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蒲勇健教授講述傳統監管危機四伏 銀保監合併的實情

蒲勇健教授講述傳統監管危機四伏 銀保監合併的實情

4月8日上午8時,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式掛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為歷史。就銀保監合併事宜,重慶大學教授、原金融系主任、博導蒲勇健教授進行了深入解讀。他認為,隨著中國金融業的發展,混業經營大量出現,原有的監管體制可謂漏洞百出、危機四伏,已經不能適應發展需要,更不能適應金融系統性風險管控的要求,銀保監會的合併勢在必行。

 “萬能險”摧毀保監會的最後一根稻草

蒲勇健教授表示,萬能險可能是摧毀保監會的最後一根稻草!

3月28日上海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安邦原董事長、總經理吳小暉一案。自2011年起,吳小暉隱瞞實際控制關係,用自己的公司控股安邦集團,並以安邦財險作為融資平臺,騙取中國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的銷售批覆,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之後,吳小暉又無視銷售批覆規模,大量超額募集公眾資金,至2017年1月共超出批覆募集人民幣7,238.67億元,並將部分超募資金轉移至吳小暉實際控制的產業公司,用於對外投資、歸還債務、個人揮霍等。至案發,實際騙取652.48億元。

吳小暉案的超募資金規模非常大,達到7,238.67億元之巨,如此鉅額的社會性公開集資是怎樣完成的?為什麼沒有政府部門及時發現和阻止?蒲勇健認為,安邦保險正是利用過去中國金融監管部門監管標準不統一、監管缺乏穿透性的機制問題,進行監管套利,而且監管套利的核心工具就是“萬能險”。

“萬能險”雖然同是保險產品,但和普通壽險的最大區別就是它還分設一個由保險公司為客戶建立的投資賬戶,投資賬戶實質上就是把保費用於保險公司運營的投資,此類保險投資一般以6%以上高於銀行存款收益率的高收益來吸引保險人。同時“萬能險”一般通過銀行向存款人推薦,這樣建立在對銀行風險小的傳統認知上,存款人就會更加願意把存款用來購買“萬能險”,而保險公司又將銷售萬能險的收入也存在銀行裡面。這樣,表面上看起來銀行的儲蓄存款沒有變化,只是對私存款轉為對公存款。但是,保險公司會將這些“對公存款”用於投資資本市場和房地產,於是存款轉變成了投資,債權投資又轉變成了股權投資,同時保險公司為了追求高收益,往往會將投資引向高風險行業,這就大大加劇了金融系統的風險性。

然而儘管銀行存款發生了多層微妙的變化,其存款總量不變,就無法引起原銀監局的注意。同時也由於原保監會機構相對單一,工作人員較少,再加上“萬能險”產品設計實際上已經遠遠超出傳統保險產品的範疇,原保監會就更加難以察覺“萬能險”所帶來的系統風險了。

“而比難以發現“系統風險”更加危險的是,難以發現“系統風險”有多大,已經嚴重到了什麼程度。”蒲勇健稱,這和各地原保監會信息不透明,監管缺乏穿透性有關,也就是博弈論常說的“囚徒困境”。各地保監會都為了支持地方GDP的增長,而對“萬能險”產品銷售數量的增長疏於控制,這樣就在全國銷售總量上形成失控的局面。保險公司的收入增加,而保險公司的收入增加導致投資於房地產和資本市場的數量增加,造成國民經濟泡沫增加,國家金融的系統風險增大。而像吳小暉這樣利用職務侵吞募資,用於個人償債、揮霍,則在這樣不透明的監管體制下得以滋生。

蒲勇健認為,安邦萬能險僅僅是一個典型案例,實際上中國存在大量“安邦萬能險式”的保險募資和投資行為。儘管它們是否違法超募,還有待新成立的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定性,但這充分說明我國的金融行業正在向著混業經營的方向發展,過去適用於分業經營的分業監管模式已經不再有效,必須及時改革。萬能險超出傳統保險範疇的產品設計,能夠迅速募集超額巨資,同時又將這些鉅額資金引向高風險行業,它極具危險性的操作已經成為最後一根壓倒保監會的稻草。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中國金融體系已經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金融體系之一,金融資產接近國內生產總值的470%。其中最大的隱患是,中國的保險公司和銀行,以跨行業形式創立複雜的金融商品,進行不透明的資金募集,造成企業揹負鉅額債務,對金融系統構成了潛在的系統性風險。而造成這種隱患的原因,正是一些保險產品處於保險業與銀行業之間的夾縫中,不受任何機構的監管。毫無疑問,在這樣大體量的金融體系之中,一旦隱患爆發,將最終導致難以想象的嚴重後果。

可見我國金融監管改革迫在眉睫。此次兩會合並,意味著未來中國金融監管會向何方前進?毫無疑問,未來監管要達到的目標是,做到金融監管的全覆蓋,不留死角。

 銀保監合併 信息共享分工更細

3月9日,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兩會記者會上表示,此次機構改革“主要依據中國國情,也參考了國際上各種不同的金融監管機構的設置,參考的過程中也研究了所謂‘雙峰’監管的體制。”周小川明確指出,此次金融監管改革參照了英國的“雙峰模式”,即英國央行(BOE)負責宏觀審慎監管,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負責金融機構行為監管的模式。

蒲勇健預計,這次改革後,中國金融監管邁向“雙峰模式”,即央行主攻審慎監管,新組建的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行為監管。原本屬於銀監會和保監會的立法和審慎規則制定職能,在這次機構調整中轉移到央行,強化了央行的宏觀審慎監管職能。未來央行將在金融監管中扮演更超然的角色,而具體的行為監管,包括負責微觀審慎監管、市場監督、投資者保護等將由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承擔。

這樣的分工不僅體現了我國金融監管從“分業”走向“混業”的趨勢,同時也符合當下中國政府部門機構調整從“行業”走向“功能”的主體思想。原銀監會機構相對健全,工作更加專業,和原保監會合並後,新成立的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信息共享、資源整合都會更加到位,並將把金融監管引導向規範化、系統性的全面覆蓋道路。

金融監管變革將利好銀行和互聯網

蒲勇健說,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成立,有利於監管機構之間統籌協調,尤其是互聯網金融業務滲透在眾籌、網絡融資、互聯網理財等眾多領域。在新的金融監管格局之下,P2P網貸等互聯網金融機構迎來新機遇。

同時,機構合併對銀行也是利好。隨著脫虛向實的推進,銀行必定會在國家整個金融體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隨之而來業績也會穩定向好。

蒲教授最後總結,希望金融監管和金融創新在今後比翼雙飛,由監管引導創新為大家謀福利,帶來促進社會發展的優質金融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