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官場雜談|“清官甚樂”樂在哪裡

官場雜談|“清官甚樂”樂在哪裡

明朝皇帝朱元璋曾問大臣:“天下誰人最快樂?”大臣們眾說紛紜,或曰當皇帝最快樂,或曰功成名就者最快樂,或曰富甲天下者最快樂。朱元璋皆不認可。一名大臣說:“畏法度者最快樂。”朱元璋馬上表示:我也這樣認為。並進一步補充說:當個清官,守著俸祿過日子,好像守著“一口井”,井水雖不滿,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盡。倘若心生貪念,還要惦記著河裡、江裡、海里的水,一旦東窗事發,落入法網,不僅河裡、江裡、海里的水沒你的份,就連自己那口井裡的水也難保住。

清康熙皇帝也有類似看法。據《清史稿》記,康熙非常注意獎掖、扶植清官。他不是等清官去世後才諡什麼號,而是在清官還健在時就予以表彰重用。像大、小於成龍、傅拉塔、張鵬翮、彭鵬等都是康熙發現並加以重用的廉吏。為了勉勵地方官員,他還大力宣傳做清官的好處:“爾等為官,以清廉為第一。為清官甚樂,不但一時百姓感仰,即離任之後,百姓追思,建祠尸祝,豈非盛事?”

“清官甚樂”樂在哪裡? 想想看,這個話題還真有點說道,並不是人人都清楚的,尤其是為官之人。其樂之一,是清官活得舒心坦然,光明磊落。清官不貪不撈,廉潔自律,因而不怕紀委談話,不怕監察局請喝咖啡,不怕警車鈴響,不知道戴銬滋味,白日吃飯香,夜裡睡覺甜,身體指標好,幸福指數高,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他為啥不樂呢?不像貪官,屁股上有屎,心裡頭有鬼,守著成堆贓款,既不敢花,又沒地方存,一旦落網,這就是犯罪鐵證。而且每日裡提心吊膽,惶恐不安,吃飯沒有味道,如同嚼蠟,睡覺夜夜難眠,噩夢連連,何樂有之?

“清官甚樂”其二,清官可以安享收入穩定的俸祿,安享各種實惠可靠的待遇,至少可以過小康水平以上生活,悠然自在,無後顧之憂。說實話,一個在職官員,特別是中高級官員的“井”,內容是很豐厚的。平時有穩定的工資、獎金、津貼,退休後還有不菲的退休金;行有專車,病有高水平醫療服務,住有便宜而寬敞的住房,還時不時有出國考察的機會等。這些待遇不是誰都能享受到的。可如果一旦犯案,淪為貪官,這些令人羨慕的待遇便會一掃而光。孰大孰小,孰輕孰重,這個賬很好算,只要不是傻子。

“清官甚樂”其三,清官仕途無虞,安全著陸,父母有光,子女自豪,親情悠長,盡享天倫之樂。官員在位時,全家都會引以為豪,親朋皆臉上有光;官員一出事,不管是處以極刑,還是琅鐺入獄,父母子女、三親六故都會因此蒙辱含羞。儘管如今不搞株連政策,但畢竟血濃於水,肯定會給親人帶來巨大心理陰影,影響他們的工作學習,讓他們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人前人後抬不起頭。如果真心誠意愛你的親人,真的看重親情,真心希望親人們幸福,笑口常開,就請你還是當個清官為好。

“清官甚樂”其四,清官在任時,百姓感仰,衷心擁戴;清官離任後,廉名遠播,人人頌揚;清官去世後,建祠尸祝,流芳後世,不僅自己甚樂,家人甚樂,還會惠及後世子孫,提起先人來就臉上放光。不像那貪官汙吏,在位時百姓在背後罵,下臺後百姓指著鼻子罵,劣跡被寫進反面教材,被當成腐敗典型,頂風臭十里,惡名傳四方,家人蒙羞,後人羞於提起。

當然,我這裡說“清官甚樂”,也是一面之詞。說不定還有人認為“貪官甚樂”——強取豪奪,腰纏萬貫,花天酒地,紙醉金迷,肉體快感,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不也挺樂嗎?既然人各有志,蘿蔔白菜,那就各奔各路吧,早晚會大見分曉,善惡各現其報,殷鑑不遠,屢試不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