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揚眉吐氣!該系列戰機模仿了70年,如今終於超越了

1991年蘇聯一夜之間四分五裂,當這個紅色帝國正式落幕時,全世界為之震驚。

揚眉吐氣!該系列戰機模仿了70年,如今終於超越了

新中國成立後,蘇聯與中國迅速進入蜜月期,開始引進大量的蘇聯武器。1956年,以蘇聯的米格17為基礎仿製的中國第一代國產戰鬥機殲5順利首飛。1960年,蘇聯的米格19為基礎仿製的我國的第二代國產戰鬥機殲6也投入了生產。中國在研究蘇聯戰機的基礎上,也研製出了我國多款國產戰鬥機。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中國引進蘇聯的米格21戰鬥機,並將其國產化,這就成就了我國現在的殲七戰鬥機。但是60年代開始中蘇關係正式破裂,我國也喪失了蘇聯的各種技術支援,其中也包括戰鬥機。

揚眉吐氣!該系列戰機模仿了70年,如今終於超越了

直到80年代末,中蘇關係才得以緩和,1990年中國派軍事代表團考察蘇聯,中國希望能夠進口先進的戰鬥機來加強中國空軍力量,中國的軍事訪問團到訪莫斯科,看上了當時非常先進的蘇27戰鬥機。這款戰鬥機在全世界都是數一數二,在蘇聯的空軍也是剛剛服役,所以不願意出口,中國代表團費勁心思終於拿下了這款戰機,引進二十四架蘇27戰鬥機,1995年,兩國再次簽訂協議引進24架蘇27,並拿到了生產許可證,同意中國將蘇27國產化,這就誕生了中國重型戰鬥機殲11,直到現在殲11戰鬥機的各種衍生型號仍是我國空軍的主力機型。在1999年,中俄兩國又簽訂了二十八架蘇27雙座戰鬥機的訂單用來對飛行員進行培訓。由於蘇式戰機性能先進,作戰半徑大載重量非常大,同年中俄兩國再次敲定軍貿協定,俄羅斯向中國出售更先進的38架蘇30MKK戰鬥機,由於使用效果良好,2001年兩國再次敲定38架的蘇30MKK進口協議,2003年倆國簽訂協議引進第三批蘇30MK2戰機。支持中國一共引進了76架蘇27戰鬥機和100架的蘇30戰鬥機。多年以後,中國在借鑑蘇30的經驗後,研製出殲16,與五代機殲20高低搭配,將會成為我國未來空軍的主力。在2015年中國雙方又敲定了24架蘇35的進口協議,蘇35是蘇式戰機的最新改進型號。

揚眉吐氣!該系列戰機模仿了70年,如今終於超越了

說實話,蘇式武器對我國空軍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直到如今,仿製蘇式的國產戰機依舊是中國空軍的中流砥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如今殲20戰鬥機早已超越前輩,性能先進,在模仿中超越,我們做到了。但是隨著中國科技的不斷進步,說蘇35作為我國最後一批引進的蘇式戰鬥機也不為過。

揚眉吐氣!該系列戰機模仿了70年,如今終於超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