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杭州晋升一线城市的可能性有多大?

瞰山水世事


杭州晋升一线城市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按照2017年西南媒体公布的《城市分级全榜单》分析,杭州距离一线城市仅仅是一步之遥。杭州位列十五个新一线城市第二位,仅次于成都。

杭州是一座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城市,长期保持世界旅游目的地荣誉称号,为建设成国际大都市提供有利契机。

参照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的共同点,他们都是国际吸引力极高的中国城市,而杭州的国际知名度仅次于这四座城市。
杭州是全国19个高阶城市之一,地位崇高,经济发达,未被纳入一线城市则在于机构评选标准不一。

纵观整个长三角,只有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四个城市全面建成都市区。

作为中国第四经济强省的省会,综合实力必定超越群雄。

2018年一季度全国各城市GDP排名榜出炉,杭州位列全国第十位,是长三角三省唯一一个上榜省会。


看鉴襄阳


我相信很多人都在疑惑的并不是杭州能否成为一线城市,而是我国将来会有多少个一线城市。

杭州这些年经济发展非常不错,从新经济来看,杭州被称为北上深杭,创新能力赶超广州,所以,从新经济来看,杭州已经是一线城市了,但是论综合实力,杭州目前还处于新一线城市行列,离一线城市还有距离。

杭州综合实力

在最近公布的我国城市综合实力榜单中,杭州位列全国第十位。排在前面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成都、重庆、天津、南京。

所以这个问题最终变成了,我国会出现10个一线城市吗?

其实,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肯定需要10个一线城市,甚至更多,但是我们从商业的角度来看,需要把城市分级,分为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一直到六线城市。

这个分级是比较精准的。一线城市就是4个,北上广深。

所以,杭州和成都、重庆、天津、武汉、南、长沙、郑州、东莞、宁波等城市一样,都属于新一线城市。

怎么去评判一线城市与新一线城市,其实最好区分的就是GDP

大家可以发现,一线城市的GDP总量均高于2万亿,新一线城市的GDP则在1-2万亿之间,郑州、西安等城市接近于万亿。

这是现在的城市分级,那么未来将会改变吗?

肯定会变,我的观点是,未来的强省省会城市有可能超过直辖市,也就是说,成都、武汉、南京、杭州、长沙、郑州都有希望在经济体量上超过天津和重庆,这不是臆断,这是有数据支撑的。

其实从人口增量和资金增量的数据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2017年,杭州人口增量排名中国第三,仅次于深圳和广州,资金增速排名全国第一,所以,从经济趋势来看,杭州有望在未来二十年,经济总量超过天津与重庆,成都和武汉也同样有机会。

那么未来二十年,中国城市是怎样分级的

深圳观察预测

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成都、武汉、南京、天津、苏州

准一线城市:重庆、长沙、青岛、宁波、无锡、东莞、佛山、郑州、西安、厦门、福州、合肥、济南、沈阳、大连

二线城市:一般省会城市、沿海经济强市

三线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城区人口高于150万

四线城市:普通地级市、东部县级市、

五线城市:中西部地区偏远地级市

六线城市:经济欠发达城市

总结:

再经过20年的发展,杭州的实力肯定能进一线城市之列。这个节奏正好吻合中国城市化进程,我国城市化还需要20年,20年后,我国城市人口将达到8亿,将会形成15-20个城区人口过千万的超级城市,杭州必定在内!


蒋昊说经济


作为浙江省省会城市的杭州,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是有目共睹,2018年,杭州位列中国15个新一线城市第二位,发展潜力巨大。进入一线城市行列,只是时间问题。

杭州的确是个好地方,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伴随着东南佛国、西湖和申遗的成功,部分世界五百强企业和阿里巴巴等有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的入驻,以及G20峰会的成功举办,未来亚运会的概念城,国内城市经济总量GDP万亿元城市之一,其综合实力已经进去了中国前十名城市的行列。



杭州的城市地位现在在中国来说,还是比较高的,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浙江省第一大城市,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等等。


杭州在这些年的发展中,得到了很多耀眼的光环,比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17年度文化影响力城市等等,数不胜数。

在这些荣誉和成绩面前,很多杭州人不淡定了,现在谈论最多的话题,一个是房价,再一个就啥时候能成为国家一线城市,啥时候杭州能超越上海,成为中国第一。


2018年,杭州市的常住人口为902万人,而上海常住人口为2418万人。2017年,杭州的经济总量GDP为12556亿元,而上海的经济总量为30133亿元。

看到这些数据,我只想说,杭州有梦想是好的,但要面对现实,上海在最近50年里,只有被模仿,不可能被超越!杭州最近三五年进去一线城市的行列不是不可能,但要想超越上海,只能当做是一个发展的目标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题主作为参考。


曾经6029059217



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大家需要耐心一点才能看完。

首选,杭州能否晋级到一线城市?答曰:完全可能!能否超越上海?答曰:一切皆有可能!关于时间点的问题,答曰:十年左右的时间。但是,这个时间点还要看世界的变化因素,以及不可逆事件的发生概率。

有些人会说,也许你是痴人说梦满嘴跑火车吧?呵呵……。我们来看看北上广深的发展历程,北京上海广州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在中国苦难的发展史上,这三个节点城市都有着他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这是历史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作为一个试点城市被拖上了发展的快车道,30年左右的时间跻身一线城市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这已经是历史了,历史只能证明曾经发生过而已,不可能是未来。我们再看看现在的宏观情况,中国已经改革开放40周年,宏观形势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我们已经从一个物质匮乏时代进入到了一个物质过剩时代。而这一宏观的变化,也就决定着发展模式会发生一定甚至于极大的变化。

主要突出变现在:由国家主导的发展模式,变化成由企业发展来主导的模式。白话解释就是北上广深的发展是由国家推动的,而发展模式的变化伴随着的是投资,出口,内需三驾马车基本已经失灵,真正的发展需要企业来担当起重任,这就是现阶段发展的大环境或者说是宏观经济的巨变。

大家也都知道,浙江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大省,而杭州又是浙江省的省会。在民营经济这片沃土上,杭州的发展会如鱼得水般的畅爽。这也就预示着杭州的发现潜力巨大,不要看GDP的差距,要看增长率,GDP代表的是过去,增长率才代表未来。

我们再看看杭州的发展模式,是以高科技发展引领下的发展,发展模式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中,阿里巴巴就是一个代表的产物。阿里巴巴的新技术也代表着未来世界技术的发展方向。他的战略布局已经是炉火纯青到达了一定的高度。(我们其他文章里有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最后,我们看看可持续性,国际化影响力,创新力等发面。

首先,可持续性,我们看到杭州的发展绝对不是牺牲环境之下的发展,是科技引领下的发展,这就说明了杭州发展的可持续性;

国际化影响力方面,一是大旅游的优势地位,二是极具影响力了阿里巴巴等众多企业的国际化带动着杭州的国际化进程;G20峰会的召开,更是锦上添花;

创新力,阿里云,云栖小镇等都是创新力的最好说明。

因此,杭州的崛起不是痴人说梦,而是已经在路上奔跑着的一头雄狮。

码字真的很辛苦,来看这里看到我们的文章,就是缘分,点赞关注一下,我们诚挚地谢谢您!


在路上觅寻


杭州能不能成为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应该扩容壮大——



杭州目前还不算一线城市,但如果说能选一线城市的话,我一定会投杭州一票,相信很多人也会投杭州一票。

用新概念来说,杭州算新一线城市:“成绩单”如GDP进入万亿俱乐部,办过世界性峰会,阿里巴巴、网易户口本也在杭州等。

以上这些并不能全面反映杭州的综合实力,我认为,象杭州这样的城市,应该划为一线城市,而不仅仅是新一线。

“新一线”城市都应该是一线城市的候选,特别是几个直辖市、省会城市位置应该更高一些。

一线城市不应该仅仅是社会机构、媒体的“评议”对象,而应该成为政府层面总体规划布局的重要内容,政府可以强化全国一盘棋的城市发展战略,特别是顺势而为,推出一线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

城市化有很多“好牌”,如海陆空、地上地下、四通八达的交通设施建设、催化各种化学反应的区域经济建设、万物互联的物联网建设等,而一线城市的规划发展和扩容发展,也可以视为其中的一张“王炸”。

这必然会涉及到一线城市的“准入”标准问题了。

一线城市显然是最好、最先进的,如北上广深,中国最一流的示范性城市。同时一线城市又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北上广深以不断扩大的综合发展实力,将继续引领着全国城市向着高大上方向发展。

而最好也好,更好也罢,好在哪些方面呢?

主要包括物质维度、精神维度、时间维度的好:经济好(政府、企业、老百姓的三个钱袋子都好),文化好(内涵好、文化创意好、文化产业好)、市容好(形象好、生态好特别是空气好)、人好(文化素质好、精神文明好)、前景好(可持续发展好、潜力好、活力好)等等。

然而这些未必能够形成共识。目前一线城市的概念更偏重经济一些,经济中更偏重GDP,因而有失均衡性和整体性,具体而言,各领域指标的孰轻孰重很容易出现误区。在我们议论“杭州能不能成为一线城市”之前,先要破除一些误区。

一、GDP并非一门独大的权重指标。

北上广深GDP都在2万亿以上,有人甚至说让2万亿作为一线城市的门槛好了。此说虽然有一定参照性,但是GDP固然重要,并不一定是数据越大越好,发展速度越快越好,要知道我们要的是高质量发展,要的是“健康”的GDP,如绿色GDP,人均高的GDP,可持续发展的GDP,同时,人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付出了资源环境、道德环境代价的GDP断然不是什么好东西。

GDP并不是一线城市的唯一指标,还有文化指标,道德指标,人口素质指标,教育指标,安居乐业指标,市容市貌的颜值指标等等。

另外,经济上最没有意义的比较是富豪人数的pk,因为我们追求的是大多数人的富裕,是所有老百姓钱袋子里可以支配的富裕。

唯GDP论往往见木不见林,有点像股市权重股护盘,指数即使还可以或者不难看,大盘和个股却可能绿得很惨。

二、一线城市并非一定是特大城市。

一线城市最不应该比的还有城市人口和地盘大小,特大城市虽然体现了城市的实力、凝聚力和吸引力,但人口也并非越多越好;地盘也并非越大越好。有发展空间固然好,但哪里都人山人海,城市化就可能像假日长城上的旅游“爆款”,或者就象吃成一个暴饮暴食的“大肥仔”,看起来不是强壮,而是虚胖,过了头就成为肥胖症臃肿症了。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城市病包括各种拥堵等,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

而且,大城市特大城市需要适度发展,小一些有小一些的好处,比如利于治理、利于交通等。好到细节才是真的好,好比潮州人做菜,大菜做得精细,连家常菜也做得脍炙人口。

三、一线城市决不能忽视文化。

文化软实力是一线城市的重要指标。一线城市未必是政治中心,但一定要是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决不能轻视文化,文化也是生产力,文化魅力是城市的颜值和气质,文化精神是决定发展成败的内涵因素。没文化真可怕。没文化就没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底蕴。

有了以上的判断或认识,我们再来看看杭州。

杭州经济发展势头很好,万亿俱乐部会员经济上都挺优秀,杭州人均GDP已达到富裕国家水平。人口未过千万(没有必要和别人比人口),体量不算太大,环境优美,生活品质较好,宜居宜业宜游。总体上市民幸福指数比较高,心态开放,自豪感比较强。杭州对企业、人才的吸引力也在逐步增强。

在文化上,2200年历史的城市,做过吴越、南宋都城,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钱塘江潮声在耳,大运河船影入眼,加上飞来峰“飞来”,可以说,杭州是典型的中国山水城市。同时,杭州又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城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自古繁华,杭州是江南最具代表性城市之一。特别是作为一个很有故事、颇具情怀的历史文化名城,仅一个西湖,就已颜值爆表了,正所谓“欲把西湖比西子”——一湖诗意,满怀文心!苏堤白堤,断桥残雪,柳浪闻莺,雷峰塔,灵隐寺,保俶塔,许仙白娘子……人杰地灵,形胜殊美,得见人与自然的创造之力,创造之功,创造之美!

一线城市的指标应该是齐刷刷的好。杭州当然还有一些明显的短板,如地铁建设滞后,目前只有3条线路,尚需要织密市内与周边地市的现代交通网络。但是仅仅靠钱能解决的问题如今都不是太大问题,交通建设的步伐是可以跑得很快的(相比而言,教育事业却不是一蹴而就,杭州拥有位于全国前列的浙江大学,教育基础和资源深厚,底子好,而象深圳的教育事业要达到一流的水准,还需要持之以恒,假以时日)。

一线城市如要扩容壮大,象杭州这样的城市,当然是必选的候选者。

生命本悟,快乐本心。天人本一,智慧本光。推进国学创新,倡导价值阅读,提升人生境界。

——经行天下光未央欢迎交流,欢迎订阅——


经行天下光未央


中国只有四个一线城市,其它的都是自封而已。

一线城市位于国家城市体系的最顶层,目前国家九个中心城市中,只有北京、上海、广州是一线,其它的国家中心城市都算不上一线,何况是杭州这样的省会。


杭州最近几年发展确实不错,特别是互联网企业,可谓是风生水起。但一些人也开始膨胀了,又是所谓北上广杭还是怎样,殊不知深圳的综合实力要碾压杭州。

杭州和南京的综合实力不相上下,经济实力略强于南京,但综合定位要次于南京。但南京从来没有说自己是什么一线城市,反倒是杭州,天天都要比肩深圳超过广州,真的不觉得尴尬吗?


杭州的定位就是长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而且还是之一,上面有上海,同级的还有南京、苏州、合肥。一句话,如果杭州是一线,南京、武汉、成都、天津、重庆哪个会服气?真正的一线不是自封,让别人心服口服才是硬道理。


坚果旅行


我们不妨这样做个假设,北上深广几员大将都退休了。那么哪些城市可以站出来支撑我们的国家的颜面和大局呢。也抽取4个名额:我想他们一定会在天津,重庆,南京,杭州,成都,西安等中间,他们也必须都有海纳百川,号召天下的气魄和格局以及直接可预见的手可摘星辰的能力。

那么如果我们直接把一线城市,也就是代表我们国家最高武功水平的匾额封给他们几个,他们受得起吗?受不起的客观因素又是哪些呢,未来可期待改良进取性大吗?比如西安,现阶段发展势头很猛,人口,教育,历史,城建格局基础很好。但是待加强点也很明显,公共交通形象,马路功能分配,城市就业包容度,民营经济的合理培育,以及城乡统筹共富裕方面估计都是本届英明政府努力在增强的事业。

如此对于杭州而言,作为强省省会,杭州亮的出手的,腰板挺得直直地方有很多,比如活跃的民营经济,西湖的世界归心,政府的强烈服务意识,空置率较低的商业,人口的逐渐增多,科研院所的持续开端,城建的不断扩大。但是如果离真正的一等一城市,还需要强大赛事的历练,综合性国际展览博览会持续性开展。对于这些多种复杂大字头会议,百姓开始有平常心介入生活感觉,百姓有谦虚感没有一时优越感时。这些内夯基础,外融世界的事情,估计也是杭州历届政府不断努力的。好了,感觉我们的城市只要坚持保持特色,不断改善民生,老百姓发自内心喜欢了,那就都是一线城市了。


锦蒙Jinmeng


杭州成为一线城市是迟早的事,杭州在民国年代,是一座消费城市;计划经济时代,是一座轻工业城市。改革开放前城市规模比较小,不足半座南京城,大陆城市列21位。改革开放40年来,杭州已完成了对南京的超越,且发展势头强劲。当前,在全国城市大发展、大洗盘中,杭州凭借着浙商的务实,阿西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的助推,再加上政治上的东风,必将是一个持续的高速发展期。

中国🇨🇳的一线城市应当是:沪京深广杭。



中一在线


每次从北京出差回到杭州,总感觉跟大气磅礴的北京比,杭州宛如江南女子般小家碧玉。这几年杭州的发展确实进入了快车道,但杭州人千万不要被快速的发展冲昏头脑,长三角地区有了上海就不可能再产生第二个一线城市了。当然有人会拿珠三角地区的广州跟深圳来比,但你要知道深圳是背靠香港占尽了政策的东风举全国之力发展起来的。


大西庄0413


作为底层草根,真心不希望杭州成为啥啥一线城市,因为一线对底层老百姓来说没有一丝的好处,到会因为所谓的一线给大家带来各种不利。这个我是和很多北京来杭的人士聊天得到的共同结论,人生在世就是一副臭皮囊,因为跟你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一个别人说的事而让生活不易,不值当的。我希望杭州进步,来得实在,不要为某些人的所谓一线而让老百姓浮躁,那样得不尝失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