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神仙難斷寸玉:和田玉矇頭料

在玉石行業中有句老話——神仙難斷寸玉,就是說玉石的內部情況非常難以判斷出好壞,大家把這種料子稱為矇頭料。


這種和田玉籽料的外部表現都很不錯,有著誘人的表現。

如下圖:


神仙難斷寸玉:和田玉矇頭料

神仙難斷寸玉:和田玉矇頭料


神仙難斷寸玉:和田玉矇頭料

神仙難斷寸玉:和田玉矇頭料


這塊和田玉籽料的外表看上去很是漂亮,沒有髒、裂、棉,有著淡淡的灑金皮和淡淡的黑褐皮,玉質也很細。


我們來看看切開後是什麼樣吧。

如下圖:


神仙難斷寸玉:和田玉矇頭料

神仙難斷寸玉:和田玉矇頭料


可以看出整個籽料被一層白玉包裹著,而被包裹的內部玉質很髒,沒有料子表面所表現的好,整個籽料內部玉質顯得很生,沒有和田玉的油潤感。


這種表現是怎樣形成的呢?首先是料子本來就是髒料子,其次料子質地較軟,這是兩個基本原因。


先來說一下籽料的形成:


和田玉在山上玉礦滑落到河床後,帶著稜角分明的外形,開始了她的大變身。首先河水夾雜著泥土沙粒把她從山上慢慢的衝向山下,在她向山下滾動中會與其他硬物相互撞擊,比如山石、玉石等,在往山下滾動運動時,時不時會被卡在其它較大的石頭縫隙中暫時停止一段時間(有可能是幾十年或者上千年,時間不等),經歷過不知多少次撞擊和河水的沖刷使之外形有了較大的變化,最初的稜角分明已不在,而是變成圓頭圓腦卵球形、圓片形、水滴形等,外形比較圓滑沒有稜角的形狀。在這裡說明一下和田籽玉(最初稱之為山料)是和山石一起從山頂滑落,同時被河水沖刷,同時被其他硬物相互撞擊,也同時改變外形,所以說你哪天看見一塊和田籽玉的外形近乎於玻璃彈子一樣圓,請不要懷疑她的外形被人為修過,因為河床上也有和玻璃彈子一樣圓的鵝卵石,基本上可以這樣理解有什麼樣外形的鵝卵石就有什麼樣外形的和田籽玉。


我們接著說這塊和田玉籽料為什麼裡外玉質不一樣,為什麼說她原本就是一塊髒料呢,為什麼說她質地比較軟呢?


我來解釋分析一下:

這塊籽料在她被深深的埋在沙石下停止不動時開始了她的華麗變身,河床中的各種礦石,銅礦石、鋁礦石、鐵礦石、錳礦石等,可能其中的一兩種把玉石壓住或者在其周圍釋放出礦物質元素,與玉石表面所謂的髒的物質相互反應作用淡化玉石表面的髒,洗滌和漂白髒的物質,隨著時間的變化使玉石表面的髒物質慢慢變淡,再有一點是玉石本身較軟,這樣就加快並較容易沁入玉石表面,隨著時間越長就沁入玉石表面越深(當然這個時間是非常長的,百年或千年),這樣就會出現上面這塊籽料的表面乾淨裡面髒的現象,俗稱:矇頭料。


我們暫且把這種現象和表現稱之為"洗滌現象"吧。我不是科學家,至於是哪一種礦物質和玉石的髒(也是一種礦物質)相互反應或者相互洗滌,我不得而知,就以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解釋分析給大家看看吧,希望對玉石愛好者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