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新手臺釣如何“調4釣2”?


作為一名新手,不管是‘’調4釣2‘’,還是‘’調5釣3‘’,‘’調平水釣2目‘’,只要掌握調漂方法,注意調漂中的細節就行了。



現在很多媒體網絡把調漂說的太複雜,讓很多新手看著很迷惑。就拿我來說吧,從小喜愛釣魚,但真正接觸臺釣才兩年多。可以說在這兩年多時間裡,有一年多的時間都是在摸索,揣摩調漂的具體方法,原理,花去了很多的精力,時間和財力。對於新手而言,先不要去研究‘’調4釣2,調5釣3,調平水釣幾目‘’。應先著重搞明白調漂的方法才是關鍵。因為水情的變化,魚情的變化,天氣的情況,氣壓的大小,風力的大小等等因素都會影響到垂釣時浮漂調目,釣目。下面我就針對臺釣新手簡單介紹一下調漂的方法,有不對之處還望廣大釣友多多指評,交流。

(1)調漂前確保鉛皮重力大於浮漂的浮力。不斷將鉤墜拋入水中,移動浮漂和太空豆,使浮漂剛好露出漂尖,即找到水深。

(2)粗略找底後,將浮漂向下推一漂距離的位置,不掛鉤開始剪鉛調漂。這裡不掛子線,主要是怕來回頻繁拋竿,子線發生纏繞,待浮漂粗略調好後再掛上子線精細調漂。

(3)剪鉛調漂至5目左右(以調四目為例)

,開始掛鉤調漂。



(4)調漂時要將富餘的風線沉入水中,等浮漂緩緩沉入水中,觀察浮漂調目,直至調至4目。這裡為了防止鉛皮剪多了,最好採用刮鉛的方法。

(5)最後要將現有的浮漂目數向後拽,等浮漂回升並靜止,以此驗證浮漂的調目是否準確。


在垂釣過程中,調漂是個技術活,對新手來說,一定要有耐心,只要基本功做紮實了,一定會有很好的魚獲。


w西北在豫


調四釣二顧名思義,就是把浮漂調成漏出四目,作釣時候釣二目。

究竟新手該如何快速精準的調四釣二呢?一般新手調四釣二都是短竿為主,所以這裡也以短竿調四釣二來說:

1.杆子線組鉤浮都安裝好,上大一點鉛皮,拋滿竿找底,以露出浮漂為準;

2.下拉浮漂大約在子線加兩個浮漂長度為宜(此時水深比漂座到鉤深一個浮漂左右),此時就開始慢慢減鉛皮致露出四目即可。

3.然後下拉一個浮漂左右基本就正好鉤到底,雙溝搓餌微調浮漂致兩目。

就是說的調四釣二,但是這只是理想狀況下,因為水底低窪不平,調四好調但是釣二就不一定好釣了

定期更新野釣經驗技巧文章視頻,釣魚視頻,喜歡的加關注



孤獨的垂釣人


說到調四釣二,就不得不說到臺釣,它更合理的名稱應該叫做懸墜釣法,顧名思義,就是鉛墜離底,餌料觸底,比傳統釣法靈敏度要高!



其實很多釣友不知道他為什麼會叫作臺釣,因為這種釣法最早是從日本源起的,傳到臺灣省,技法得到了進一步改進,又從臺灣省傳到了內地,所以叫臺灣釣法,簡稱臺釣!

臺釣以其先進的釣法,加上競技比賽的刺激性,迅速的風靡了大江南北!




臺釣用的浮漂最早基本都是是用孔雀羽做成的!最有名的就是許木村的達摩品牌!

孔雀羽浮漂有拼接成型和整體成型兩種制漂方式,漂尾普遍都是七目的!調四目是介於一箇中間點,釣兩目,就會達到一鉤躺底,一鉤觸底,相對於傳統釣,靈敏度提高了不少!

調四釣二屬於當時的基本調法,加上當時一些光盤視頻和圖書的宣傳,也就成了所有初學臺釣的愛好者的一個定律!



因為當時是八九十年代,臺釣也只是在競技池裡玩!隨後慢慢地延伸到野釣中來,但是野釣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颳風下雨,暗流等等,都會對浮漂產生影響,所以七目的浮漂就有些不實用了!



國內的制漂企業經過不斷的實踐,創新,研製了更多形狀,更多材質的浮漂,漂尾也從七目增加到現在的十幾目,甚至二十幾目!

調四釣二這種最初的調漂方法也就慢慢地被打破了,給樓主一個口訣:調高釣低為靈,調低釣高為鈍!

當你拿到一隻新的浮漂,先數一下漂尾有幾目,然後從它的一半開始調,比如是十三目,我們就調六目或者七目,釣三到五目!



針對不同的魚,餌料上的選擇不同,比重就會不同,再加上上餌手法也可能會不相同,調漂方法就要適當的做出調整!

用拉餌的時候,為了釣離低,就需要浮漂的浮力要超過餌料的重量,這個時候,漂目就要適當的調高一點!如果水底淤泥太深,我們也要及時對做出調整,以免餌料陷入淤泥中!

野釣用漂,不要一成不變,要根據情況隨時地做出調整,釣小魚,可以靈敏一點,能及時的捕捉到浮漂的輕微變化,釣大魚,則可以適當鈍一點,過濾掉小雜魚的鬧鉤的小動作,避免無謂的提杆,驚嚇到窩裡的大魚!

目前的實際情況,建議樓主不要再糾結於調四釣二,而應該根據你手上的浮漂和你所要釣的目標魚來選擇調幾釣幾!

僅供參考,喜歡野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互相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