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云南掌故|老昆明的“七月半”,都做些什么

云南掌故|老昆明的“七月半”,都做些什么

老昆明的“七月半”,都做些什么

本文共计 1467 字 |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云南掌故|老昆明的“七月半”,都做些什么

本文选自《纪我所知集|云南掌故全本》「往昔昆明人之风俗习惯」一文。为了您的阅读方便,我们节选了原文主要内容改编为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翻译中有不妥之处,请不吝指正。

云南掌故|老昆明的“七月半”,都做些什么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在以前,人们大多都是在七月十四、十五两天焚烧纸火祭祖,这个风俗可以说是举国上下无一不遵守了,在礼节上,基本上是大同小异,只有些细微的差别。

总之,都是“焚纸钱以奉阴魂,具肴馔以飨先灵”,寄托哀思的同时,也希望祖先们在“阴间”吃好喝好,把日子过好,顺便保佑儿孙平安幸福。

云南人在七月半祭祖这件事上,一般不说“祭”而是说“接”,接祖是比祭祖更深一层的说法,而且时间会更长,对祖先可谓是礼敬有加。

云南掌故|老昆明的“七月半”,都做些什么

在滇西一带,一般是农历七月初一就要接祖,半个月以后才送祖。昆明则缩短了时间,是在农历七月十二接祖,十五送祖。如果有最近三年的亡故者,则提前一天在七月十一接,称为“接新亡”,在七月十四送祖,称“送新亡”,这样做的用意,是为了方便新亡者早赴盂兰大会。

昆明人接祖,实在是毕恭毕敬,就好像祖先真的就在眼前,做儿孙该有的礼数全都要有。

按从前的风俗,在七月十二的午后,家长们就要率领儿孙辈捧上麦秧一盘、引钱一枝、茶酒各三杯(引钱是一根长树枝串上纸钱,起到引魂幡的作用,麦秧则是取“黍稷粢盛”,即用五谷祭祀,希望先人衣食无忧之意),到家门前烧钱纸,祭茶酒,跪着迎接历代祖先进门,从高曾祖到弟兄辈,都要接到。

云南掌故|老昆明的“七月半”,都做些什么

这虽然是一种对着空气做的仪式,但必须做得煞有介事,就好像真的有祖先来到了一般虔诚。等到先人们都请到了,祭拜者才能捧着麦秧,拿着引钱跟着进门。

堂屋内侧一般有临时陈设的一个祭台,进门后将祭祀用品安放在祭台上,还要煮一些点心作为供品。祭台上方悬挂着祖先们的像(先是画像,后来开始挂照片),如果没有祖先像,就把一些本来要烧的冥衣粘贴在墙上用来祭拜。

除此外,祭台上还要陈列一些香炉、烛台、花瓶等五供之物(五供,中国民间祭祀用的器皿。由香炉一只、烛台与花觚各一对组成,用来安放香、花、灯、水、果等供品。有玉、铜、锡、瓷、珐琅等各种材质)。引钱则挂在祭台旁边。

云南掌故|老昆明的“七月半”,都做些什么

接祖之后,每天要为祖先们供奉三顿饭。甚至还有买豆浆油条当早点,买饺子面条当夜宵来祭祖的人家,当然这一般都是有钱人做的事了。

农历七月十三是正式的祭祖日,讲究供奉的菜肴要多,且荤素搭配。

七月十五晚餐后送祖,这时要放一张桌子在大门前,放上麦秧、茶酒,点燃香烛,由小孩子持引钱引导先人出门,将所有准备好的包袱、冥衣,按祖先的辈次,在大门右侧一 一烧化,家长们则在烧纸锅前拜送先灵。每烧到一位先人的包袱冥衣,都要念着自己对这位先人的称呼,并说一些“今年简慢,明年早请”之类的话,恭恭敬敬地把祖先们送走。自始至终,每一个环节必须严肃对待且遵守规矩礼节。

有些人说,烧包(包袱、冥衣、纸钱)时说的那些话,不过是胡言乱语罢了,对于死去的人没什么价值。这当然也有一定道理,但是俗语有云:“年年有个七月半,前人做与后人看。”说到底,这个节日里的风俗,不过是为了让后世子孙不要忘本罢了。

云南掌故|老昆明的“七月半”,都做些什么

我对于昆明人往昔在中元节接祖送祖的习俗,是十分敬佩叹服的。不只各家各户要接送自己的祖先,到了夜晚,各寺庙还会举办盂兰会,以超度幽魂。路上燃灯烛,水面上还要放河灯。斋公斋婆们也都要诵往生咒来超度怨鬼。这也可谓是一种做给亡者的“公益”,是旧时社会上的一种道德表现。

编后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中元节祭祖在有的地方已然变味成了一种“作秀”,这些人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祭祀用品,而是一味地追求排场,甚至焚烧昂贵的真实用品,借着祭祖来刷自己的存在感,这种种行为,实在可叹。

俗话说“孝字在心不在事”,其实只要心正,固然粗茶淡饭,薄香残烛,祖先亦可知其心意。

即见心诚,何愁诸事不灵?

掌故

云南掌故|老昆明的“七月半”,都做些什么

本文主体内容改编自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5年3月出版

《纪我所知集|云南掌故全本

「往昔昆明人之风俗习惯」一文

内容改编:益珲 李爽

往期文章:

云南掌故全本

还你一个更具体的吴三桂

云南掌故全本

清末至民国三十年昆明饮食

云南掌故|老昆明的“七月半”,都做些什么

罗养儒◎撰 李春龙◎整理

售价:68.00元

-长按扫码了解预购详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