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现在还有好多人宁愿把钱存在银行也不去理财?

思钱想厚56516027


因为理财“门槛太高”。

资金

一般来说,理财的入门资金很高,银行理财产品的起存金额至少是5万元,黄金投资保证金10万元,信托产品的起存金额是100万元,私募基金产品起存金额500万元,我想这些门槛挡住了很多想要理财的客户。

当然,近年来有很多机构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推出了低门槛的理财,比如最被大家熟知的就是余额宝,它将基金投资的起存点由1000元降到1元甚至0.01元,建行纸黄金理财也将黄金投资的门槛降到了0.1克,但这些说实话都是个例,整体市场上的理财投资门槛并没有下降。

而银行存款,定期50元起存,活期0.01元起存,对于大多数理财产品,门槛低了很多。

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也是个门槛啊,无论是银行理财、基金、黄金、股票、信托,哪一个不需要专业知识?没有专业知识怎么能看懂产品说明书,了解自己投资的是什么?

说个很多人不爱听的事实,余额宝几亿客户,里面究竟有多少人能够说清自己投资的究竟是什么产品,资金投向是什么,有何风险,恐怕大多数人连投资三要素: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都不太清楚,只是随大流或者对于大马哥的信任就投资了,我也只能说,辛亏阿里是个值得信任的企业。

而银行存款不需要什么专业的知识就可以投资,因为它是最基础的投资。

意识

还有一点,就是很多人没有投资意识,比如很多人银行卡里活期有不少钱,平时也不用,完全可以投资余额宝货币基金赚点零花钱,但是很多人却没有这个意识。

所以,相对于各种理财,存银行简单的多,所以你才会发现有很多人宁愿去存银行,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少。


鑫财经


前一段时间陪家里的老人去银行办理业务,看到银行门口,挂着一个鼓励大家去定期存款的一个利率表,五年定期利率居然才二点多三点左右的年化率。可是我们都知道余额宝、还有腾讯的零钱通、财付通等等里面一些稳妥型的理财基金,基本上都有四点多以上,所以我当时就在想,谁还会把钱存到银行里去,挣这么低的一个定期的利息,而且往往还要三五年时间定期?

但后来随着我帮助家里老人办理自动业务办理机上的业务之后,我才深刻的体会到,银行这样的一个低利率的业务,还是会有市场的,因为这是给中国老年人最后的一个心理保障。

我在自动机上协助给老人办理业务的过程中,一路下来,老人仿佛受到受到了一万点的暴击,甚至是有点羞辱似的,基本上在这种机器面前,老人就相当于一个智力为零的一个状态,到最后都不敢动手去操作了。

这个时候我能深刻的体会到,所谓的科技、人工智能对于某一类人的一个极大的灾难。那从银行的角度来看,这些网上的理财,对于老年人来说,基本上是一个很陌生的领域,他们只有把钱放在银行才比较放心,然后还有比零存零取高的利息,这对于老年人来说,会认为是不错的一个利率了。

但从整个社会来看,这也让我更加对银行深恶痛绝,这无疑是利用信息差来盘剥老人(银行贷款现在利率基本上都有7个点了,是五年期的两倍还多),躺在用户的储蓄上发财的一种作为,相当于吸血鬼一样。

所以现在传统银行,越来越艰难,越来越萎糜,真的是咎由自取,有时候真的很希望这些传统银行能够不断的被人抛弃,有一天连老人都抛弃它们的时候,就是它们消亡之日了。


水禾田


我以前也是不理财的,现在会做一些简单的理财。

回想起来在三年前我是根本不知道理财这个概念的。一个是家里理财方式比较老家式,不适合使用。另外一个是没有深入研究导致错过了很久理财机会。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五年前当时同事推荐我一起炒纸黄金,当时放了5000块进去,刚好遇到跌跌不休然后亏了点于是就把套住的放着,五年后发现竟然涨了还赚钱了。于是我这时才开始兴起理财的兴趣。

实际情况是后面工作时间长了以后,有了点现金积累之后才有那个资本去做理财和投资的。以前的概念就是不去做风险投资就不会亏本,认为不亏本就是赚了。

我认为大家不愿意去做理财原因还是抗风险能力差才是根本原因,真经不起被骗和亏本的折腾啊!


heipi雪人


的确还有一部分人选择在银行做定期存款,零存整取,定活两便等等存款业务,也不愿意去理财,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1.习惯性,不愿意接受新事物

这样心态的老年人居多,他们观念里还是喜欢去线下银行存款,取款办理业务,认为银行是最值得信任的,老观念,觉得银行是国家的,还是实体店,看得见摸得着,出了问题国家也会管的。所以他们只选择银行存款。

2.经历过理财的骗局

理财骗局横起,资金盘,分销,旅游投资,公寓,酒店投资,等等层出不穷。经历了多年的乱像。也让更多人受害,这些受害人肯定不再相信理财了。只能做银行存款了。

3.希望安稳过日子,不愿冒险

也有一部分人不计较通货膨胀率,工资收入稳定。看到理财风险这么大,干脆只做存款,远离是非,好坏都和他没关系,过好自己踏实稳定的生活算了。

4.无其他投资能力

更多人是不相信理财,可是房地产时代过去了,老百姓也没有其他好的理财,投资渠道。做生意也没那能力。直接存款得了,等待新的投资时代到来。

总结:自从支付宝运用货币基金做了一个余额宝,理财走入了大众的视野。掀起了全社会的理财风,各种妖魔鬼怪也出来骗人。银行揽储蓄也越来越难,虽然革命了银行,但是社会也乱了。


我是伯乐集团董事长李合伟,20多年创业经验,天使投资人、《创投商学院》《财富密码》导师。

我为李合伟演讲学校代言:全国招合伙人,加盟商。全民学演讲:3小时解决上台紧张! 1天解决思维混乱! 3天成为销讲大师!


合伟说


但是,自从余额宝横空出世之后,大家发现原来还有这种几乎无风险,基本可看作活期,但是利息却超过银行活期很多倍的理财产品,加上P2P理财的大发展,银行存款出现了“大搬家”情况,尤其是货币基金规模连年攀升,到2017年底,高达12w亿左右,其中仅仅余额宝一家规模就超过了招商银行的活期和定期存款总额,仅次于四大行,加上p2p理财出现诸多不规范及平台跑路的情况,已经对金融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威胁,因此央行加大了管理力度,所以,进入2018年来,银行存款搬家的趋势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但无论如何,随着人们理财意识的不断增加,理财知识和经验的不断丰富,资金追求更高回报是必然趋势,当然银行的存款肯定也是要保证的,监管部门会在这2者之间寻求一个合理的平衡。


投资和理财那些事儿


中国人爱存钱,有储蓄传统,不过情况正在起变化。

截止2017年5月,央行公布的境内居民住户存款62.6万亿,居民住户存款月月攀升,不过,境内居民人民币贷款已经从2010年的8.8万亿飙升到36.4万亿。把境内居民的人民币存款减去住户的贷款后发现,中国人手里已经没有大量存款了,全国居民净存款仅剩26万亿!

这飙升的贷款主要是房贷。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很多人都在负债,不只是看几个存款这么简单。

从资产配置的概念上来说,房产也是资产配置的一种(属于另类投资中的不动产),如果不是自住的话,你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投资理财,因为这些年来,房价飙升,如果你拥有一套或几套商品房,肯定是赚了,至少是跑赢CPI的,所以说,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很多人“宁愿把钱存在银行也不去理财”这样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即便存在“很多人宁愿把钱存在银行也不去理财”,也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本金安全。银行级安全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有国家信用背书的大银行,所以把钱存在银行里基本上意味着本金安全,是比较放心的。反之,一些骗子金融机构,开始会以兑现高额收益的方式吸引傻子进场,形成庞氏骗局,泡沫破灭,卷款跑路,让贪婪的人血本无归。诚如一句话所总结的那样:给你的是利息,拿走的是你的本金。

二、流动性强。如果是活期存款,可以即用即取,十分方便,如果用来购买理财产品如基金,有的是T+1、T+2甚至更多天赎回,急用的时候就很不方便。不管有多少钱,从资产配置角度来说,总要预留一部分作为活期存款,以备不时之需。

三、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很多人不会为了那3到4个点的收益,去买货币基金,不仅是感觉操作麻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没有多少钱,一年几个点的收益也是微乎其微,怎么也跑不赢CPI,与其如此,还不如懒得操作。因为人的精力有限,收入要么来自生意,要么来自工资,比起主营收入来说,理财收入如果不上规模的话,绝对收益数是很少的,与其如此,我又何必费那个心思去研究和操作呢?

四、风险顾虑。理财的概念实际上是比较宽泛的,除了在支付宝、微信和其他银行上购买保本型或者货币型基金,还有比较常见的股票、期货投资等,按照二八定律,在股市上赚钱的是极少数,大多数散户都被当作韭菜割,诚如有人编的段子:

宝马进去,自行车出来;西服进去,三点式出来;鳄鱼进去,壁虎出来……

既然有这么高的风险,对于风险厌恶者来说,还是存在银行里比较保险。

五、缺乏理财意识,认知不够。认识不到理财的好处,只是觉得凡是听到投资理财的都是骗子,甚至有很多人自己受了骗、吃了亏,与其被忽悠,不如老老实实把钱存在银行里最保险。

你说这是不是大家的普遍心态呢?

我是喻派胡言,爱财如命的人力大叔,如果你觉得回答的不错可点赞、评论、转发,也可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喻派职言


还是理财意识问题,“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话。现在有好多人,对于投资理财还有一定的戒心,所以他们宁愿把钱存在银行里,也不去冒险理财。

首先,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观念不强,做什么事都追求稳妥。认为理财风险大,没有把钱放在银行里放心。而大多数的年轻人理财意识都高,大部分人把钱都买了理财产品,不仅得到了高收益,而且使用非常方便。



其次,有些落后地区的人还不懂得理财是什么东西?他们把钱放到银行里还觉得不保险呢。有的人甚至把钱都藏在家里,放霉烂、被老鼠咬等,损失严重。在他们的眼里,金钱只有放在自己的身边才放心,也不在乎银行的那一点利息。

最后,有些成功的理财人士,都遵循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里”的规则。他们把钱存到银行里一部分,理财一部分,投资其它一部分。这样做到既能稳妥,又能高效赚钱。


法重情深


所谓理财,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投资等方式治理财产和债务,以实现财产的保值和增值。金融学上认为,今天的100块钱到明天就不值100块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单纯把钱存起来,那么我们的钱一直在贬值,只有通过投资等方式才有可能实现财产的保值和增值,那么,为什么现在还有好多人宁愿把钱存在银行而不理财呢?

1.不懂理财

理财这个概念对国人来说相对比较新,不要说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人,就去高校问问大学生,除非是相关专业的,否则也十有八九说不出什么是理财,应该怎样理财。

支付宝推出余额宝,算是一种比较便捷的理财方式了,但是还是要通过优惠、红包等方式来吸引年轻人把钱转进。很多人把钱放在余额宝只是为了获得优惠,并没有理财的意识,自然也不会关注收益是多少,还是想花钱的时候随时把钱拿出来花。

可见,大部分人是没有理财的意识的,不懂理财,也不知道理财的价值。把钱放在银行,其实可能就是害怕放在家里不安全,至于银行那一丁点利率,普通老百姓也没有多少人会关注了。

2.提到理财顾虑重重

理财主要是通过投资来实现的,投资的主要渠道有炒黄金、基金、股票、期货、国债、储蓄、信托、外汇、保险、银行产品、珠宝等。把钱放在银行的时候,人们不会想很多问题,但是一提到买理财产品,人们脑中就会有很多问题了。

以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为例,假设在你40岁的时候购买一份10年交的理财险,一年交1万,交满10年之后,再封闭10年,从61岁起,你就可以每年领1万块,领到终身。但是如果中途你停止交钱,那么合同终止之前交的钱都拿不回来了。听完这个你脑中在想什么呢?你会想,现在我有钱买,但是万一有一天我要用到钱,这些钱完全拿不出来不说,如果没钱可以交,那之前的钱不就白交了?即使全部交完,假设活到90岁,那就是交了10万,拿回来30万。但是,到那时候钱都贬值了,谁知道30万值多少呢?(但是很奇怪,人们把钱存在银行就不怕钱会贬值了。)万一,到时保险公司倒闭了,谁来付这些钱呢?

当然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当保险公司的人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可能都不想理他,更不要说听他讲那些理财产品有多好了。

3.风险承担能力低

我们都知道,收益和风险是成正比的,收益越高,风险也就越大。所以,懂得理财的人也不一定会去炒黄金、股票、期货等,因为他们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对于上班族来说,一个月工资几千块钱,除掉个税及生活必要开支之后,剩下的钱也没有多少了,如果拿去炒股炒黄金,能获利还好,如果全赔了,万一出现突发情况没钱应对怎么办?所以说,有钱还是存进银行比较好,随时都能用,不会放着放着就没了。

号称“金饭碗”银行业为何不断涌现离职潮?2018年全国企业退休工资究竟能上调几何?关注“金十数据”,我们给您提供更专业的解答!

金十数据


为什么要理财呢?
简单来说就是:
你工作,是用体力赚钱,
你不工作,那就赚不到钱,
但是如果你开始理财呢,
钱就帮你赚钱,
当钱赚的钱又快又多的时候,
你即使不上班,也不用担心什么问题啊!

你工作是劳动收入,你理财是被动收入,人人都向往的财富自由,其实是被动收入大于劳动收入。你给自己买的健康保险,看似保的是身体,其实保的是自己劳动赚钱的能力,所以买保险,也是理财的一种。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人,如果你跟他们说一些产品,他们会在各种收益之间徘徊,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把钱放在活期存款里,收取少的可怜的存款利息!为什么他们宁可把钱放在银行也不去理财呢?

一、理财是需要成本的

这个成本,除了资金的多少,还有个人的知识储备。一个在股市里混的风生水起的人,肯定会果断的买股票,一个小白却不能决定买哪只,原因就是对于自己不懂不能掌控的问题,是不会轻易下手的。

二、理财需要精力

我有个朋友开饭店,生意不错,后来买了基金,天天观察基金情况,还要去学习基金知识,如果是普通上班族,就很难拿出时间和精力来照顾。

三、担心上当受骗

以前的银行保本理财是最受欢迎的,但是起点高,五万才能买。五万就把很多人挡在门外了。现在银行理财打破刚醒兑付,没有完全保本的理财了。现在银行理财业务转移到理财子公司,起点低了,但是也不一定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就是线下,也成立了各种财富公司,今天在这里办公,明天就不知道哪儿去了。所以跟收益相比,本金的安全是最总要的。

总之,如果想理财,还是先从有正确的理财观念开始,各种理财,基金,买容易,退出难,封闭期是不能赎回的。虽然有些银行也推出了“二手理财”,但是否安全也会受到质疑,而且理财产品相对没有灵活性,遇到急事不能及时变现。

以上各种原因造成了很多人在理财面前踟蹰不前,反而把钱放在银行要点存款利息。


简净轩语


1.有一部分人就是把存款当做理财方式,这部分人或者风险承受能力低,或者投资认识有限。

存款确实是一种靠谱的方式,尤其是去刚兑的大趋势下。不会说银行还在但存款亏了,即使银行不在了存款保险制度也能保50万。但如果买基金股票很可能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各种管理费咨询费赎回申购费收的风生水起,而你却亏得只剩下底裤。



2.还有一小部分人就是把钱存银行当做零花钱。有个客户卡上活期存款一直在50万左右,不存定期也不买理财,就那么放着。后来才知道人家那就是相当于钱包里的零花钱。推荐客户办信用卡,信用卡各种好处说遍,人家也不想办。有人说可以放余额宝啊,余额宝可以放50万吗?


3.对很多做生意的人来说,银行存款流动性最好,即使是定期存款也随时可以取。基金股票之类的都有时间或者金额限制,也就是要考虑流动性。

从招行和贝恩咨询发布的《2017年私人银行报告》来看,高净值客户或者说富人也会在资产配置中考虑银行存款。

4.当然,如果你有更好的风险承受能力更专业的投资知识,股票期货房产P2P黄金比特币古董等等都在你的投资范围内。如若不然,老老实实存款吧。

欢迎留言评论吐槽!感觉有用就关注我吧,我是司南立冬,后续更多走心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