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王陽明的這三句話,讓多少熊孩子,從此改變了人生

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當文官的時候,造福一方,讓百姓安居樂業;當武將的時候,在戰場上屢戰屢勝,平亂建功,堪稱明朝的傳奇人物。除此以外,王陽明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中國古代的頂級教育家,他的知行合一說,至今依然為人所津津樂道。他在當時提出的教育理念,無疑是具有前瞻性的,拋棄了那些繁瑣、深邃的理論,只聽這他這三句話,就不知道要改變了多少熊孩子的人生。

王陽明的這三句話,讓多少熊孩子,從此改變了人生

第一句:“彼視學舍如囹獄而不肯入,視師長如寇仇而不欲見”

這句話翻譯成現在的意思是:孩子們把學校看成了監獄不願意來上學,把老師當成了仇人而不想看到。在當時的明朝,為什麼會有這個情況?大家知道,自明朝開國以來,其教育工作就以嚴厲刻板而聞名,而且古代的科舉考試,實際上也是應試教育,讀死書,各自學堂教學,也是教條主義,學生稍有不同想法,立刻會遭到老師的嚴厲訓斥。至於聖賢書中所蘊藏的品德道理,老師們並不重視,只是要求學生們死記硬背。

王陽明的這三句話,讓多少熊孩子,從此改變了人生

王陽明認為,老師們恨不能把學生當成犯人,每天強制的打著唬著教他們讀書,可是結果呢?學生們反而想盡辦法糊弄老師,只要一有機會,就調皮搗蛋,越發頑劣,所謂的“熊孩子”就這樣養成了。這種的教育環境,就算將來能科場登第,其人格早已扭曲。所以,王陽明說:孩子們的性格成長,就好比草木萌芽,首先要有陽光雨露般的成長環境。就是說:“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開開心心的學習,才能育人成才。

王陽明的這三句話,讓多少熊孩子,從此改變了人生

第二句:“古之教者,教以人倫,後世記誦詞章之習起,而先王之教亡”

這句的大意是,別說教會學生獨立思考的精神,就是連四書五經裡面最基本的道理和人倫,只是一帶而過,這些飽讀詩書的大才子們,根本不懂書籍裡的真正的意義,只是為了科考,半點道德都不講。如果說前面一句說的是教育方法問題,那麼這裡就是說學生們道德觀的淪喪。

王陽明的這三句話,讓多少熊孩子,從此改變了人生

這個感慨,得到了事實的印證,在劉謹專權的年代裡,那些飽讀詩書的士大夫們,竟然是別無他顧的賣身投靠,有的滿嘴仁義道德,實際卻做著不可見人的勾當。王陽明堅信,他們的沒道德,首先是教育出了問題—教育要先講德育。於是,王陽明在孩子們“中心喜悅”的方式中,增加了各種有關道德培育和行為規範的兒歌遊戲,讓孩子們潛移默化的受其感染。在這種快樂的氛圍中,成長起來,培養出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王陽明的這三句話,讓多少熊孩子,從此改變了人生

第三句:“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盡要傾上,便浸壞了他”

這句話,幾乎適用在任何時代!給急功近利的家長們,一盆冷水。一支小萌芽,如果突然潑上一盆水,那也是十有八九活不了的。在王陽明的時代,明朝的科考場上,簡直神童迭出,很多都是小小年紀,就以高分科場登地。這種風光現象的背後,是很多學府不顧學生身心健康,只是瘋狂強化科舉考試的舉動,眼睛裡只有那幾個尖子生,就盼出個狀元探花,其他方面的素質教育,誰還去問?

王陽明的這三句話,讓多少熊孩子,從此改變了人生

這就是拔苗助長的悲劇。在王陽明看來,首先孩子們應該“精氣日足,筋力日強,聰明日開”。孩子們的成長,先要確保身體的健康,體力的強壯,後面才是學業的長進。一切為了短期學習,以孩子們健康為代價的行為,都應該被遺棄。但千萬別認為,王陽明的這種理論,是希望孩子們野蠻成長。相反,他十分注重教育的條理規劃,按照孩子們的心情變化與學業進展,逐漸調整。他的課堂,每日都有“日課表”,比如當天的五節課,孩子們都要按照班組的形式,輪流歌詩。這樣特殊的課堂,遭到了當時多少老夫子們的質疑和斥責。也在這樣的課堂裡,學生們除了開心的學習四書五經,還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學習天文學甚至武學等學業。

王陽明的這三句話,讓多少熊孩子,從此改變了人生

就是遵循著這樣的理念和踐行,在王陽明去世後,明朝的士大夫階層了,出現了一批又一批不止擁有強大的學問,還有務實幹練的國家人才!比如文武雙全的唐順之、地理學和數學的狀元羅洪先,甚至拼殺在抗倭一線的譚綸,無一不是在這樣快樂的教育環境裡,知行合一,找到了自己的志氣和方向,成為了國家的棟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