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打通快遞最後100米,必須跳出避責式“惰性”

戰疫評論134 | 打通快遞最後100米,必須跳出避責式“惰性”

蔣璟璟

3月6日上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表示,受疫情影響,確實有不少地區的快遞服務一度面臨進門難的現實問題。目前這個問題已在逐步解決,過半省份允許快遞員測溫正常後進小區。已部署各地郵政管理部門主動協調地方政府,努力排除最後一百米的障礙和堵點,集中解決好進小區的現實問題。(中新社)

最新數據顯示,全國二十餘省區市都已下調了應急響應級別,在此大背景下,物流快遞服務的有序恢復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間。此前,多部門就曾專門發文,強調“中低風險地區要允許快遞員進入小區、社區、物業等管理區域進行末端投遞。”而最新消息是,過半省份允許快遞員測溫正常後進小區。應該說,這是一個積極變化,也是一個必然結果。

必須看到的是,相較於前端時間,如今“快遞員進小區投遞”的必要性是變得更強烈的。道理很簡單,在各地普遍復產復工之後,上班族白天基本都很少在家了,收快遞也變得更為不便。這就需要快遞員將快件投遞到小區內的“智能快遞櫃”等,以便於下班後取件。當然了,某些封閉管理的小區,也設置臨時“投遞點”,但往往設施簡陋、管理混亂,不管是使用體驗和實際效果,都不盡如人意。這就越發凸顯了全方位恢復快遞末端投遞的重要性。

對於多數城市來說,打通快遞最後100米,不缺需求也不缺條件,只是少了些敢擔當、肯想辦法的主觀能動性。實際上,就算是為了以防萬一、徹底杜絕風險,也完全可以通過規劃業主和快遞員動線通道分離,規定派件取件時間錯開等方式,來落實最嚴防疫。簡單地將快遞員拒之小區門外,置業主和快遞員的現實麻煩於不顧,絕不是負責任的態度。

打通快遞100米,不能打著“防疫”的旗號拒不作為,也並不能習慣成自然而不想著恢復正常秩序。打破惰性,跳出“避責利己”的陷阱,真正根據形勢做出最合適當下的選擇,這不應該是一件難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