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猇亭:志願者自治齊心共抗疫

疫情期間,宜昌猇亭區“朝夕公益聯合會”的145名志願者挺身而出,組成宣傳引導組、物資配送組、防控巡邏組、送醫購藥組、消殺保衛組、樓棟信息組,進行分工合作,與所在的七里新村社區、包保單位、4000多名居民一起,齊心抗疫,共築防疫網。

發揮所長站對崗

“家家樂超市是全區最先賣鮮肉的超市,兩天進一次鮮肉,滿足大家的需求。”3月4日,正在七里新村家家樂超市做志願者的杜容告訴記者。她在猇亭中心市場賣豬肉二十多年,別看個子小,賣肉剁肉手起刀落、毫不含糊。疫情到來,家家樂超市沒有會賣肉的服務員,無法為居民提供鮮肉。瞭解到杜容有這個手藝,便請她來超市,她爽快地答應了。賣肉之餘,理菜、稱重,見事做事,她熟練得跟超市工作人員一樣。

猇亭:志願者自治齊心共抗疫

“我的照片上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微信公眾號,這是我這輩子最大的榮耀。”“戰地記者”——70歲的志願者謝樹春笑呵呵地告訴記者。在記者採訪中,他不時地拿起相機,隨機抓拍,不辭辛苦。每天拍照後,他還將照片整理成視頻,發在社區微信群裡,宣傳、引導大家,疏緩居民焦躁的情緒。

七里新村社區充分利用志願者的特長,安排到最適合他們的崗位上去,最高效最專業地為社區居民提供多種服務。

整合力量扎基層

猇亭:志願者自治齊心共抗疫

付國平(左)與網格員在工作中 謝樹春攝

“這是我們的‘鋼鐵俠’!”古老背街道駐點幹部鄧琪介紹。“鋼鐵俠”是區民政局幹部付國平,因兩次心臟支架手術搭了5個支架而得名。現已56歲的他,毫不猶豫地報名當志願者,和年輕人一起,爬樓檢查包保的8棟樓空置房屋的封條。

“摸準人數是最基礎的工作。”七里新村社區黨委書記楊軍波介紹。七里新村共有2004戶5086人,疫情到來,摸準人員信息是個細緻活兒。打電話不接、敲門不開,未必就沒有人。晚上看看有無燈亮、查看有無購物信息等,志願者們多形式確認空置後才貼上封條。隔幾天再查看有無偷偷回家的,堵住一切漏洞。經過幾輪細緻的工作,確認春節實際在家1337戶4367人居住。

古老背街道、駐點單位區法院、區民政局下沉黨員幹部組成臨時黨支部,在七里新村社區黨委的領導下,形成1名班子成員+1名網格員+1名社區網格民警+3名中層幹部+N名志願者的工作模式,所有人員融入在一起,分工合作,自治管理,將防疫抗疫工作做深做細。

精準服務解難題

“一個未滿月的嬰兒腿子上長了個皰,還有一個人要去看眼睛。”在小區門口,志願者彭應權邊給車內消毒邊介紹,他是一名網約車司機。疫情到來,他和搭檔屈永剛服從社區安排,承擔了送醫買藥的責任。從正月初一開始,他一天數次地往市五醫院、仁和醫院、市中心醫院等地跑,3天一箱油,倒貼錢、冒風險做志願者也再所不惜。他們一對一的精準服務,解決了慢性病人和其他重症患者的買藥就醫難題。

猇亭:志願者自治齊心共抗疫

七里新村社區現有3家超市,由每棟樓的信息員收集購物信息後傳給對應超市,實行無接觸式配送,保障居民日常生活。

對於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居民,志願者填寫購物清單送超市配貨後,再由志願者送到居民家門口。社區有1個衛生室和1個藥店,村醫作為志願者,為居民的小病進行開藥和簡單的醫治。

145名志願者,為4000多名居民築起了一道堅固的防控網,必將帶領居民打贏這場阻擊戰!(袁靜 裴瀟 鄧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