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书法家李铎的书法水平如何?

笔尖写字课堂


实际上,如果要让我从当代书法家中找出一个大家,我第一选择是李铎。李铎是当今书法圈真正依靠书法水平让自己的大名人人皆知,是典型的实力派著名书法家,跟那些所谓的“名人书法家”有着本质的区别。

书法跟国画的审美标准基本一致,第一要素是看整体气韵。李铎在这一点上做得尤为突出。

俗话说,字如其人,或许由于是军人出身,李铎的性格勇武果敢,对沉雄、稳重、端庄、大气的魏碑尤为喜爱,所以,他的书法创作也是遵循着这样的审美情趣。

因此,李铎的书法形成了几个鲜明格调。

一是具有古朴庄严的庙堂之气,书法整体风格深沉厚重,具备光明磊落的浩然之气。

并且他的笔力雄健苍劲,给观者力透纸背的感觉。若没有数十年的功力,是无法写出这样的字体。从侧面也能看出,他对书法所下的苦功远远超出了常人。

二是雅俗共赏,雅是对书法学术层面的继承和拓展,俗是让书法贴合老百姓的审美趣味,避免它变成曲高和寡的技艺。

在这两方面,李铎融合得相当不错,尤其他把行书和隶书两种书体的笔意融会贯通,写出来的字看起来非常耐看,既增加了隶书的灵动性,又拓展了行书的凝重特质,实乃是对书法的一大创新。


鸿鹄迎罡


李铎,湖南人,将军书法家,曾任中书协副主席,顾问等职,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书法大家!


李铎先生的书法师古人,传统的元素居多,并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已自成一家。做为传统书法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的李铎,他的书法水平在当代堪称一流,称之为“书法泰斗”,再合适不过了。

李铎先生不但书法水平高,而且人品也是顶呱呱的!他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热爱公益事业,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关于这一点,其他书法家是不可与之相比的。

李铎的书法多行楷、行草,用笔老辣,且笔笔有动作,而且总是把是把每个字的每个点画都送到位,从不模糊。李铎书法的结字都处理的恰到好处,点画质量高,技术含量高!另外,李铎先生的书法多用涩笔,有一定的沧桑感,金石味极浓。





还有就是李铎先生的书法作品的章法布局既科学,又合理,墨法变化多端,让人一观,有高雅雄浑大气之感!


李铎虽然是将军书法家,但他为人低调,德性极高,从不张扬,从不浮躁,这些都可以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得以显现。

据说,李铎先生的书法作品从不标明润格,他曾经给人说:“自己从不以卖字为生,写字的目的,一是自己喜欢书法,二是为了传承书法文化。” 关于这一点,是我最佩服他的。

以上为小编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题主和各位网友参考。如果大家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评论和讨论!


中州耕牛堂主


李铎作为老一辈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名声是有口皆碑的,李铎也是中书协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书协副主席,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军人书法家。

李铎在2006年获得第二届兰亭奖终身成就奖,他的书法可谓是得到了大众普遍的认可。


他自幼习书,曾遍临历代名家碑帖。广集博釆,兼收并蓄,创出古拙沉雄、苍劲挺拔、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畅的独特书风,形成了李铎书体。

李铎的书法融汇百家,既大气磅礴,又有细腻之处,可谓是丰神迥异,各臻妙处!

作品于平淡朴素中见俊美、于端庄凝重中显功力,气度不凡,雅俗共赏,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在当代书法界占有一席重要地位。
李铎也是一位诸体皆通的书法大家,他的榜书也堪称一绝!

对于书法家李铎,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我是铁匠论书画!


存希斋书法


李铎书法艺术水准很很高,当代军旅书家,

善草书,行书,榜书,八九十年代书帖,有出师表,草书,孙子兵法,著书立说,有李铎《论书断语》,
书法凝重,对他印象,从他的书帖单行本,草书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而荣幸地在新华书店买到,时间是一九九六年夏天,那时还不甚了解其笔法,仅仅停留在洒脱壮丽之美上。以后有深的了解和感知,他广泛临帖,晋唐,魏隶,草书笔意具明清王铎傳山板桥绍基,草书体融于入魏隶之雄奇和朴拙,其意态有王铎傅山,行书有何绍基郑板桥的味道,字字掩映抑扬,行距大多错落,笔墨丰满,大气豪迈,厚重舒阔。其榜书更是力拨山气盖世,力能扛鼎之势,于他最大成就乃草为之境。

印象中其出师表草书,具中年之作,亦正是创作最得意得力之大手笔,笔酣落墨,得其气势如滚滚江河,有一泻千里,直追王锋傅山之笔意,而意象属自己的性情所为,因积学既久,老辣中人,有具军人威武之格,故书气度气脉具流畅状,及其独运,一如龙蛇,蜿蜒曲折且离奇,浑厚中形密,朴拙内势巧,章法上错落有致,牵丝承接,笔连意连皆多,字字承接紧缓相宜,顿挫有疾有迟,出笔攸然,停驻回势,为下一笔所接而备气,方折多于圆融之笔,劲力劲道,圆内取劲,方而能遒,之妙,乃王铎之锋芒几分,又有傅山旋转之虚势,形貌虚实相间,扑朔书境,写出了意境,孔明忠义之情寓笔墨之中,仿佛置身三国风云之内。

其章法,全篇一气呵成,首尾相呼,浑然一体,有韵有致。

为人和蔼,常下基层给群众写字,接地气,书界口碑佳,德高望重,书法超迈,亦乃国人敬仰尊崇。近年来其字拍卖价扬。祝贺!


狂喜淡墨a


李铎的书法,有一种气韵,其韵在于浑然,在于柔中刚毅,在于体意美在笔意,正所谓成命之笔,惟意所到。这正是军人书法的特点,更显不忘其毕生之坐标与人生角色的定位。

好的书家,在于承师之法,创己之体,融于自身之角色,于时代中定位自己、展现个性、反映时代却不失自身之审美情趣与美之品味。这方面李铎之书法实属不多得融个性于共性较好的书家。

凡书之法,在法在书在体在道在韵在味在乎观一眼而不忘其风其骨,李铎书法在这方面令人印象深刻😀


泓厓子兮


作为将军、研究员、书法家的李铎,其书法可以说从传统中得到了“书卷气”“金石气”,又从军旅生涯中得到了“军人气”,他将传统的书法形式和个人的气度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呈现出一种浩浩荡荡的雄强气势。


李铎以风格独特的行草享誉书坛。他的行草,有着变化多端的线条和形态,尤其是他的大件巨制和擘窠大字,有着一泻千里的气度。他匠心独运地将颜书、北碑的质朴融入二王系统,使线条的轨迹表露、凸显出自己的性情,师古而出新。

书法的结体最能体现个人风格特征。李铎行草书的结体,给人以强烈的向外扩张的视觉力量,产生舒展苍茫的张力,将颜真卿书风的外拓特征发挥到了极致,并强化了造型功能,让字态由中心凝聚向四面辐射,彰显了雄强风格。



在章法上,李铎师法同名异姓的前辈王铎,擅用重墨、涨墨,墨色的厚重与枯涩紧密结合,时而浓墨铺毫,时而枯墨飞白,墨色自然多变。布白上字与字之间大小错落,上承下启,前呼后应,紧密结合,行气沉实凝实。


书法是表现书家精神世界、有着超越性意义的、包含深层次人文内涵的艺术。

李铎的书法凝聚了他对书法的深情。他5岁上私塾,新中国成立前考入中南军政大学,不论何时,他始终习书不辍。他的书法以颜书、二王为基础,上溯汉魏,下研明清,悟彻挥运之法而自成一家。

对他的书法,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其书“俗”。其实何为“雅”何为“俗”,本就难以说清楚,王羲之的字还有人认为“媚俗”呢。

我们不妨将其书法留与时间去检验,数百年后,倘若其书法还在流传,那便是对后人有益的书法。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作为军人出身,尤其作为军人出身的艺术家。我的老师也是一位,他在书法方面造诣可以说非常高。对于李铎老前辈,我们只能用欣赏崇敬的眼光去评判。李铎老师的书法作品,尤其是草书,深得王铎书风,飘逸,洒脱但不离章法,不离传统。非常值得后辈去学习。但不管怎样,从入手方面还是不推荐的,我们还是得遵照传统,从传统入手。当书法有了自己的灵魂与风格,我们才可以去借鉴现代艺术家的一些风格与形式。





老古人艺术娱乐天地


书画最好的境界是万物归一,艺术是人的情感归属同样属于大自然


火根47


书法一定要在前人基礎上有自己的特色,且特色要有强烈的冲击力,像沙孟海书法就与众不同,他学吴昌硕,不继承他的体势,沙老的几个门生也如此,你看朱关田,祝遂之等都相当有个性,而且素养很高


书魂321


书法的最好境界就是万物归一,艺术属于人的情感心照同样归属自然,所以,书法运笔中,要不断地变化,不可做作。清人有个李姓书家好颤抖运笔,今天书家也是李姓,也是好颤抖运笔,这都是失去艺术的情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