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叶问4》怎么样?

九轩斋


本人非常喜欢甄子丹出演的电影,《叶问4》作为收官之作,其经典之处,让人记忆深刻,但是不知道是编者按什么写的剧本,电影里面与书本上所写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不过瑕不掩瑜,拍出好看的效果足让人羡慕!喜欢武侠,喜欢《叶问》,也喜欢甄子丹!


子明


刚刚看完叶问4从电影院出来,心里很想说点什么。

我承认,那句已经成为梗的“我要打十个!”,让我一开始是抱着略微戏虐的心态的买的票。

先发的预告片中掉落的巨大台灯和国际版海报上那燃烧的木桩多少带着些玄幻的味道,加上一贯宇宙最强的甄子丹,和打完佛山打香港,打完香港打美国的剧情连贯,也都仿佛带着不严谨的影片基调,就是让大家看武打图个爽而已。

但看着看着,我原本戏谑的心态逐渐消失,变成不断涌上心头的尊敬。

这尊敬并非是感谢影片工作者制作了一部优秀的电影,也不是对剧情所塑造人物的品格尊敬。

而是对那些在华人最艰难,最被轻视,最被不公平对待时,毅然挺身而出,为华人赢得尊重的伟大人们。

这部剧情电影很简单,和前第二部多少有点相似。

叶问因故去美国,先和唐人街的中华总会会长发生矛盾,以武切磋,点到为止。然后因为华人饱受欺辱,华会会长与美国军官打斗,被打成重伤。秉承着“习武之人,遇到不公义的事自然要挺身而出”原则的叶问最后前往军营,用中华武术击败军官,为华人赢得尊重。

确实很简单无脑,看叶师傅狠揍外国人就是了。

但我看的时候,总是在想着一些剧情外的事。

大家都知道,这个剧情基本是虚构出来的故事。所以,在会长被打成重伤被羞辱的之后,并没有叶问来替唐人街的人出这口恶气,赢得尊重。但是,这种被轻视,被凌辱的经历,确是实实在在地发生在那个时代。

我很喜欢的一点是这部电影在前期给了李小龙很多镜头,但在后期武打方面没有给他任何戏份。

因为现实就是如此。

在电影的开头,美国空手道挑衅中国武术,被李小龙在巷子里狠狠地教训。大家看得很轻松,很欢快。是啊,那个被我们奉为神话一样的李小龙在狠狠地揍那些轻视我们的外国人,我们看得很解气。

但是,他能打完所有轻视华人的外国人吗?

不能。

就算是那些被李小龙打败的对手们,他们会变得立刻认可华人吗?

不会,更多的只是认可李小龙,觉得他们视为垃圾的黄种人中,也存在着极小的优秀的可能性。

这才是真正的现实,对华人的认可并不是靠叶问,靠李小龙一拳一拳打倒一个个敌人就如此轻易得到的。

在看到电影中一开始中华总会的各位师傅,对李小龙教外国人武术十分排斥与愤怒的时候。

我突然冒出一个念头:电影里的李小龙是孤独的。

在他还没有享誉国际的时候,对内,他被华人所不理解,被认为是屈服;对外,他要面对外国人的歧视,饱受刁难。

是的,他有无敌的武艺,在一些的时候,他可以通过拳脚打败对方,赢得尊重。但在更多的时候,他的武艺也只是无能为力。就像是如果对方不和你堂堂正正决斗,就是用手中的权利逮捕华会的华人,然后驱逐出境;或者是向学校施压,把你的女儿从学校开除。这个时候,又能怎么办呢?

所以,李小龙才会写书,他的徒弟才会想把中华武术引用到军营的格斗教程里。我们无法用一拳一脚打遍所有的敌人,改变他们的偏见。我们只能用这种最隐忍的方式,来融入他们的社会,创造出价值,从而改变他们对我们的看法。

这很残酷,没错,很残酷。

在一片属于他人的土地上,我们被轻视,被歧视,饱受欺辱,备遭践踏。我们却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能靠融入他们,为他们努力创造出价值,一点点改变对方的偏见。

这个“忍”,比万会长教导女儿的遇到不公义的事要“忍”更为痛苦,更受折磨。

震惊海外的李小龙只有一个,独创美国军营的叶问只有一个,精武血性的陈真只有一个。

但那个时代饱受欺辱的华人却有千千万万个。

正是有着像他们一样坚忍着,用自身的优秀来证明华人不是低等民族的在各行各业努力做出让外国人刮目相看成绩的那些人们。

他们用自己一点点的努力,才改变了那些曾经歧视我们的外国人,为我们赢得了尊严。

在出电影院的时候,同一场的很多年轻人嬉笑着在闲聊打趣。

影片的结尾是叶问病逝,他们开玩笑说叶问5的副标题就叫借尸还魂。

在听到这些,我突然很火大。

没错,这部电影是没什么深刻的内涵,对于武术,品性,爱国,新旧交替等方面刻画得很肤浅,就是武打爽片。故事的剧情也越来越虚构,甚至是有点滑稽。

你可以说它不好看,可以嘲笑它的电影节奏,可以批评它的重复剧情,甚至你可以说它的打戏很烂,我都没有意见。

但是,面对这种虽不深刻但三观很正的,尤其是能让我们窥得历史中华人悲惨遭遇。用着极其不恰当语言来来戏谑叶问自身,和他所代表的那个时代里为华人而负重隐忍努力的人,真的很不合适。

“我们是不是应该用中国武术,来改变外国人对我们华人的偏见。”

这是电影里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











铲屎官阿铭


很好看,叶问系列从08年上映,直到19年的完结篇给观众呈现了很多精彩的画面,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十个年头,也让人牢牢记住了甄子丹饰演的叶问,客观的说确实是一部不错的功夫电影,作为叶问电影系列的收官之作,相比于前三部内容呈现和立意都特别好。



一代宗师也发愁的教育问题

电影开始可以看出,叶问对于叛逆期的儿子叶正,可是说是束手无策,和校长的谈话更能体现出叶问的迷茫!

对于教育孩子的事情,一代宗师也和普普通通的家长一样迷茫无助,也使观众看到了英雄的无奈,可怜天下父母心!

叶问在美国和万会长女儿的几次谈话,使得叶问明白了父子的问题在于不能够理解对方,父亲在用一种成人眼中的要求去教育孩子,而孩子是在用自己的喜好去判断行动的方向。

中华武术的传承问题

叶问为了使得儿子叶正能够在美国读书,希望华人总会会长能够帮助写一封推荐信,可惜华人街的师傅和会长们不肯,因为叶问的徒弟李小龙教授美国人中华武术,违反了中华总会的武术规矩,使得叶问的美国之行一波三折,才有了后面武术之间的对决。



不得不说的就是咏春和太极之间的对决,叶问和万会长的两次交锋都没有分出胜负,可见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打斗中的细节更能展现出习武之人的君子之风,就是万会长发现叶问左手臂受了伤,后面就开始了单手对决。



剧中李小龙的戏份不是太多,真正的打斗只有一场和美国人的对决,但也堪称精彩,个人觉得以后出个李小龙系列的功夫电影也好。




剧情中的武术打斗有一点疑惑,就是咏春和太极打平了,但是太极和空手道对决的时候输掉了,咏春和空手道对决的时候赢了,这是在说太极斗不过咏春吗,想不明白!

种族歧视的问题

华人街的华人被歧视被针对的时候,万会长想到的是华人街的华人团结一起,相互帮助,共抗歧视(其实就是一直忍耐),这可能也是中华总会规定中华武术不传外国人的原因,这也是万会长对抗种族歧视的态度。


从这一点来看,一代宗师叶问是比较开明包容的,自己的徒弟李小龙教授外国人武术,还出书详解招式,叶问是大力支持的,这方面也可以说是用武术扩大华人的影响力,从而能够提高华人在美国的地位,这应该是叶问对抗种族歧视的一种方法。

影片结尾的时候,出现了很多回忆前几部的精彩画面,一幕幕让人心生感慨,最后叶问教儿子叶正咏春的时候,让叶正拍下了咏春招式示范的视频,一声一声击打咏春桩的声音,深入人心。


夜猫看影视


《叶问4》完结篇影片中有个画面:一个风华正茂的女孩走进叶问的房间。我突发奇想,难道要走一波女学生追大师的画风?或者这女的会和叶问的儿子相恋?电影没有如我所愿,啥都没发生,影片方或许觉得老牛吃嫩草的操作不符合大师的人设吧。而且,这一部的主题是中美文化的冲突和交流。

第一部几天不吃饭还能把日军军官压着打,真正的伤害只受了一脚,金山找拔刀在叶问眼里也只是小孩胡闹,当然还有名场面打十个空手道高手。

这个阶段的叶问应该是三十八九岁(叶问93年人,长子叶准24年生,实际叶问是49年到的香港,电影里改为侵华时期,所以最终战时期以电影为参考),这时叶问正值当打之年,体力是历代最好的时候,虽然最后是半血打boss,但是可以看得出来打得比后面的精英怪还轻松。

第二部应该是叶问的巅峰了,初到香港大战各路高手,连败数位,和扛把子洪师傅打平,最后还击倒拳王。

此时的叶问我个人认为是最强的,意识灵活,体力和第一部相仿(距离第一部才过了一两年),后面名声起来了又有安稳日子教拳练拳(虽然有洋人搅局但是影响不大,总体比第一部后半段穷困潦倒的日子好多了),拳法较第一部更有长进,甚至能够击倒轻量级拳王龙卷风,带着三脚猫徒弟在几十个人里面杀出重围,一个人用力挡住几个年轻人。

第三部的叶问,虽然电影里面没有明确表现出来,

但是这个时候的叶问,如果按照现实里面时间线的话已经有六十岁了(张永成夫人1960年逝世,叶问老先生1893年人),体力肯定较之前下降得厉害,但是拳法是最精湛的时期,可以说是“瘸腿宗师”,体力相对跟不上但是打法已经到了巅峰。

第四部的叶问可以说是最弱的时期了,罹患癌症不说年事已高,加上抽了一辈子烟体力肯定掉到了最低谷。

这一部的叶问是我最不愿谈论的,他给我一种人力无法逆转的悲怆感——曾经打十个空手道高手、击倒拳王的“咏春正宗”再也回不来了,虽然银幕上的甄子丹先生风采依旧,但若是在现实,年近古稀的叶问必然已经快打不出拳了。

第四部这位可好,把各位师傅打得骨断筋折,把老万打成重伤,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种族主义者,从头到尾对黑人和黄种人充满了歧视。

这就戳到叶问的怒点了,这位士官也是唯一一位享受到叶师傅插眼踢蛋套餐的。

最后一击也表示的非常明显,叶问真的动杀心了,那一记标指绝对是想把白人士官直接杀了。


高分影视基地


大家好,我是洞香春之酒贵。
观影归来,不负期待,给打86分,推荐观看。

论可看性,《叶问4》要远胜于前作,但与1、2仍有些差距。但另一方面,中美场景的转换,新奇感上弥补了一些剧情上的套路化。看着叶问一身长袍,游走在美国社会当中,有点像是玩侠盗猎车下了个复古mod的感觉,新颖又鬼畜。

看的时候我比较激动。不是因为叶问的剧情。而是因为想到了命运多舛的中国人。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是最无奈的。从叶问1里,亡国失地的华人悲惨的境遇,到这一部中美国唐人街被歧视的境遇,矛盾已经从生存,转化为争取尊严。看似进步了许多,但这却是美国人已拥有许久的东西,而我们在那时还要靠拳头来争。甄子丹演的越来越好,我想身为人父的中年观众,看这部戏的时候,更加能感受到他的细腻之处。当然,我本身还没结婚,不过由于我上过大学,住过寝室,所以我也还是能理解这种为人父母的心酸。

这个系列到这部,就算彻底完事了。以后再出,也只会是各种擦边的外传。比如《叶问儿子传奇》、《叶问他老姨》、《叶问之有问必答》等等。正篇至此完结,十多年的时间,一个系列的退场,不算震撼,但也并不寒酸。这是我们国家自己的超级英雄。儒雅,隐忍,重情义。只有中国人才能感同身受,只有在这片土地生活过,浸染了这里的文化,才能对叶问这个角色,感同身受,击节赞赏。

有人说这个戏不好,因为现实里的叶问没有这么伟大,所以这不是一个好电影。

纯属放屁。兰波洛奇布鲁斯韦恩,还完全都是假的呢,你不也一样看的起劲?电影本就是梦想的一种达成形式,有些人总是在以纪录片的标准要求商业片,同时以商业片的票房要求文艺片,好像这个世界上只此一部电影,你看完马上就得被枪毙了一样。必须什么成就都凝聚在一部戏里让你看够,真是又嫌老婆丑,又恨婊子狗。如果一味追求事实的对照,那现实中,是没有‘叶问’的。因为不存在这样一个超级英雄,恰好武艺高强之余,还一辈子都能活在历史的坎儿上,而且每每化险为夷,还恰好总能遇到不知死活的外国人来主动挨揍,主角光环亮到物业都要来拉电闸了。柯南是到哪哪死人,叶问是找谁谁挨打。但你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人的确越来越被看得起。现实生活里,我们没那样好的武艺。但却有埋头苦干,敢于拼命的意志。在近百年的历史大潮里,从差点溺死,到保二争一,说句游泳健将,也不为过。

如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再敢小看我们。而那些为此付出生命的,知名或无名的英雄,伟大而又真实。除了打印度人,他们一般不能一个打十个。但却都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以自己的血汗做燃料,推着我们不断向前。

国有今日,功在诸君。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都有光环,他们都是叶问。

全文完。


洞香春之酒贵


影片的剧情没什么可说的了,老套路,好在节奏把控的到位,不冷场,剧情推动着动作戏进入高潮,导演的掌控力到位。

子丹的影迷基本上都是功夫迷,咏春拳在电影中能否再打出新高度,这才是电影的灵魂所在,也是能否吸引影迷的关健。

动作指导袁和平,确实是天下第一武指,名副其实,比起前作,再上新台阶。叶问3里,袁八爷抛弃了以往连环环快拳的单调、以及不现实,确实,连环快拳用在身强力壮的人身上,难以造成重创,袁八爷确实通晓各派武术的精华,前作的结局,一记听桥与寸劲结束战斗,完美展现了咏春拳的精华所在。

那么,在本系列这最后一部作品里,袁八爷的动作设计再上一层楼,也非常现实,搏击能力由三部分构成(技巧、敏捷、力量),单纯靠技巧对抗力量,是不现实的,影片中也展出了太极拳的优缺点,太极拳在近身防御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能借助对方的力量惯性重创对手,可是也有致命的缺陷,缺乏有效的攻击能力。

下面来说重点,那位华人小军官,欣赏咏春拳,也是有道理的,他看到了咏春拳的优点,技巧与敏捷确实出类拔萃,如果最后那位BOSS军官,对战的是跟自己同样体格与力量的咏春拳手,那位军官会输的很惨。袁八爷确实是基于这种现实,设计出既符合传武内涵、又符合残酷现实的动作设计,常规的攻击手法对身强体壮的人确实难以造成重创,所以在这最后一作里,使出了咏春拳的杀手锏----标指。

手指比拳长出三寸,同时出手,肯定手指先击重对手,而且还是使出全身力量,集中在指头这一个点上,打击对方最脆弱的部位----咽喉,不死也残废。标指,是咏春拳徒手搏击的杀手锏,也是看家绝技。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依然保留着标指这一绝技,而且李小龙本人对这一绝技,练的是炉火纯青,只是他在电影里没展示过。




大道至简000


本人一向都非常喜欢甄子丹的动作系列电影,逢甄必看,这次《叶问4:完结篇》也不例外。在电影甄子丹饰演的叶问,尤其在打败美国佬的片段中,演绎非常到位、非常精彩,这部电影不失为《叶问》系列电影收官之作!

整部电影不再是叶问的独秀,很多武术师父的武术都有展示,特别是吴樾饰演的华会长也给了足够的展示空间,人物形象也很立体。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所有华人对中国武术的期待与愿景,我们共同的希望都是挺起中国人的脊梁,不再被外国人看不起!整个影片张弛有度,既有热血沸腾的武打,又有温暖的亲情、师徒情,多次落泪,只因为产生共鸣。

“叶师傅,你不在这生活,你不懂。” 开篇,吴樾饰演的唐人街中华总会会长万宗华这句话,叹出了在美的华人群体深深的无奈。 不找事,不怕事,如果欺负到我们头上,就必须讨回公道。这是叶问的武德,也是《叶问》系列一直以来的核心表达… 本次完结篇,除了想让观众看得很爽,欣赏中国功夫之外,还想让大家感受到中 国人的心态,中 国精神的内涵,那就是无论如何打 压,中国人都不会低头,我们会团结在一起,用实力证明我们中国人。

记得看第一部《叶问》的时候,刚上高中,用的是DVD光碟,转眼间十年已逝……“我要打十个”更是成为了网络流行语啊! 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好像这部电影中叶问的台词好少,更少台词,更多打戏,对决一场更胜一场!一言不合就上桌子开干,干脆利落,人狠话不多啊! 绝对过瘾!!片长不是太长,内容还是比较紧凑的,不拖泥带水,中间文戏时间都挺短的,打戏时长那是相当的长。真的用打戏感动到我了! 剧透一点点,最后叶问用他的那招封喉一招致胜,稍微注意就能发现影片中这招出现了至少两次(我就记得俩次😅)。前面的都是手下留情了,最后一场不留手,“不设规则,直至倒下”!!老外的演技也是看点,嚣张,自傲,还嘴炮~~演的坏人能让人恨,演的不错哦! 结尾有段前三部剧情燃点集锦,挺感动的,也可感慨回忆一下!!完结篇算是正式画上一个句号! 最最最后:戒烟!戒烟!戒烟!预防头颈癌!一代宗师叶问也架不住啊……


初肆的雪


众所周知,要问动作巨星哪家强,必须要数甄子丹演,从影三十五年,作品七十七部,甄子丹的功夫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特别是近十余年来在大银幕上同武术家叶问形象的绑定,而昨天上映后的《叶问4》一路高歌砥砺前行,要知道这部电影已经经历十年,十年磨一剑堪称巅峰一战。

而《叶问4》幕后的团队班底大家都很熟悉,袁和平负责武术指导,郑则仕,陈国坤等主演,导演叶伟信对电影全剧的掌控能力早就证明过了,一个系列拍了长达10年伴随观众成长,这里面有浓浓的情怀,这部新续集票房大卖还有悬念吗?

不负众望的是,《叶问4》在上映首日票房已经高达9400万,成为当天的票房冠军,在口碑评分上也拿到了同档期第一,猫眼电影评分为9.5分,淘票票评分为9.3分,可以用好评如潮来形容这部电影。不少人也是疑问: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贺岁档,《叶问4》为何爆棚,被那么多人喜欢呢”?

近日,黄渤出席某节目,在接受采访时,有记者也是向黄渤问了这样应该问题:“为何《叶问4》爆棚,被那么多人喜欢,怎么评价它”?对此,黄渤也是这样说了一句:好的电影总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检验电影是否成功,能否被大众接受,票房也能说明问题!对此,大家也是纷纷表示:“一语中的”!

虽然叶问4不可能像第一部那样成为一部经典,但是就像是天空划过的一道流星,虽然短暂,但是足够璀璨。小伙伴,对此你怎么看?






娱乐侃秀


《叶问4》作为叶问系列的最后一部作品,上映7天票房破5亿,豆瓣评分7.2,可以说是口碑票房双丰收,系列终作算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这部电影也将是甄子丹的最后一部功夫片,算是甄子丹告别功夫片的里程碑之作。

目前《叶问4》的预测票房是8亿,作为一部港片来说已经是大获成功,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依然没有跨过港片的10亿票房门槛。也就是说电影依然没有实现破圈,观看的观众还是以港片观众为主,实在有点可惜。

说可惜,是因为这部《叶问4》在我看来,其实有破圈的潜质,值得更好一些的成绩。但是对于没有观看港片习惯的观众来说,走进影院看一部港片似乎并不容易。

《叶问4》的文戏让第四部终章刚柔并济

《叶问4》的文戏是系列4部之中最好的,在之前的叶问里,武戏毫无疑问是主角中的主角,而文戏相对来说还是要薄弱许多。然而到了第四部的时候,文戏成了重头戏,给叶问系列增色不少,给人刚柔并济的感觉。

1、叶问和叶正的父子之情

叶问作为一位武术家,教徒弟有一手,但是和自己的儿子沟通却成为了一大难题。跟很多的父母一样,叶问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在香港读不成就送到美国去,而对于儿子的诉求想练武不想读书,叶问最开始根本无法接受。

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叶问,对自己的儿子一点办法都没有,一意孤行去美国给儿子找学位,儿子连他的电话都不听。而作为儿子,也完全无法理解父亲的想法,父亲本来就是教拳的,结果不让自己教拳,这种双标很多孩子都受不了。叶问和叶正的父子关系是典型的中国式父子,代沟比较严重。

直到叶正在电话里知道了自己的父亲患上了绝症的那一刻,叶正才学会了退让、尊重以及珍惜,叶问也一样,因为自己得了绝症,因为自己在美国的遭遇,才想明白了叶正也并不一定非得读书,还是要因材施教。

叶问在电话里说自己得了癌症的时候,我真的哭了,一代英雄得了绝症,再刚强,也有自己柔弱无奈的一面,百感交集。

2、万会长和若男之间的父女情

他们之间的情感其实和叶问父子如出一辙,都是误解、都是代沟惹的祸。万会长在唐人街挣扎求全,所以总是希望自己的女儿忍耐各种不公,这也导致父女之间的隔膜越来越深。

而最有趣的当属万若男在叶问面前控诉自己的父亲的时候,说了一句:“叶叔叔一定不是这样的人。”让叶问好生尴尬。

那一代人的教育方式都是强压式教育,只教育孩子该怎么做,但是一般很少沟通清楚为什么,也不求孩子理解,和明学里的名言一样:“我不要你以为,我只要我以为。”

3、新一代和老一辈之间的代沟,门户之见

李小龙在美国开设武馆,教授外国人中国功夫,而唐人街的华人总会却不认同这种行为,认为功夫不可以教给外国人,这就是新老观念之间的碰撞。

门户之见一直也是叶问系列里面特别强调的东西,打破门户之见才是功夫发展的良性之路,所以功夫外国人一样可以学。

这是两代人的沟通和认知问题,其实中国功夫就应该像空手道学习,广收门徒,让外国人帮我们去推广,比我们自己说好多了。

其实电影里的空手道教官哥连在真实生活中就是一位咏春拳的教练,而且他在做着国内一般武术机构很少做的事情,他在尝试探索咏春的实战之路,每天都在思考怎么把咏春实战化,更好地去推广这一门拳法。就这一点来说,就值得我们去学习。

4、在唐人街,华人拧成一股绳的温暖

在电影里,华人街总是给人很温暖的感觉,中秋晚会上可以看到整条唐人街的华人都非常的齐心和团结,叶问最终打败空手道高手的时候,全体庆贺,看到那一幕真的很温暖。

在别人的国家,特别是在那个受尽歧视的年代,华人的生活并不容易。比如电影里华人要读书,还必须拿到中华总会的担保,担心中国人付不起学费,或者是非法移民之类。在这样的环境里,华人抱团取暖是一种大爱情感。

《叶问4》的武戏丰富程度更胜往日

1、李小龙经典再现

在电影里,叶问去美国是因为受到徒弟李小龙的邀请,顺便也去给儿子找学位。让人非常惊喜的是陈国坤出演李小龙,再现了经典。

在餐厅后巷和空手道对战一幕非常经典,不单单经典再现了李小龙的拳脚,还展示了他的双节棍。随后在空手道大会上,李小龙表演了寸劲的一幕,也真的是精彩绝伦。

李小龙的经典再现,对于功夫迷来说是不可错过的。

2、唐人街空手道上门挑战的一幕,展示了形意拳、螳螂拳等经典拳术

虽然空手道高手上门挑战的一幕,几位教头都被打败了,但是还是非常精彩地展示了他们所代表的拳术。其中螳螂和形意拳真的非常经典,特别是形意拳。用形意拳的是一位女拳师,灵活多变,如果不是体魄处于下风,鹿死谁手还真的不好说。

3、万会长挑战巴顿

万会长的太极拳其实非常厉害,在唐人街的时候就和叶问打了个平手,不分伯仲。而万会长和巴顿的初期对战,万会长是不处下风的,可惜他的攻击都打在了对手抗打的地方。相反巴顿的攻击力明显占优,因此打斗的后半段,巴顿优势逐渐明显。

无论结果如何,万会长的太极还是打得相当好看的。

4、叶问对巴顿

这也是电影里的终极对战,叶问也第一次展示了咏春作为杀人技的特点,分别对对手的眼部、喉部和裆部实行了攻击。真正的功夫在于制敌,其实并没有任何的规矩限制,这个时候才可以发挥出中国功夫的厉害之处。

一部电影里可以看到这么多精彩的格斗,绝对是值回票价了。

结语

所以《叶问4》在文戏和武戏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在系列里我认为是最精彩的一部,绝对的诚意之作。其实在拍摄之初,甄子丹就说过,这部电影最难的地方就是已经第四部了,如何保证观众的满意度,结果他做到了,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经典功夫片!


十三盘娱乐


叶问成熟、沉稳、笃定、斯文的样子,很具一代宗师风范,虽是练武之人,人却很儒雅,文武通关,侠骨柔肠,似乎世间没有他摆不平的事。不过,很值得看也很感动的是,一代宗师也同样面对青春期儿子的叛逆问题。

电影一开场,医生告知叶问罹患癌症,叶问没有丝毫的惊慌忧郁,像平静的水面,无风的水面,超越了悲观和乐观的那种平和。然后儿子叶正又在学校打架惹事了,从叶问与校长的对话可以感觉到,叶正出这种事情是经常的,爸爸也被经常叫到学校去,并且经常保证会好好管教孩子,再给他一次机会,这是最后一次等等。然后校长说“每次都说是最后一次,这次不能再容忍了,真的是最后一次了”,直接就给了一张退学书,看到这里,不禁莞尔,原来一代宗师也对儿子的教育操透了心,也似乎真的没办法。

当时的香港,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国外去,叶问本来不打算去看徒弟李小龙的比赛,因为想给儿子去美国找学校,于是就准备去了。

去之前,他把儿子托付给邻居警员肥波,从叶问和儿子的互动中可以看出,这对父子矛盾由来已久,儿子对父亲坚持要让他读书,不怎么赞成他习武和画漫画的做法颇为不满。甚至不愿和父亲多说话,在肥波面前,儿子更是叫喊出对父亲的抗议,“你从来不支持我,如果妈妈在,就不会那样”一向慈爱的父亲终于忍无可忍,打了儿子一记耳光。连肥波都觉得儿子不像话,他说过叶问太慈父了。但慈父也有自己的坚持,就是希望儿子有更好的学业,有更美的前程。

可怜天下父母心!

由此掀开了叶问去美国的华彩乐章。

唐人街一众武师对叶问有不满,因为他的徒弟李小龙教洋人学武,他们认为是国粹外流,从叶问的谈吐可以看出,他的武德武风高出了众人一筹,没有那种狭隘的东西,有更宽广的内在和胸襟。至此他要求中华总会万宗华会长写一封推荐信给美国学校的计划泡汤。后来,因为李小龙的关系,叶问得以弄到介绍信得以去那所美国学校见校长,得以有机会救了被学校混混欺负的万会长女儿万若男,从与若男的交往中,叶问似乎读懂了自己的儿子。

若男与爸爸的关系也跟叶问和叶正如出一辙,只是表现形式有区别。若男业余喜欢跳啦啦舞,爸爸要他习练太极拳。若男在学校受欺负,爸爸要他一味地忍。都是中国式的家长,到哪里都脱不了那种内核。两家表现不同的是,若男是女孩,有不满只会小声嘟哝,表面上顺从,叶正有男孩的那种冲动性,表现得更激烈。叶问更温和些,万宗华更严厉些。

若男在叶问面前说他爸爸的话,跟叶正对叶问说的话何其相似,他们都觉得父亲不理解支持自己。连口气都一样。

听到这些,慈父的心里在慢慢翻腾一些东西。每天晚上他照例给儿子打电话,也照例是肥波来接电话,儿子常常拒听父亲的电话。但是这个父亲的内心在悄然改变。

在美国有不少波澜壮阔的情节,李小龙打洋鬼子,打得多么酣畅淋漓,简直小猫耍老鼠,一个凶狠一个灵巧,一个蛮打一个舒展,打的很激烈打得也很幽默,洋鬼子满脸污血,也不忘竖起一个大拇指来夸小龙,这是一个挑战者,但也是一个硬汉子,光明正大。可是另外美国军营里那个军官还有教练,就有点不是东西。原因是李小龙的徒弟下士赫文,想把咏春拳引入军队训练,这俩撕不满,于是各种阻扰,包括去唐人街的中秋晚会砸场子,打倒一众武师,后那个教练被叶问教训的满地找牙。后来武官报复找到万宗华,把他打成重伤。再后来还是叶问出场,很艰难地打趴下了武官。

特别喜欢看甄子丹演的叶问打斗的场面,惊心动魄又荡气回肠,再艰难的局面也没有狼狈相,快时急如旋风,慢时如莲花绽放,每打对方一拳都觉得解气,每被对方打一下就觉得心疼,人家可是个身患癌症的人。

但是一代宗师就是有一种凛凛的风范,他有开放的心胸,他有凛然的正义,他有慈父的爱怜,他有师父的支持力,他有中国人的爱国心,但不狭隘。他还是一个好丈夫,虽然这部片子中妻子业已去世,不过在片尾中出现了一系列回忆的情节,把前三部叶问中的一些重要情节作了简单回顾。正是这些镜头,又拉回了以往,十年多的时间,甄子丹演绎着大师,我们一路在电影院中追随大师,那些熟悉的画面,那些熟悉的演员,那些精彩的镜头,一一闪现,那是大师一路走来的足迹,我问自己,我的足迹呢?能否也清晰有力!

电影最后,父子隔阂消除,父亲叶问亲自教儿子叶正木人桩,传授武功。他自知时日不多,让叶正把他练木人桩的情节拍下来。看到这里,潸然泪下,无论是谁,总有走到生命终点的时候,在世间,总有不舍的东西吧,但是无论如何不舍,最终都要舍得!

查了资料,叶正,1936年出生于广东省佛山市,是咏春拳宗师叶问的次子。他开班授徒教授咏春拳,在香港门人众多,更有外国慕名而来的学子,其弟子已遍布世界各地,不少亦已设馆授徒,令咏春得以发扬光大。

父亲在天之灵应该欣慰了!

电影中还折射很多问题,特别感慨的是当时中国人在美国生存的不易,万中华,万若男,名字中都透着对国土的眷恋和对孩子的期望。

……喜欢叶问片子的朋友们可不要错过这最后一部,值得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