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千金难买老来瘦,“老来瘦”真的好吗?

记忆斑驳旧时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代谢能力下降,脂肪容易堆积。为了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不少老年人都坚信“千金难买老来瘦”,而盲目得“清淡饮食”,拒绝肉、蛋等食物摄入,实际上,“老来瘦”和贫血问题远比肥胖更加突出。2017年全国营养科学大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公布的数据,我国75岁以上低体重率占10.1%,60岁以上老人贫血率超过15%。

贫血是老年人最常发生的健康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对65岁以上老人的贫血定义为:男性血红蛋白<130克/升,女性<120克/升。

贫血分为急性贫血和慢性失血性贫血。急性贫血由急性失血导致,主要症状为消化道出血、脸色苍白、头昏脑涨等;慢性失血性贫血一般由感染引起,慢性肾脏疾病、恶性肿瘤及风湿性关节炎也可能引起慢性失血性贫血,主要症状为体力不支、耳鸣、头晕、食欲不振,严重的会引起功能紊乱、衰竭,甚至肾脏一会出现问题。由于老年人常患有多种疾病,贫血症状容易与其他疾病症状混杂,轻微贫血极易被忽视。

老年人消瘦是易被忽视的一大健康问题

老年人过瘦,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都会比正常老人弱,对饥饿和劳累的耐受能力差,常常会精神不振;过瘦的老人由于体内储存的能量物质少,往往经不起疾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折磨,使痊愈时间延长;老年人太瘦还是导致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老年人并不是越瘦越好。

65岁以上老年人BMI的正常范围是20~26.9。


衡膳学院王兴国营养特训班5期学员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营养百事通


医学上有一种现象,叫“肥胖矛盾现象”,也就是说极度肥胖的人心血管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极度消瘦的人因为营养问题,经不起一些大病的折腾,死亡率也高,而适度、微胖的人群反而死亡率低。所以“老来瘦”,如果太瘦了也不好,建议老人要均衡饮食,荤素搭配,不要过度节食。


刘燕荣医生


1、什么叫老来瘦?

查阅文献,未发现老来瘦的定义。我的理解:老来瘦就是65岁以上老年人,在非疾病情况下,人体随时间自然生理性衰老过程中,由于人体全身细胞与构成物质逐渐减少,导致全身组织器官萎缩与重量轻,表现出身体逐渐消瘦、体重缓慢下降的现象。并且健康检查,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处于正常状态。

如果是这种老来瘦的话,就真的是千金难买,因为这些都是长寿、没什么大病、自然衰老的人。这种老来瘦是真的好。

2、真正的老来瘦,是真的千金难买。

要想做一生没大病,真正做到自然而然老来瘦的人,必须让人做到以下方面:

1)平时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长寿之人都很少是大鱼大肉饮食,也不会暴饮暴食。并且不会做熬夜、酗酒、大量抽烟等事情。平时生活非常有规律。

2)心理非常健康。长寿的人,通常心胸豁达、积极乐观、与人为善。生活独立、知足常乐。这种人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常常是受人尊敬、有见识的人。

3)有明显身体健康意识。长寿的老年人,都注意运动或劳动,但也不会做过于剧烈的运动或劳累过度。并且平时十分注意身体保健,有小病小痛及时检查治疗。

3、千万不要不科学的“老来瘦”。

我们在医院也经常碰到一些瘦弱的老年病人,在20多年前,很多是因为生活困难引起不正常的老年瘦弱病人。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病人也逐渐减少了。但近年来,人们生活好,为追求长寿,误以年老瘦就可以长寿,这也不吃,哪也不吃,搞得身体抵抗力差,三天二头生病。一化验检查,常常是贫血、低蛋白血症。甚至部分老人因为受不正常的“老来瘦”观点,导致骨折的发生,非常令人痛心。所以, 老年人不要不科学的“老来瘦”,一定要是身体各项指标正常的老年瘦。

4、当然,我们更不主张老年胖。

众所周知,肥胖会增加高血脂、高血压与糖尿病的风险,肥胖的的人也更加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并且,肥胖也增加痛风与各种癌症的发病风险。

总之,我们要有养成良好饮食生活习惯、积极向上的心态,做身体各项指标正常,心理与身体健康的老来瘦。


普外科李家大夫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是有一定道理的。很多人到了中老年,都会开始“发福”,而很多慢性病都喜欢纠缠“发福”的人。常见的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痛风等,老年时期肥胖,这类慢性病的风险会更高。

自然的“老来瘦”非常难得,从人体的自然生理性衰老趋势来看,年纪大了,人的细胞与构成物质逐渐减少,皮肤失去弹性,肌肉逐渐萎缩,全身组织器官退化,表现出消瘦的状态,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

如果老人太瘦,也存在一定风险

自然的“老来瘦”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但不能太瘦。奥粘人太瘦会导致抵抗力下降、体重下降,急性和慢性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就变慢高。太瘦的老人骨折风险也会增高,耐寒能力下降,出现畏寒症状,冬天特别怕冷。经不起疾病消耗,如果发烧或者患慢性消耗性疾病时,容易变得更瘦弱。

所以,老人微胖一些,其实更长寿。老人保持健康的BMI指数,不仅仅是增加脂肪,让体重增重,更重要的是要增加肌肉。

我是肿瘤医生张国玲教授,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肿瘤医生张国玲教授


这“千金难买老来瘦”的古语,咱们必需用发展的科学的眼光看待。老年人,不需要把自己瘦成皮包骨头,而是需要拥有健康的体重。除了体重称上的斤数之外,还要经常的抓一抓身上的赘肉是不是特别多?老了也不能放任身上一堆堆的肥肉自由生长。老年人依然要控制身上的体脂率,让体脂率不要过高,不要养一身肥肉。

要在均衡营养的基础上,结合着自身的情况一定要适当的安排一些力量练习,来刺激本来很难形成又极容易流失的宝贵的小肌肉,这对于老年人健康长寿非常重要。

老人太瘦,容易出现肌少症!

人步入了老年期,身体的合成能力会大大下降,分解代谢变成了主导。也就是想要合成肌肉对于老年人来说,本来就是一件很难的事。如果这个时候,还盲目的让老人减肥,膳食中的营养不能保障,更会加速老年肌肉组织过度分解,容易患上肌少症。所以对于老年人,拥有健康的体重是关键,不要盲目的为了追求瘦而瘦。

总结一下就是

老年人对于体重管理这个事,不偏不倚,既不过度肥胖也不过度追求消瘦,这才是健健康康享受最美夕阳红,活出高质量晚年生活的基础保障。


钱多多营养师


中国有句俗话,千金难买老来瘦,大家都知道,老人肥胖会带来很多的问题,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会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增高,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因此大部分老人觉得,瘦更容易长寿。为了让自己更瘦,有些老人甚至会刻意节食。

“老来瘦”真的好吗?

从营养学角度看,当实际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20%时,即为消瘦。医学研究发现,老年人体重不足会增加健康风险,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长期营养不足使人体细胞不能获得充足的营养和能量,会加速各种组织、器官的老化,从而导致体质变差、生活质量下降。对于老年人来说,依靠减少进食的“老来瘦”,会造成肌肉营养不良而萎缩,减下来的体重主要是肌肉和水分。身体的肌肉少了,脂肪却是依旧,所以仍然可能引发各种疾病。而且肌肉少了之后,会导致人体运动平衡能力下降,在活动的时候容易发生意外而受伤。肌肉乏力还导致骨骼得不到锻炼和保护,加速骨骼中钙的流失,发生骨质疏松。老来瘦,往往瘦的是肌肉而不是脂肪。老年人体重过低,体重指数低于15,属于老年人肌少症,死亡率会增加2.8倍。所以老来瘦≠老来寿。

老年人出现体重下降,有时候反而需要警惕。如果一个体重长期稳定的老人,渐进性的发生了体重在短时间内大幅降低,就一定要小心,这也许是疾病的预兆。比较常见的疾病如:甲亢、恶性肿瘤、糖尿病、感染性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等。还有一些属于单纯性消瘦,上了年纪之后出现脾胃功能减弱、食欲减退、营养吸收不良等等。

老人怎样更容易长寿?

1.体重 老人体重过重或者是过轻,都会给寿命造成不利的影响。中青年人体重指数保持在18~24是标准的体重,到60岁以后超重一点更健康长寿,体重指数可以保持在25~30之间。

2.饮食 老年人胃肠道功能逐渐减弱,所以食物要清淡易消化,宜用蒸、煮、炖的烹饪方法,尽量不吃油煎、油炸食物,少食多餐,要营养均衡,补充高蛋白质和高维生素的食物,干稀搭配、粗细粮搭配和荤素搭配。

3.运动 老年人尽量每周3-4次,每次保持30分钟以上的运动,比如散步,慢跑,快走,广场舞,太极拳等,这些有氧运动对健康是有益的。

千金难买老来瘦,是一种错误观念,应该摒弃,老年人不要过度追求瘦和低体重。人的健康状况,不是片面地根据高矮胖瘦就能判断的,保持体重适中,没有大的变化才是健康长寿的基础。


胡洋


随着我国进入了老年化社会,老年人健康问题也开始被重视起来。长期以来,“千金难买老来瘦”这句话被许多老年人奉为养生之道,因为肥胖会带来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因此提倡保持较瘦的体态,远离心血管疾病。但是,如果过度强调“老来瘦”,并不正确,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

“千金难买老来瘦”有一定的合理性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已居中国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高达43%,远高于肿瘤的26%。而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正是:“四高”(即高BMI、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对我国居民威胁最大的的健康问题前三名分别是体重指数(BMI)高(64.4%)、颈椎异常(54.1%)、脂肪肝(46.9%)。可以看出,体重指数(BMI )高是健康最大祸根,而这一指标高到一定值就是肥胖,因此,预防和控制肥胖,降低BMI,已经迫在眉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千金难买老来瘦”有一定合理性。

“过度强调老来瘦”的观点需纠正

尽管肥胖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但太瘦同样会给健康带来隐患。

首先由于饮食过度限制,营养素摄入不足,体内脂肪含量过低,会导致营养不良,引起抵抗力下降,身体极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感染而致病,体型过瘦也会引起内脏下垂、容易骨折和身体抗病能力的下降,在罹患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或癌症时,如果体内缺乏充足的营养储备,也会很快进入营养不良甚至出现恶性质,疾病未愈而身体先垮。

而且,“老来瘦”并不一定代表健康,有些瘦是需要警惕的,如恶性肿瘤、甲亢、结核、糖尿病、慢性消化道疾病等都会引起消瘦,如果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就需要高度重视了。

适当的脂肪对身体有益,“老来瘦”不如“老来寿”

葡萄糖、蛋白质和脂肪作为三大营养物质,都是缺一不可的。脂肪是人体中能量含量最高的营养物质,能为人们日常活动提供充足的能量,还能减少机体热量的散失,起到抵抗寒冷的作用。另外,饮食中含有一定的油脂,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K等的吸收。所以,老年人也需要适当的脂肪摄入。

凡事过犹不及,所以保持适当的体重是健康的前提,营养学家建议老年人的体重指数最好不低于20.0kg/m 2 ,最高不超过26.9 kg/m 2 。所以,老年人完全不必苛求“老来瘦”,应合理安排好饮食,进行合适的体育锻炼,保持适当的体重,不肥胖不过瘦,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既不使身体罹患心血管疾病,又不至于出现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方能做到健康长寿。


药师方健


"千全难买老来瘦",只是人们一健康用语而已,北斗七星认为,人太瘦表示营养不全,人太胖表示行动不便。


老来人太瘦,过度节食所至,反之可能您体内脏器有毛病,引起食欲不振,消化能力不强,人太瘦可有引起贫血症,头晕目眩,比心血管疾病更危险。

而老来人太胖也不好,肥胖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源,人太胖,行动不便,走路做事气喘呼呼,穿衣冲凉行动不便,更不用说弯腰去剪脚趾甲了。

所以,老来人胖人瘦都要靠自己饮食调节,多运动就多吃,少运动就选择少吃,所以,北斗七星认为,老人还是多运动的好,做到身体不胖不瘦最为适宜。

至于古代人们说到"千金难买老来瘦",更多的含义在于瘦人比肥胖人长寿一点,人瘦一点病通少,人胖疾病多多,再加上古代医学落后,人一旦老来得病,十之八九去见阎王爷了,放心,现代医学发达,人胖点无所谓的,只要及时体检,发现病情,还是有办法治愈的,健康长寿不再是老人们的梦想,随便一活就是上百岁。


北斗七星92070701



Ws沙伦玫瑰


“老来瘦”不一定都健康

有种“老来瘦”叫“肌少症”,需警惕!

有人说“千金难买老来瘦”,但肌少症导致的“老来瘦”可不健康。肌少症不仅会导致老年朋友肌肉无力、功能下降,还会引起代谢紊乱,引发多种慢性疾病,甚至增加患肿瘤的风险。

肌少症又称骨骼肌减少症或少肌症,是一种新的老年综合症,指增龄引起的渐进性和普遍性的骨骼肌容积丢失、力量下降伴随躯体失能、生活质量下降和死亡等不良事件风险增加的综合症。肌少症的发病机制呈复杂重叠性,涉及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退化、运动、激素、营养以及免疫力功能等多种因素。整体而言,60~70岁人群肌少症的患病率在5%~13%,8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在11%~50%。目前,全世界肌少症患者约50万,预计2050年将达到或超过200万。


应对措施:体重低于正常的老年朋友们可咨询医生检查确诊,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加强运动,以抗阻力运动为基础,比如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举哑铃、拉弹力带等。

科室推荐:老年病科、营养科、康复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