持下,唐努旗副都統貢布多爾濟宣佈屬下的三旗“獨立”,並請求沙俄出兵協助佔領唐努烏梁海地區。自此,唐努烏梁海幾乎全部落入沙俄控制之下。

期間,沙俄的殖民統治曾遭到唐努烏梁海人的抵制。1916年,趁著俄羅斯帝國正在一戰中跟西方國家“死磕”,克穆齊克旗總管派人向北洋軍閥中央求救。

1917年,北洋軍閥決定趁著沙俄國外打仗,國內鬧革命的機會,在唐努烏梁海地區設置專員,但無奈“餓死的駱駝比馬大”,還是抗不過人家,無果而終。

1918—1919年,徐世昌派,嚴式超等率兵,終於驅逐了盤踞在唐努烏梁海地區的沙俄殘匪餘部,收復了唐努等4旗,重新將唐努烏梁海納入中國版圖。

又到了1921年3月,內戰中流落的白俄軍隊再次攻入唐努烏梁海地區,大開殺戒,中國駐軍和官員大部分遇害。同年夏,蘇俄紅軍以支援東方被壓迫人民解放鬥爭的名義,也打進了唐努烏梁海地區,“紅白”兩隊毛熊展開激烈廝殺,最終,紅軍完勝,消滅了盤踞在該地區的白俄勢力。

1921年8月14日,在蘇俄(1922年後才有蘇聯)的策動下,唐努烏梁海宣佈“獨立”,成,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明確表示不予承認。

此時,所謂的“唐努圖瓦人民共和國”的統治者怕遭到中國政府的“清算”,趕緊一屁股坐進了毛熊的懷裡。蘇俄/聯也把“唐努圖瓦”視為自己的地盤,成了此地的實際控制者。

然後就是蘇聯最擅長的”同化政策“和民族大換血活動。

對”異端勢力“進行武力鎮壓和清洗,去蒙古化,把喇嘛教和薩滿教定義為封建迷信和革命對象,實行農牧業集體化,同時推行一種由俄文字母衍生出來的拼音文字,禁止使用蒙古文,鼓勵說俄語,改用斯拉夫姓氏,推廣蘇聯式的生活方式和禮儀文化。

這個也不用贅述,大家看看現在用斯拉夫化的外蒙古就清楚了。

同時遷入大量俄羅斯族人,稀釋當地的蒙古血統。再選擇當地“進步青年”去蘇聯“深造”。這些開了眼,見了大世面的“進步青年”回國後都被委以重任。所以,這麼折騰了二十年,效果非常顯著,所謂的“共和國”中,各階層領導幹部都是蘇聯的”自己人兒”,不從的都給鎮壓乾淨了。

這裡,也不得不承認,“圖瓦”在蘇聯老大的提攜下,雖然拋棄了本民族的傳統語言文化,但是生活過的還是可以的,在原始的遊牧狀態的基礎上發展了近現代工業。因此,“圖瓦”的主流社會對蘇聯的政治意識形態、文化和理念那是十分的認同,基層老百姓對蘇聯也沒有明顯的反感情緒。

最好的證明就是接下來的蘇聯衛國戰爭。

1941年6月,蘇聯在未通知中華民國的情況下,指示社會主義兄弟——“圖瓦人民共和國”參加蘇聯衛國戰。

此時,大批被成功“洗腦”的圖瓦青年踴躍參軍,表現堅定勇猛,湧現出一大批戰鬥英雄。

1944年8月,“圖瓦人民共和國”通過宣言,請求蘇聯接納唐努烏梁海,同年10月,蘇聯最高蘇埃決定接受其“請求”。改名為“圖瓦蘇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隸屬於俄羅斯蘇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注意——不是俄羅斯聯邦與哈薩克斯坦的這種兄弟關係的“加盟”共和國;而是像俄羅斯聯邦與車臣的這種“父子”關係,即,所謂的“自治共和國”,類似一個屬於俄羅斯的高度自治的民族自治區,並非一個正式的主權國家)。

至此,唐努烏梁海正式成為蘇聯領土。

1948年5月,中華民國駐蘇聯大使傅秉常照會蘇聯外交部,聲明“唐努烏梁海是永遠屬於中國的神聖的領土”。當然都是磨嘴皮子,啥都沒影響。

從此,圖瓦人民開始在紅旗下共建“蘇維埃社會主義”,對蘇聯的國家認同感愈發增強。比如現任俄羅斯聯邦國防部長——紹伊古·謝爾蓋·庫日戈達維奇大將,就是俄羅斯化的圖瓦人(典型的圖瓦官二代,父親曾是圖瓦共和國政府委員會的第一副主席;母親是圖瓦共和國的功勳農業勞動者,圖瓦共和國農業部領導)。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由於蘇聯時期,圖瓦被歸屬於俄羅斯聯邦名下,所以就隨了俄羅斯。

之後,咱們這邊就開始亢奮了,看著連“吃飽飯”都成問題,被車臣獨立搞得焦頭爛額的俄羅斯聯邦,琢磨著趁亂局向頹敗的毛熊討回一些“故土”。

然後就是開始我在電視上看到的一幕了。

除了咱們對結果不滿意,實際上,葉利欽在國內也被很多俄羅斯人指為“賣國賊”,他們還認為中國方面在趁火打劫,佔了俄羅斯的大便宜呢。

其實,就算是毛熊倒下,或者良心發現,唐努烏梁海迴歸了咱們這邊,對中國來說也是一塊飛地,管理難度很大,所以這個地方不是中國領土主張的重點。

而且,外蒙古都已經無法挽回了,別說更遠的土地了。

加之,從現在圖瓦人的具體情況來看,圖瓦人的生活習俗、相貌體質和蒙古人基本一樣,跟咱們中國主體民族,中文,歷史文化都有一定的距離,對中國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好感”,人家也不認你,咱們也不用太“自作多情”。

不過,對丟失領土看的最開的,還得是聯邦德國,連千年故土,東普魯士的首都——格尼斯堡都變成了蘇聯的加里寧格勒,也沒見怎麼捶手痛心的叫喚。當然,這個沒可比性,德國的遭遇,那是自己造出來的。

此外,就是毛熊的行事風格,吃掉的怎麼會輕易吐出來呢?看看日俄爭議的北方四島,半個多世紀的功夫,除了幾座孤零零的墳頭,那是一點日本遺風都看不到了......

本人文章一律原創,拒絕他人抄襲、任意轉載,如遇到類似“白鹿野史”、“堅持不懈創作的人”這種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訴到底!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圖瓦古稱為唐努烏梁海,只算作俄羅斯一個地區,而並非一個國家,他在清朝時已明顯標註為中國西北邊陲,而且順著薩彥嶺成塔狀弧形分佈,受烏里雅蘇臺節制,也屬於外蒙古一份子,直接與俄羅斯接壤,就這樣的地理天然優勢這也讓俄羅斯有機可乘,成為分割蒙古的前沿。

時至今日,唐努烏梁海名字已成為歷史,今天所見的就是圖瓦共和國,隸屬俄羅斯遠東一個地區。

在歐式俄羅斯習俗席捲下,圖瓦人仍保持著蒙古人特有的習慣,不忘初衷,他們的生活方式沒有改變,信仰仍是薩滿和藏傳喇嘛教,而且有祭山、祭天、祭湖、祭樹、祭火、祭敖包等宗教活動。他們也保持舊俗,經常愛做體育運動就是賽馬和射箭,無論如何他們看起來總和元代至今的蒙古人混為一體,分不了彼此,成吉思汗在他們心中也烙有很深的印跡。

但如果追溯歷史淵源,那話題可就多了,因為在這個時候蒙古高原與西伯利亞高原衝撞的邊界,曾出現了不少古老民族,他們一直守護在遊牧民族的北部邊緣地帶,似乎延伸到廣袤的西伯利亞北部海岸線北冰洋,所以這裡屬於高緯度極寒帶不假,受氣候影響,由於遊牧民族最北邊的有限延伸,薩彥嶺自然成了他們的北部邊陲,不論的匈奴,柔然,突厥也包括蒙古亦是如此。他們將重心並沒有放在西伯利亞中部,恰恰卻放在以南富庶的農耕文明中原地帶,這也就有萬里長城為什麼會出現,像秦,漢,隋,唐,明一直都在時刻提防遊牧民族的崛起。相比圖瓦人卻比較接近的是西伯利亞當地土著,堪察加半島的楚科奇人和科里亞克人,居住在亞洲東部南北相等的中部內陸地區。

他們也有自己的歷史,像這塊地方曾出現丁零(漢),堅昆,契骨,結骨(唐),黠戛斯(遼),乞兒吉斯(元),除遼以外都曾隸屬於漠北王朝。但唯以中原為代表的唐朝在此地設置堅昆都督府,元朝時增加對其地區的管轄,與內地加深了聯繫,設立益蘭州等處斷事官。以益蘭州為中心,它曾是與忽必烈爭鬥的其弟阿里不哥隱匿之地,曾屬於拖雷遺孀唆魯禾貼尼分地,為別吉大營盤轄地。所以對於元朝而言戰略位置相當重要,是扼住西道諸王察合臺系和窩闊臺系東進主要要隘之一,蒙哥子昔裡吉就曾以此地策劃反元的叛亂,割斷了元朝與金帳汗國的聯繫。所以西北防務對於元朝而言就卡在西伯利亞中部地區,它是元朝遙控西伯利亞主要根據地,一直延續到明清,被瓦剌和清朝示為戰略要地,所以就有清朝為什麼到後來一直對其地有效的管轄,按漠北漠南制度設立唐努烏梁海盟旗,一直到1727年中俄《布連斯奇條約》劃界也極力將其納入版圖,作為大清西北邊陲。熬過屈辱的近代,一直維持辛亥革命爆發,沙俄策反外蒙獨立,唐努烏梁海也被捲入進去,直到後來北洋軍閥時期仍不忘收復該地區。

至今在俄羅斯圖瓦地區有一棟著名遺址博爾巴任,曾是回鶻時期置在湖中的有唐朝建築風格的宮殿群遺址,其中還有明顯的中原傳統中軸線,可見當時唐朝文化影響回鶻有多深!











龍文說史


大多數中國人提起圖瓦就有一種別樣的心情,因為她曾經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後來被蘇聯巧取豪奪給搞走了,還改名換姓成了蘇聯的孩子,永遠離開了母親的懷抱,任何一個華夏兒女提到圖瓦都會想起唐努烏梁海,想起那段心酸的往事來。

往事不堪回首,我們還是說說現在的圖瓦。

圖瓦共和國現在是俄羅斯一部分,是俄聯邦內的一個共和國,它也是俄羅斯聯邦主體的成員之一。不過它的行政級別低於車臣和達吉斯坦,現在它屬於西伯利亞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隸屬於俄羅斯西伯利亞聯邦管區。

圖瓦過去是唐努烏梁海的一部分,它的北面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唐努烏梁山,南邊是叫人耳熟能詳的薩彥嶺。葉尼塞河水從這裡淙淙流過。圖瓦共和國的總面積170,427 平方公里。圖瓦的西邊鄰居是阿爾泰共和國,西北部跟哈卡斯共和國接壤,北部則跟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相鄰,東北部是和伊爾庫茨克州。它的南部和東部鄰居我們更不陌生,就是歷史上也曾屬於我們的外蒙古。

圖瓦人說兩種語言,主要語言是圖瓦語,其次是俄語,兩種語言都是圖瓦共和國的官方語言,圖瓦的人口還不到32萬,僅僅是我國普通縣城的一半,克孜勒是它政府所在地。

圖瓦歷史上是唐努烏梁海的一部分,而唐努烏梁海曾是中國領土。

早在唐朝以前,唐努烏梁海地區就是我國的少數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後來成為突厥的家園,他們世代在這裡放牧、生活。到了七世紀中葉,唐努烏梁海正式成為中國合法政府的管轄區域,唐朝政府正式在這裡行使管轄權。設立堅昆都督府,任命了行政官員。

後來我國的少數民族部落在唐朝政府的允許下建立了一個統一的、自治性質的回紇汗國,他們屬於唐朝政府管轄,向朝廷進貢稱臣。

到了13世紀,圖瓦成為元朝行政區域的一部分,中央政府任命官員對這裡進行管理,這裡出現了繁榮景象,有不少人湧向圖瓦遊牧耕作,這裡開始成為多民族聚居區。

元朝到明清的幾個世紀,圖瓦始終在中國政府的管轄之下。1727年,清朝和沙皇俄國以條約的方式再次確定了唐努烏梁海地區的歸屬,沙俄在條約中承認上述地區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

1911年中國爆發了辛亥革命,滿清皇帝退位,中國軍閥混戰,局勢動盪。外蒙古在多種勢力的操縱下萌發了獨立的念頭,唐努烏梁海也受到外部勢力的影響,有人鼓動獨立。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匪徒挑起當地人和內地人的矛盾,不間斷地開始洗劫驅內地商人,併發生了駭人聽聞的暴力事件,內地商人和居民紛紛被驅逐。

貪得無厭的沙俄帝國在俄羅斯匪徒的要求下策動圖瓦在內的唐努烏梁海獨立,沙俄悍然出兵佔領了該地區,圖瓦就此淪陷,成為是俄羅斯帝國的一個所謂的"保護國"。

1914年6月,沙俄正式開始向唐努烏梁海地區派遣行政官員,進行實際管理,而圖瓦地區的當地人部落首領們被脅迫,成了沙俄的傀儡。俄軍佔領下的唐努烏梁海地區儼然成了俄羅斯的後花園。

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唐努烏梁海人民歡欣鼓舞,他們希望蘇俄軍隊能主持公道讓他們迴歸中國或者自己獨立,讓當地人民決定自己的命運。

蘇俄軍隊一開始對他們非常客氣,還說蘇聯無意干涉當地人民的自由,尊重他們的選擇權,還答應說要幫助他們獨立。但當地人很快就發現,蘇俄軍隊是騙人的,他們一邊高喊要保護當地人的利益,一邊加強對這裡的控制,對沙俄帝國在這裡進行的一切倒行逆施表示支持,承認那些不法之徒獲得的非法收入和"財產權"。

他們終於明白,蘇俄軍隊跟沙俄帝國是一路貨色,都是衝著他們的土地而來。他們不甘心被蘇聯人統治,他們覺得只有在祖國懷抱裡更安全,所以當地人通過各種渠道請求政府出兵保護他們。

在此情況下,北洋政府終於下決心要拯救同胞於水火。1918年,北洋政府派兵出兵唐努烏梁海,驅逐了盤踞在那裡的匪徒,當地人民拍手稱快,唐努烏梁海重新回到祖國懷抱。

1921年夏天蘇俄軍隊出兵唐努烏梁海,這裡又被蘇聯控制。幾個月後,蘇聯迫不及待策動該地區獨立。就像南奧塞梯那樣,在蘇聯的刺刀下建立的傀儡政府宣佈唐努烏梁海地區獨立。


1924年,蘇聯斯大林政府宣佈承認所謂的"唐努圖瓦共和國"。並與其建立"外交關係",簽訂了友好條約。可是地球人都知道所謂的共和國不過是斯大林的附庸,遲早會成為蘇聯的領土。

幾年後蘇俄果然露出猙獰面目,對圖瓦張開血盆大口。

1932年蘇聯出兵推翻了不聽話的傀儡丹都克喇嘛,並從肉體上消滅。同時,對爭取自由的圖瓦人民開始大屠殺,有四分之一的當地人死於大清洗,對當地進行殘酷的法西斯統治,沒收他們的財產、剝奪他們信仰宗教的自由,他們的人身權利也處處受到侵犯,猶如進入人間地獄。

二戰後期的1948年,在各種勢力的交易中,斯大林不顧我國國民政府的反對,將唐努烏梁海地區併入蘇聯,中國失去了該地區的主權。1961年圖瓦由自治州升格為升格為圖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圖瓦在蘇聯解體後屬於俄羅斯聯邦,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


歷來現實


準確的說,圖瓦的全稱為圖瓦共和國,是俄羅斯聯邦的一個加盟共和國。

不過其實它和我國也有著非常深厚的歷史淵源。在古代,圖瓦是一個民族,是我國最北方的一個遊牧民族,圖瓦族人主要以狩獵為生,圖瓦人使用的語言源自古代的突厥話,不過這種語言目前在我國已經是“稀缺資源”了,使用的人非常少,甚至快要失傳了。


而且,圖瓦這個民族普遍信奉佛教。 可能很多人從圖瓦的地理位置上看覺得圖瓦人和哈薩克族和蒙古族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實際上也確實如此。

首先我們說一說蒙古族,早在宋代的時候,蒙古就已經產生了了一種民族認同感,形成了民族共同體的概念,事實上蒙古族根本不以血緣關係來劃分民族,不過刨根溯源的話,圖瓦就是之前蒙古的一支。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哈薩克族,從基因上來看,哈薩克族和蒙古有一定的關係,但是,僅僅是基因上的聯繫,根本不可能代表一個共同的民族。


對於圖瓦人來說他們一直都以為自己延續了蒙古人的意志,這種意識是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歷史變遷形成的。

但是,從蒙古這個民族來看,蒙古族雖然有民族包容,但是對於圖瓦族這樣的分裂出去的民族,他們也普遍持不認同的態度。

從圖瓦共和國目前的人口類型來看,圖瓦共和國的總人口僅僅三十多萬,國內的人口主要以圖瓦族人和俄羅斯人為主,圖瓦族人和俄羅斯人佔了這三十多萬人口中的98%,而俄羅斯人不到15%,近幾年來看,圖瓦族人的人口增長率非常高,已經成了整個俄羅斯國內人口增長最快的地方之一。


之前說到了圖瓦族人在歷史上主要以狩獵為生,但是自從上個世紀中期開始,圖瓦族人就改變了這種生存方式,變成了以集體農耕為主的經濟活動,這也可以稱之為圖瓦人的一大改革吧。

在圖瓦共和國境內,因為植被主要以草原和林地為主,而且歷史上他們受到蒙古的影響非常大,圖瓦人的傳統居處有毛氈圓頂帳篷。

根據我國的歷史研究表明,圖瓦人的祖先來自於一支成吉思汗麾下的軍隊,在成吉思汗西征的時候,途中攜帶老弱病殘是非常麻煩的,所以成吉思汗就命令這些人在這裡建立了家園,並且命令他們在這裡生存下去,時間長了也就形成了圖瓦族。


之前有圖瓦人說他們的祖先是五百多年前從西伯利亞遷過來的,這一說法根本不存在,沒有一點歷史依據。

上面有說到了圖瓦族普遍信奉佛教,特別是薩滿佛教,對圖瓦族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即便是現在圖瓦族人依舊信奉薩滿佛教。

而且圖瓦族還保留了很多宗教習俗,祭天、祭湖、祭山、祭魚、祭火等等經常出現。而圖瓦族的“敖巴節”是每年全國最大的一次節日,就相當於我國的春節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