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資金知春早 “商品牛”初現

□本報記者 張利靜

最近四個交易日,國內商品指數連續走強並幾乎盡收3月份跌幅。國際商品價格同步走強並吸引了21億美元資金。分析人士表示,二季度偏弱的美元環境以及國內基本面、流動性利好預期下,大宗商品料出現較強走勢。

商品四日收回一個月跌幅

在A股交投火熱之際,國內文華商品指數也悄然發力,連續四個交易日大幅走強,一舉收回近一個月跌幅。文華財經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昨日收盤,文華商品(國內)指數報153.82點,較年初上漲5.47%。

國際商品市場方面,文華財經統計顯示,自去年12月下旬觸及近一年半低點以來,反映全球商品價格走勢的CRB大宗商品指數迄今已經累計反彈了一成。花旗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伴隨著大宗商品指數上漲,迄今已經帶動了21億美元的新增資金流入大宗商品指數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

在當前時點,國內外分析師和交易員對二季度大宗商品走勢依然維持樂觀,部分國內分析人士甚至認為商品類資產在二季度表現可能僅次於權益類資產。

路透社近期稱,大宗商品價格和投資在全球經濟週期的最後階段通常會受到提振,加上其它推動因素,上行的趨勢有望在未來幾個月延續。

在剛剛過去的三月份,國內商品市場表現並不盡如人意。建行統計數據顯示,建行商品指數3月份累計下跌3.36%,收於2058.82。其中,煤炭、鋼礦板塊下跌4.24%,農產品板塊下跌0.65%,貴金屬板塊下跌1.86%,有色板塊下跌0.18%。而在部分分析人士看來,這或許正是二季度商品走強的前奏。

國信期貨分析師顧琛表示,通過研究庫存週期,可以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規律,每次當PPI和產成品庫存週期同跌的時候,即“量價”同跌的時候,整體大宗商品價格總會出現一波較大的反彈,迎來牛市行情。根據歷史規律,預計中國大宗商品或將在2019年二季度開啟一輪新的上漲行情。

“從資產配置角度來看,優先看好權益類資產,其次是商品類資產,債券牛市已經步入尾聲。”長城證券分析師汪毅表示。

生意社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從近七年表現來看,截至4月2日,反映更廣泛現貨商品價格的大宗商品價格指數BPI為863點,已經較2016年2月3日最低點660點上漲了30.76%,但若要追上週期內最高點1019點(2012年4月10日),則還需要繼續上漲15.31%。

弱美元提供支撐

總體來看,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國際貨幣環境下美元走勢,以及國內經濟基本面、流動性變化將是決定國內大宗商品走勢的幾大首先需要參考的因素。

美元方面,顧琛認為,此次美聯儲釋放出的寬鬆的信息超出市場預期,目前看來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階段或將結束,未來或很快將迎來寬鬆的降息時代。疊加一季度公佈的時薪、消費及房地產數據的走弱,預計二季度美元走勢將維持疲軟弱勢震盪下行的走勢,在市場一致預期的推動下,跌幅或有加速加大的可能。

從相關的市場反應來看,隨著二季度到來,美債10年期和3個月利率出現明顯倒掛。分析人士認為,這說明市場已經開始交易“美國經濟增速回落”這一預期,但資金面尚未大幅寬鬆。不過美國經濟衰退與否仍舊是一個問號。“美國處在一輪繁榮的後周期階段,美聯儲持續釋放‘鴿派’信號。美債利率倒掛是經濟衰退前瞻指標,但仍需關注期限利差之持續性,預計2019年美國經濟衰退預期或將證偽。歐洲經濟前景並不悲觀。”汪毅表示。

摩根大通的分析師Dominic O’Kane稱,經濟週期末期的一個標誌通常就是大宗商品的優異表現。

國內基本面方面,“今年祭出一系列寬鬆政策的時點或較往年有所提前,經濟短週期拐點或於二季度開始顯現。預計全年通脹無憂,豬肉價格將上漲但漲幅可控。”長城證券分析師汪毅表示,前期去槓桿政策暫告段落,國內貨幣政策轉向穩健偏寬鬆。央行寬貨幣向寬信用政策的傳導效果正在顯現,社融增速年初見底反彈,結構改善尚待進一步觀察,不排除在經濟數據較弱的情況下繼續實施更強的寬鬆政策。

品種表現分化明顯

“通過行業週期數據的研究,我們預計各行業價格開始上漲行情的順序可能是化工行業>有色行業>煤炭行業。”顧琛認為,其中化工行業開始上漲的行情的終點在二季度初結束,有色行業在2019年二季度中旬左右達到價格的高點,煤炭行業由於庫存處於低位,最晚在2019年二季度左右開啟上漲行情。

煤炭方面,南華期貨分析師張元桐表示,預計動力煤市場二季度供應端擾動減少,供需二季度將步入盈餘階段。價格有望觸及年內低點。後續市場需要關注的一個重點是,能源消費“雙控”以及跨區域送電建設加速,沿海和內陸煤耗結構性分化將加劇。

張元桐分析,從下游庫存結構角度來看,在相對有效的主動去庫存之後,有望迎來小週期被動去庫存、主動補庫存的漲價週期,因此步入二季度後動力煤期價有望先抑後揚。從供需格局來看,動力煤供需缺口或將得到動態修復。動力煤供給在“內外雙緊”格局下供給釋放可能不及預期;需求也在火電增速下移影響顯得不溫不火,更有高庫存策略和補庫前置的常態化下呈現淡旺季屬性繼續減弱的態勢,後續仍需防範不確定性因素對價格造成的異常波動,需注重對政策調控和去補庫節奏加以把握。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並不看好年內大宗商品反彈幅度。申萬宏源證券相關研究指出,在需求下行週期,大宗商品缺乏趨勢性機會,相對看好供給側具有更大約束的石化與部分農產品;房地產政策約束邊際緩解有助於穩定價格,但長期投機性價值依然不高;美國實際利率下行過程中,黃金仍有一定機會。

“二季度看,較溫和的需求回落疊加較低的庫存水平,以及偏弱的美元環境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仍有一定韌性;不過向後看,隨著需求層面的回落(包括中國地產和美國消費等),下半年大宗商品迴歸弱勢震盪,難以持續上行。”該機構分析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