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常灸足三裡 健步行如飛

相傳日本德川時期,江戶萬兵一家三代皆過百歲。德川將軍問其原因,萬兵回答:“我家祖傳每月月初8天連續灸足三里穴,始終不渝,僅此而已。”在德川時期,日本政府已將三里灸列入政府健民措施,提倡全民施灸,長幼無異,婦孺皆然。至今日本仍流傳有“勿與不灸足三里之人行旅”、“旅行灸三里,健步行如飛”的諺語。

常灸足三里 健步行如飛

  其實灸法為我國所傳,唐朝名醫孫思邈的《千金要方》雲:“若要安,三里常不幹。”意思是說使足三里穴常常保持溼潤的狀態,即常灸足三里,久之使穴位處出現小水皰、結痂,形成瘢痕,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之效。此即今之所言“瘢痕灸”,是古人在長期實踐中得出的經驗總結。孫思邈本人常用此法,至年老猶視聽不衰、神采甚茂,壽至百歲。我國曆代許多醫家亦把保健灸視為生平大事,定期施灸。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重要穴位,位於外膝眼直下三寸、脛骨前嵴外側一橫指處。古今大量的針灸臨床實踐都證實,足三里是一個能防治多種疾病、強身健體的重要穴位。它具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溼、扶正祛邪之功能。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刺激足三里穴,可調節胃腸蠕動及胃酸分泌,增加白細胞數量並增強其吞噬功能,提高機體免疫抗病能力。長期灸足三里,還可以降低血脂和血液黏稠度,預防血管硬化及中風發生。

  足三里的具體施灸方法為:將艾絨(艾條去其外包裝紙即是)捏成麥粒或黃豆大小的圓錐形艾炷,置於穴位上,用香從輕輕接觸點著,當艾炷將要燃盡,皮膚感到灼熱時,迅速將其按滅,同時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按摩穴位周圍,以減輕疼痛。每次3~5壯(炷)。只要灸幾次,再灸就不會感覺太痛。初灸之後,皮膚局部會變黑、變硬、結痂,下次再灸就在硬痂上施灸。如果有水皰,可以按壓排出液體再灸;如果痂皮脫落,可以用敷料覆蓋,等結痂後再灸。此法即為“瘢痕灸”,是一種簡便效驗的方法。應用時應注意消毒,保持局部乾燥清潔,以防感染。另外,還可以用“艾條灸”法,將艾條(醫藥店中有賣)點燃,燃頭對準足三里穴,距離以皮膚感到溫熱為度,每次10~15分鐘。還有一種最簡便的刺激方法,即大拇指按壓穴位,可加上揉動,直至局部有酸脹發熱的感覺。

  艾灸足三里貴在堅持。如果能做到定期施灸、長期不懈,定可收到強身健體、益壽延年之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