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有些人把合法直销当传销?为什么有些做直销的人失败了?

互联网直销大家谈


实事求是的讲,做什么事情都有成功者和失败者。

但是,多数人在谈论做直销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的对话内容。有点儿变味儿了。

绝大多数做直销的人认为,在直销里边儿赚到比较可观的钱了,就是成功了。如果长时间没有赚到钱,就是失败了。

上面的问题是为什么有的人把直销当传销了?为什么有的人做直销失败了?

其实这两个问题都很好回答。

有很多人把直销当成传销的原因就是直销公司的所作所为就是传销。

目前在人们的心目中有一个潜规则,有牌照的公司就叫直销,没有牌照的就叫传销。

其实有牌照的直销公司,要说他们是合法的直销公司,只是因为他们有一块合法的直销牌照,这个牌照只能代表他们有合法的经营资格。并不代表他们的所作所为怎么做都是合法的。

举例说明,绝大多数直销公司的共同点:

1、变相收取门槛费

要想成为哪家直销公司的经销商,不管你家需不需要这家直销公司的产品,你必须先买一定额度的这家公司的产品,你才能够成为这家公司的经销商。

2、每一个经销商都是由比这个经销商先来的经销商(上线)介绍进来的。

3、每个经销商都要介绍下线,再帮助下线介绍下下线,以此类推,(多层次就是这么定产生的)才能够不断的有收入。

所有的下线加到一起。就是这个经销商的团队。

你和团队所有下线及下下线,介绍的下线、下下线越多,你的收入就越大。(所以,利益驱使,每个经销商,都拼命的去拉人头去介绍下线,他们怎么能不去夸大。也避免不了在某些贪得无厌的人身上出现欺骗的行为!)

3、他们,所采用的奖金分配制度就决定了必然会产生金字塔形状的团队架构。(以最低的二二倍增为例,排到第十层,紧底下那层就1000多人。如果按照理想状态排到第25层的时候,人数就吓人了。谁感兴趣就自己计算一下吧。)

因为人世间绝大多数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均衡的,所以说直销的团队也不例外,也不可能均衡发展,所以说绝大多数队伍,都会出现奇形发展状况。

上面儿这种情况,就会造成出现两极分化的后果。

万分之一以上的经销商赚大钱,月收入不低于10万以上。

(他们在做工作,拉人头的时候,很多人会问他们,万一我失败了怎么办?他们可会说了,说万一你成功了怎么办,你怎么不想呢?其实他们真说对了,所谓的直销成功者,那直是万里挑一呀!)

1/5000的人赚中档的钱,月收入在3万到10万不等。

千分之一的人,月收入有可能达到5000以上或万、八千的。

有三、五百人团队的经销商所赚的钱还不够他们瞎折腾的呢。

那么百分之一以外的百分之九十九的直销公司经销商的状况会如何呢?

团队人数在100人以下的经销商所赚的钱,还不如,癞蛤蟆打苍蝇将供嘴。连将供嘴都做不到。

所以,直销在中国行走了这么多年之后,给社会上创造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做 “直销难民” (过去只有战争能制造出来难民,现在可倒好,直销也能制造难民了,而且是制造了大量直销难民。直销已经不亚于战争了)。

99%做直销的经销商,都是直销难民。

不用说的再多了吧?

不是人们把合法有牌照的直销公司当成传销了,而是他们所采用的奖金分配制度,和运作模式及运作方法与传销组织没有什么两样(再加上一条,传销开大会,他们大会开得更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把他们当成传销,还能当成什么?

这回知道大多数做直销的,为什么不成功了吧?他们不可能都成功。

有一种说法,说世界上80%的钱被20%的富人拿走了。只有20%的钱分给80%的穷人。美玲也叫二八定律。

先不说他们所说的这个比例是不是事实。

在直、传销的范围内

至少是有99%的钱,被直销公司和万分之一的直销“成功者”。拿走了。

还有0.9%的钱,被千分之一的直销中低产阶级拿走了。

给至少是99%的直销难民们留下的钱只有0.1%,而且有的直销难民,就连这0.1%的钱。也没分到(甚至,有很多经销商是倒赔钱的)。

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有牌照的直销公司,能够经得起真正严格的调查与审查。


顺其自然方能久远


这个问题特别好,虽然我个人不是专业从事打击非法传销,但是对于直销和传销也算是有一定的了解,在此谈一谈我的看法,抛砖引玉,也希望广大网友批评指正。

从刑法上界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的罪与非罪,其实也就是区分合法直销和非法传销的标准,有如下四条考量因素

应区分拉人头传销与直销活动中的多层次计酬。虽然二者都采用多层次计酬的方式,但是仍有很大的不同:一是从是否缴纳入门费上看,多层次计酬的销售人员在获取从业资格证时没有被要求交纳高额入门费,而拉人头传销需要缴纳高额入门费,或者购买与高额入门费等价的“道具商品”,否则不能得到入门资格;二是从经营对象看,多层次计酬是以销售产品为导向,商品定价基本合理,而且还有退货保障。而拉人头传销根本没有销售,或者只是以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的“道具商品”为幌子,且不许退货,主要是以发展“下线”人数为主要目的;三是从人员的收入来源上,多层次计酬主要根据从业人员的销售业绩和奖金,而拉人头传销主要取决于发展的“下线”人数多少和新成员的高额入门费;四是从组织存在和维系的条件看,多层次计酬直销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产品销售业绩和利润。而拉人头传销组织则直接取决于是否有新会员以一定倍率不断加入。

非法传销活动本身就有两大类,第一种是无产品的纯粹的传销活动,比较典型的就是所谓的1040阳光工程,以投资加盟为幌子,而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其所宣称的“项目”,向加入者宣传的“项目”本身就是虚假的,要么是借他人的项目做宣传,要么就是搞一个空壳来欺骗加入者,而第二种是用“产品”做幌子,也就是第二条中所说的“道具商品”,这种道具商品的核心问题是——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

我们都知道,即便是正常销售的商品,定价时也是有利润空间的?一般来说,除了生产商品本身的原料价格以外,还包括生产成本、研发投入、宣传投入、运输成本、缴税成本、品牌价值等等,而利润空间基本上来自于一些不存在市场公认价格的项目,比如品牌价值、稀缺性等等,总之羊毛出在羊身上,商品的定价不可能完全贴合原材料成本,拿耐克鞋来举个例子,做一双和原厂耐克鞋的质量一样的运动鞋,大概200块钱就够了,但是为什么耐克要卖到1000多甚至几万块呢,主要是品牌支撑了他的价格,消费者也不会认为耐克鞋的定价不合理,一些特别贵的鞋款,本身还限量,又附加了稀缺性,这些因素都提高了商品最终的销售价格,那么商品定价是不是合理,其实最终是由市场来决定的,假如定价不合理,就会被市场抛弃,耐克生产的鞋里面,也有一些卖的很不好的,就是因为大家认为定价高了,不愿意去买。

我有个同学,以前在安利公司上班,他和我讲过,安利卖的蛋白粉和药店里面出售的蛋白粉,其实二者效果差不多,而安利蛋白粉比药店蛋白粉价格高出几十倍,这算不算价格和价值严重背离呢?其实不算,因为安利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去研究,让蛋白粉如何更好吃,在其中添加了很多其他成分,并且进行大规模的品牌宣传,支撑其价格的核心要素早就不是保健作用了,而是消费者的认可度,同样是蛋白粉,安利的更好吃,品牌更有名气,甚至包装更精美,这些消费者的认可,都成为支撑其定价合理性的理由。

应该说,今天整个保健品行业的商品价格都是被市场中的“消费者认可度”支撑起来的,毕竟保健品本身的生产研发成本在整个定价中所占的比例是很低的,也正是因为“消费者认可度”的存在,使保健品可以实现高额溢价,市场经济,企业享有定价的自由,只要消费者认可,这种定价就是合理的。

但是在非法传销活动中出现的“道具商品”,都只是市场中的普通商品(其实更多见的是假冒伪劣、缺斤短两),品牌不出名、商品也缺乏独创性,由于在市场中流通量小,更难以在整个市场中树立口碑,换句话说,给某小作坊的莆田鞋定一个耐克鞋的价格去卖,这就叫价值和价格严重背离,虽然莆田鞋很可能比耐克鞋质量还好,但是不抱耐克的大腿,还会有人去买吗,就更不用提高价去买了。而要自己建立品牌,投入无疑是极为巨大的。

搞清楚了什么叫“价值和价格严重背离”,其实也就能搞清楚合法直销和非法传销的核心区别了,买一双耐克鞋获得销售耐克鞋的资格和用买一双耐克鞋的价格买一双莆田鞋,获得销售莆田鞋的资格,前者是合理的,后者就是“高额入门费”,而非法传销活动,正是建立在销售“价值与价格严重背离”的商品这一基础上的,非法传销的组织领导者,明知其所谓的“产品”定价极高,根本无法正常在市场上销售,那么卖商品其实就成了拉人头的工具——真正确定商品在市场中价格的,是商品在市场中的地位,而这一地位,来自消费者的认可。

我相信大多数人搞不清楚直销和传销的区别,都是因为缺少对于商品价格与价值关系的认知,掌握这一认知,是准确区分直销和传销的基础。

接着应该讲讲,为什么很多搞直销的人都失败了。

销售商品本身,其实也是一门技术,一个好的推销员和坏的推销员天差地别,而好的推销员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实战历练,甚至需要个人天赋加持,而很多搞直销的人本身都是半路出家,根本没有销售经验,其实我认为,想在直销行业成功,起码你得去菜市场卖几天白菜,要是连这个都干不好,就别琢磨着跨界卖保健品能成功了。

而更大的问题是,当一个销售员把自己挣钱,而不是为消费者提供好的消费体验,使消费者获得满足当做目标,就已经注定了无法在销售活动中获得成功,好的销售员和好的商品一样,是在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之后才能够提升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取财富。挣钱和满足客户本身不矛盾,但是如果你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用户之先,那你的利益和用户的利益就会发生冲突,我认识一些很成功的销售员,他们的客户对他们的评价都是,这个人靠谱,卖啥我都愿意买,如果客户觉得你就是奔着他的钱去的,那放心你是干不好的,所以很多人做销售的失败,其实是做人的失败,是价值观的失败,唯利是图的人,不管在那一个行业,都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而只要我们把销售额,而不是用户认可作为评价一个销售员的标准——当然了资本家们都是这么干的——就只能培养唯利是图,而非为用户创造价值的人。

其实销售商品,从来都不是把商品卖出去那么简单,因为同时出售的,还有我们作为人的信用,而一个人的信用,比他的口舌有价值得多,很多人做直销为什么失败了?他们给自己的信用,标上了一个严重背离价值的价格。


一笑风云过


说直销是金字塔,说直销是骗子,说直销只有顶尖的人赚钱等等这些见解,这些人都是没有做过直销的人可能只是看到媒体文章怎么说就怎么认为,就像我没去过美国但我也了解美国是一样的。直销是一种经济流通形式,在这种产品流通过程中有人赚钱了,有人没赚到钱。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没有哪个行业能让投资人百分之百赚钱的,但是直销也是公平的,赚钱是有原因的,没赚钱的绝对是有理由的,就像考大学一样有人上榜也有人落榜,如果今天你是努力学习刻苦学习的学生还没能考上大学的,那不是学生的问题了,是学校的问题了。同理如果你用尽一切努力去做直销都没能获得成功,你赶快转行吧,直销不适合你!


未来用户5638478902


【周围普通直销人的真实生活现状,真的越来越穷】

这次我写一点关于直销的东西。在文中我不刻意分析,也不刻意评价直销这种商业模式的本身,毕竟直销在中国法律上允许的,只写写我身边几个直销人真实生活经历。

【案例一】

先说说我自己吧。我接触直销比较早,应该是在2005年左右,那还是在读大学。我做暑期工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刚毕业做安利的师姐,然后跟着她,经历了各种听课培训,各种开会。最终我没有加入,我是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还是咬牙买了一瓶60多元的护手霜和60多元的牙膏(差不多是我一个月的生活费,记得当时一个月生活费只有200)。回忆起来自己当时没有加入有几个原因,第一应该是她当时生活拮据借了我600元钱,后面她做工程的男朋友回来才还我的,如果做安利如培训老师说的那么好,她应该不至于如此;第二就是安利的产品确实很贵,普通人很难消费;第三就是我不喜欢里面的一个氛围,人似乎都打了鸡血似的,工作生活完全搅和在一起。

后来跟她还有零星的联系,她把她退休的老爸叫来和她一起全职做了两年安利,然后就没有做了。我在快毕业的时候,她做了茶叶销售,还来学校找老师推销过。最后好像回老家考了公务员。

【案例二】

她是我老婆曾经的闺蜜,很漂亮,外表看起来非常像林志玲,但是也是我见过做直销混得最惨的一个。2009年之前她在长江游船上当服务员,男朋友在游船上做厨师。两个人用几年打工的积蓄在杨家坪买了一个小户型房子,日子过得很幸福也充满希望。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上了玫琳凯,从此人生轨迹就改变了。应该在2010年左右随着“团队”从重庆去了成都,开始了她的“事业”。自从她的“事业”开始后,越来越看不起她男朋友,最终与男朋友分手了。在开始她的事业第三年,就因为房子贷款逾期很久没有归还,房子被银行收回。去年听说她精神上已经有点问题了,被她老爸关在家里不准出来。我与她接触过几次,讲讲她的一些奇葩的事情。

一次大家一起吃饭聊天。她说:“我的朋友都是宋祖英这种级别的,跟你们在这里瞎吃饭浪费时间。” 我们当时也只当做一个笑话听过就完了,没有理她,从那以后大家与她没有吃过饭了。

一次她从成都回重庆老家,准备在我们家蹭住一晚上。在火车站时打电话找我老婆借100块钱,说打车到我们家,我老婆听了很生气说你没钱打车就坐公交车过来呗,我自己也是坐公交车回家(当时老婆还没有下班)。她回了一句“我这种身份的人能坐公交车吗?” 她还是真的打车过来了,但是因为没有钱付出租车费,最后把自己押给小区门卫保安。保安估计看她长得漂亮,帮她付了车费,还是我老婆下班回来后才付钱给保安把她取出来。

一次接到她的电话找我借3000块要去杭州开一个玫琳凯的重要会议,我借口说钱在我老婆那里,要找她商量一下。她就立马数落我一个男人这点主都做不了云云,我今天找个男人马上可以借3000块。结果听说她真找了一个男人“挣了”3000块,然后去杭州开会了。

案例三

我老婆的大姨她们家以前在广州有一个加工厂,一年下来还是有50万左右的收入,日子亲戚里面算是很好的。但是由于产业升级,生意比以前难做一年纯利润下降到20万左右。她们开始需求新的出路,不知道怎么做起了国珍。很快转让了加工厂同时让自己的儿子辞职,全家三口全职做国珍。朋友圈里面全是他们到处开会和产品的信息、一会儿澳门、一会儿青岛等各种地方。他们家老头生病了也不吃药了,说吃国珍产品就可以好,但是最后的最后还是去了医院。应该还是在2016年底,重庆房价疯涨的时候劝他入手一两套房子,被她们家无情的鄙视了,说我们以后要住6000万的别墅的。他们经常发朋友圈,我就说你们里面的内容虚假宣传还是多,就记得说过你们董事长不是原中国兵器部部长,反正他们就是各种不信。

最后他们全职做了三年,应该损失了100多万,现在回开州开了一个洗车店。

本来我也想写一些做的成功的案例,但是认识的人中确认没有。中彩票大奖的人身边还真认识一个,但是身边做直销成功没有遇到。

直销的本质是减少中间环节,节省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费用,降低消费成本。这是衡量是不是真正直销的最重要标准,真正直销经营的产品,价格必然远低于传统渠道中同等价值的商品价格。但是目前我所看到的是与直销的本质背道而驰。

1.\t变相融资,加入成为会员需要购买1000-100000左右的产品;

2.\t产品暴利,直销的产品都不便宜,比市场上同类产品贵几倍几十倍;

3.\t浮夸其功能,浮夸产品功能,应该是所有直销产品的特点。例如可以治疗癌症、宇航员都在用、中国第五大发明等。

4.\t人人致富,只要加入,只要坚持,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就一定能月入多少多少万元。这是最具有煽动性的语言,也是很多人加入这个行业的原因。因为追求金钱财富而迷失心智的庞大人群,为直销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血液。


在水之舟201


无论是直销还是传销最终的目的都是销售!

首先销售是需要智慧与口才的完美结合。

同样一支笔,在普通人手里一文不值,在有的人手中却可以卖到100块,1000块!这就是销售精英,这种人几乎是凤毛麟角,这也就是销售的魅力!

但是无论是直销也好,传销也罢,加入的成员都是些下岗工人,家庭妇女,生意失败者,等等!这些人大多数只是普通人,没口才,没背景,这些人真的有销售精英一般的能力吗?

答案绝对是否定的!

而真正在直销传销中赚钱的人,你会发现他的口才,能力,智慧明显高人一等!而这种人少之又少!绝大多数还是普通人,换个环境他还是普通人!失败是必须的!

别说是做直销传销了,这种普通人即使开饭店,服装店等等也得赔个一塌糊涂!


东北飛哥


“直销” 和“传销”本来就鱼目混杂,到底哪一个公司是“直销” ,哪些公司是“传销”实在真假难辨。其营销模式底层参与者很难搞的清楚,都有发展“下线”的工作要求,至于分配制度更是公司给你多少算多少。

直销指以面对面且非定点之方式,销售商品和服务,直销者绕过传统批发商或零售管道,直接与消费者对接的模式。比如消费者比较熟悉的戴尔电脑,就是采取了新兴的直销模式,成功取得持续的高速增长。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经营最成功的直销公司,安利在公众心目中几乎已经和直销画上了等号。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直销模式的热潮在中国慢慢消退,安利在内地的口碑逐渐下降。为何直销难做?是因为国内消费者习惯于选择性,他们对于带有某种“强制”消费的直销模式,感到非常被动浑身都有一点不舒服。

一些社会资源比较丰富的直销人员,做起业务来可以风生水起;但是,另外一些社会资源匮乏的直销人员,单凭嘴皮子是难以做大业务的。还有每天会议制的模式,对于来自社会底层的那一部分直销人员,简直成为一种负担。

正因为“传销”套用了很多直销的方式,比如发展下线、会议制等等,所以普通消费者很难搞清楚两者的区别。好像有一个标准,直销是有产品,传销没有产品。但是,现在诸多保健品公司,以免费送旅游、赠送产品以及会员制的方式出现。

这样一来,“传销”就将直销也因此“做趴了”,中青年消费者他们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独家观点,欢迎探讨。恭祝新年新气象!


陆燕青


直销就是从传销来的,很多公司就是把传销的名字改成直销,销售方法没变,而且现在的直销产品价格高的离谱,做直销的人,根本就没有把心思放在产品上,大多数人就是为了这种销售方法而做,说好听点就是招收各级代理,代理多了,就会源源不断的躺着也挣钱,说难听点,就是拉人头,人多了,收入倍增,躺着挣钱。折腾来折腾去,把亲戚朋友拉的差不多了,大家钱没少投进去,弄了一大堆“高效”产品,大家还是没有挣到钱。某公司,什么汗蒸,纳米这个那个的,什么底裤壮阳,帽子去白发等等。被上线忽悠进去,还有层层关卡,每年必须购买公司一定的数量产品,那些有良知的,进来后,看到产品没啥用,都是鼓吹,而且贼拉拉的贵,不忍心去坑害别人,最终结果就是没有业绩,当初那些没人上级给安排人,货帮你卖了把钱给你的上级说的都是空话,绝不承认说过这些话,没办法了,就说是善意的谎言。你说,传销,直销,资金盘,那些不是靠讲课,几个人说服一个人,环环相扣的。很多人,为了自己投的钱,能够拿回成本,只能昧着良心去找亲戚朋友……。所以队伍越来越大,根本就不是什么产品作用,某个公司,的一双鞋子,八千多,这个价格正常么?如果是真正好材质的也可以。算了不多说了,大家一起忽悠,忽悠多了,大家一起说谎言,谎言多了,慢慢的大家就沉浸其中,当真的去做了。


纪家二哥


直销产品价格高的离奇,都是直销人员消费产品,非直销人员消费产品极少,这就是直销人员失败的根本原因,如果能做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产品是非直销人员在消费那他就成功了。但是不被洗脑的人是不会消费直销产品的。

按直销理论讲,直销少了中间任何环节,产品由生产产家直接到消费者,其产品价格本应大大低于同类产品市场价,现实是大大高于同类产品市场价,甚至几十倍几百倍,不被洗脑的人是不可能去消费直销产品的。

我微信朋友圈里一人做安利直销,不听老公劝阻,赔了不少钱,后被老公离婚结局。


平78514851


以下讨论仅针对直销,不包括传销和伪直销

之所以有题主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太多人都是想在直销里年收入几百万上千万,其实直销与很多销售一样,能赚几百万上千万的确实只有少数人,但是能赚年收入十万几十万的大有人在,比起很多白领好的多!

全国只有一个主席几十个省长,绝大部分都是基层公务员,很多人一辈子都是基层公务员,难道就都不要考公务员了?

如果你能做格力的省级代理,一年赚几百万上千万应该不难,但是更多的是一年赚几十万的经销商,有些乡镇经销商甚至赚不到十万,难道都要去做省级代理?

所以,只是你的期待太高了而已!

客观而论,如果你上班的工资是4000,做直销能赚到6000,你就是成功的!

可能有人会拿直销难民说事,我想说的是,要么你进入了要大量囤货的伪直销,要么你因为各种原因暂时失败了,这也正常,哪个行业没有失败者呢?!


铁骑踏东洋


不管是传销还是直销,不管是太阳线_级差还是双轨混合级差,其内核都是倍增,不管其是排位还是无限越级超越,你所达到的高度—定与拥有多少垫脚石成正比,而市场人口、参与游戏的人口有定数,无论产品无限虚高还是所谓良心系统的低价直销,都是无数后进基层会众呕心沥血,用积蓄、借贷堆起系统中的5%的上层或越级超越者的锦衣美食,甚至乎它们的晋升大典、传承大典也得要参会的会众自掏腰包成就它们的辉煌!

在世俗里无法超越上行,你就期待在直销系统里实现超越?赔上积蓄?赔上家庭?赔上人脉?到头来你仍是两手空空的95%,跨越不了阶级象限的壁垒,这就是传销/直销的宿命!

不错当你曾是亿万分之一的精子,曾成功与卵子结合,你就那么确信,能通过直销成为现实的5%?

珍惜生命,拒绝直传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