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北爱尔兰为什么要脱离爱尔兰加入英国?

只吃一大碗啊


同在一个岛,北爱尔兰为何一定要脱离爱尔兰,加入隔海相望的英国

袁载誉,一个努力做好历史书记官的男人

当我们将眼睛瞅准欧洲大陆之时,很难不被英国和爱尔兰的版图结构“惊讶”到。爱尔兰是个独立国家,英国却也有一个叫“北爱尔兰”的“爱尔兰”。且这个“北爱尔兰”跟爱尔兰完全接壤,与英国反而是隔海相望,稍微眼神不注意,还以为“北爱尔兰”是爱尔兰的。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把时间扭转到1169年。

12世纪中期的英国国王叫亨利二世,统治的版图除了今天的英格兰、苏格兰,还在今法国拥有大块封地,最远处可达比利牛斯山脉,是一个横跨英吉利海峡的帝国。然而亨利二世并不满足于此,他想征服西面的爱尔兰岛,继续扩张自己的版图。

而此时爱尔兰岛并未出现统一的政权,是数个领主相互割据的状态。1169年一个叫迪亚拉米特的爱尔兰落魄领土向英国求救,以效忠英国国王为代价,获得了一支武装,而这支武装即为第一批登上爱尔兰的英国军队,不完全统计有30名骑士、60名侍从或平民重骑兵与360名配有乘马的弓弩手。

由于是利用它地之人回到爱尔兰打架,爱尔兰本地领土以“迪亚拉米特”出卖爱尔兰为理由,迅速抱团在了一起,誓要将“英国佬”赶回去。但是遗憾的是,在争夺港口城市都柏林的战役中,爱尔兰反击军一败涂地,爱尔兰各地的领主见状,不得不迅速高举白旗向英国国王臣服。

1541年英王亨利八世为了加强管理,改变原本各个领土分别效忠英王的状态,把爱尔兰这个地区,整体合并成为了一个“行政区”爱尔兰王国,自己在次年就任爱尔兰国王,英国一手缔造了“爱尔兰”是个国家的概念,否则爱尔兰依旧只是一个地理名词。

也就是同期,英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爱尔兰北部的阿尔斯特省,因为直接“接壤”英国本土,成为了英格兰人、苏格兰人的聚集区,由于此时英国全境已经信新教,跟爱尔兰地区主流的天主教有着较大差异,阿尔斯特省地区长期处于对峙状态,是英国统治者和爱尔兰本地人最直接的矛盾冲突区。

1845年爱尔兰马铃薯歉收,爆发“大饥荒”。作为中央政府的英国,此时却选择了袖手旁观,甚至有些英国人,依靠英国从美国进口马铃薯的口子,在爱尔兰大发“灾难财”,间接促使爱尔兰减员四分之一。

爱尔兰人原本就不服英国人的气愤,至此彻底爆发,反对英国统治的呼声越来越高,到处都是攻击英国驻军、官员的游击士兵,爱尔兰一时间变得兵荒马乱。1918年,本是选举出来到英国下议院任职的爱尔兰籍议员,突然反水。他们不但不去英国,还自己组建了“爱尔兰议会”,向全世界宣布,要成立一个独立的爱尔兰。

而随着爱尔兰议会的成立,爱尔兰独立被提上日了程。但是爱尔兰土地上的人,并不是全部都愿意,脱离英国。那些本就是来自英格兰、苏格兰的移民,纷纷组建力量,保证自己脚下的土地留在英国。

1921年,在英国军队实在压制不住爱尔兰独立之后,英国和爱尔兰签署了“分手协议”,根据协议要求,阿尔斯特省中的北方6郡,组建成“北爱尔兰”,并自己公投,决定是否回到英国。而结果是没有争议的,“北爱尔兰”最后决定拒绝独立,依旧是英国的“爱尔兰”。

而不可回避的是“北爱尔兰”居民中,依旧有不少非移民的爱尔兰人。他们虽因人数比不过移民,决策不了爱尔兰出留,但是反对爱尔兰不独立的心从未停止,游行示威从未断过,也正因如此,“北爱尔兰”今天依旧是为英国秩序最混乱的地方。


袁载誉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四个单元构成,其中的英格兰、苏格兰与威尔士的地位都是“邦”,而最晚加入联合王国的北爱尔兰,是唯一以“地区”加入的成员。

当初爱尔兰自由邦选择脱离英国的时候,其东北六郡也就是如今的北爱尔兰却予以拒绝,选择留在英国内部。北爱之所以做出如此决定,主要还是因为英国数百年对当地的移民,已经极大改变了北爱的族群与宗教文化结构。


爱尔兰岛是欧洲第三大岛,这座气候温和植被茂盛的大岛,早在公元前7000年前后就出现了早期居民。12世纪开始,英格兰国君亨利二世率军攻入爱尔兰,此后数百年英格兰对爱尔兰用兵不断。直到1801年爱尔兰正式与不列颠王国合为一体。爱尔兰岛,也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块海外领地。

来自苏格兰的詹姆斯一世成为不列颠王国的君主以后,开始扩大对爱尔兰的殖民。大量来自于苏格兰与英格兰的人口,移居到爱尔兰东北部的阿尔斯特省。而这些以新教徒为主的新移民,历经数百年最终将阿尔斯特省的人口结构彻底改变。


从族裔角度来说,爱尔兰属于凯尔特人后裔,信奉天主教为主;而北爱尔兰人口主要以英格兰后裔以及新教徒为主,双方之间的文化差异非常巨大。同时,由于英国的有意为之,北爱尔兰人口中虽然也有很多爱尔兰人,可大多都已经不会爱尔兰传统语言盖尔语。与爱尔兰相比,北爱无论是语言、宗教还是人口结构上都更加亲近英国,而非爱尔兰。

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尔兰取得了更多的权利,而爱尔兰脱离英国在当时看来也已经成为了迟早的事情。随着英国对于天主教禁锢的取消,爱尔兰的天主教族群与新教族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爱尔兰岛的新教徒们,非常害怕将来生活在一个天主教徒拥有压倒性优势、受到罗马教廷支配的国度之中。


20世纪初期尤其是一战结束以后,爱尔兰岛的新教徒等纷纷聚集到阿尔斯特省地区,要求留在英国内部。当时的爱尔兰为了尽早脱离英国,最终同意爱尔兰岛南北分治。南方的爱尔兰自由邦脱离英国,而阿尔斯特省九郡中,以新教徒为主的六郡组成“北爱尔兰”加入英国,其余三郡归入新生的爱尔兰。

不过长久以来,北爱尔兰问题都是英国最头疼的问题之一,虽说当地以新教徒为主,可天主教徒与希望加入爱尔兰的群体并非没有。从爱尔兰南北相离以来,双方之间的冲突就没有停止过,甚至著名的英国王族成员路易斯·蒙巴顿勋爵也在此遇刺。不过,吃进嘴里的肉断然没有吐出的道理,多年来英国也从不肯放弃对于北爱尔兰的所有。


澹奕


爱尔兰的分裂实际上宗教和政治矛盾的综合体,别看爱尔兰面积不大,但其内部斗争的复杂程度完全不亚于印度和巴基斯坦。

笔者简要说明一下爱尔兰问题的由来,估计大家就能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从16世纪开始,英国就开始入侵爱尔兰,并不断强化对爱尔兰的控制。

爱尔兰人也进行了积极的抵抗,期间,制造了大量的流血冲突,其残酷和惨烈程度大致和《勇敢的心》所描绘的苏格兰人反抗英国统治差不多。

(▲《勇敢的心》电影剧照)

但怎奈英国强大,最后还是控制了整个爱尔兰岛,17世纪开始,英国开始对爱尔兰北部地区进行大规模移民,大量的苏格兰人和英格兰人迁居于此。

新移民大多信奉新教,而北爱尔兰原住民大多信奉天主教,两种宗教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并最终以新教(新移民)的胜利而告终。

接着,英国通过了新的法律,确定由新教徒来统治整个爱尔兰岛。

19世纪初,英国直接将爱尔兰并入了自己的领土,但与此同时也激发了当地的独立运动。

占统治地位的新教徒担心,由于自己是爱尔兰的少数群体,一旦爱尔兰独立或自治,会严重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他们形成了一个“联合派”,主张爱尔兰继续留在大不列颠联合王国内。

(▲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市)

再过一个世纪,爱尔兰的独立运动越来越强大,新教徒意识到仅靠政治施压已经无法阻止爱尔兰人寻求独立了,于是北爱而兰的新教徒组建了一支以阿尔斯特省的名字命名的志愿军,而天主教徒呢,则针锋相对,也组建了自己的志愿军——爱尔兰志愿军。

一战结束的那一年,爱尔兰举行选举,主张独立政党新芬党赢得了选举,但是在北爱尔兰地区,由于新教徒占有优势,所以新芬党在地区选举中都失败了。由此,爱尔兰开始陷入地区分裂(原来是政治和宗教分裂)。

英国政府顺势颁布了《爱尔兰仲裁法》,将爱尔兰分解成北爱尔兰和南爱尔兰(留下半个爱尔兰总比整个爱尔兰独立好)。

1921年,爱尔兰通过独立战争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但还是英联邦成员,叫做爱尔兰自由邦),但是根据和英国达成的《英爱条约》,北爱尔兰可以在一个月之内自主决定其归属。

(▲参加爱尔兰独立战争的蒂珀雷里志愿军第3旅)

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联合派占主导地位的北爱尔兰最终退出了爱尔兰自由邦,继续留在英联合王国内。

以上,就是北爱尔兰从爱尔兰分离出去并最终加入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过程,到此,算是已经回答完题主的问题了。

但是需要补充说明一点的是,尽管北爱尔兰主张留在联合王国内,但其中有一个地位举足轻重的少数派却主张加入独立后的爱尔兰共和国,这个派别被称作民族派,在20世纪后半期,民族派和联合派进行了残酷的武装斗争,甚至越来越趋向于恐怖主义化,这就是世人皆知的北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了,不过这个话题和题主的问题无关,就不展开来讲了。

(▲北爱尔兰独立运动期间,对立双方都开展了大量暗杀行动,图为控诉亲英派暗杀行动的纪念壁画)

↓欢迎读者点击评论,和人间戏共同探讨世界热点问题。↓


人间戏


标题有错误:

略知世界史的人都知道:

原爱尔兰区域是不分北爱尔兰和南爱厼兰的,只是在1千年前左右,当时英国统治者享利二世,通过武力占领了爱尔兰地区,并对其原住居民凯尔特人进行野蛮统治,直到1百年前左右,南部爱尔兰地区脱离了英国殖民统治独立建国,首都 都柏林。是一个议会制共和国,是欧盟主要成员国和缔约国之一。

二战以后,北爱尔兰地区曾经有过几次独立运动,但在英帝国主义的武力干预和经济诱惑下,都以失败告终。

如果小英国这次脱欧成功的话,南、北爱尔兰的民族统一也将为时不远了。


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生活


时下,我们经常能听到北爱尔兰天天喊着要脱离英国,闹独立。那么,北爱尔兰人民为啥要脱离英国?一场大饥荒,让国民伤心了!

英国的是简称,全程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本土包括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此外,还拥有十四个海外领地。

我们看上面的地图,在英国周围,仅有爱尔兰是一个独立国家,而其北部的北爱尔兰属于英国本土属地。成天喊着要脱离英国的就是北爱尔兰。

其实,北爱尔兰喊着要脱离英国,也是有原因的。

英属北爱尔兰与爱尔兰王国地处一个岛上,在很多年以前,人们都在一起生活,民俗民风也都一样。

根据资料记载,公元前6世纪,凯尔特人陆续从中欧入侵爱尔兰,逐渐形成统一的文字和语言,建立起至少五个小王国,成为现代爱尔兰人的祖先,但未能形成统一国家。 后来,正是罗马人征服了英伦三岛----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

刚开始,三岛上的居民共融共生,相处和谐。但是,在罗马后期,因为宗教信仰问题,爱尔兰与英格兰、苏格拉分成了两个阵营。

十六世纪之前,基督教会在欧洲一统天下,但是十六世纪发生惊天动地的宗教改革完全改变了欧洲,基督教世界一分为:一方是原来的罗马天主教,也称为旧教,另一方是新出现的抗议教派,也称为新教,多数人习惯称基督教。新教和旧教成为死敌。新教教徒起来反抗罗马教廷,主要是不满罗马教会一手遮天,宗教世俗权力在握,腐败堕落,背离了基督悲天悯人拯救世界的主旨。英国大部分地区改宗成新教的一派,而爱尔兰人仍然坚持信仰罗马天主教。

此后,英国新教教徒和爱尔兰天主教徒之间出现了难解难分的历史纠葛,直到现在。当然,爱尔兰和英国交恶,这只是刚刚开始。

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很多国家走向独立。大航海时代开始后,英国快速开展殖民地运动,海外圈地无数,经济十分发达。但是,爱尔兰人们却没有这样的眼光,于是就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更主要的是,英国把爱尔兰看成了英国的本土,这种局面坚持了几百年。

但是,因为宗教矛盾,英国人从骨子里是看不起爱尔兰人们的。那个时候,很多英国人占据了爱尔兰大片土地,然后租给爱尔兰人。这些英国人不在爱尔兰居住,却要收取当地人们的租税,让爱尔兰人们非常不爽。

更为不爽的是,爱尔兰人们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大饥荒,而英国救援不力。

中国已经将马铃薯列为了粮食,而在很多年前,爱尔兰人们就是以实用马铃薯为主。但是,在1845年至1850年间,因为一种名字叫做晚疫病菌的卵菌,造成了马铃薯腐烂,继而失收。

马铃薯绝产,相当于爱尔兰人们没有了粮食,所以很多人死于饥荒。根据史料记载,在这5年的时间内,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人口锐减了将近四分之一。这个数目除了饿死,病死者,也包括了约一百万因饥荒而移居海外的爱尔兰人。

自然灾害,我们不可以避免,但是爱尔兰人们憎恨英国的救援态度。因为那时候,爱尔兰已经属于英国统治,当人们遇到饥饿灾荒的时候,都希望英国能够伸出援手。但是,结果很让人们失望。

因为宗教信仰不同,英国高层认为爱尔兰人们之所以发生饥荒,是不信仰新教的结果,是在遭受报应,很多人认为应该教训下爱尔兰人们。

所以,面对爱尔兰的史无前例的大饥荒却无动于衷,英国任灾情蔓延和爱尔兰人民抛尸遍野。后来,灾情危重,当第一艘运粮船达到爱尔兰时,运送的救灾玉米却无法食用,腐烂发霉。为啥呢?因为申请的程序十分复杂,时间太慢。

此外,英国政府对自发的出于人道主义的救助也横加阻拦。据土耳其《今日时报》报道,当时的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默西德宣布他将向爱尔兰饥民捐资1万英镑。不过,维多利亚女王要求苏丹捐资1000英镑即可,因为女王本人不过捐资2000英镑。

这场饥荒让许多爱尔兰人对英国产生不满,爱尔兰独立运动开始。 1921年12月6日,英被迫允许爱尔兰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北部6郡仍属英国。

英国人的妥协,让爱尔兰人们看到了希望。1949年4月,爱尔兰宣布成立共和国,自动退出了英联邦。1949年4月18日,英承认爱独立,但北部6郡仍属英国。

北部6郡就是今天的北爱尔兰。虽然北爱尔兰属于英国管辖,但是与爱尔兰国民同宗同源,所以期盼离开英国回归爱尔兰的呼声也就越来越高,喊着脱离英国。


爱历史的三井寿


这就是清洗移民的作用,英国占领某地后,重要的事就是杀死或赶走当地人,再移民过来本国人,改变人口比例,比如在美国、加拿大要屠杀印第安人,移过白人,否则不能建立白人统治。英国前殖民地独立后比较好的国家不多,能成为发达国家的都是实行过种族灭绝完成了换种的国家,比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其余未换种还能是发达国家的只有一个新加坡,特例没有代表性。在爱尔兰也一样,经过大屠杀和饥荒后爱尔兰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二,地就空了下来,大批英国人移民到北爱尔兰,所以北爱尔兰基本上是一个英国人地区了,当然不想和爱尔兰成为一个国家,北爱全民公决的话不可能加入爱尔兰,大屠杀就是文明的标志,塞尔维亚因为不屠杀阿尔巴尼亚人,所以科索沃要独立。如果把把他们杀光就没这事了。


海中岩haha


应该说北爱为什么不跟随爰尔兰脱离英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