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福格行為模型”:教你有策略地和老闆提加薪,穩步達成目標

努力奮鬥還需要掌握加薪秘笈,自己參透還要想辦法讓老闆看到,下一個加薪的,非你莫屬!——《老闆,求加薪》

朋友阿榮最近很苦惱,因為他在公司兢兢業業幹了兩年多了,業績很突出,卻一直沒有加薪。他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猜測著是不是自己什麼時候無意間得罪了上司;或者是因為自己不會巴結領導,所以被他這麼晾著?正因為猜不透上司的想法,所以他也一直不敢冒昧地去提加薪這件事。

相信很多職場人都有過同樣的境遇,面對一個未知的人或事,會習慣性地主觀臆想,通過一些表象去猜測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因為無法得到合理準確的答案,陷入糾結與痛苦中,甚至產生很多誤會與矛盾。

那我們該如何去避免這種誤會,達到自己的目的呢?像朋友這種情況,該如何有策略地和老闆提加薪呢?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就需要利用一個行為分析模型,即“福格行為模型”來洞察他人行為背後的真相,進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福格行為模型”:教你有策略地和老闆提加薪,穩步達成目標

01

什麼是“福格行為模型”?

福格行為模型,它以BJ Fogg(斯坦福說服力科技實驗室主任)命名。表明一個行為得以發生,行為者首先需要有進行此行為的動機和操作此行為的能力。接著,如果他們有充足的動機和能力來施行既定行為,他們就會在被誘導/觸發時進行。

福格行為模型公式是:B=TMA,B是指行為,T指觸發,M指動機,A指能力。福格認為,要讓一個人行動起來,需要有三個要素,即觸發、能力和動機。否則人們是不會有相應的行動的。

比如工作時,同事的手機響了,他卻沒有接,那會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從T觸發要素考慮:可能是環境嘈雜,手機音量太小,同事沒有聽到鈴聲,觸發沒有出現,自然不會有行動。

從M動機這個要素考慮:可能是同事認為這個電話是推銷員打過來的,不重要,所以他沒有去接的意願。

從A能力要素去考慮:可能是同事手上有更重要的工作,騰不出時間來接電話,導致行動受阻。

瞭解了“福格行為模型”的含義後,我們再看看如何用這個模型來跟老闆提加薪,如何通過這個模型來改變老闆的行動,促使他答應你的要求

“福格行為模型”:教你有策略地和老闆提加薪,穩步達成目標

02

如何利用“福格行為模型”,跟老闆談加薪?

第一:

觸發——提醒老闆你有加薪的需求

在工作中,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被看到,如果不會彙報工作,那你只能默默無聞地幹到死!事實上,彙報本身就是工作,彙報工作本身就是職責的一部分。學會正確地彙報工作,才能成為上司信任和信賴的對象。——《向上管理:如何正確彙報工作?》

“福格行為模型”:教你有策略地和老闆提加薪,穩步達成目標

去年熱播劇《都挺好》主角蘇明玉初見大老闆的一段戲讓人印象深刻。

蘇明玉因為和母親鬧僵,大學時發誓不再花家裡一分錢,靠打零工養活自己。

當時她正在推銷英語課程,遇到集團公司大老闆,但她並不知道大老闆的身份,只是本著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的心態推銷課程。

當大老闆半吐半露地表明自己的身份後,蘇明玉馬上向他推銷起自己:“先生,我有一個您必須考慮的產品,這個產品一定會給您帶來巨大的收益。”

大老闆:“哦,是什麼產品?”

蘇明玉自信地回答道:“我!”

“福格行為模型”:教你有策略地和老闆提加薪,穩步達成目標

就是這段對話,改變了她的命運,為他的職場精英之路,邁出了最關鍵的一步。

這段對話也是大老闆決定聘用她的觸發器,試想一下,如果她不主動提出這樣的請求,大老闆會想到要聘用這樣一位年輕人嗎?

“福格行為模型”:教你有策略地和老闆提加薪,穩步達成目標

在職場上我們同樣要把握機會,多多展示自己。我們要明白,對於你來說,你的工作是100%,但對於你的上級來說,他手上還有那麼多業務和員工要管,你可能只佔5%。你的所思所想,如果沒有及時傳達給他,他可能根本不知道你的需求是什麼。也許你在內心糾結得吃不下飯的問題,他壓根就不知道。

所以,如果你想要加薪升職,先得想辦法讓老闆增加對你的瞭解,知道你有這個需求。那在職場上如何讓老闆更加了解你呢?最重要,最直接的辦法,還是主動彙報。

當然,如果你哪天突然闖到老闆辦公室,說:“老闆,我希望你給我加薪水 !”這個顯然不合適。就如同你突然衝到暗戀的女孩面前說:“你嫁給我好嗎?”人家一定會被嚇跑。

這需要一個過程,需要循序漸進的去獲得老闆的信任。比如每週跟老闆彙報一次工作情況,對一些重要的工作及時彙報進度。有機會要多多和老闆討論自己的想法,尋求他的反饋,表達自己在工作上有更高的目標等等。

有了這些鋪墊,老闆對你的關注度增加後,你就可以適時地提出自己加薪的請求了。

“福格行為模型”:教你有策略地和老闆提加薪,穩步達成目標

第二:

動機——讓老闆願意給你加薪

前面我們已經讓老闆知道你有加薪的需求了,但是如何讓老闆願意給你加薪呢?驅動他人行動需要從內部、外部兩方面進行分析。

1、在讓老闆加薪這個事中,什麼是內部驅動?

很簡單,那就是要讓老闆喜歡你,信任你。那要怎麼做呢?

在《影響力》一書中提到影響別人行為的六個原則之一就是喜好原則,該原則強調大家都傾向於跟自己喜歡的人打交道,也更願意優先答應喜歡的人的要求。

而贏得別人好感的方法有三種,分別是強調相似、製造愉悅和關聯正面

“福格行為模型”:教你有策略地和老闆提加薪,穩步達成目標

強調相似:即找到或創造與老闆相似的地方,匹配他他的性格和風格

比如說如果你發現老闆是球迷或者愛好釣魚之類的,那你也可以在這方面下點功夫,作為與老闆的談質,以備不時之需。如果哪天真正聊到這些話題,你的這些準備就會起作用,一定能拉近與老闆的距離。

製造愉悅:適度的讚美與恭維,能讓聽者產生愉悅感

人都要聽好話,老闆也一樣,想想老闆有哪些過人之處,哪些表現是讓你欽佩的,然後找機會通過“不經意”的一句讚美之詞表達出來,就能贏得他的好感,雖然老闆可能在表面上不動聲色。

關聯正面:即讓老闆知道你更多的優點

比如說聊天過程中,講講過去曾為朋友兩肋插力的故事,工作上為了守時守信,曾怎麼辛苦加班加點地為客戶解決問題之類的。

做好以上這三點,就足以獲得老闆的喜歡和信任了

“福格行為模型”:教你有策略地和老闆提加薪,穩步達成目標

2、在讓老闆加薪這個事中,什麼是外部驅動?

指的是你要能夠給老闆分擔壓力,並且帶來利益。

這要求你懂得老闆的壓力是什麼,他面臨著什麼樣的挑戰,遇到了什麼難題,需要什麼樣的支持和幫助,從而可以站在他的角度和立場,去幫他解決問題,最終獲得他的認可。

比如你發現你的老闆表達能力超級棒,但是數據分析方面不行,在面對客戶的時候,比較難拿出比較有說服力的數據來。如果這時你給他提供各種數據分析,緩解了面對客戶時的壓力,肯定就能獲得他的認可了。

好了,在“動機”這個要素中,我們通過喜好原則獲得老闆的好感,通過替老闆解決問題,分擔他的壓力,創造價值,獲得他的認可。可以說,無論是內部驅動還是外部驅動,老闆都應該願意給我們加薪了。接下來的問題是,老闆“有能力”直接給你加薪嗎?

“福格行為模型”:教你有策略地和老闆提加薪,穩步達成目標

第三:

能力——看老闆是否“有能力”給你加薪

在職場上,我們稱為老闆的,有的是公司實際控制者,他有直接給下屬加薪的權利。有的可能只是你的上級,而他的上頭還有老闆,像給某個員工加薪這種事,並不是你的老闆一個人就能決定的,可能需要好幾個領導簽字,或者同事們對你的評價也會影響你能不能升職加薪,那這時我們該怎麼去影響這些人的決策呢?這種情況,我們就需要做利益相關者分析。

“福格行為模型”:教你有策略地和老闆提加薪,穩步達成目標

1、什麼是利益相關者分析?

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是從企業管理領域拿來的詞,Freeman給過定義“那些能夠影響企業目標實現,或者能夠被企業實現目標的過程影響的任何個人和群體” ,釐清誰是重要的利益相關者、並將他們對企業的利益期望具體化,這就可把常規的經營環境轉變成具體的運營目標,進而有針對性地確定應對策略——這是利益相關者分析的目的。

公元前606年,鄭國攻打宋國,宋國主帥華元犒賞士兵吃羊肉,華元的車伕因餵馬耽誤了時間,有人建議給他留一塊肉。可華元不屑地說:“打仗又不靠他!”。車伕得知此事後,逆反心理頓生。

第二天兩軍決戰時,懷恨在心的車伕駕著華元的戰車往敵營裡衝,華元怒罵道:“混賬,還不趕快停下來,那是敵軍的營賬!"

車伕看了一眼他,冷笑著回道:“昨天你們吃羊肉,是你做主,今天戰車往哪跑,可是由我說了算!”華元就這樣成了鄭國的俘虜。

因為一塊羊肉被自己人搞死,就是主帥沒有意識到,自己眼中不起眼的車伕,也是一個重要的利益相關者。照顧好利益相關者,他們才會積極支持你。忽視利益相關者,他們很可能背後坑你。

“福格行為模型”:教你有策略地和老闆提加薪,穩步達成目標

2、在加薪這件事上,我們要怎樣做利益相關者分析?

為了方便理解,假設你的升職加薪需要綜合同事、上級、其他部門主管,人事經理對你的看法。這時就應該根據影響力與支持度兩個角度來決定處理方法,因為一個人精力有限,很難面面俱到,你也沒必要取悅每個人,所以要找到重點,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福格行為模型”:教你有策略地和老闆提加薪,穩步達成目標

如上圖,你同事在支持度上不高,影響力也不高,那就可以選擇忽略。

你的上級影響力高,支持度高,那就要及時溝通,確保他不會改變立場。

其他部門主管支持度高,但影響力低,可以向他尋求一些建議,也要確保他不改變立場。

人事主管影響力高,但支持度低,這才是需要你多花精力去溝通,去了解人事主管的利益訴求和期望是什麼,也可以借用上級或其他部門主管的力量去改變他的立場。

通過利益相關者的分析,我們得出的方案就是:不管同事的看法,維護好上級與其他部門主管的看法,影響人事主管的看法。

“福格行為模型”:教你有策略地和老闆提加薪,穩步達成目標

03

總結

有策略地和老闆提加薪,需要用到“福格行為模型”,分別從觸發、動機、能力三方面做功課。“觸發”就是要讓老闆知道你有加薪的需求;“動機”就是需要從內部驅動上讓老闆喜歡你,信任你,從外部驅動上替老闆解決問題,分擔壓力;“能力”就是要看看你的老闆是否“有能力”給你加薪,如果能否加薪是受多方面影響的,那就要做利益相關者分析,找到行動方案,影響這些人的決策。

如果觸發、動機與能力你都處理得很好,那麼加薪主真沒那麼難了,你一定能實現加薪的目標。當然,你也可以將“福格行為模型”應用到任何需要改變別人行為、促使他人答應你要求的事情上,趕緊去試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