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南部縣人民醫院:對標三甲,打造川東北醫療亞中心

南部縣人民醫院:對標三甲,打造川東北醫療亞中心

四川民生報道網訊: “目前,在縣級醫院缺技術、缺資金、缺人才的情況下,藉助外力發展學科是一條捷徑。”四川省南部縣人民醫院院長何友作認為,“身處醫改大潮,我們需要做很多工作,但理順就醫秩序,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是當下最為迫切的。”

南部縣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嘉陵江穿境而過,依傍大巴山餘脈,地形較為複雜。縣政府駐地南隆鎮,南部縣人民醫院便坐落其中。

為解決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的尷尬境況,何友作說,近年來,南部縣人民醫院採用“捆綁式”、“組團式”模式,與北上廣大三甲醫院合作,努力打造川東北區域醫療亞中心。

借外力 抓契機

“縣級醫院作為縣域醫療機構的龍頭,要在短時間內將大量的核心技術突破,靠自己的努力很難實現,現實逼迫我們必須藉助外力。”何友作說。

南部縣人民醫院抓住醫聯體建設的契機,採用 “組團式”、“捆綁式”合作模式加強高端人才的引進,藉助第三方平臺,引進“北上廣”醫療資源,與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珠江醫院、北京安貞醫院、阜外醫院、華西醫院合作,加速發展醫院醫療業務,通過“手把手”帶教,使醫院學科建設迅速發展,診療技術獲得質的飛躍。實現了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構建了合理的人才體系。

何友作介紹,醫院通過引進專家型人才,派送醫院骨幹進修培訓等方式,讓醫院業務技術換檔升級,一個個核心技術成功突破。

目前,醫院已成功開展省內首例膀胱癌根治切除+全去帶乙狀結腸原位新膀胱術;腹腔鏡下保留腎單位腎部分切除術;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食道癌根治術;婦科惡性腫瘤腹腔鏡下廣泛全子宮切除+盆腔淋巴結清掃術;顯微鏡下顱內動脈瘤夾閉術;三維射頻消融治療房顫、室上性心動過速 ;經皮冠狀動脈造影介入術;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心臟臨時、永久起搏器植入術;血管超聲檢查;急性腦梗死超早期溶栓及腦血管造影術;內鏡中心成功開展ERCP、ESD等微創技術。

南部縣人民醫院:對標三甲,打造川東北醫療亞中心

“目前,我院有市級臨床重點專科14個,省級臨床重點建設專科7個,市級臨床重點建設專科2個。”何友作介紹,南部縣人民醫院已成功打造心血管介入 、消化內鏡、微創外科、健康管理、盆底康復及心電等中心;針對五類嚴重危及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或高危人群,正全力推進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危重兒童及新生兒救治等中心的建設。

同時,醫院正努力打造川東北片區一流的腫瘤治療中心和醫療美容中心,核醫學科正式啟動。3年來,醫院先後獲得“全國優質服務百佳醫院”“全國縣級醫院管理優秀獎”“全國優質服務示範醫院”“國家藥品不良反應哨點醫院”“四川省醫療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2017年,全院發表論文270餘篇,其中SCI論文3篇。

縣鄉村 一體化

2017年7月7日,四川南部縣人民醫院聯合數十個鄉鎮衛生院及村衛生室,舉行了物聯網和互聯網技術醫療共同體的授牌儀式和啟動大會。

此次活動正是南部縣人民醫院打造縣、鄉、村一體化新模式的開端,形成共建共享的利益共同體是落實雙向轉診、上下聯動機制的有力保障,為此,南部縣人民醫院成立了基層醫療科,建立分級診療平臺,向上承接北京、上海等地三甲醫院的專家資源,向下連接鄉村的醫療機構,由此形成了分級診療的完整閉環。

醫院還配備了科室一體化系統,以專科醫生為主,完成在縣人民醫院各科室制定的住院病人的檔案建立、靜態檢查、動態監測、移動查房等工作。

何友作說,衛生室、社區衛生站是分級診療的末端毛細血管,以村醫或健康師為主,主要進行全村人的健康檔案建立和管理、靜態檢查、動態監測、上門服務等工作。

對於目前縣域醫療一體化建設,何友作表示,“讓縣級醫院藉助醫改的東風迅速發展起來,優質的醫療資源也會隨之下沉到基層,分級診療所期待的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快慢分治、上下聯動的方針才會真正落實,才能實現大病不出縣、小病不出鄉、康復進社區的目標。”

強服務 多便民

改善就醫流程,提高患者就醫感受,就要因地制宜逐項落實便民措施。南部縣人民醫院地處舊城區,地域狹小,房屋老舊,在有限的條件積極加強能力建設,提升學科區域影響力,改變專業的同質化競爭局面同時儘可能改善服務流程。

在日常工作中,醫院通過信息化手段減少患者排長隊,改善患者就醫感受,提升就醫滿意度。醫院積極開展優質護理,落實晨間護理,推進日間手術,加強臨床路徑管理,開展隨訪舉措,患者滿意度94.9%。

據何友作介紹,南部縣人民醫院累計投入2千餘萬元用於信息化建設,信息系統全面升級,建成了基於電子病歷的信息集成平臺,完善接診管理,分診叫號,經營管理(HRP)、辦公自動化(OA)、醫德醫風考評5個系統。

醫院積極推進“互聯網+醫院”業務,全面上線易醫生(醫生端)、易護士(護士端)、易健康(患者端)APP應用程序;開通了“南部縣人民醫院”微信公眾平臺訂閱號,通過全縣“2436500”全天候市民服務信息平臺和醫院微信公眾號建立約掛號系統,實現了微信預約掛號、查詢、支付等功能;還完成了縣人口健康信息平臺的接入及居民健康卡應用環境改造,完成與“健康四川”在線平臺的動態對接。

在南部縣人民醫院,超聲、放射、藥房等多窗口實行電子叫號,藥房實現智能擺藥,檢驗實現終端自助打印報告。層流手術間,ERCP手術間投入使用,向患者向社會公開服務信息和收費標準。

為促進和諧醫患關係,醫院推行服務承諾,建立完善投訴接待處理機制,設置有第三方參與調解的專門接待調解室。

對出院患者建立“三級隨訪”制,及時為出院患者提供健康指導建議,完善入出院宣教,病房健康教育問卷調查,加強醫院宣傳。

縣級醫院是縣域老百姓的健康守門人,面對這樣一個百萬人口的大縣,何友作坦言,自己責任大,風險大、壓力大,為了老百姓的健康他還是選擇迎難而上。

展望未來,何友作表示,醫院在落實各項衛生健康政策、提高醫療技術水平的同時將更加註重人文服務,用醫療服務的溫度換得就醫患者滿意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