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疫情期间不戴口罩还在人行道跑步的人,都是什么心态?

西楚狂人


不要盲目恐慌,专家已经给了答案,在大环境没有疫情的情况下,人员稀少,保持距离,就不要纠结这个问题,当然如果疫情严重区域,大家就老老实实在家,不添乱!


Ben1369063


我也看到过小区里不戴口罩跑步的人,跑的时候大汗淋漓,时不时的还吐口痰。 我知道,如果说您过去问他,特殊时期,您为什么不戴口罩呢?他肯定会说,咱们这里不是疫区,小区又没有病例,我和人有一米以上的距离,看到人我也会戴上口罩的。这些的确是理由,可他绝对不会说自己随地吐痰的事情,并且我也不信他能看到一个人就马上戴上口罩。

所以,这个事情有以下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现在疫情不严重了,没有必要在户外要求戴口罩那么严格。这的确是有专家说过,但是大家一定要记得,不戴口罩有一个前提,就是在户外的开阔地,周围没有陌生人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旁边的人都互相了解,才可以摘掉口罩。那么这位老兄,虽然是在户外,可在人行道上跑步,您能说路过的人您都了解吗?如果此时经过一个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过的人,您没有戴口罩,岂不是很危险?

第二个误区,见到陌生人时我会戴上口罩。这个说法并不是很让人信服。就像是遛狗的人把狗撒开,他说看到人的时候会把狗拴起来。可是真的能保证见到每一个行人都会拴上吗?拴上之前就咬到人怎么办呢?所以我认为,既然保证不了,就不如一直都拴着。

这位跑步的老兄,也是一样,有人为了一叶障目还把口罩挂在嘴巴下面。就好像这样也是有防范措施一样。这就是自欺欺人了吧,您那个口罩也不是自动的,如果您没有看到旁边的行人怎么办呢?不是一样没有防范吗?不是说的您自己,说的是人家接触了您这个没有戴口罩的人,是人家失去了防范。第三个误区,我身体好,不会传染上病毒的。大家都知道,此次的病毒是传播很快的一种,也是比较狡猾的一种。很多确诊的病例都没有发病的特征。只是病毒的携带者。您想想,如果您真的如您自己说的身体好。可您因为天天跑步不戴口罩,自己携带了这个病毒,而您自己的确是没事。可您的家里人呢?他们可是第一个被传染的对象啊。对于邻居也一样啊,说到家一句话,您不怕被传染,我还怕您是带着病毒过来的那位呢?是这个道理吧?

总结:所以我认为,疫情期间,不要轻易的说,我们这里没事。今天钟南山老先生刚刚说过,他最担心的事情出现了,我们国家很可能由输出型转变成输入型。也就是说,咱们国家疫情控制住了,可别的国家严重了,开始往我们国家传染。

您并不能肯定自己的小区就绝对安全,也不能确定自己的身体是免疫的。所以,疫情一天没有宣布结束,在人行道上跑步,还是请您戴上口罩。不是为了您自己,还要为了旁边人呢!对吧?我们永远记住一句话,在公共场合,就要注意公德。

大家好,我是北京城市专家@北京范儿。有关北京相关的问题您都可以向我提问。


北京范儿


看到这个提问,我也想说几句,因为我也是一个老年人,也是养成天天跑步习惯的人,自从过年到现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响应国家号召预防疫情在家里不出门,少出门,对于一个跑步的人来说,实在憋得慌,也许大家都是知道,跑步是为了养生,跑步是为了减肥,一个天天跑十公里的人,突然间停下来了,并且还停下来一个多月,本人在一个多月里,身体胖了十斤,人家说什么来的,坐吃山空,体胖十斤,现在全国各地封村,封小区,都是封闭式管理,做到不出门,少出门,每个星期每个家庭发通行证,一个星期出门买菜两次,一直在家里,最近看到有人在小区跑步了,我看到了心里痒痒,也出去在小区里面跑跑,小区里面走路的人很少,家家户户都是待在家里,看不见人来人往,所以跑步不戴口罩,没有事,跑步的人需要大口呼吸,带着口罩氧气供应不足,自己把口罩戴在嘴巴下面,看见人就带好口罩,没有人就放下来,这样坚持跑半个月减肥体重十斤,保持到我原来的体重,人老先老腿,跑跑更健康,跑步可以减肥,保持身材,保持体重,保持年轻态,保持一颗好心情,跑步的人精力充沛,跑步的人思想单纯,直来直去坦诚相待,老年人更需要多运动,通过跑步睡眠质量好,吃饭香,睡觉香,这就是我想说的,





袁老师164034506


钟教授说,在野外,只要不是人聚集的地方,没必要带口罩,再说跑步带口罩呼吸也不畅,我这个老东西今年68,跑步近8年了,要说我不带口罩跑步的心态,我认为,只要能一鼓气跑个十里路,立即停下后,不会大喘,说明肺就很健康,病毒不能轻易侵入,再说我几个冬天跑步,穿的少,感冒病毒也从不侵入,所以说心态就是自信,当然做个试验品也不错,如果我被感染,或登了腿,就说明健身不健身与感染的机率没关系,就说明我这个倔老头子自找活该,19年2月西安一雪后早上



龙娃351


我就是老年人,常年锻炼跑步十多年了,疫情期间在空旷无人(或者人极少)的地方跑步年轻人不理解,国家提倡少出门,不去人多的地方扎堆,居家隔离,大家都在响应,个别人有警惕性比较差的,我在疫情期间天天跑步了,小区管理持卡一人次出门我在小区里跑,或是省着白天不出去晚上公路跑,晚上九点出去,没人啊,不要草木皆兵,空旷的地方那来的病毒呢?,口罩准备着有人随时带上,进出小区要带上,小心和大意自己掌握。


老大144926301


疫情期间我几乎每天早上接近6点开始跑步,几乎每次都是戴口罩,记得有一二次忘了戴,虽然我跑步的场所很少人,但是我不管有没有戴口罩,见到人我都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关键时期还是要安全第一,不给家人和国家添乱!


奔跑ing888888


这种人就是太缺少知识而且任性惯了,说白了就是作在疫情期间在了增强免疫力小跑没有问题,但是必须做好防护这个很有必要,做人要有公德心不能只为了你自己,我也每天坚持跑步我的地点就在家里凉台原地跑,因为疫情需要宅家里最安全不给社会添乱,


樱子50809701


这样的人一般比较自信、固执,同时又有一些愚昧。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不戴口罩还在外面人行道跑步的人,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首先,他们大多数没有戴口罩的习惯,又由于年龄较大,难以接受新事物,所以他们比较排斥戴口罩。就像一个从来不穿西服的人,突然间穿西服会感觉别扭一样,他们戴上口罩也会感觉很不舒服,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厌新症”。



其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往往都有着长时间锻炼身体的习惯,对自己的身体比较有自信。而且由于已经形成习惯,一旦停止锻炼,会让他们感觉很不舒服。所以,即使是疫情期间,依然会坚持锻炼。

还有就是缺乏对疫情的科学的认知,他们认为只要自己身体好,就不会感染上病毒,即使感染上了,凭借自己强健的身体,病情也不会发展的太严重。而事实上,我们都知道许多被感染的人,并不是死于病毒,而是死于自己的免疫反应。

当然,这样的人一般都比较自律,日常生活中也往往比较正直。他们这样做,是受限于他们自身的成长背景,并没有什么恶意。我们能够劝说就劝说劝说,他们不听我们就离他们远一点,或者交给执法部门来处理就行了。


姜丁粽子


我不知道提这问题的人是什么心态,但是我知道这段时间早上戴口罩出门找到一个空旷没有人的地方,然后取下口罩坚持跑步锻炼的人绝对是一个心理健康,且积极向上的人。


別闹899


2月1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情况。记者发现,包括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内的主席台上的人员戴着口罩相继入场,落座后即取下口罩。

发布会是室内空间,钟南山和其他专家为何没戴口罩?对普通民众而言,有哪些场景可以不用戴口罩?

发布会场内每天严格消毒通风,省政府新闻办常务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邓鸿对此作了说明。他说,发布会场内每天会进行严格消毒和通风,且发布人和记者进入现场的通道是分开的,同时还加大了主席台与记者席之间的距离。“因此,为便于记者朋友能更好地听清楚,我们进行发布时不戴口罩。”邓鸿此前解释。

实际上,根据《广东省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引》和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的2号通告,普通民众在几种场合都可以不戴口罩。

公园等空旷通风场所不用戴

相比更早前发布、目前已被废止的1号通告,2号通告结合国家《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将“口罩令”的实施范围删除公园,增加了超市、农(集)贸市场。

此外,2号通告还增加了“口罩佩戴原则”部分,明确提出:个人独处、自己开车或独自到公园散步等感染风险较低时,不需要佩戴口罩;在非疫区空旷且通风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

根据广东省疾控中心发布的最新口罩使用指引,普通民众在室外通风处(公园、小区、街道)与其他人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通风良好的办公室、独处或家庭成员都健康(居家、开车)的情况下,都不需要佩戴口罩。

比如,家中没有疑似患者,也没有密切接触者、疫区回来的家人;私家车没有搭乘过疫区客人或者疑似患者;在通风条件好的露天劳动、工作并和相邻人员保持适当距离,逛公园时没有游客聚集,有条件和周围人保持适当距离;办公室严格采取了消毒、测体温、通风措施,同事也没有疑似和密切接触者,这些情况可以不戴口罩。

普通民众不需要N95口罩

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需要佩戴口罩,普通民众应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也可以使用纸质口罩、布面口罩、棉纱口罩、海绵口罩、活性炭口罩等普通口罩。

正常工作生活时,普通民众如果买不到口罩,可以佩戴任何可以遮掩口鼻的物品,勤换勤洗。

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级别)主要供医护人员等使用,普通民众并不需要如此高级别的防护。

有呼吸道基础疾病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罩。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

除了高或较高暴露风险人员,健康人佩戴的口罩可反复多次使用,包括适当延长口罩使用时间、使用次数。如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并标识口罩已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