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太用力的關係,終究是一場災難

太用力的關係,終究是一場災難

那些讓你覺得很累的關係,其實都是錯的。


作者 | 洞見Fine

來源 | 洞見(ID:DJ00123987)



點擊收聽 主播 落落清歡 溫情朗讀 配樂:鳴天

太用力的關係終究是一場災難來自蘿蔔心理Psyrobot00:0015:33


知乎上有個女孩問:已經漸行漸遠的友情,到底該怎麼繼續?


“大學時同住一個寢室的好姐妹,4年期間幾乎天天膩在一起。


我考研,她陪我泡圖書館;她失戀,我陪著喝酒到深夜。


但畢業後,她回了家鄉,我去了外地。


我們從經常打電話聊天,變成越來越無話可說。


我偶爾和她聊聊工作,她卻吐槽:那麼拼幹什麼,回家去個穩定的單位,不是很舒服嗎?


我說想努力賺錢,在這個城市紮根,她卻跟我說家長裡短,婆媳矛盾......


我挺難過,挺捨不得,但我怎麼努力也和她聊不到一起去。”


太用力的關係,終究是一場災難

▷1◁

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


這個姑娘的話,讓我想起賈樟柯在《三峽好人》點映時,說過和表弟的一段往事。


賈樟柯和表弟從小一起長大,之後他做了導演,表弟則留在老家,娶妻、生子。


“我們兄弟少年的時候非常親密,十八九歲的時候他到了煤礦工作,逐漸就疏遠了。後來回家見面的時候我們話非常少,非常疏遠和陌生,只是偶爾笑一下。”


說到這裡,賈樟柯一度哽咽。


之後,他在電影《山河故人》裡,借女主角之口,道出了一句人際交往的真相:


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要分開。


你成長為飛鳥,遨遊天際;我成長為魚兒,潛入深海,我們之間,就隔了一整個天地的距離。


但人生最大的執念,就是太渴望留住感情。


越是努力,越是吃力,一不小心用力過猛,筋疲力盡。


你要知道,那些讓你覺得很累的關係,其實都是錯的。


太用力去維繫,只會是一場災難。


太用力的關係,終究是一場災難


▷2◁

用時間篩選留在身邊的人


學者劉瑜在美國留學時,結識了一個德國姑娘,兩人不鹹不淡地交往著。


劉瑜很想給這段友情升升溫,便經常找對方聊天,但努力很久之後,她放棄了。


她說:“我們根本說不到一起去。”


她拋出個話題,對方表示根本不感興趣;她表達對某件事的看法,對方立馬針鋒相對,滔滔不絕地爭辯。


她最後明白,如果一個人,需要搭上很多時間、精力才能留在身邊,這已註定是不能陪你到最後的緣分了。


賈平凹說:

“朋友是磁石吸來的鐵片兒,釘子,螺絲帽和小別針。只要願意,從俗世上的任何塵土裡都能吸來。”


三觀相合,哪怕不用刻意維繫,彼此也惺惺相惜。


但若不是一路人,哪怕再刻意迎合、妥協磨合,越走下去,只會越覺得力不從心。


一位作家寫過自己的真實經歷。


同學會,酒過三巡,一位多年未見的同學轉到他旁邊。


讀書的時候,作家和這位同學很要好,但臨近畢業之際,兩人因一些小事產生了些誤會。


後來分隔兩地,不了了之。


同學滿斟了一分酒器的酒,塞到作家面前,豪爽地說:“來,幹掉,我們一筆勾銷,還是好兄弟!”


作家不會喝酒,對方“唰”地拉下臉:“我都這樣說了,你不喝就太不給面子了吧。”


作家聽了,只好端起杯子喝了一杯又一杯。


啤酒、白酒、洋酒、葡萄酒,亂七八糟混著喝了下去,暈頭轉向,臉都白了。


最後,作家喝酒過量,導致急性酒精中毒,意識不清。


被送到醫院急救時,小便甚至都失禁,插上了導尿管。


但就在他住院那些天,信誓旦旦說“兄弟”的那位,卻一次也沒來探望過他。


作家寫道:“有些感情,不是我想抓就能抓住的。人和人的情誼,有時該畫上一個句號,就別再讓它變成省略號,問號,甚至是一個大大的驚歎號。”


友情是錦上添花的事情,遇見,是幸運。


但我們終其一生,也都在用時間篩選留在身邊的人。


它幫我們見證了志同道合朋友的真心,彼此扶持,再難也別輕易走散;


它更幫我們篩出了那些註定無法同行的人,在時光的長河裡,謝謝他們來過,不遺憾他們離開。


太用力的關係,終究是一場災難


▷3◁

只是因為太累了


梵高和高更相遇的那一年,梵高35歲,高更40歲。


在梵高眼裡,高更既是知己,更是偶像。


作為前輩,高更才華橫溢、充滿自信,讓梵高深深崇拜。


作為朋友,高更意氣風發、自由奔放的性格,又讓梵高迷戀嚮往。


兩人迅速結成摯友。


1888年,梵高邀請高更來自己的小鎮上同住,高更欣然答應。


這是梵高最幸福的時刻。


為了迎接高更,他興奮地重新佈置了房間;還畫了一幅自畫像,虔誠地送給高更。


但一段關係裡的光和熱,終究是有限的。


費勁燃燒得越多,熄滅的終點也就來得越快。


同住的日子,兩人常常在藝術上產生分歧,太多衝突、摩擦、瑣碎,讓他們產生了裂痕。


高更更是很快厭煩了梵高的過分討好,甚至有點恐懼梵高的熱情。


他常在半夜驚醒,看到梵高朝他走來,在黑暗中注視著他,他嚇出一身冷汗。


兩個月後,高更無法忍受,離開了梵高的家。


而梵高在絕望之中,割下了自己的右耳。


一段太費力的關係,要麼在忍耐中繼續,要麼在忍耐中爆發。


無論哪種結果,都讓人難以接受。


有多少友情,走著走著到了死路,哪是因為有什麼深仇大恨,只是因為太累了。


你的缺點、毛病,我需容忍;我的固執、任性,你需配合。


我們一個是六分螺母,一個是四分螺栓,明明不對味,卻要硬生生按在一起,註定漏洞百出。


太用力的關係,終究是一場災難


▷4◁

合則來,不合則去


網易雲音樂裡,有一段很火的評論:


“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我們努力爭取就可以得到,唯獨對於交情,我不想太努力。


友情也好,愛情也罷,兩個人在一起,就該勢均力敵,平等自然地相處。


生活已經足夠讓我拼命,而我只想有一份不用努力的、剛剛好的交情。”


人與人之間,其實本應很簡單。


對的,你無需大費周章;錯的,你拼盡全力也無力迴天。


最好的狀態,正如蘇岑說的:


“不費力,不需要刻意討好、努力經營,兩個人已是順其自然的舒服。”


就像鑰匙插進對的鎖孔,雙腳穿進對的鞋碼,不必委屈,不必假裝,自在而不費力。


著名學者周汝昌曾提到他和張伯駒的友情。


張伯駒家中藏書豐富,周汝昌就經常去他那裡看書。


但到了張伯駒家,兩人並不會客氣寒暄,都各做各的,安安靜靜。


甚至連要走的時候,周汝昌也不告辭,張伯駒也不送客。


但這樣的關係,從來沒有過尷尬,兩人一起探討詩詞、紅學,一切盡在默契的不語之中。


君子之交的動人之處莫過於此:哪怕不用刻意維繫,在我心裡,永遠為你留有一方天地。


人生百年,說短不短,說長不長。合則來,不合則去,不必太用力,不必彼此為難。


你我相遇、相知、相伴,是共性和吸引,而不是偽裝和奉承。


當你經歷過太多的失望,見過太多的離合,就會明白:太費力維持一段關係,終究是一場人性的災難。

- The End -

太用力的關係,終究是一場災難

作者簡介:洞見Fine,洞見(DJ00123987)旗下專欄作家。洞見,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主播簡介:落落清歡,社區工作者,配音愛好者,公益錄製防疫知識十餘篇,為中共中央黨校、小紅書、萬達廣場、捷達、屈臣氏等配製宣傳片旁白,微信yue8703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