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德国的战列巡航舰有什么秘密吗?

O-O你们都是万恶的源泉


其实没啥秘密,我估计有人要吼英国人装甲薄之类的话,然而问题在于,特么英国战沉的几条战巡,其实根本没挨多少炮弹好么……

皇家海军战沉的战舰其实挨炮并不多

实际上英国战巡分舰队被暴打,主要就是两个原因,第一就是训练水平差距太大,第二就是为了提高射速普遍违反操作规章导致弹药库防火失效。

英国海军损失的战巡都是死于弹药库殉爆

第一个训练问题,指的是双方炮术水平,由于罗赛斯锚地没有实弹射击训练的海域,所以驻扎在罗赛斯的皇家海军战列巡洋舰分舰队在开战到日德兰海战将近两年时间里实弹射击训练的次数很少,而且贝蒂本人也并不重视炮术操练,只重视快速射击训练(快速射击的问题后边说),结果就是在日德兰海战中,驻扎罗赛斯的两个战巡分舰队打出了全场最差的1.43%的命中率,而贝蒂对面得德国侦察舰队的战列巡洋舰,其炮术水平却是德国主力舰中最高的,整场海战中打出了全场第二高的3.89%命中率,顺便提一下,全场最高命中率是一直皇家海军随大舰队主力活动的战巡第三分舰队三艘老式的无敌级战巡,命中率4.29%,第三名是大舰队主力,3.7%,倒数第二是舍尔的公海舰队主力,昼间命中率2.37%,可见贝蒂的战巡炮术水平多烂,前卫交战中被暴打有啥稀奇?

贝蒂本人对炮术训练并不重视

第二个就是片面强调射速,无视弹药库安全的问题,战前皇家海军中从上到下就弥漫着一种片面强调进攻,强调火力投射量的氛围,皇家海军在训练中往往也把射速当做重要指标,而为了提高成绩,炮塔指挥官和炮手们往往将弹药库到炮塔的提弹通道上的所有防火门敞开,弹药库内装药包的防火筒口盖则全部敞开,提弹通道内甚至炮塔内大量堆积,结果就是炮塔一旦被打穿就会BOOM……一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德国战巡本来也有类似问题,但是1915年多格滩海战,塞德里茨号炮塔中弹起火差一点殉爆(殉爆的话就连着希佩尔一批炸上天了)以后,德国人就开始死抠炮塔防火纪律,所以日德兰虽然德国人被敲掉了很多炮塔,但是也没发生弹药库殉爆。

贝蒂和狮号死里逃生得益于狮号枪炮部门一名军官改进了操作流程,但是这一流程却没有被推广

至于所谓德国人主动撤退?德国人不撤等死么?当天傍晚公海舰队主力和大舰队主力对决,舍尔两次被杰里科抢了T字横头,被按在地上爆锤,要不玩命逃跑,等着被锤爆么?

当天傍晚的主力战斗舍尔被杰里科按在地上摩擦,最后趁天黑和雾气才逃脱,不趁夜突围等着第二天被暴揍么?


DDG的老船坞


所谓的战列巡洋舰就是集中战列舰的强大火力、巡洋舰的高速性和经济性的中等战舰,巡洋舰顾名思义就是长期海上巡逻维护全球各地海上利益的舰艇,它有更强大的自持力和单舰生存能力依靠重火力可以轻松战胜巡洋舰、依靠高航速可以逃脱战列舰的追杀,这型战舰在日德兰海战中达到鼎盛是仅次于战列舰的主力舰。

英国皇家海军有9艘战列巡洋舰:

无敌号、屈号、不挠号、不倦号、新西兰号、狮号、大公主号、玛丽女王号、虎号,

德国公海舰队又5艘战列巡洋舰:

冯.德.塔恩号 、毛奇号、塞德利茨号、得弗林格号、吕佐夫号

德国战列巡洋舰的强悍秘密就在于它独特的造船工艺在此基础之上借鉴了英国无畏舰的发展思想,因此在海战中同样是重火力、轻装甲的战列巡洋舰,公海舰队的装备要更胜一筹。这还来源于德国人善于总结思考和改革创新的民族性格。

日德兰海战之前的“多格尔沙洲海战”中德国人受到一次惊吓,著名的不沉战列巡洋舰

“塞得利茨”号舰艉主炮炮塔的弹药装填室被英国343mm穿甲弹击穿,随之而来的大火依靠重力作用串入更下层的弹药库,差一点引起弹药库的殉爆这是非常危险的(30年后的美国亚利桑那号因弹药库殉爆被从内部撕碎),30年后的大西洋海战中战列巡洋舰胡德号也因为弹药库殉爆而沉没。向应的损管困难也让德国人开始重视其军舰的内部防护和救援工作。

设计人员重新设计了弹药库的贮存设施和弹药输送通道的防护

杜绝因为外部炮塔被击穿引起的大火蔓延到舰体内部,就是这一次改进设计让塞得利茨号战列巡洋舰赢得了不沉战舰的美名;此外对内部水密藏的重新设计也增加了军舰的抗沉性,英国发明无畏舰的两大特点分别是减少副炮数量集中布置大口径主炮、增加内部水密藏结构增加抗沉性,显然德国人在后者上做得更好。

塞得利茨号在日德兰海战中连中22发穿甲弹和一条鱼雷,全部5座炮塔被毁还进了5300吨的水(全部排水量也就28800吨)但是依然靠着自己的动力回到基尔港,它的抗沉性有多好呢?同样身负重伤的

“吕佐夫号”虽然也回到了基尔港附近的公海,却因为进水太多、吃水过深而无法通过港外的沙洲进入港内,只能遗憾的自沉。

沙恩霍斯特号是德国人在二战期间使用的一级战列巡洋舰,该级战舰的个方面性能达到了战列巡洋舰的巅峰,是英国人一支难以消灭的对手也是战后同盟国争夺最激烈的战利品。总之特别设计的内部防护措施和优质的建造质量是德国战列巡洋舰的不败法宝。


兵器世界


先说一下日德兰海战的大概,1916年5月31日上午双方摆开架势,但英国高速战列队(女王级×4)跟丢了战巡队,下午两点双方战巡队转角遇到爱,四点左右战巡队交火,英国两艘战巡殉爆,四点半英国高速战列队赶到救场,五点半双方各自撤退,但英国战巡掌握了德国大舰队位置,六点一刻德国大舰队被英国本土舰队抢了t头,派出战巡抗线大部队跑路,但英国无敌号战巡殉爆,七点再次接触,德军再次撤退,晚上十一点半德国丢下一艘老式铁甲舰被击沉后成功跑路。次日英军舰队返航。

简单说英国战巡的定位本来就不是排成战列线互怼,人家本来是负责追杀各种流窜在海上打劫的巡洋舰,以及保卫殖民地,应付突发情况,类似现在流行的快速反应部队,战斗力放在其次,但一定要快。德国战巡则纯属玩票和跟风,本质上说德国没有什么重要的海外利益和突发情况需要高速战巡去维护,搞战巡的心态就是英国人搞了,我得应付英国人的战巡,所以也要搞。。。。。所以本质上讲,英国战巡是削弱防护换速度,德国战巡则是削弱火力换速度,至于结果,则是英国战巡的火炮优势还没完全发挥就被德国战巡殉爆了。说白了就是战列舰的火力面对战列舰的防护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但前代战列的火力打后代巡洋舰的防护却是轻松加愉快,再加上英国人作死不关弹药库的门,从无敌到胡德都这德行,被殉爆也不意外。

至于后来德国舰队后撤的原因则更简单了,打不过就得跑路呗。在规模上,英国皇家海军在日德兰几乎投入了所有能用的大船,总计有28艘战列和9艘战巡,德国海军全家老小一波流也不过搜罗出16艘战列和5艘战巡,甚至还拉出6条前无畏,各种辅助舰艇也是英国人碾压德国人。在主力舰队接触的时候,英方还有33艘主力舰(三艘战巡被击沉,厌战号战列舰重伤离场),德国仅有27艘(未损失),但包括了前无畏舰,战力差距仍然很绝望。

在战术上,战巡编队交火之后舍尔的公海舰队主力一头撞在杰里科指挥的皇家海军战列线上,只能原地转向逃命,舍尔的战巡编队为了掩护大舰队撤退,白白挨了大舰队一顿胖揍,全队基本宣布战斗力报销。

so,德国人在战术上占了些便宜之后就撤退了,但战略上却被坑惨了,首先是德国那一票战巡虽然战果丰富,但自己也被锤的不轻,需要大规模维修,主力舰队先是一波T劣被白占便宜,在撤退的时候遭遇了英军巡洋舰部队和雷击分队的围堵,也一样不轻松。以至于战役结束后,双方可用主力舰的数量差距在短期内进一步增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看上去德国人拿到了高战损比,因为大部分英国倒霉蛋都当场暴毙,而德国船挣扎着开回去了,以及最后突围的时候遭遇的英国巡洋舰队,英国人的损失主要在这两个方面。但总得来看,双方射击命中率差不多,但英国发射了近4600发炮弹,德国大约只有不到3600发,想想也大概对双方的损失有个大概的判断。


海盗旗wyn


德国的战列巡洋舰最著名的就是参加“日德兰海战”的德弗林格尔级,以及纳粹德国在二战中建造的被称为最优美的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公海舰队共建成了5艘战列巡洋舰,而它的对手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却有9艘之多,两军对垒过程中也都把高速高火力的战列巡洋舰当做“诱敌舰队”使用,德国的舍尔海军上将运用合理的战术一口气击沉了英国3艘战列巡洋舰, 自身战舰虽然身受重伤但这些被打的像烂铁一样的军舰硬是自己开回了“基尔港”,由此很多人要问了德国战列巡洋舰究竟有什么不一样呢?

其实德国人只是在“防护手段”上有了进一步的优化而已,所谓的优化就是重点保护了炮塔和弹药库之间的通道,与其说是保护不如说是增加了阻断设备,这是因为炮塔内存有弹药一担中弹很容易引起大火,利用引力效应大火会传入弹药库从而引发灾难性后果,因此聪明的德国人设法加强了这方面的防护力度,并由此造就了德弗林格尔级战列巡洋舰的不死之身。

纳粹德国在重建海军的过程当中也将上述传统继承下来,因此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同样具有高生存能力,在整个二战之中该级战舰都是盟国运输船队的噩梦,不过由于航空攻击技术的兴起这种防护上的进步意义不大了,因为航空炸弹可以轻易穿透战列巡洋舰的任何几层防护装甲,也就是说几遍不击毁炮塔也能引发弹药库殉爆将其送入海底,这也导致厚装甲的战列巡洋舰被重巡洋舰替代从此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