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神奇!北斗三號系統國際搜索救援竟能讓求救者收到救援力量信息


神奇!北斗三號系統國際搜索救援竟能讓求救者收到救援力量信息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19年12月27日(星期五)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等介紹北斗三號系統提供全球服務一週年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以下為直播實錄。

中國日報記者:

剛才冉主任提到了北斗應用服務體系進一步豐富完善,能否詳細介紹一下北斗三號系統的服務特色,謝謝。


冉承其:

我講了北斗為什麼要發佈應用服務體系,其實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除了提供定位、授時、導航的基本服務以外,這個服務是其他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都具備的,如果僅是這一套系統,我們也沒有必要發佈這個應用服務體系,但恰恰就是北斗除了基本服務體系以外,還有很多特色應用服務體系。這種特色服務體系一共有六類,這六類服務體系就是北斗區別於其他導航系統創新應用的特點。我作個簡要介紹。


星基增強服務方面,相關技術內容已經寫入國際民航組織標準,將為民航、海事、鐵路等行業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完好性服務。


精密單點定位服務方面,將為中國及周邊地區提供動態分米級,靜態釐米級的高精度定位服務,滿足國土測繪、精準農業、自動駕駛等領域用戶高精度服務需求。


區域短報文通信服務方面,將繼承北斗二號短報文服務能力,用戶可以無感知地實現過渡,同時將擴大用戶容量、實現終端小型化和低功耗。已啟動建設北斗短報文應用服務平臺,後續將與移動通信技術結合,為大眾用戶提供更便捷服務。比如說區域短報文服務一次可以發佈1000個漢字,很多同事、朋友都說,不應該叫短報文,應該叫長報文服務,同時我們把體積重量功耗大大降低,今後可以進入到手機等智能終端裡來,這是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創新服務。


全球短報文通信服務方面,已經發射搭載全球短報文載荷的14顆中圓地球軌道(MEO)衛星,具備提供全球試用服務能力。


地基增強服務方面,結合交通、測繪、地震、氣象、國土等行業監測站網資源,已建成2000多個基準站,形成全國高精度一張網,提供實時米級、分米級、釐米級等增強定位精度服務。已經在國土測繪、形變監測、精準農業、車道級導航等應用領域開始規模化應用。大家想想,釐米級和毫米級的高精度服務,會帶來定位應用方面多大的變化,比如說車道級導航,甚至樓房的形變監測等方面都會有很好的應用。這項應用已經提供完全服務能力,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規模呢?全球用戶超過4億,日提供服務超過10億次。


國際搜救服務方面,由6顆中圓地球軌道(MEO)衛星上搭載中軌搜救載荷,衛星入網後,將與其他全球中軌搜救系統一起,為全球用戶提供更加高效、優質的搜索救援服務。一旦遇險,受困人員可以通過北斗系統返向鏈路獲得救援確認信息,增強生還信念,從而極大提升搜救成功率和效率。


由於國際搜救服務是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詳細情況我有請我的同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衛星系統總師林寶軍來回答。


林寶軍:

各位媒體朋友上午好!下面我介紹一下國際搜索救援服務的用途和創新之處。


這項服務是按國際衛星標準和其他國際衛星搜救系統聯合開展的一項免費的公益性服務,它主要用於水上、陸地以及空中遇險目標的定位和救援,將顯著提升全球遇險安全保障能力。舉個例子,漁船在作業過程中遇到惡劣天氣遇險的時候,搜救終端在觸水之後會自動把搜救信號發到衛星上,衛星會把這些信息轉發到地面系統,地面系統可以快速計算出遇險者的位置,告訴附近的救援力量快速開展搜救工作。以前這種系統只是提供從求救者到衛星的單向報警信息,這個求救信息是否發出去了,救援力量是否收到信息,求救者是無法知道的,只能處於盲目的等待狀態。


北斗系統的特色和創新處就在於,具有返向鏈路的確認功能,地面收到這種求救信息之後可以通過北斗特色的星間鏈路,利用可見的衛星將回執信息以及地面救援力量的準備情況等發送給求救者,另外這些信息可以根據用戶的不同進行差異化定義,這樣在求救者收到這些信息的時候,心裡就會踏實了,可以顯著提高遇險者在等待救援過程中的信心,有助於提高搜救的成功率。我相信有了北斗全球系統,全世界各國人民將能夠更多地享受到來自中國航天的高科技服務。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