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費正清曾邀樑思成林徽因夫婦來山西汾陽避暑

峪道河的聞名,還是靠了梁思成、林徽因的古建考察隨筆,名篇

《晉汾古建築預查紀略》。1934年,他們受費正清夫婦邀請前往避暑,實際上是以此為中心,前往周圍鄉間訪古勘察。

費正清曾邀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來山西汾陽避暑

82年過去了,如今我再來峪道河,景觀早已不復當年。要說明的是,當年梁林的勘察沒有現代的信息資料,更沒有網絡資源可借用,因此,在他們發現了幾十處珍貴古建的同時,還有大批古蹟和他們擦肩而過。如太符觀就是一例。當然這是歷史原因,絲豪不會有損於他們的傑出成就。

費正清曾邀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來山西汾陽避暑

峪道河谷自307國道處的峪口村向西北方向的呂梁山區延伸,一路幾十裡地,從盆地進入山區。小河兩側分佈大小几十座村莊。

清末民初因水源發達,這一帶曾被地方民眾開闢出很多水磨坊,製作麵粉。據說從峪口村的第一盤至最深處的神頭第九十九,共計有九十九座水打磨。當年梁林夫婦應費玉清夫婦邀請來此避暑,正是居住在一座水磨坊院裡。

費正清曾邀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來山西汾陽避暑

費正清曾邀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來山西汾陽避暑

讀《晉汾古建築預查紀略》一文可知,這條峪道河谷地,在1930年代,是山西的西方人士的避暑勝地,他們把廢棄的磨坊院改造成在鄉間的避暑家園。其中不乏外籍人士裡的名人,如汾陽教會的美國傳教士恆慕義,同時在銘義中學擔任英文教師。他就是借給費正清夫婦居住的別墅的主人。他的兒子出生在銘義校園,自認為是汾陽人,就是1981-1984年美國駐華大使恆安石。

費正清曾邀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來山西汾陽避暑

費正清曾邀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來山西汾陽避暑

讓欽慕梁林佳話的人們失望了,這些水磨坊院完全淡出了歷史。我只在趙莊南的公路邊看到一處最後的水磨坊遺址。這是座不大的院落,水流從院外引入正房,流水處的光滑表面尚存,下有一深池,估計水磨既在此。

正房三間的當心間已經完全坍塌,左右次間也岌岌可危,只外側山牆完好。東西兩側廂房更為低矮,風雨飄搖中,估計也支持不過幾個寒暑了。

院內凌亂放著幾個廢棄的大磨盤。一片殘破中,一叢多肉植物竟然在磨盤的凹槽處茁長的生長著,綠意盎然!不知道當年梁林和費氏夫婦是否就居住在這個院子。

想必這些院落也是大同小異的,我們就把這裡當作那次著名的古建考察旅行的停駐地吧。

費正清曾邀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來山西汾陽避暑

費正清曾邀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來山西汾陽避暑

隨著近年來,梁林故事的傳播,他們的古建事業也逐漸被人們知曉,是件大好事。他們的形象越發高大,而且在我可以預見的未來,會更為高大起來,直至他們或者成為被人們稱頌的“聖人”。

如此,這唯一的水磨坊院就更有現實中的歷史意義了。我期待著這算不上古蹟的廢墟能得到適當的保護,以紀念那次純美的訪古之旅

費正清曾邀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來山西汾陽避暑

這座唯一倖存至今的水磨坊院遺址附近是趙莊。1931年11月,在中原大戰中失敗的馮玉祥,也來到山西,隱居於峪道河的某座磨坊院裡。或許是對汾陽基督教社團的熟悉和自然風光的愛戀,一年後,馮玉祥從安徽巢縣把去世多年的父母雙親靈柩運到趙莊村西的土崗上安葬。

繞過狹窄的小巷子,請一位村民帶領,才來到村西邊的這個小土坡。當年種植的松林尚存。松林中圓形封土一座,有兩座碑亭,石碑上記錄馮玉祥雙親事蹟,分為

馮玉祥親書“思吾父碑”和“安徽巢縣馮公諱有茂字鬱亭暨原配遊夫人之墓道碑”。保存均完好。旁邊是村裡的水窖池。據說還有馮家後人時不時回來掃墓。

想當初,這裡的風景一定是宜人的。

—未完待續—

編者:用心做優質內容,用行動尋找山西秘境,發現山西工匠,喜歡山西曆史,想要了解山西,瞭解古中國,請關注“秘晉之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