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氯化銨:漲到“求而不得、輾轉反側”

氯化銨:漲到“求而不得、輾轉反側”


前期聽說高價的氯化銨把客戶“嚇跑”了,著實驚訝了一番,若與往年四五百左右的價格相比還真是會被嚇到;如今的氯化銨“身價”已有提高,整體居高局部仍有上探,是炙手可熱的小氮肥;現部分主產區溼銨主流出廠報價在600元(噸價、下同)左右、幹銨主流出廠報價在700-750元左右,鮁魚圈港到貨價800元左右,黑龍江區域到站價格已達900-920元左右;價格高開工低,據中國化肥網統計截至目前聯鹼企業整體行業開工率約67.1%左右,貨源緊至工廠限制收款,近段時期下游“求而不得,輾轉反側”,局部廠家想借機繼續小幅拉漲,但能否實現還要看多方因素的影響。

首先,聯鹼企業開工率偏低,供應上發貨進度慢。環保的輪番檢查、截至明年3月底“2+26”城市的錯峰限產、下半年供暖的陸續開始,西南市場的限氣,屆時必將會影響氯化銨企業的開工,部分企業要麼限產,要麼被迫停產,另外還要考慮的是個別年頭較久的氯化銨企業,裝置或許會出現的臨時短期故障停修,貨源供應上的緊張,也就意味著氯化銨企業將會較長時間內停留在偏低的開工水平上。從目前各廠普遍的預收情況來看,待發少則十天半月,多則一月,其中還是在部分廠家控制接單的前提下,故而終端到貨進度較慢。

其次,總體需求良好。一是複合肥廠的主流需求多,眼下各原料價格不斷上漲,導致複合肥成本壓力大,儘量選擇使用低含量的原料;再者是氯化銨價格剛上漲之際,部分大複合肥企業儲備的氯化銨部分自用部分再轉手銷售給終端;最後糧食、經濟作物效益不佳,終端農戶種植積極性受到明顯影響,基層用肥出發點為低成本投入,那工廠方面就“投其所好”,一些低氮肥使用量有所增加。二是擠壓顆粒氯化銨的需求呈增加趨勢,因生產工藝上的可行性,部分市場上擠壓顆粒氯化銨廠家數量有所增加,使用認可度逐漸提升。三是“必爭之地”東北市場的需求,東北某氯化銨大廠短期內應無貨可供,當地貨源日供應量減少1500-2000噸左右,便只能靠省外貨源來填補這塊空缺,故而一些下游也就有“恐慌”性詢單及儲備。四是農用轉工業氯化銨相互身份的轉換,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農業方面的緊張狀態。

再次,當下高價的尿素相對於送到價也僅760-920元左右的氯化銨來說,依舊是支撐。

最後,警惕“過猶不及”。

工廠發貨進度慢,下游到貨速度慢,用肥時間跨度較長,部分大農資表示可操作利潤空間有限且長期儲備的話有風險;由此終端對高價而又無現貨的氯化銨的採購積極性不高,牴觸情緒也就明顯些;且實際鋪貨量較多,多數終端在靜待接貨階段,後期出現集中針對性供貨的可能性較大。

綜合來看,氯化銨市場利好支撐力度較紮實,短期內若急於求購現貨的話,要麼不得,要麼輾轉接高價貨,此番良好行情維持至9月底10月上旬之際尚無難度;但若想放長線才可釣到大魚,將氯化銨價格控制在理智範圍內更好些,下游也不必過於驚慌,畢竟實際鋪貨量已較多,更不至於輾轉反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