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明朝其實可以不亡,被清朝戰勝,只是世界史上一次突發情況

大明淪陷的前一百年,歐洲土地上火器縱橫。曾經的遊牧民族引以為傲的長矛變成了不堪一擊的廢物,在火器的大規模使用上淪為帝國的陪葬物。

17世紀,是騎兵大潰敗的一個時代,歐洲戰場已經將步兵和炮兵作為作戰的主力,而明朝當時雖有李自成內亂,攪亂天下,但是仍然有一支精銳的遼東軍,手握火器對抗清軍的十萬士兵,本是一場時代潮流的取勝戰役,卻出現了意料不到的情況。

明朝其實可以不亡,被清朝戰勝,只是世界史上一次突發情況


在大明第一次遭遇外來入侵者葡萄牙之時,就不斷引進西方先進的火器,但是明朝人並沒有對火器引起重視,他們始終認為既然各朝的長矛都能讓遊牧民族俯首稱臣,何必再花銷財務對武器精心製造呢?

徐光啟和保守派多年明爭暗鬥,五年後徐光啟才從澳門引進一批火器來增強軍隊的實力,但是五年的時間明政府已經是奄奄一息,保守派的多方阻撓,火器早已經被作為武器的另類,並沒有在軍隊中得到廣泛使用。

再加上朝廷並不重視火器的製造,對工匠製造的火器更是低價收購,由此工匠也無法先用精良的材料,以次充好,上交朝廷,最後再發送到士兵手中。據清朝文獻記載,明朝士兵手中的火器對於沉重的盔甲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火星落在頭盔的銜接處,都對人造不成實質性的傷害。

明朝其實可以不亡,被清朝戰勝,只是世界史上一次突發情況


朝廷不重視,導致上戰場的士兵對於火器的用法也得不到普及使用,射程以及目標準確度都很難掌握。在布兵排陣時也有很大的錯誤,雖然有著施放火器的人員,卻沒有為此打掩護的人,所以通常就是騎兵已經衝到了跟前,明朝軍退潰散,沒有有效的抵抗。

明朝其實可以不亡,被清朝戰勝,只是世界史上一次突發情況


所以在火器戰勝長矛的時代大潮流趨勢下,中原王朝創造了世界史上的唯一一次奇蹟。由於騎兵戰勝了火器,也間接地讓清王朝故步自封,低估了火器的功效,一直以長矛作為重要性發展武器,使得軍事武器在中國衰落,最後導致了中國的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