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李世民曾經想改立李恪為太子,為什麼又放棄了,是不能還是不想?

隨豫而安2020


公元642年,太子李承乾被唐太宗廢黜,發配黔州。而繼其太子之位的是他的同母弟李治,也就是後來的唐高宗。

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其實李世民還有個文武雙全的兒子——李恪,而李世民也曾經想要改立李恪為太子,但終究還是放棄了,並沒有這樣做,那麼是為什麼呢?

是他不想還是不能?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不是李世民不想立李恪為太子,而他根本不能立李恪為太子。

第一,嫡庶尊卑有別。

眾所周知,李恪是妃妾所生,是庶出,而且也不是長子,真可謂是非嫡非長了,所以論嫡論長都輪不到他。要知道嫡庶有別的觀念在封建社會可謂是根深蒂固,向來是主張立嫡不立賢。所以在長孫皇后生有眾多嫡子的情況下,庶出的李恪根本就不能被立為太子。

對於當時的唐朝來說,這不僅僅是嫡庶觀念的問題,更是一個為了國家長治久安的政治問題。李治背後的支持者不僅僅是長孫皇后,還有長孫皇后背後所代表的門閥勢力,比如凌煙閣第一功臣長孫無忌。唐太宗必須要考慮他們的影響力,否則即使讓李恪坐上皇位,那也僅僅只是徒勞。

第二,李世民為了保全自己的骨肉,避免兒子們自相殘殺。

我們都知道李恪確實是很優秀,也是李世民眾多兒子中最像他的人,果斷狠辣,然而也就是這點像讓他與皇位無緣,讓李世民徹底斷了立他為太子的想法。

別忘了李世民是怎麼坐上皇位的?那可是經過了玄武門之變,弒兄殺弟,逼父逼君而得來的。因此,他深深明白皇位的誘惑力有多麼大,親情在權利面前有多麼卑微,所以,身為父親的他,當然不希望兄弟相殘的戲碼發生在他的兒子們身上。

而李恪雖然優秀卻過於狠辣剛斷,生性涼薄,假使他真當上了太子,在李世民百年後登基為帝,那麼他會怎麼對待那些對他皇位有威脅的兄弟們呢?

這一點可想而知,而李世民也深知,一旦李恪上位以他的心狠手辣,那麼李世民的其他兒子必定都不會有好結局。

所以,李世民絕對不會立李恪為太子的。父母愛子之深,則為之計之遠,李恪不立也不能立,這正是李世民身為父親的一片舐犢之情。

第三,李恪身上有著前朝血脈。

大家都知道,李唐天下是從楊家手裡奪過來的,這種奪朝之恨不共戴天,所以,李楊兩家本就有著莫大的仇恨。前朝的餘孽向來是為當朝所不能容的,而李恪的母親恰恰是前朝公主,而他李恪就是前朝亡國之君隋煬帝的親外孫。

有這層關係在,試想唐太宗李世民又怎麼可能會把皇位傳給李恪,立他為太子?

而那些反叛隋朝擁護李唐的大臣又怎麼會同意李世民立一個前朝之子。所以李恪生來就不可能有繼位的可能,這從他的名字李恪的“恪”字就可以看出來,李恪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就與李家皇位無緣了,李世民和朝廷大臣們都希望這位流著隋朝血脈的皇子能恪守本分,安心做個皇子,不要非分妄想得到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特別是皇帝的寶座。

所以,即使李恪多麼優秀,多麼努力,李世民還是不能選擇流著楊氏血脈的李恪。

總觀以上原因可知,李世民不能立李恪為太子,所以他才會放棄立其為太子的想法。

當然,說這麼多,似乎好像李恪就比李治更適合當皇帝一樣。不得不說,對於唐高宗李治,許多人都帶有偏見,畢竟她的老婆搶了他的天下。

但事實上,李治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皇帝,大唐王朝也在其治下一度走向鼎盛,比如那不可一世的高句麗,就是他的時代滅掉的。所以,我們不排除唐太宗是因為能力選擇了李治。


白話歷史君


李世民作為唐王朝主要的建立者,通過玄武門之變殺死親哥哥逼自己父親退位。在位期間,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的貞觀之治,同時針對繼承人多次進行調整,並最終確定李治為皇太子。對於他的第三個兒子李恪,他確實有立為儲君的想法,但基於多方面考慮,他不得不放棄李恪。

首先,李恪的出身讓李世民不敢立其為太子。李恪的母親只是李世民的妃子地位不如李治等人,且他的母親本是隋煬帝之女,在身份上不太會被眾臣認可為皇太子。廢嫡立庶自古不被接受,李世民也需要考慮這樣造成的影響,且作為前朝皇室後裔支持率並不高。

其次,李世民面對所謂關隴集團的壓力。李唐能夠取得天下及李世民實現奪位計劃離開支持的關隴集團,換而言之,他就是關隴集團的代言人,以長孫無忌為代表的關隴勢力自然不希望前隋皇室後裔成為儲君威脅自己的位置。而李承乾、李泰、李治皆是長孫無忌的親外甥,長孫皇后的兒子,舅舅自然希望自己的外甥成為儲君,自己和家族乃至整個利益集團依然在唐朝佔有話語權。李世民面對這方面的壓力,不得不放棄李恪。

第三,李治雖然軟弱但是不能可能做出格的事情。李世民殺兄逼父無論怎麼洗白也是洗不乾淨,他也很忌憚自己的兒子對自己的威脅,李恪很有才幹,也免不了和朝廷重臣結黨營私。作為帝王的李世民是非常害怕儲君勢力做大的,在經歷李承乾和李泰這對兄弟因為儲君引發的風波,李世民更希望相對溫和的李治成為繼承人,更有利於平穩過渡。

綜上,李世民曾經考慮過李恪,但因李恪前隋外孫的特殊身份,加上其不是長孫皇后的兒子,存在廢嫡立庶的情況,長孫無忌等老臣的反對加上李世民已經厭倦了立式宮廷政變,故放棄李恪作為自己的繼承人。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批評指正。


舍我談老師


是不能

李恪是最像李世民的皇子,當初廢除李承乾後李世民就想立李恪為太子,為此他特意徵詢了長孫無忌的意見,沒想到長孫無忌當面就給李世民駁了回去,自此以後李世民再沒有提過,李恪當太子的事就此作罷。

李世民不能立李恪為太子的主要原因還是與隋煬帝有關係,因為李恪是隋煬帝的外孫,當初隋朝是怎麼滅亡的,是李世民的老子李淵在關隴集團的支持下推翻的,如果李恪為太子,他肯定不能獲得勳舊的支持,長孫無忌的反駁就是證據。

唐朝初年,由於李世民對功臣集團沒有進行清洗,這些人在朝廷上有很大權力,這些人都是跟李世民打江山的,如果讓有隋煬帝血統的李恪登基那這些人肯定擔心萬一李恪報復,後果將不堪設想,李世民徵詢長孫無忌意見的原因就是希望作為功臣集團首領的他能扶保李恪,可以擔當李恪與功臣集團的緩和劑避免產生誤會,沒想到長孫無忌想都沒想直接給頂了回去,李世民多麼聰敏,他知道不能強來,否則隋朝二世而亡,他的唐朝說不定也就是三世而亡了。

但是這個事情讓李世民有兩個沒想到,一是因為這個事情長孫無忌對李恪非常忌憚,在李世民死後就把李恪給殺了;二是他的繼承人李治把大唐江山給整沒了。





滄海一粟7528


李世民的兒子之中,最傑出的只有四個兒子,分別是長子李承乾、三子李恪、四子李泰、九子李治,其中只有三子李恪為楊妃所出,其餘三子皆為正宮長孫皇后所生。

本來李世民是想推行嫡長子繼承製的,但是長子李承乾成年之後,在一些事情上與李世民有了分歧,李世民是個權力慾非常強的君主,要不然他也不會為了皇位弒兄殺弟逼父了,再加上當時李承乾的岳父侯君集造反一事,李世民對李承乾的印象就更不好了,後來李承乾騎馬摔傷了腿之後自暴自棄,竟然喜歡上了男寵稱心,被李世民廢黜了太子之位。

李承乾被廢黜之後,太子之位空缺,當時吳王李恪與魏王李泰都進入了太宗的視線,魏王李泰是嫡子,傳位於他符合嫡長子繼承製中的“有嫡立嫡”,而且李泰非常聰明博學,深得李世民的寵愛,可惜後來李世民與他的談話中發現他的“殺子傳弟”思想實在有悖人倫,於是李泰也被放棄。

至於吳王李恪,後世被稱為“太宗皇帝最傑出的兒子”,可惜沒能登上皇位,他的優點是血統高貴,他的生母楊氏是隋煬帝的女兒,李恪集隋唐兩朝皇室血統於一身,有些出身隋朝的老臣天生就對李恪有種莫名的親近感。

但是他的劣勢也正是他的血統,因為唐朝皇室畢竟是背叛了隋朝皇室,這就像是一個結了迦的傷疤,如果李恪上位的話,這個傷疤等於被放到眾目睽睽之下摳開,指不定要流多少血出來。

後來在丞相長孫無忌等人的建議下,李世民放棄了吳王李恪,選擇了看起來性格軟弱,為人忠厚老實的第九子李治,李治也是長孫皇后所出,自然得到了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軍事集團的支持,於是便在太宗皇帝駕崩之後登基,年號永徽,而李恪最終為長孫無忌等人所冤殺。


飛凡看歷史


就是那麼說說,你還真當真了,李世民是真沒想立李恪為太子。

李治的幾大優勢

自從李承乾、李泰為爭皇位兩敗俱傷之後,李治就是皇位繼承人的唯一人選,沒有其他選擇。

李治雖然是李世民的第九個兒子,但除了李承乾和李泰,李治是李世民唯一嫡子。在古代宗法社會,嫡子的地位遠遠要高於庶出的子女,庶出的兒子自己也知道自己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唐王朝歷史上,不乏庶出長子主動放棄把太子機會讓給嫡子弟弟的例子。

李治的母親長孫皇后,是李世民唯一的皇后,不但與李世民相濡以沫多年,還在玄武門兵變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僅僅是李世民的賢內助,更是李世民政務上的幫手之一。長孫皇后的去世,給李世民心理上的打擊極為沉重,從懷念妻子、補償妻子的角度,夫妻二人僅剩下的最後一個兒子李治,只要沒犯下什麼天怒人怨的大罪,太子位置就穩如泰山。

李世民是個極重感情的人,從對長孫皇后和幾個兒子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比後世其他唐朝皇帝要更像一個人。

長孫無忌這個親舅舅也是李治的加分項。李世民在世時長孫無忌一直勤勉低調,是李世民政務決策團隊重要成員之一。有長孫無忌輔助,李治不會在繼位之後行差踏錯,國家政策有延續性,能夠繼承李世民的意願。

所以,即使李治能力不足、性格軟弱,但從一個父親的角度,總是盼望兒子能隨著年齡的增長進步,即便歷史證明了這是李世民犯下的最大錯誤。

李恪的劣勢

李恪庶出是劣勢之一,按常理,只能當一個太平王爺。雖然史書上說李世民評價李恪“英果類我”,但這也只是父親對兒子的口頭誇獎,與分家產的事情無關。而且李恪一到成年就被攆出長安到了封地,而嫡子李泰卻可以留在長安,明顯李世民是偏愛嫡子的。

李恪的血統反而是他最大的減分項。

唐王朝是推翻了隋王朝建立的,隋朝遺老遺少舊臣很多,李淵就是其中之一。從李世民的角度,隋朝舊臣不得不用,但必須限制使用,而且這些人也往往不願意為唐王朝效力。

如果有隋皇血統的李恪繼位,這些隋朝舊臣入朝為官就順理成章。一旦規模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唐王朝就變成了隋王朝,對李淵代隋立唐的歷史評價可能就會發生改變,拔高隋朝皇帝的歷史地位、影射甚至抨擊李淵父子的叛逆行為就會成為必然,這是對李唐統治中原非常不利的。

所以,僅憑這一點,李恪當太子的可能性尚且低於其他嬪妃所生的兒子。

(李恪劇照)

李世民為李治繼位做的準備工作

正因為對李治不放心,李世民在去世前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東征遼東高句麗、滅薛延陀,否則在唐王朝整體西進戰略佈局下,反過頭來打遼東、蒙古高原,實際上是在浪費時間;

宰相劉洎的死,也和李治有關,據學者研究,是李世民東征遼東時劉洎沒看住在家留守的李治,李治才與武媚勾搭成奸。但此事過於丟人,只得給劉洎安了一個妄言的罪名。這也是表面上的老學究褚遂良能夠進入朝廷核心的原因,李世民相信長孫無忌和褚遂良能管住李治不幹壞事兒。


李世民的最後一招,就是積極爭取長生試圖多做幾年皇帝,沒想到這個舉動加速了自己的死亡。

這個過程中,只要李世民有想法改立李恪,第一選擇就是把李恪從封地調回長安,甚至為了隱瞞意圖,可能會把所有成年在外的兒子都弄回來。但既然李世民沒有這樣做,就說明李治的太子位置毫無動搖。

總之,史書上記載李世民曾經和長孫無忌討論過改立李恪為太子,一來是對李治表示不滿,二來是對長孫無忌的敲打,自己的兒子自己可以批評,別人批評不得,長孫無忌當時要是不說李治好話,輔政的位置可能就沒了。這無非是李世民的帝王心術,並非真正的想讓李恪繼位。如果李世民真的想改立李恪的話,長孫無忌的幾句話是無法改變李世民想法的,而且李世民也不會與長孫無忌商量,應該是去找魏徵或者房玄齡了。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理工男讀歷史


回答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歷史上形成的皇位繼承製度。

皇位繼承是關係到皇權的延續和王朝的穩定與興衰。沒立太子(儲君,未來的繼承人)是皇位繼承的正統做法。一般由嫡長子(皇后所生的大兒子)繼承、順序嗣位的原則。如長子早死,有子即立其子(如:朱元璋之嫡子朱標死,立朱標之子朱允炆),無子再由嫡次子順序繼承。只有在正後無子的情況下,才考慮庶生的長子(妃嬪所生之子)。皇帝無子則依照穆親疏順序選立繼位人(也就是選和皇帝血緣較近的皇室子弟)。但是 ,圍繞皇位繼承的殘酷鬥爭從未停止。歷史上爭議、政變、兵變、謀殺、篡位等大戲一直上演。直到清朝雍正元年(1723),雍正帝下詔宣佈廢除預立嫡長為太子的制度,改用“密建皇儲”的辦法。即皇帝在自己諸子中物色、選擇繼承人。皇帝將選中的繼承人的名字及有關詔旨寫好密貯,等到臨去世前或去世後,才將密旨公佈,被選定者立即登位,一切嫡庶兄弟盡列臣位。

李世民本人也是通過政變上臺的皇帝。其登基後,即封時年8歲的嫡長子李承乾為太子。 史書記載承乾“性聰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純深”,李世民喜歡的不得了。後因同母弟魏王李泰圖謀太子之位,兄弟之間產生了很大的矛盾。李承乾深恨,暗殺李泰不成,又起兵造反,失敗被抓。皇子謀反,一般只有死路一條,但李世民非常疼愛李承乾,只廢去太子位,貶為老百姓。可以說,李承乾如果不造反,其他皇子想也別想能成為太子。李承乾被廢后,李治被立為太子。

李恪,李世民與隋煬帝之女楊妃的兒子,排行第三。先封漢王,後改封蜀王,最後又改封吳王。李恪英武果敢,李世民因喜歡其母楊妃,愛屋及烏,因此非常寵愛他。

史書記載:李治被立為太子不久之後,太宗懷疑李治仁弱,便對長孫無忌說:“你勸我立稚奴(李治小名)為太子,稚奴懦弱,恐怕不能守的住國家,怎麼辦?吳王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我,我想立他為太子,怎麼樣?”長孫無忌堅持抗爭,認為不可以。太宗說:“你是因為吳王不是你的外甥,所以才反對嗎?”長孫無忌說:“太子仁慈厚道,是可以守成的君主;太子的位置這麼重要,怎麼能隨便改變?希望陛下深思熟慮。”太宗這才打消了念頭。

因此,李世民確實有過想立李恪為太子的想法,但受制於封建宗法。因為,李恪不是皇后生的嫡子,怪就怪他是小老婆生的。


吳建彬626


如果單從李世民的內心想法來看,我認為他還是想要冊立李恪作為自己的皇位繼承人的,只不過礙於阻礙的因素太多,故此也只能夠就此罷休,空留遺憾。

在《新唐書》中,記載著這樣一段事情,正是李世民與長孫無忌就是否改立李恪為太子而進行議論:

帝初以晉王為太子,又欲立恪,長孫無忌固爭,帝曰:“公豈以非己甥邪?且兒英果類我,若保護舅氏,未可知。”無忌曰:“晉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且舉棋不定則敗,況儲位乎?”帝乃止。

從以上記載中,我們能夠很清楚的看到李世民的真實想法,便是希望李恪能夠作為自己的皇位繼承人,並且在長孫無忌表示反對之後,還懷疑長孫無忌因私廢公,在這個問題上不肯表達公允的態度。然而最後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這件事情沒有再議論下去,因為已經不能在商討下去了。



那麼,為什麼這件事情沒有商討下去的可能了呢?憑什麼李恪就不能夠成為太子?帶著問題去思考,其實我們還是能夠發現,就當時的政治局勢來看,還真的是阻力重重。

情感上的糾結

在討論為什麼李恪不能被冊立為太子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發生在貞觀年的一場東宮大戲,因為正是這場風波,令得整個朝廷為之一震,也是後來李世民放棄冊封李恪作為皇太子的重要原因。

我們知道,在李世民登基稱帝之後,便直接冊立自己的嫡長子李承乾作為自己的接班人,並且為其操碎了心,希望他能夠茁壯成長,將來繼承自己的大業。然而,如果李承乾會順從父親的心意,那麼就沒有後來的一大堆破事了。所以我們能夠看到皇家版的“叛逆少年”與“父親的煩惱”。當然這裡值得佩服的是,李世民對於自己的兒子確實很有耐心,無論李承乾如何鬧騰,無論為其請的名師如何失望,李世民都對這個兒子還抱有希望,沒有真正的將其廢黜。

但是,每一件驚心動魄的故事總是會伴隨這個“但是”。長期以來,雖然李世民沒有廢黜李承乾太子位,然而卻偏愛於另外一個兒子李泰,史書中記載的是“寵冠諸王”。李泰和李承乾一樣,也是長孫皇后所生,所以也能夠算作是嫡出,再加上當時甚得李世民所愛,故此也就令得李承乾有了很大的危機感。一般來說,危機感往往能夠催人奮進,然而在李承乾這兒並沒有體現,反而能夠看出他因此而自暴自棄,行為也格外的激進,越發的令得李世民失望,不過這個時候李世民仍然寄希望於李承乾能夠浪子回頭,沒有廢黜他的太子身份。



真正令得李世民心灰意冷而不得不廢黜李承乾的,正是李承乾自己。因為覺得自己被廢黜只是時間問題,所以李承乾欲效仿父皇當年之舉,來個“富貴險中求”,先入為主,直接發起政變,可惜並沒有翻出多大的浪花。於此,李承乾的太子是真的做到頭了。然而,李承乾被廢,這東宮之位便是空了下來,而在當時來說,能夠有足夠的實力坐上這個位置的只有李泰,畢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李承乾會謀反,其中也有李泰的緣故。可惜的是,李泰的夢想很快也就此破碎了,因為李世民的“冷靜”。

經過李承乾謀反一事,李世民也不得不陷入反思與冷靜,在選立太子這件事情上,也變得慎之又慎。當時,針對李承乾謀反的事情,坊間流言蜚語,其中便有一個原因是李泰。我們知道,在李承乾被廢之後,他並沒有被處以死刑,而是被貶為庶人,這也能夠看出李世民對自己的兒子是真愛。但是,若是將李泰立為太子,很難保證他以後不會對自己的兄弟下黑手,所以在這種心理之下,當事人李承乾、李泰皆無緣問鼎,而素來仁厚的晉王李治成了最大的贏家。

依照以上所說的,在圍繞選立太子這件事情上,李世民是帶有很濃厚的情感色彩的,所以這也使得沒有秋後算賬可能性的李治成功上位,被冊立為太子。而將這種情感再次放到李治與李恪之間,也是比較貼合的。在李治成為太子之後,從能力的角度來看,他確實並非合適的人選,所以李世民也有心讓“有文武才”的李恪代替李治,並且後來也和長孫無忌商量,但是真正令得李世民慎重的是長孫無忌的那句“且舉棋不定則敗,況儲位乎?”因為這正是在提醒李世民不要再犯歷史錯誤。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曾經李承乾便是因為父皇偏愛李泰而生出逆反之心,若是李世民再重議太子之事,那麼焉知李治與李恪之間又會發生何事。並且當初選立李治,本來就是看中其性格仁厚,而若是改立李恪為太子,便很難保證兄弟之間能夠“相安無事”。所以,為了不再多生事端令得兄弟失和,李世民選擇了就此作罷,這也正是一個父親所應該考慮的。

李恪有楊隋血脈

對於吳王李恪的母親,在《新唐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其母隋煬帝女,地親望高,中外所向”。也就是說,李恪除了擁有李唐血脈之外,還有著前朝楊氏的血脈,這一點在當時也是難以令人接受的。因為當時的唐朝本身就是代替了隋朝,儘管唐朝李氏在創業之初並沒有打著反隋的旗號,但是也算得上是改旗換幟直接取隋而代之。而若是李恪上位,朝堂諸臣又該如何處之?很顯然,若是提議將李恪選立作為皇太子,在朝堂之上肯定會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反對浪潮,因為此時的唐朝與前隋已經算得上是形同水火,而李恪的身份很難不讓諸多朝臣浮想聯翩。故此,就血脈而引起的反對這一點,李世民便不得不慎重對待,而後直接放棄這個想法。

李世民需要重視長孫無忌的態度

我們知道,長孫無忌是李世民一直以來都頗為倚重的朝臣,不僅僅是因為他是長孫皇后的哥哥,更重要的是長孫無忌確實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也正是在長孫無忌的輔佐一下,李世民才有這樣的成績,故此,李世民對長孫無忌的態度不能不重視。而雖說長孫無忌表示了自己的反對態度,但是李世民還是不禁要懷疑長孫無忌的立場,稱“公豈以非己甥邪?”,後來長孫無忌則不正面回答這個問題而了繞過去,李世民也知道了答案。

一切盡在不言中。其實道理很簡單,李恪和長孫無忌非親非故,而李治卻是長孫無忌的親外甥,憑什麼要長孫無忌向著一個外人說話呢?並且,作為皇子,本身並沒有多少的政務經驗,正是要老臣輔佐的時候,然而很顯然,李恪並沒有這個優勢,因為唐太宗能夠信任託付的,正是長孫無忌等一些老臣,既然長孫無忌都是這個態度,那麼很難相信在冊立李恪為太子乃至繼承皇位之後,長孫無忌這些老臣會好生輔佐,這便是政治資源上的考慮。所以就算是李恪本身表現優秀,然而治國並非只是個人優秀的問題,而在乎於群策群力,這一點正是李恪卻缺失的。



未來國策上的考慮

毋庸置疑,李世民所開創的貞觀之治委實使得唐朝國力大增,並且通過多年的東征西討擴張領土。然而也正是長年的東征西討,使得海內頗有空虛之象,所以接下來的一段時期,唐朝所需要的僅僅只是休養生息而已,而這方面正是李治所擅長的。依照性格而言,李治偏向於保守,而李恪卻略有雄心壯志(這也是李世民欣賞李恪的地方),所以僅僅就未來唐朝國策的考慮而言,李治方才是唐朝百姓所需要的領袖人物,而李世民必然也能夠看到到這一點,有時候,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所以,在我看來,李世民並非是不想冊立李恪作為自己的皇位繼承人,而是不能。因為當時李世民已經冊立了李治為太子,而東宮之位不可能朝令夕改,否則必然會引起更大的動盪。並且從當時的朝政局勢而言,李恪並沒有足夠的人脈關係能夠令得李世民放心地將帝國的未來交給他,故此李世民最後也只能夠選擇就此罷休,點到為止。無論是作為父親還是皇帝,他都必須“身不由己”,因為其中的干係委實太大。


妙齡老翁談歷史


太子的廢立成為唐太宗晚年揮之不去的惆悵,他不但沒有他父親高祖託付得人的快感,反而至死都對皇位是否託付得人感到擔心和不安。



太宗雖然確立了李治的太子地位,也為他日後做皇帝做了各方面的準備,如太宗在廢掉李承乾和幽禁李泰後,也清洗了他們的同黨;讓當時的重臣都兼任東宮的官職,培養他們同未來皇帝李治的感情。但太宗內心對這個性情溫和、天賦不高的兒子不甚滿意,認為他過於懦弱,將來恐怕難有作為,就想立第三子吳王李恪為太子。

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李恪是個怎樣的人

李恪,生母是隋煬帝的女兒楊妃,集隋唐兩大皇族血統於一身。唐高祖李淵的母親和隋煬帝楊廣的母親是親姐妹,同為隋朝大臣獨孤信的女兒。隋朝沒落後,唐高祖李淵的兒子李世民娶了隋煬帝楊廣的女兒楊妃為妻,他們伉儷情深,接連生了兩個兒子,即吳王李恪、蜀王李愔。

李恪生


性聰慧,文韜武略,是唐太宗李世民親口承認最像自己的兒子。從小就得到父親的寵愛,不到一歲便被封為長沙郡王,後相繼獲封漢中郡王、漢王、蜀王、吳王。

李世民想立李恪為太子

李世民立了李治為太子後,沒過多久就後悔了,想立和自己最相似的吳王李恪為太子。他曾對大權在握的國舅長孫無忌說:

“當初你勸我立晉王為太子,晉王懦弱,恐怕守不住江山社稷,吳王恪英武果敢很想我,我想立恪為太子,你以為如何?”

李世民的想法遭到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大臣的反對

長孫無忌是太子李治的親舅舅,當聽到太宗要廢李治改立李恪,當然不願意,氣的鼻子都歪了,說什麼都不幹。聯絡其他朝廷重臣一起反對,讓唐太宗堅持嫡長子繼承的原則,並說太子仁孝,足以做一個守成之君。


李恪的太子之位成了泡影

由於遭到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重臣反對,唐太宗也無可奈何,認為再考察李治一段時間,李治也表現的很好,李世民覺得李治雖然懦弱,但是明辨是非,就這樣打消了改立李恪的念頭,以後不再提太子廢立之事,只一心培養李治。

總之,李世民在太子人選上是煞費苦心,儘管想過立李恪為太子,但是主意不堅定,在眾多大臣反對後又改變了。


古今博學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中最大的失誤,則是在立皇儲問題上的優柔寡斷。李世民的正宮長孫皇后給他生了3個兒子,即承乾、李泰、李治。承乾早在武德九年(627年)十月,李世民剛通過玄武門之變奪得皇位,即被立為皇太子,李泰受封魏王,李治受封晉王。太子承亁少時很聰慧敏捷,太宗十分喜愛,因此著力培養。但他年齡越長,卻越來越墮落,喜好聲色遊獵,在太宗面前一套,背後做的又是一套。由於其不僅屢教不改,反而變本加厲,在失寵後竟網羅朋黨意圖謀友。承乾與叔父李元昌謀反事情敗露後,被廢為庶人。太子倒了,該立誰呢?按長幼次序,該立魏王李泰。李泰很有心計,在太子失寵之後,便竭力討好李世民,取得了其歡心。在朝中討論續立太子之時,出現兩派意見,以山東南方士族出身的宰相劉洎、岑文本為首的大臣主張立魏王李泰;而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豪族集團勢力卻主張立晉王李治。關隴集團是李家打天下、坐天下的支柱,長孫無忌又是國舅,李世民把他視為皇位順利交接和輔佐下一代君王的理想人選。因此,李世民雖然喜歡李泰,但又不能不考慮長孫無忌的意見。在這節骨眼上,李泰借太子承亁之事恐嚇李治,意欲讓其主動退出太子之位的竟爭。此事被唐太宗得知後,終於捨棄李泰,改立李治。另一重要原因是擔心李泰當權出於其本性,會殺死承乾、李治及其他兄弟來鞏固自己的地位,再釀兄弟相殘的慘劇。

太子雖定,但李世民心卻難安。因為他對怯懦軟弱的李治有無統馭大唐江山的才能,遠沒有把握。一天,他問長孫無忌:“公勸朕立了治兒為太子,但治兒仁儒,朕怎麼能不為社稷擔憂呢?”他提出改立楊妃之子吳王恪為太子。吳王李恪文武兼備,李世民認為他“英果類我”,並對他有意加以培養、教導,封他為遠地藩王。他常對左右說:“我對李恪豈不想天天見到?但因他名分早已確定,所以我讓他在外作藩屏,希望到我百歲後,好保衛唐室天下,讓其兄弟沒有憂患啊!”可見他對李恪倚重之深。李世民向長孫無忌表露易太子之意後,長孫無忌卻偏向外甥,竭力反對立李恪,李世民也就放棄了這一打算。

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李世民對兒子的評價和看法是很恰當的,但僅因長孫無忌反對,就放棄自己的主張,把立儲君這一國之根本處置得很草率,“聰明一世,懵懂一時”,終至釀成後來李治在位時武則天當權,最後發展為武則天以周代唐,幾乎殺盡李家宗室子孫。






張正才中醫健康講師


我字多,看我!正是因為李恪太過優秀,讓李世民想立太子但是卻又不敢立太子。

自古皇帝選擇太子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封建制度的存在,我們可以把整個國家理解為一個大家族,而君主就是族長,作為族長肯定是想讓自己的家族一直延續下去,所以在選擇下任族長的時候就一定會深思熟慮。

而選擇選自跟這個就是同樣的道理,不同的是下任族長沒有選擇好的會最多連累千人,但是如果太子沒有選擇好的話,那麼很有可能連累天下,歷史上已經有太多開國皇帝打下天下,但是因為後來的統治者無能從而國破人亡。

李世民可以說是非常清楚這其中的利害關係,就是因為李淵設立李建成為太子導致李世民的不服,最終有了玄武門兵變,李世民成功成為太子,最終成為唐太宗,到了李世民該選擇太子的時候同樣為了難。

早期所立的太子李承乾因為利慾薰心想要謀反強制李世民做太上皇,但是李世民也是一個不簡單的人物,最終李承乾被髮配邊疆,還有參與此案的嫡次子李泰也無緣太子之位,此時擺在李世民眼前的只有李治和李恪這兩個選擇。

李治是李世民的嫡三子,也就是說是李世民正妻長孫皇后為李世民生下的第三個兒子,要論規則的話應該是立嫡不立庶,但是李治不同於其兩個謀反的哥哥,李治的性格非常的懦弱,做起事情來非常的不果斷;

相比之下李恪就要比李治好太多,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三個兒子,李世民曾經誇獎李恪說他有自己當年的風采,做起事情來果斷,非常賢明有才華,但是不同於李治的是,李恪的母親並不是長孫皇后而是妃嬪楊氏,在任何方面都強過李治的李恪唯有在身世上比不過李治。

李治是李世民的嫡三子,李恪只是排行老三,至於李世民的其他兒子,論資歷和能力來說,是都比不上這兩人的,最終李世民在兩頭犯難的情況下選擇了李治,也就是後來的唐高宗,這是為何呢?

論血統而言

雖然兩人都為李世民的兒子,但是母親不一樣也就代表著會有不一樣的地位,在古代正妻跟小妾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李治的母親長孫皇后可是李世民明媒正娶過來的,李恪的母親只是妃嬪也就相當於小妾,兩者地位都不一樣。

如果單說論母親的話還有一爭的權力,但是李恪的母親也不是一般人啊,他的母親是隋煬帝楊廣的女兒,在李世民入朝為官的時候被楊廣命令聯姻,這才將兩人綁在了一起,而生下的兒子李恪可以說是有著兩朝的血脈,這一點上李恪就輸了。

論背景而言

這是主要說明李治的,李治不僅有一個好母親還有一個好舅舅,李治的舅舅就是位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位”的長孫無忌,幫助李世民的文臣武將有那麼多能排在這二十四之中就已經很厲害了,而長孫無忌還是排行在第一可見其貢獻。

正是因為有著這一層關係,長孫無忌在朝中遍地親信,雖說不能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吧,但是其影響力也是可以讓皇帝重視幾分的,而人都是有私心的,長孫無忌自然擁立的是李治,畢竟是自己的親外甥,而李世民如果要立李恪為太子則不得不要考慮長孫無忌的感受,所以在背景上李恪輸的很徹底。

從政治上講

李世民在位期間將唐朝治理的井井有條,所以自然不希望下一任君王會改變這種情況,所以李世民會選擇敦厚老實的李治,雖然李治性格老實但這也恰恰是他的優點,在位期間肯定不會有什麼大的動作,繼續延續李世民遺留下來的制度即刻,所以在唐太宗時期有“貞觀之治”而在李治期間則有“貞觀遺風”這樣的說法。

但是李恪就不一樣了,李世民曾誇獎他跟自己當年一樣,而李世民年輕的時候在幹什麼?跟李建成鬥智鬥勇的同時在戰場上廝殺,這種性格也就意味著李恪斷然不會嚴守李世民留下的規則,很有可能進行一些改動,這些自然是李世民所不想看到的,所以選擇李治最為安妥。

站在李世民的角度來看

眾所周知李世民是通過玄武門兵變所奪得天下,為此不惜殺掉了自己的兄長,到了李世民該選擇太子的時候自然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跟自己一樣,畢竟哪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們互相殘殺呢?

不同於李淵的是李世民有總共十四個孩子,如果選擇李恪為太子那麼其他孩子必然會有危險,因為李世民曾為李恪寫信讓他本分一點,由此可以說明李世民或許是看出了李恪的內心所想。

而李治就不一樣了,敦厚老實,在上位之後必然是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的,所以站在李世民的角度來看的話,李治要比李恪更適合皇位。

結語

由此可以看出,李世民是想立李恪為太子但是又不想立李恪為太子,想是因為立李恪為太子或許可以讓唐朝在已有的基礎上更加的強大,不想是因為李恪實在是過於優秀,優秀到讓李世民不敢把皇位交給他,並且李世民也不願冒險,所以寧可把皇位給明知道不會有所作為的李治,也不給有風險的李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