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杨六朗的儿子认祖归宗了吗?

用户6600713902278


题目有误,杨六郎的儿子不存在认祖归宗的问题,杨四郎的儿子才存在这个问题。



历史上的杨六郎

真实历史上的杨六郎,本名杨延朗,后因避讳改杨延昭,他是宋初名将杨业的长子(杨业有7个儿子),少年时追随父亲杨业抗辽,征战沙场,深受杨业喜爱。杨业壮烈殉国后,杨延昭被调往河北一带,继续战斗在抗辽一线,他智勇双全,多次挫败辽军进攻,赢得赫赫威名。

辽人崇拜北斗七星,特别是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星被认为是他们的克星,由于杨延昭镇守的防线牢不可破,辽人对他十分崇敬,把他比作自己的克星,故称“杨六郎”,后来传至民间,很多人误认为杨延昭是杨业的第六子,实际上是一个误解。


演义中的杨六郎

杨家将演义中,杨六郎也叫杨延昭,是第二代杨家将的领军人物,但被演化为杨业的第六个儿子,上面有5个哥哥,从大郎到五郎,下面有1个弟弟七郎。

无论是历史,还是演义,杨六郎始终都是大宋忠臣良将,特别是演义中,杨延昭的儿子杨宗保、杨宗勉、杨宗政等人,都是宋朝臣子、杨氏子孙,一直生活在宋朝和杨府,不存在认祖归宗的问题,存在这个问题的是杨四郎。


杨四郎的故事

在杨家将演义中,四郎是杨延辉,名贵,追随父亲杨业征战沙场,但在残酷激烈的金沙滩一战中,杨家将遭遇重创,杨业头撞李陵碑而死,大郎、二郎、三郎战死沙场,四郎与部下拼死作战,终于冲出重围,却又遭辽军围攻,四郎力战不敌,只身被捕。

杨四郎被俘后,宁死不屈,慷慨激昂,萧太后对四郎的忠贞不屈十分欣赏,又见四郎一表人材,英雄气概,便有意招降四郎。四郎为报家恨国仇,忍辱负重,于是委曲求全,隐瞒身份,把姓氏“杨”字一分为二,化名“木易”,并被萧太后招为附马,娶了辽国公主。


后来四郎思念母亲佘太君及其家人,被辽国公主发现实情,公主深明大义,偷了令箭帮助四郎出关探母,于是便有了“四郎探母”的故事,但萧太后发现四郎的真实身份后,想要斩杀四郎,幸得公主苦苦哀求,方被萧太后赦免,后返回北宋汴京,与家人团圆。

但四郎十分矛盾,他忠于家国,却负了公主,一直在愧疚终生活,最后郁郁而终。

正史中,杨业确实也有7个儿子,但除杨延昭、杨延玉外,其他5个儿子没有带兵打仗,他们靠着父亲的荫庇,终身都是低级武职,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


杨四郎的子孙

《杨家将演义》中并未交代杨四郎子女的去处,但在评书《倒马金枪传》(又名《金枪杨家将》)和一些戏曲中却有相关叙述,说杨四郎本有结发妻子,与其生有二子杨宗孝、杨宗峰,始终生活在杨府,自然不存在认祖归宗的问题。

杨四郎被俘后,与辽国公主结婚,两人生有一子耶律中原,后来得知自己乃北宋杨家将血脉的身份后,他不顾反对,坚决认祖归宗,改名杨宗原,为宋辽两国和平,做了很大努力,后来拍摄的电视剧中,杨宗原甚至挥刀自杀,最终感化宋辽双方,促进了两国和平。


综上所述,杨家将的演义故事跟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有很大差距,杨四郎的事迹更是对正史的渲染和夸张,至于杨四郎与辽国公主的儿子更是无中生有,因此也就不存在其子孙认祖归宗的问题,在民间演义小说中才存在这个问题。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首先说一说历史中杨六郎的儿子吧,杨六郎是杨延昭,妻子是穆桂英(没有电视上那么充满色彩),杨延昭的儿子是杨文广。

杨文广。(999-1074),字仲容,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杨延昭之子、杨业之孙(正史中杨文广为杨延昭之子,杨宗保为《杨家府演义》虚构人物 )。

主要成就是抗击西夏,献攻取幽燕阵图,官职是定州路副都总管,步军都虞侯。也就是说杨文广本来就在家,何来认祖归宗之说。




小史微课堂


杨家将在中国历史上极为出名,在很多中国人心里,杨家将就是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代名词。无数评书名家,也通过自己的口,向人们展示着杨家将的丰功伟绩。

然而评书的广为流传,却与正史有一些出入。在评书中,杨家有七郎八虎,分别为杨渊平、杨延定、杨延辉、杨延朗、杨延德、杨延昭、杨延嗣,以及义子杨延顺。

并且,在评书中,杨延昭的儿子是杨宗保,杨宗保娶穆桂英,生杨文广。四子杨延朗被俘后,娶了辽国公主,生的孩子叫麒麟子(耶律中原)。

后来,还有佘太君带领十二寡妇出征、四郎探母、五郎杨延德出家为僧创立五郎八卦棍、孟良焦赞盗骨、三星归位的精彩故事,难免让人热血沸腾。

不过,正史中却并不像评书中描述的那般“丰富多彩”。

正史中,原本隶属北汉的杨业看到宋太祖势如破竹连下湖南、荆南、后楚以后,主张建议归降北宋,这并非杨业软弱只顾个人利益,而是他想实现统一,抵抗契丹侵略。

杨业归降北宋以后,代表北宋出征,最终被辽军包围擒住,绝食三日而死。(“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

而在正史中杨延昭的儿子是杨文广,评书里的杨宗保是虚构的,十二寡妇出征以及上面论述的那些评书故事都是虚构的。

在正史中,杨业的确有七个儿子,分别为延玉,延朗,延浦、延训,延瑰、延贵、延彬。其中,延玉在陈家谷战死,剩余六个儿子,除了延朗以外,其他都是文官,没有太多功绩。(注:《宋史》卷272《杨业传》记载)

值得一提的是,在正史中杨延朗,杨延昭,杨六郎是一个人。

史料上记载“其子延昭本名延朗,后改焉。幼沉默寡言,为儿时,多戏为军阵,业尝曰:“此儿类我。”每征行,必以从。”

可见评书以讹传讹,把一个人说成两个人了。 历史上,杨延昭是杨业的长子(一说随父战死的杨延玉是长子)。而杨六郎又是如何来的,这倒不是评书的以讹传讹,而是史料上真有记录。

杨延昭“在边防二十余年,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所以,杨六郎的名号,是契丹人送给他的。也算是有史可据。

那么,再回到问题上来,杨六郎的三子(一说为二子)就是杨文广,这是第三代杨家将,他长期驻扎西北,抵御西夏进攻,立下汗马功劳,他有四个儿子,留下姓名的只有怀玉一个人,而且只是留下姓名而已,却无任何其他记录,至于评书上,依然有杨怀玉征西的精彩篇章,但已与史料记载无关。

综上所述,如果按照评书的演绎,的确有杨延朗的儿子(演义上称麒麟子)认祖归宗。但历史上却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记录。因此,题目的问法有误,应该修改为“评书中杨延朗的儿子认祖归宗了吗?”


参考文献:脱脱著《宋史》、曾巩著《隆平集》、《续资治通鉴长篇》、《宋会要辑稿》


小小嬴政


杨家将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杨家的开山鼻祖叫杨继业,他是大宋的将军,是为大宋抗击辽军的,为大宋付出了很多,是北宋历史上相当著名的将军。这杨继业也没有辜负众人期望,一路杀敌。

在宋太宗时期,辽军大肆进军中原,杨继业便采用迂回战略,杀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后杨继业又大肆包抄逃跑的辽军,彻底使辽军投降,是个正儿八经的真英雄。

后因为情报错误,在北伐过程中不及敌军,在撤退过程中,使得杨继业不得不和敌人正面厮杀。

最后,杨继业和他的儿子杨延玉,随同其他士兵一起为国捐躯。

宋太宗得知此事悲痛万分,便赐予了杨继业题字为表彰他的功绩。

杨继业的儿子,杨延昭,是杨继业最优秀的儿子。父亲死后,他被派去驻守河北边境,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史书的记载中,杨继业的七个儿子,杨延昭为长子。这是电视剧中的杨六郎,但并不是像电视剧那样指的是杨家老六,这只是当时的人对他的尊称而已。

再说说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虽然继承了父亲的韬略,但那时的北宋,已经推行求和政策。

不过后来,杨文广在修建堡垒的过程中,还大肆消灭西夏人,之后杨文广的名声就打出去了。

而电视剧中的杨家将,说是杨业有八子,还说杨家五代皆为朝廷武将。杨延昭的儿子叫杨宗保,杨延昭的妻子叫穆桂英,杨门中男将女将个个都是英雄。

但真实的历史上,杨家仅有三代为武将,杨延昭的儿子也不叫杨宗保。

真实的历史上,是没有杨宗保和穆桂英这两个人物的,这些都是小说编纂的,电视剧也是跟着小说拍摄的。

杨六郎认祖归宗?

这历史当中的杨六郎,是杨继业最为出色的儿子,也是他的长子。他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朝廷官员,一生都在为国征战。

杨六郎一开始是景州知州后兼巡检使,到了最后却是高阳关副部部署。

不要小瞧这官职,放到今天,杨延昭一开始就是地级市长和公安局长的地位。

到了最后,直接成了战区副司令。这些放到现在,都是国家高层领导了吧,由此可见杨延昭的地位。

不过电视剧里的杨延昭,却不是那么的厉害。在电视剧中,他是保灵侯、殿前司左右金枪班都指挥使。

他是杨门中唯一一个不中用的孩子,却还活到了最后,只能沦为杨门女将的陪衬。这与历史原型出入是很大的。


认祖的其实是杨四郎

不过历史上认祖归宗的却并不是杨六郎的儿子,而是杨四郎杨延朗。

在电视剧里他做了辽国公主的驸马爷,抛弃了自己的家族。在其他兄弟都战死沙场时,他却选择报恩,娶了公主。

在电视剧里,他成了仇木易,因心结无法被解,就去了罗氏女处。罗氏女知道他就是杨四郎,并劝他放下仇恨,最终杨四郎回了杨家。

知道四郎为杨业身中剧毒后,罗氏女告诉杨家仇木易就是杨四郎。

不过真实的历史上,并没有杨四郎这么一号人,他其实就是杨延昭,不过要避名讳才改名叫杨延朗。

电视剧里的当驸马后认祖归宗都是假的,真实的历史不存在这种情况。


现在的杨家将还有后人吗?

北宋末期,杨家杨业和杨延昭死后,杨家的后人便向全国各地流散。

现主要分布在陕西和河南,一处为杨家将故里,一处为杨家将的府第。

在山西一带有一个叫鹿蹄涧村的地方,相传这里的大部分人都是杨家将的后代,内部还建有杨忠武祠堂。

不过,据后来人考证,这里的真实情况并不是像他们说的那样是杨家将后代。

因此,杨家将的故事是存在的,但没有小说和电视剧中的那么夸张。

现在的人之所以大肆的夸赞杨家将,完全是因为他们起到的历史意义和给后代人带来的积极影响是非同寻常的。


史之策


是杨四郎的儿子吧?


罗总420


我们家有杨家谱


杨213475762


如果没记错,评书杨家将里的六郎杨延昭的独生儿子是杨宗宝。他是在家里看着长大的吧!


实现一个晓目标


杨六郎的儿子杨宗保,孙子杨文广一直在宋朝,为大宋东挡西杀,没离开宋朝。


风雪寒梅540


杨六郎的儿子杨宗保一直在宋朝发展,不存在认祖归宗之说,题目说的应该是杨四郎的儿子吧,没听说杨四郎的儿子认祖归宗


天天学xi


应该是杨六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