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Token上漲潛規則:礦機公司的兩手買賣

「華爾街教父」、價值投資理論奠基人,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曾說過

"戰勝市場平均水平非常難,如果你還是想試一試的話,那麼,第一,你要有一個內在合理的策略;第二,這個策略得是市場上不流行的。戰勝市場平均收益水平可能但很難,普通投資者沒必要有此追求。"

但是,幣圈的「韭菜們」都在渴望著有那麼一個可以一直使用,又一直靈驗的賺錢法則。《Token 上漲潛規則》是區塊律動 BlockBeats 針對此「渴望」推出的系列文章,這是該系列的第一篇文章。

本文將為各位讀者揭開第一個業內人盡皆知的潛規則:礦機公司的兩手買賣。

簡單來講就是:在礦機即將上市時,為了更好的銷售礦機和出貨預挖的 Token,他們會將該 Token 價格拉昇。

Token 上漲的潛規則:礦機公司的兩手買賣

一手賣礦機,一手賣預挖的幣,礦機公司兩手緊攥著鈔票。

礦機發售消息和幣價波動是巧合?

這個潛規則還要從區塊律動 Blockbeats 關注螞蟻礦機 B3 說起,螞蟻礦機 B3 是一臺比原鏈專屬礦機,下稱比原礦機。

5 月 28 日,比原礦機 B3 因為虛假宣傳和性能缺陷,引發多名購買者前往比特大陸公司進行現場維權,甚至引發警方到場調解,區塊律動 BlockBeats 在當天進行了全程的跟蹤報道。

在比特大陸比原礦機此前的宣傳中,一臺礦機可以在 60 天內回本。這個回本是按照當時的 BTM 價格來計算的,實際上,當礦工拿到礦機之後發現了諸多問題,比如性能缺陷導致無法挖出足夠的 BTM,以及 BTM 價格暴跌,回本週期從 60 天拉長到 600 天。

在這個事件中,區塊律動 BlockBeats 注意到了兩個關鍵疑點:

1、在礦機發售之前,幣價存在明顯的拉昇,等礦機發售完畢後,幣價又明顯地下跌

2、在礦機發售之前,有過於密集的虛假宣傳,吸引投資者購買

兩大疑點結合起來的推論是:礦機公司聯合輿論為礦機出售鋪路,利用短時高幣價拉高平均收益率,吸引礦工購買礦機,在市場熱情高漲的時候賣出預挖的幣,隨後幣價崩潰,礦工收入暴跌,造成虛假宣傳。

比原礦機是這麼做的

比原鏈(BTM)上線於 2017 年 08 月 09 日,價格為 0.25 元。上線之初,比原鏈憑藉巴比特和比特大陸的支持,根據微博問答的資料顯示,早在去年 8 月上線時,BTM 就曾策劃拉盤行動,其中有炒幣大戶李笑來和薛蠻子參與,大戶正在集結資金收籌,說要爆炒到 3 元以上。

這類問答絕非空穴來風,歷史幣價也證明了確實有過幣價暴漲。根據非小號歷史記錄顯示,BTM 在 8 月初的價格確實經歷了一次暴漲,最高時漲到了接近 2 元的高位。

幣價上漲之後,因為政策原因,ICO 在中國被緊急叫停。2017 年 12 月 21 日,BTM 在 OKEx 上線交易,短時間內漲到了接近 3 元的高價。隨後在新年前的牛市中,BTM 隨著市場一起暴漲。

在本輪(5 月)幣價拉昇中,被支持者看作是一條公鏈慢馬、潛力股的 BTM 成了熊市裡的一隻「妖股」。

其中有些價格起伏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從 4 月 5 日到 4 月 24 日,這 20 天裡,BTM 的價格暴漲了 139%,尤其是在 4 月 24 日這一天,其價格漲到了 BTM 的歷史最高點。而 4 月 25 日,是 BTM 礦機公開發售的日子。

4 月 4 日,比原鏈創始人段新星就曾發佈微博稱:「比原鏈在 4 月份將有三個里程杯的事件:算法細節發佈、主網上線、礦機上市」。

很顯然,一個常識是,發售比原礦機的礦機公司早就拿到了挖礦的算法,否則礦機公司是不可能研發出針對 BTM 算法的礦機的。

更重要的是,此消息一出,BTM 的價格就像脫韁的野馬一樣,開始為礦機預售鋪路,輿論也開始鋪天蓋地地宣傳 BTM 礦機。

當時 BTM 價值 1.1 美元,按照比特大陸在預售宣傳中所說,假設比原礦機每天可以產生 47~48 個 BTM,1.7 萬的礦機投資按照 BTM 當時的價格走勢,60 天內就能成本回收,甚至如果繼續上漲的話,回本時間更短。

看到這樣的投資回報率,誰不心動?於是乎,預售的 2500 臺礦機,1 秒售罄。

然而,礦機買完之後,BTM 的價格開始了幾乎看不到底的下跌趨勢,在一個月的時間裡,BTM 的價格從 1.1 美元跌到了 0.64 美元,據此計算,礦工需要 120 天的時間才能回本。

礦機到貨後的表現太讓人失望,因為存在虛假宣傳,比原礦機每天只能挖出 6 個 BTM,與宣傳數據相去甚遠,回本週期拉到了 600 天之久。

雖然此前礦機的利好消息帶來了市場的積極反饋,但 BTM 價格的飆升實屬異常。我們也有理由大膽猜測,為了配合礦機的銷售,礦機公司以及一些莊家可能會對幣價進行拉昇。

最終表現為我們看到的:以很高的幣價為基礎,再配合算力的虛假宣傳,給礦工造成一種更容易獲得收益的假象。

因為許多算法都會在算力增加的時候提高難度來限制出塊數量,所以越早挖礦越划算。礦機公司在預挖礦已經成為礦機行業內不爭的事實,在價格高企的時段,將礦機上市前那段時間挖出的幣拋售掉,已經成為常規做法。

至此,比原礦機已經砸到了礦工手裡。而礦機公司,早就已經完成了兩輪的銷售,數千臺礦機銷售一空。他們手中預挖的 BTM,說不定已經在市場波動中脫手。

Token上漲潛規則:礦機公司的兩手買賣

據CCN報道,礦工收到的比原礦機是二手機,有明顯的使用痕跡。

比原礦機僅僅是個案嗎?

比特大陸還在銷售 3 款小幣種的礦機,其他礦機公司也在銷售小幣種礦機。

這就讓區塊律動 BlockBeats 產生了好奇:比原礦機與 BTM 的價格走勢只是巧合嗎?還是說:所有的礦機售賣過程都會發生這種小規律。

為此,我們調查了多家礦機公司的 3 款小幣種礦機售賣信息與該礦機所對應的 Token 價格走勢得到如下信息:

雲儲幣(SC)在螞蟻礦機 A3 和芯動科技 S11 兩個礦機發售當天分別出現了小高峰。

而螞蟻礦機 A3 以及芯動科技的 S11,都在選擇 Token 價值高位時出售礦機的巧合背後,雖然礦機本身並未發生 B3 的性能事故,但 token 的價值暴降也依然坑害了不少的礦機購買者。

另外,區塊律動 Blockbeats 通過對 BTM、SC 和 ZEC 三種數字貨幣的礦機銷售經歷,總結出在 B3、A3、Z9 和 S11 的預售當天,BTM、SC 和 ZEC 均出現了幣值高峰,並在售賣結束後,快速回落。

如果,市場的動盪造成了某個礦機的銷售和其 Token 價格產生「聯動」屬於巧合,那麼 4 個不同時間銷售,且類型不同的三個 token 的價格與礦機售賣產生聯動性的浮動背後,就很難將其歸為巧合一說。

讀者會問,為什麼比特幣和以太坊礦機沒有這種現象?因為無論是 SiaCoin、ZCash、BTM 都是市值低於 10 億美元的 Token,其拉盤所需的成本和難度遠低於去操縱比特幣、以太坊。

點付大頭曾經指出,比特大陸在開放挖礦算法之前,曾預挖了 10 萬枚 BCH。按照比特大陸的這種做法,他們在賣出礦機之前,完全可以提前在算力低、難度低的時候預挖礦。

所以當礦機公司需要對外出售這三類 token 的礦機時,將幣價拉昇一方面有利於自己對礦機收益的宣傳,另一方面則有利於礦機公司將原始挖礦所積累的 Token 高價出售。

巧合背後,我們發現了這些潛規則

最後一部分是區塊律動 BlockBeats 根據礦機售賣和 token 波動的巧合,總結出的一些小建議,希望能對各大礦友和幣圈玩家有所幫助:

如果看到新礦機開售前後,一直處於無原因或者不合理原因的上漲,在經過一些計算後非常想買的時候,請謹慎操作。

1)新事物有風險,建議等待一個月後,視市場情況和礦機性能再做投資決定。

2)等待第一批試水用戶的反饋,避免發生螞蟻礦機 B3 的慘案。

3)去二手市場與礦工交流,獲得礦工社區對這款礦機的真實反饋。

購買礦機前,不要輕信商家的銷售話術。如果準備自己挖礦,請計算好挖礦的電力消耗、時間投入、硬件成本及算力增長所必然帶來的收入下滑。

1)瞭解礦機的二手交易情況,為必要時的退出成本做好折損計算。

優先雲礦池,降低維護成本,增加維權渠道。

1)除非礦場主,否則不建議個人在家挖礦

2)雲礦池會幫你提前試用這些設備,會給你更容易計算的方法得到自己的收益信息,雖然收益會降低,但是更安心。即便出了問題,礦池去維權的實力比個人維權,更有效果。

文章轉自金色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