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婚後要不要跟公婆一起住?

二傻子影視


年輕人結婚要面臨的問題之一就是是否要和自己的公婆住在一起,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應該住在一起,而另外一些人則認為應該分開生活,針對這個話題,我想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我認為,除非公婆身體不佳,不然我不建議居住在一起。

代溝造成生活理念不同

首先,兩代人的生活環境不同,而且年齡差距較大,導致生活方式有很大差異,必然會在日常生活爆發很多的矛盾。比如說婆婆要去買打折肉菜,覺得便宜,而媳婦認為這樣不健康,婆婆口味重愛吃鹹一點的,而媳婦則認為清淡一點更有利於健康……眾口難調之下,矛盾只會越來越累積,必然會在某一天爆發,那個時候,想要彌補已是為時已晚。

夫妻溝通、關係受影響

其次,婆媳之間產生矛盾,最為難的就是男生,夾在兩個最親近的女人之間,不知道要幫誰。長此以往下去,必然會影響夫妻之間的關係,畢竟血濃於水。夫妻之間的相處本來就會產生矛盾,這種小吵小鬧的,如果公婆介入其中,很可能就變成大吵大鬧了。

教育子女理念不同

最後兩代人之間最大的矛盾就是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不一樣,老人家大多對孩子比較溺愛,孩子做了錯事,他們不但不懲罰,反而在父母教育的時候阻止,認為對孩子太過嚴格了。他們的教育理念跟當代社會可能都脫節了,不太能接受現在的教育方式。

但是如果公婆的身體欠佳,老兩口不能好好照顧自己,我覺得子女還是要在身邊陪伴他們,盡義務贍養他們。


您對此還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您的點贊、評論、轉發,都是對我的鼓勵,支持我輸出更多內容。

看問題換一種角度,講觀點升一個高度,牆裂後是磚,我是專門引玉的拋磚人——牆笑裂。

牆笑裂


說實話,我雖然也是有兒子的人,但是,我覺得婚後夫妻倆別跟公婆一起住了,我也不希望我兒子將來跟我一起住,哈哈哈。

第一,不方便啊。住房條件就算再好,出來進去也多有不便,別說你們小年輕的嫌跟老人住不方便,我們老人家也不稀罕跟你們住也嫌不方便好嗎?你說天熱我老公可以光膀子,有兒媳婦在,咋光?還有,說話嘮嗑不都得注意啊?多麻煩。

第二,顧忌太多啊。年輕人想睡懶覺,一想,喲,我婆婆起床啦?我要不要幫她幹活去啊?我想跟老公吵架,一想,喲,我要不要給我兒媳婦表演一下,要包容老公?。。。。可拉倒吧,累挺!

第三,花費大。年輕人想,我得給老人買點啥吃的以示孝順吧?老年人想,別光顧自己,得做點年輕人愛吃的吧?得,東西買一大堆,吃不了都爛了喔!

第四第五第六。。。。。

唉,理由多了去了!不適合在一起的!距離產生美,遠的香近的臭,住一起矛盾多!

不過,可以考慮住得近一點,既便於彼此幫忙,又不至於因為在一起出矛盾。

當然,想讓老人給帶孩子的,只能住在一起,我覺得,如果保姆能解決,最好也別一起住。我給你錢請保姆行了吧?哈哈!

沒錢?那幫著帶兩三年,該上幼兒園也去上幼兒園吧,大不了幫著接接送送什麼的。

這條回覆最好不要讓我兒子看到。。。。

兒子,麻麻不是不想將來幫你帶孩子喲!你別誤會!你聽我說你聽我說。。。。



三寶四喜


我們是和公公婆婆住一起!熱鬧啊😄我們一家子還是挺和睦的!也是緣份讓我們成為一家人了,我們彼此間理解、寬容、關愛更使這個家其樂融融!我個人覺得和公公婆婆住一起讓孩子從日常生活中體會到尊老愛幼,更容易接受中國的傳統文化,所以我家的小夥伴挺有禮貌和尊敬師長的,我很欣慰的!其實住一起有點小摩擦也很正常的,我們相處從來沒有吵破過,想想人無完人,換位思考也就沒多大點事了!我們年輕人想要獨立的空間,我就和老公帶上小傢伙出去玩幾天,再回孃家住幾天,呵呵呵……超過一個禮拜婆婆肯定想小傢伙了打電話要求回家了,我就等在這兒呢😄我也已經習慣了和公公婆婆住一起的生活,家裡有老有小其樂融融,這種溫馨的場景只能體會不能言傳!


塵埃兒1


婚後最好不要跟婆婆住在一起,從古至今幾千年也沒有解決了這個千古難題,所以不要高估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或許你解決別的問題都會得心應手,但在婆媳關係上這一切都不好使。



我有個朋友人長的很漂亮,性格也很溫柔,找了一個男朋友,男朋友對她很好,家裡還有點小錢,關鍵是準婆婆很是喜歡她,這應該是很多女孩子理想的家庭了,婚前男朋友問她能否婚後跟婆婆住在一起(因為男孩子是獨生子),她說應該沒問題。就這樣婚後她們順利成章的住在了一個屋簷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她不願意看見她的婆婆公公,慢慢的她都不願意自己回家了,每天下班她都等她老公一起回家,起初她老公以為她跟家裡人不太熟,所以不願意自己在家獨自面對他的父母,想等以後熟悉了就好了,也就沒當回事兒。結果兩三個月以後她的精神就出現了問題,婚後半年就結束了在別人看來很完美的婚姻,但這個時候的她已經跟婚前判若兩人了,我是在精神病院見到她的,看她的時候她已經好了很多,但再也不是原來那個單純陽光的女孩子了。


她說其實她早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她跟她婆婆處不來,在婚後很長一段時間,她都對“家”產生了恐懼,跟她前夫提過幾回,都以為開玩笑的,她就懷疑是不是自己的問題,後來精神就恍惚了,慢慢的自己就出不來那個怪圈了,如果最開始她就拒絕跟婆婆住在一起,每個禮拜回去看看他們,或許這樣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總之,婚後最後不要跟婆婆同住,兩代人不同的方面太多,都不好給自己找不必要的麻煩,所以還是有點距離的好,孝不孝順真跟距離沒關係。


果媽趣事兒


和老婆通過相親認識的,我家在縣城,老婆家在鎮上,距離我家50公里左右。我獨生子,父母離異,目前有個後母,我跟父親生活,母親在外地一個人生活,家裡條件一般,父親有房2套,有車,存款不多。老婆家鎮上,有車,房子比較老舊,開了個小門店,存款應該有個幾十萬吧,具體不知道,家裡還有一個上大學的弟弟。認識的時候,我在北方上班,老婆在南方,老婆當時是我喜歡的類型,無論是性格還是長相,但老婆的母親開始有點嫌棄我家裡是二婚,因為老婆在家比較受寵,丈母孃是怕被後來婆婆受欺負,想著法子的給我們家提要求,彩禮還是說好是6萬,後來漲到8萬,還要買房子,寫她名字,後來我父親答應城裡的房子給我們住,丈母孃家才鬆口,但是彩禮漲到10萬。這時候我父親就有點不高興了,但是當時知道我喜歡,也就沒跟我說什麼,隱患問題就此埋下了。

結婚的時候,丈母孃家一會兒要加紅包,一會兒要禮錢,一會兒又說上親自己開車來,一會兒又說我們接送,這些事情之前都是沒有商量過的,完事兒了到我家裡了嫁妝也沒啥東西,看起來比較寒酸了那種,彩禮錢雖然都帶過來了,但是之前說好是有加的,也沒加,中間有孃家給鋪新床的人封紅包的時候我丈母孃封的太少了,我們這邊親戚知道後也不開心,就跟我父親說了,完事兒我父親更加不開心了。

婚後,我就說我們搬到縣城裡去住,本來可以的,但是我丈母孃非要我給家裡換套傢俱,本來那套傢俱就一直是我的,父親開始就不同意,完事兒我老婆當時就哭,當著我父親還有阿姨的面就哭,說那不換我住哪兒?就這樣,關係徹底鬧僵了。現在老婆懷孕住丈母孃家了,只能等以後慢慢緩和,我準備以後把我親生母親接過來跟我一起住了。

所以,個人認為,跟不跟公婆住,還是需要看老婆跟公婆的感情處理情況了,像我這種,住一起都膈應,都難受,還不如分開住的好。但是我親生母親就不一樣了,跟我老婆關係很融洽,很關心我老婆,我老婆也很喜歡跟她聊天。

個人總結就是:

一是看態度。看父母對自己的老婆是不是打心底喜歡啊,父母是不是那種願意照顧我們的,前期的關係維持和雙方的處理感情接觸是不是比較融洽,如果比較和諧,還是可以考慮一下的,因為畢竟有父母在家照顧,我們自己還是輕鬆不少的。

二是看性格。看自己老婆是不是那種善於跟人打交道,懂得處理關係和人情世故的(我老婆因為在家受寵,對人情世故就是小白,比較直性子,所以比較僵),能夠把公婆哄開心的那種,會做事有眼色的那種,相信對於一個好性格的人,會做人做事的,能夠融洽氛圍的,一起住也未嘗不可。

三是看老婆的想法了,如果老婆解決公婆一起住比較累啊,又或者有自己的想法啊,喜歡自由一點的,畢竟和長輩在一起長輩肯定會問長問短的,或許有的女孩子比較反感這些,這也是需要去理解和溝通的。

其實現在有大多數情況都是小兩口在外面打拼,父母在家帶孩子,偶爾週末放假回老家陪陪父母,也就相當於兩頭兼顧了。


香味先森


本人感覺能和公婆住在一起是福氣!分開住也是一種選擇!我本人建議住在一起!

但我本人沒有福氣和公婆同住,因為我公婆在我老公兩歲時離婚了,婆婆再婚,而公公沒有再娶,一人帶著兩兒子和我老公的奶奶一起生活。本人沒結婚的時候,感覺沒有婆婆也不錯,會少很多事端兒,任憑孃家人怎麼勸,就是聽不進去😂!婚後和公公奶奶沒在一個院子住,(這完全是由於舊房子的面積太小的原因)我們住附近另一個院子,後來有了寶寶,舊房子要危房改造拆舊翻新,奶奶和公公就搬來一起住了,剛開始也有生活習慣不一樣,老年人起的早,勤勤懇懇,年輕人卻喜歡睡個懶覺!但還是能感覺有老人在一起住有多好,我照顧孩子是新手,面對孩子持續不斷地啼哭,會顯得不耐煩,這時,奶奶從容,慈善,接過哭鬧的孩子,輕輕撫摸,微笑著將孩子尿了的尿布換掉,孩子瞬間就安詳下來,我被她的智慧所打動,深知自己要學習的還很多,我不夠經驗,如果不虛心學習,孩子跟我只能是受罪,那一刻我很欣慰,因為我有了一個很好的育兒領路人!如今已年邁的奶奶,會經常幾個兒女家輪流住,安詳晚年!而婆婆不在家的我,要每天獨自面對照顧孩子和家務活兒,看著身邊有婆婆的兒媳婦真是會很羨慕,她們自由,美麗,可以任性樂活於職場,為家庭和社會都出一份力!因為有婆婆在,她們更好的活出了自我!而沒有婆婆在家的我,生病時也只能忍著難受,盡力照顧好兩個孩子,維持家庭正常運作,個人感覺,我與有婆婆的兒媳婦相比,沒有安逸,更多了一份要強!那種困境時無助的樣子,只能默默痛苦難言!

最後我想說,每一種緣分都很可貴,每個人都有他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和諧相處離不開相互理解和包容,一個幸福的家庭,更是有“人心齊,泰山移”的凝聚力!

能和公婆同住是福氣,要多學習長輩的智慧和生活經驗,對差異習慣要多包容,

要是選擇分開住,可以週末多走動,不要冷了長輩享兒孫之樂的心!



天生勵志還要強


可以住一個小區,但我不會同意一起住,哪怕我在旁邊租房住,也不住一起。


北極光下的123


我老公是獨子,我們結婚有好幾年了。我一直都是跟家公家婆住在一起。他們對我也確實好。多年來,我不曾想過很公婆分開住。因為我工作都是早出晚歸,回到家時,老人家都已經睡下了。因為溝通少,自然我們的矛盾也少。

婚後3年,通過我們夫婦的努力,我們也買了新房。我打算裝修,可公婆說不跟我們去新房住。所以我也沒有裝修房子,甚至把房子放出去賣,打算重新再買,買到離公婆近的地方。去年5月底,我為了備孕放棄工作,一直跟公婆相處,我發現我們的生活習慣有太多的不同。老人家起床早,一起床就在客廳,廚房忙個不停。把東西弄得叮噹響。這個還可以忍受,最受不了的是老人家不愛講衛生,吃飯老翻菜。我又不敢提醒他們。

可是現在我再也不想跟他們一起住了。是因為老人家太寵兒子。去年10~11月,由於老公闖了大禍,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騙全家人,令我對他很失望,繼而提出離婚,當時已有身孕2~3個月。兩個老人的做法讓我覺得他們是相當的絕情,擔心日後我要他們家出錢撫養小孩,居然叫我打掉孩子。這是我們婚後多年迎來的第一個寶寶,是試管寶寶!現在我沒有離婚,可是我再也不願意信任他們,更不願意再為他們著想。即使我再買房了,我也會買遠一點,不想跟他們一起住。甚至日後寶寶出生了,我也不想給他們帶。東西沒了,容易買回來,失去的信任,再也回不來了。


只為父母同BB努力奮鬥


婚後要不要跟公婆一起住,我的答案是不會。

我雖然現在還沒男朋友,但是我以後找老公的標準是經濟能力要過的去,那就是我出一半錢他出一半錢首付買一套房子,然後車子和裝修一人承擔一樣,如果這個標準都達不到,那我就絕對不會談的。

我內心的這個標準就是不想到時候一起住,因為我性子有點小任性,也有點小懶,碗一般都是一天一洗,從不喜歡一餐一洗,在家我媽媽可以忍受,但婆婆呢?再好的婆婆也會對兒媳婦有看法,如果不是天天在一起住還好,如果天天在一起住,會出問題的。

還有,倆代成年人住在一起,思想,理念,都會產生矛盾的。

所以,我是不會跟婆婆一起住的,一週去看她一次,還是可以接受的。


湘辣丸子



婚後如果有條件的話,我不建議和公婆住在一起。


首先我認為,兩個人既然結婚,就意味著成家立業。

成家首先,就應該是獨立。女孩子可以離開家,男孩子為什麼要依賴父母呢?

有很多家庭出現婆媳矛盾,那都是因為和公婆同住的原因。



結婚以後,兒子的生活習慣都沒有改變,但是媳婦都改變了。媳婦不光是嫁給兒子一個人,而是嫁給他一家子人。天天在一個屋簷底下低頭不見抬頭見。


一個人要融入一家人,時間久了難免矛盾重重。兒子夾在中間,也會為難。小兩口的生活又怎麼過得過的好呢?


其次,老年人辛苦了一輩子,也該有屬於自己的晚年生活。


而不是繼續被子女捆綁,做他們免費的保姆。給他們做家務帶孩子,幫襯他們的生活。



第三,年輕人和老年人,生活觀念生活習慣不同。


住在一起難免不夠方便,如果是同住一套房子。去衛生間或是洗澡,甚至是新婚夫妻的性生活都會很尷尬,不如各自單住。


第四,住在一起矛盾多。


小兩口在一起說說笑笑,打打鬧鬧都沒有關係。但是和公婆住在一起。老年人看不慣,難免會多說兩句。但年輕人又不拘小節。各種的問題糾纏在一起,時間久了就會不自在。


兩個人既然走進結婚殿堂,獨立生存,獨立生活,是應該具備的能力。結婚是為了兩個人建立一個新的家庭。而不是為了千里迢迢湊到一起,去產生矛盾。


建議大家結婚以後不要和公婆同住。有一定的距離,雙方都會相安無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