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看待江苏高考文言文考察袁枚的《重到沭阳图》?

仰望xingchen


袁枚 乾隆七年(1742),外调做官,曾任沭阳(1743年-1745年)、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推行法制,不避权贵,颇有政绩,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 乾隆十四年(1749),父亲去世,袁枚辞官养母,在江宁(今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



乾隆五十三年(1788),73岁的袁枚,受沭阳知名人士吕峄亭的邀请,又到沭阳作客,沭阳各界,一部分人曾趋前30里迎接。袁枚面对如此拥戴他的民众,写下了情意真挚的《重到沭阳图记》。袁枚在这篇短文中深有感受地说:“视民如家,官居而不能忘其地者,则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官爱民,民爱官,此真不失为一方父母官的范例。 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1798年1月3日),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



昔颜斐恋京兆,卢惁恋灵昌,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

夜阑置酒,闻车声哼哼,则峄亭遣使来迎。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食顷,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大概昔时骑竹马者,具龙钟杖藜矣。峄亭有园,洒氵昔 居我。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簾薦某卷,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赏鉴,汪叟知医,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遂忘做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初意欲游云台,以路遥不果。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来乎?忍伤君而云不再来乎?当余来时,妻孥皆不欲也。余洒然就道,而今竟得千里生还,其初心宁及此哉!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蝎来旧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此一别也,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提笔记之,可以风世,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诸诗附书于后。



这篇袁枚老来回沭阳的一篇游记,如今读起来确实让人感慨万分。一是袁枚自己的感慨,算是袁枚老来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沭阳的不舍之前。二是如今现代人读起来,仿佛发生在昨日。如今的沭阳发展已经达到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这篇文章读起来仿佛跟袁枚对话,互相感慨人生。



如今这篇文章作为江苏高考文言文题目,让宿迁沭阳火了一把,或许沭阳的高考的小伙伴怎么也不会想到高考竟然是本地的珍贵的历史材料,以及珍贵的袁枚《重回沭阳图》。其中的宿钱指的宿迁吗?我粗略看了一下,好像不是宿迁的意思,夜晚住宿在钱、君、接三家。这篇文章还是很白话的。



哈哈,这么一篇重要的文章相信会让更多的沭阳爱好自己当地的历史,也让沭阳真正在江苏火了起来。同时这篇文章也是袁枚的为官之道,希望现在的官员可以细读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